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

2016-04-04 18:08
中国美术馆 2016年5期
关键词:刘海粟美术馆博物馆

展览

“水印千年”启动展之“湖山胜概”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2016年8月19日,“水印千年”中国水印版画大展启动展“湖山胜概——西湖水印版画主题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作为浙江美术馆独立策展的自主项目,“水印千年”和启动展“湖山胜概”是获得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和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美术创作资助的两大项目。启动展内容分为“湖山胜概——明清西湖水印版画文献”“湖上拾色——现代西湖水印版画”“烟波澹荡——西湖主题水印册页”“新湖山胜概——青年版画家集体创作”四大板块。

水印版画发源于中国,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与杭州有着千年渊源,承载着东方历史独有的内生视野和记忆感觉。本次展览中的文献与现代部分在浙江美术馆展出,当代部分则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同步展出,展览以西湖山水的水印版画历史为脉络,通过文献展示、图像展现和多媒体装置的融合,将文字、图像、影像、光线等多元素贯通,以多维视角展现西湖的过去和现在的审美印记。

百件宫藏苏作工艺品亮相苏博

2016年8月13日,由苏州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合作举办的“蘇·宫——故宫博物院藏明清苏作文物展”在苏州博物馆开幕。86套(101件)明清宫廷藏苏作精品集中展出,全面展现了明清宫廷皇家御用的苏作工艺,彰显了苏州雕刻工艺的艺术魅力。本次展览分为“技冠天下”“内廷炫艺”“承旨而作”“特制进贡”四个单元,以明清时期苏作工艺与宫廷文化之间的互动为主线,以玉器、竹木、牙角、砚台、漆器等各个工艺门类的技术发展为辅线,展现明清宫廷清新绚丽的苏州风,呈现精巧的苏州工,显现绝技天下的苏州艺。这是苏地作工心灵的宿归,是与现当代中国工艺的相映观照,更与当下时代的“工匠精神”契合呼应。

刘海粟美术馆新馆开馆

日前,刘海粟美术馆新馆正式开馆,“再写刘海粟”艺术大展同时揭幕。刘海粟美术馆建立在刘海粟先生无私的捐赠基础之上,拥有国内首屈一指的古画馆藏是我国首座以个人名字命名的省市级国家美术馆。新落成的刘海粟美术馆造型独特,它犹如黄山飞来的一枚璞玉,坐落在葱翠的“海粟绿地”。新馆共有6个展厅,展厅总建筑面积4329平方米,被当地人称为“浦西最美美术馆”。“再写刘海粟”艺术大展是一个全面反映刘海粟先生纵横艺坛学海、革故鼎新、历经沧桑、追逐理想的展览,该展览首次全面梳理和展示了刘海粟波澜壮阔、激情豪气的艺术人生,第一次最为全面地展示了刘海粟先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和珍藏。

回望美好时代——意大利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绘画精品展

2016年7月20日,由中华世纪坛艺术馆、意大利文化遗产旅游活动部博物馆总局、费拉拉艺术基金会、费拉拉现当代艺术馆共同主办的“回望美好时代——意大利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绘画精品展”在中华世纪坛开幕。展览共展出意大利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绘画精品54件,这些艺术珍品来自于佛罗伦萨乌菲奇美术馆、佛罗伦萨碧提宫现代艺术馆、费拉拉乔瓦尼·博尔迪尼博物馆、罗马国家现当代艺术馆、帕尔马国家美术馆、帕维亚市立博物馆、巴勒塔尼蒂斯美术馆、费拉拉卡里费基金会等意大利著名的博物馆或美术馆。“美好时代”指的是欧洲19至20世纪之交的一个特定年代,当时的欧洲大陆正处于一个和平繁荣的时期,从乔瓦尼·博尔迪尼、温琴佐·杰米托、克里斯蒂亚诺·班蒂、朱塞佩·德·尼蒂斯、维托里奥·科尔科等10位艺术家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欧洲的社会环境、发展历程以及艺术家的情感经历和个人创造。

沈阳故宫举行蒙古族民俗文物展

2016年7月1日,蒙古族民俗文物精品展在沈阳故宫博物院开幕,展览呈现了70件珍贵文物,分为“经济生产”“生活习俗”“文化艺术”“宗教信仰”4个部分。现场展出了札萨克官印、八宝纹马头琴、蒙医鹿皮药袋、萨满神鼓等蒙古族代表性文物,充满浓郁的草原风情。蒙古族是北方草原文化的集大成者,在历史上曾展现过震撼世界的雄风,对人类的文明进程产生过巨大影响,蒙古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沈阳故宫与蒙古族渊源颇深。根据史籍记载,清太宗皇太极在盛京称帝,其有名号的后妃共15位,其中有7位来自蒙古草原。随着时代变迁,蒙古族草原游牧生产生活方式正在逐渐消失,其传统的文化形态发生了巨大改变,正在逐渐成为一种文化遗产,需要后人去保护和传承。观众可从展览中领略到蒙古族传统和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以及蒙古族与各民族之间产生的文化交流。

