心导管室医院感染预防措施探讨

2016-04-04 10:13柴炜红
关键词:心导管预防措施无菌

柴炜红

(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介入科,山西 运城 044000)

心导管室医院感染预防措施探讨

柴炜红

(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介入科,山西 运城 044000)

目的 分析心导管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方法 分析我院近5年来心脏介入手术后发生医院内感染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心导管室人员运动流线、工作流程、隔离消毒、卫生监测等各个环节,探讨心脏介入术后医院内感染发生的的危险因素,提出预防措施。结果 我院心脏介入术后医院感染总体发生率为0.06%。心导管室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通风换气不良、空气消毒时间不足、平面布局及人员流动线路不合理、工作流程不完善,患者基础病变及机体免疫情况等。结论 严格按要求规划导管室建设,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严格遵守消毒隔离措施,合理限制人流避免交叉污染是预防心导管室医院内感染的有效措施。

心导管室;医院内感染;危险因素;预防

心导管室是应用介入方法进行心脏疾病检查、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场所,大多数患者病情危急,人员流动较大,是医院感染重点环节。加强心导管室管理,从各环节严格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对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意义重大。我们结合我院近5年来心脏介入术后医院感染病例资料,分析了导管室医院内感染的各种高危因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2015年12月5年间,我院心脏介入术后发生医院内感染的患者共12例,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32~75岁,平均49.5岁。

1.2 方法

分析心导管室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提出预防措施并实施,比较预防措施实施半年后医院内感染发生情况。

2 结 果

2.1 心导管室发生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2.1.1 通风换气不良:心导管室内部通风不良,空气污染严重。

2.1.2 空气消毒不达标:空气消毒是防止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1],我们每天心脏介入病人最大,最多时达40例,在中午下班前、下午下班前,空气微生物监测经常不达标。

2.1.3 仪器设备消毒隔离制度执行不好:心脏介入手术用是一种有创手术,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执行严格的消毒隔离管理,但是手术医生、护士、技师多数是放射科、心内科及年轻学习人员,没有树立种严格的无菌观念,也缺乏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及无菌技术操作训练,消毒隔离措施及无菌技术操作制度执行得不好,增加了院内 感染及自身感染传染病的危险。

2.1.4 导管室建筑布局不合理:因建筑布局不合理导致无菌区、清洁区和污染区划分不严格,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污染的机会。

2.1.5 人员流动性大:除手术人员外、家属谈话、医院其他科室人员等出入穿梭于导管室内外,造成很大的污染隐患。

2.1.6 其它:如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等。

2.2 院内感染防范措施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了我院心导管室医院感染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2.2.1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完善医院感染三级管理网络[2],充分利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科室感染管理小组,专职院感监控员,严格执行心导管室微生物监测、落实各项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手卫生等。

2.2.2 规范导管室感染管理:主要三大措施:第一是循环风动态消毒机术前30 min开机,术后30 min关机,每天中午吃饭时间强制停机1 h全程通风消毒;第二连台手术之间紫外线照射0.5 h,物品表面及地面用含氯消毒液重新擦拭;第三控制手术间进入人数,减少人员流动。

2.2.3 重新改造心导管室环境布局:在现有条件下,我们将限制区(无菌间、手术间、操作间、洗手间)、半限制区(辅料室、器械室、器械洗涤室)及非限制区(办公室、淋浴室、更衣室、储藏室、值班室)等区域,重新调整,人员及物品流动尽量达到无菌流程,清洁与污染严格分开。

2.2.4 严格无菌操作管理:严格按无菌操作技术规范进行各项手术操作,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进入导管室的医护人员必须穿手术衣、帽、戴一次性无菌口罩及手术手套,换清洁托鞋;操作前严格执行皮肤消毒,手术人员暂离机房应注意保持手术衣、手套的无菌。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

2.3 院内感染控制效果

2011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心导管室共发生医院感染18例,总体感染率为0.09%。自2016年1月改造流程、严格无菌操作、实施预防措施以来,半年仅发生1例感染,较前明显减少。

3 讨 论

医院内感染是指原无感染的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院内感染可使患者病情加重,增加患者治疗费用,延长住院日,甚至引发其 他疾病及导致患者死亡。我国医院内感染发生率约8.4%[3]。我院近5年来心导管室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09%,虽明显低于全院平均水平,但由于心血管系统的特殊性,我们认为心导管室仍在严重安全隐患[4],分析后认为心导管主要存在四大问题:通风换气不良空气消毒标准不达标、心导管室人员流动太大、建筑布局不合理为主要危险因素,于是我们对心导管室部分用房进行了调整,并针对以上问题加强管理,增加通风空气消毒频率,减少人员流动,调整工作流程,强调医务人员手卫生和无菌操作观念。系列措施实施后,我院心导管室医院内感染发生率大幅度下降。

总之,严格按要求规划导管室布局,优化工作流程和人员流动线路,提高医务人员无菌操作意识,严格遵守消毒措施,是预防心导管室医院感内感染的有效措施。

[1] 杨金城,李春梅.导管室医院感染的监测与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6(9):1037-1038.

[2] 高晓阳,杨 衬.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13,4(3).

[3] 何伶俐,雷学忠.医院感染控制新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5,43(3):283-285.

[4] 张 娟.心脏专科医院介入导管室感染管理[J].当代护士杂志,2014,10:151-152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5

B

ISSN.2096-2479.2016.06.046.02

猜你喜欢
心导管预防措施无菌
初春仔猪腹泄原因与预防措施
房建过程中电气安装中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
无菌空气在烤酸奶生产中的应用
心导管术的ICD-9-CM-3编码探讨及案例分析
核桃园自然灾害预防措施
机电设备故障维修及预防措施探讨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基于无菌术的毫针持针钳研制
超声心动图无创性评估肺血管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