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思考

2016-04-05 00:14
中文信息 2016年3期
关键词:体育课教学方法小学生

(吉林省舒兰市实验小学校,吉林 舒兰 132600)

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深入,在小学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的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教学中更应该注重的是创新精神的培养。体育教学与文化教学同样重要,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要不断的进行教学方式上的改革,来适应新的社会需求。本文就新课改下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一些解决措施,希望对以后的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能够提供一些帮助。

一、目前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小学生正处在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心的时候,所以对学习都充满着热情,但是通常能够坚持的时间不长,就是俗话说的三分钟热度。正是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老师对于改进教学方法又没有行之有效的措施,所以在小学教育中体育教学改革中一直没有很大的进展,因此教学效果得不到提升。在新课标的要求和推动下,小学体育教学也在尝试着改变,想要提高教学的效果,但是在改革中没有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所以一切的工作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其实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教学质量。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体育课上学生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小学生的年龄基本上都在七岁到十三四岁之间,正是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所以对体育课都是积极参与的,但是体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一些危险性的,而小学生对于自身的安全保护意识是比较薄弱的,所以在体育课上是非常容易发生意外事故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不太注意提醒学生在安全方面的自我防护意识,并且基本上都采用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学生是根本听不进去的,听过之后就忘了,所以在安全意识的提高方面并没有太大作用。

2.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定位错误

新课标要求下,教育制度在不断地改革,但是大部分只是存在于形式上的改革,并不彻底,在课堂上还是以老师为中心。不仅是在文化课程中老师作为主导,学生被动的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慢慢地就导致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体育课上也是如此,体育课本来应该是学生能够自由活动,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进行学习的,但是目前体育上课的现状是老师把一切都规划好,学生按照老师的计划表上课。这样的教学方法只会让体育教学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失去了对体育的兴趣,没有了兴趣也就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了,最后以至于无法达到教学目标。

3.学习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

目前许多的学校只注重了文化教学,而忽视了体育。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学生要全面发展,所以文化修养和体育素质共同提高,才是现代教育的最终目标。但是由于大多的学校偏重于文化课的学习,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所以体育场地在学校只是成为了摆设,体育设施和器材也非常的不齐全。许多的体育教学活动就没有办法开展,体育课还是比较单调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小学生的体育素质没有一点积极作用。

三、解决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教学理念的更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教育制度也在不断的进步,所以教学理念也要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及时的更新,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老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注意采取合适的教育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小学体育教育的进步作出贡献。

2.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新课标的要求小学教育必须在教学方法上进行调整,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已经不能够适应教育进步的新要求。必须采取新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堂上要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并且也可以让学生去自己提出对体育学习的想法,在课堂上想要老师用什么样的方式教学。老师在一些体育项目的教学中要亲自给学生示范,让学生能够很快的掌握技术要点。比如在排球运动中,在老师做示范之后,就让学生自己进行动作的训练,并且可以把学生分成两个组,进行排球比赛。这样就增加了体育课堂的趣味性,使课堂内容更加的丰富。

3.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的时期,活泼好动。所以在体育课上,安全问题是最值得重视的问题。在安全问题上的保障首先要对老师进行培训,加强老师对学生安全的重视,然后让老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但是由于小学生的特征,老师在进行安全教育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采取一些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方法,比如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安全教育的宣传片,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引起对安全问题的重视。在体育课堂上进行活动时能够时时刻刻注意,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4.重视对体育场地的建设

体育活动一般都是在操场中进行的,但是许多学校由于资金的限制和对体育没有太多的关注,所以操场建设是非常不完善的。没有合适的场地进行教学活动,学生也不能在课余时间到操场上锻炼身体或者打打篮球之类的,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学校的生活是非常单调的。因此学校应该对操场进行建设,把室内和室外体育运动进行结合,安排多样的体育课程,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总结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推进,小学体育教学的目标更加多样化,不仅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更多的是对学生体育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体育教师要不断的提升体育教学能力,改变教学方法,让体育课堂充满吸引力。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对于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积极地寻找解决的办法,不仅要在教学制度上进行调整,还要对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行及时的更新,定期的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去学习新的教学技巧。促进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和进步,为教育事业的进步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体育课教学方法小学生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体育课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