俄罗斯民族文物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

在中俄两国文化部的支持下,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俄罗斯民族博物馆合作推出了“丝绸之路与俄罗斯民族文物”展。本次展览作品种类丰富,既有式样各异的传统民族服饰,也有清新自然的乌拉尔装饰画;既有反映游牧生活的马具、车具,也有圣像画、古兰经盒、阿弥陀佛像等反映东正教、伊斯兰教、佛教文化传播的物品。通过展览内容,我们可以看到俄罗斯南部民族在社会文化发展上深受草原丝绸之路的影响,尽管有着不同的语言、历史传统和宗教信仰,但都因交流互通而和谐共居于同一个历史空间内,草原丝绸之路也因此成为将这些不同地区和民族联系在一起,并为他们带去繁荣的交通要道。

荣宝斋举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版水印作品展

为庆祝荣宝斋木版水印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周年, 2016年6 月30日至7月10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版水印作品展”在荣宝斋木版水印工艺坊举办。展览展出了不同时期木版水印制作精品,并举办讲座等系列活动。荣宝斋的前身“松竹斋”创始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光绪二十年(1894年)开设分号荣宝斋,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前人取“以文会友,荣名为宝”之意延营松竹斋业务。多年以来,荣宝斋薪火相传,与时俱进。为了更好地继承中华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几代人做出了不懈的努力。2006年5月,“木版水印技艺”正式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版水印因此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世界涂鸦街画艺术展首次在中央美术学院举行

2016年7月1日,“世界街画艺术展”在中央美术学院举行,五十多位中外街画艺术家参展。展览以丰富的图像呈现近七十年的世界街画史,包括原作、作品档案以及10位艺术家的现场创作,这也是世界街画首次进入国内美术馆展示。街画经常立在户外面向公众,饱受争议,即使在国外美术馆人们也不常看到街画作品。本次展览希望通过对优秀街画作品的认同,来鼓励年轻人向更广阔的艺术空间扩展。除了漂洋过海而来的原作、作品档案和资料图片之外,10位参展艺术家在展厅内进行现场创作。常常将自己置身于危险环境下的中国街画艺术家ROBBBB表示:临场创作没有主题上的要求,完全自由,在美术馆内创作很安全,墙面也很平整,很好操作。

上百件国宝级文物齐聚三星堆博物馆

2016年7月18日,来自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湖北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殷墟博物馆、武汉盘龙城遗址博物馆、长沙市博物馆、岳阳市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等多家文博单位代表齐聚三星堆博物馆,为“青铜的对话·黄河与长江流域商代青铜文明展”揭幕。上百件来自各个文博机构的“国宝”级文物与观众见面,展览穿越三千年历史长河,重回青铜时代。本次展览萃集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湖北武汉盘龙城遗址、湖南宁乡青铜器群等多处中国商代最具代表性的青铜文化遗址出土的精品文物135件,一级文物占80%。文博机构的代表们在开幕式上分别向观众隆重介绍了各自博物馆最具代表性器物。其中包括武丁妇好墓出土的武丁时期断代标准器物“司母辛鼎”,以人面为饰的青铜鼎——“大禾人面纹方鼎”,与四羊方尊齐名的“牺首兽面纹铜尊”,有“中国铙王”美称的象纹大铜铙,以及岳阳博物馆镇馆之宝——牺首兽面鱼纹罍、武汉盘龙城遗址博物馆镇馆之宝——金片绿松石镶嵌龙形器、湖北省博物馆馆藏精品铜斝等一批“国宝级”器物。

“摸象·童心:毕加索走进中国对话展”举办

2016年7月20日,“摸象·童心:毕加索走进中国对话展”在山水美术馆举办。毕加索的艺术风格一生不断变化,他曾说自己“用了一辈子时间学习怎样像孩子一样画画”。本次展出的作品充分体现了毕加索艺术的本真和童趣。同时,展览借助中国寓言故事“盲人摸象”切入童心主题,完成了一场跨越历史的东西方对话。“大象”是该展览的起点,发掘时代的“大象”则是本次展览的基础动力。所谓“大象”,就是人们追求的“大象无形”的时代之“象”,这与艺术风格论中的“面貌”略有差异,但与中国哲学传统中的“象”的概念关系则更为紧密。

“神灵的艺术——来自中部非洲的面具特展”亮相南京博物院

2016年8月2日,“神灵的艺术——来自中部非洲的面具特展”在南京博物馆开幕。本次特展从比利时引进了来自非洲中部的共计一百三十多件面具、服装、乐器,并配备了与面具相辅相成的音乐和影视资料,其中一部分展品曾在美国、法国等众多国家博物馆中展出,但大多数展品都是首次面向世人公开展示的珍品。展出的面具神态大小各有不同,或怒目而视,或荒诞诡谲。展出的最大尺寸面具是20世纪初来自苏克族的一副成人礼仪式所用的面具,该面具被认为是最高老的也是巫力最大的,只有在族人成人礼仪式的专职人员才能佩戴它,同时也是亚卡族人和苏克族人所使用的最大的木质面具。

猜你喜欢
刘海粟美术馆博物馆
钢·美术馆展览现场
钢·美术馆二层展厅 钢·美术馆一层展厅
傅雷 刘海粟 友情与绝情
博物馆
去美术馆游荡
刘海粟雨中看戏
美术馆
刘海粟知错认错又出错
刘海粟知错认错又出错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