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教育如何避免“冷暴力”对学生带来的伤害

2016-04-05 00:14
中文信息 2016年3期
关键词:冷暴力班主任老师

(东营市技师学院总务处,山东 东营 257097)

一、教育冷暴力界定及其对学生的影响

“教育冷暴力”是指在学校教育中,教师通过表现为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嘲讽或其他非暴力手段,不公平地对待学生,致使学生的精神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伤害,其实质为精神暴力。因为《教师法》明确规定不准对学生采取体罚行为,许多教师便把注意了集中在了“冷暴力”上,用冷漠、威胁、嘲讽等方式对待犯错误的学生,给学生心灵带来极大的伤害。在“联系班级”的时间里,我通过与许多同学的接触发现,冷暴力已经成为制约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问题。

2013年秋天,一次,在于一位新生家长谈话时,他不无感慨地对我说:孩子学习差与我们做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有关系,但学校和老师也有责任。孩子(我院2013级的一名新生)上小学时成绩并不差,也很听老师的话,但一年级评选少先队员时,孩子却没有评上。眼看着老师亲手给其他的孩子戴上了红领巾,孩子的心里别提有多难受了,回家后委屈得大哭——他把红领巾看得太重。那是第一次伤害。虽然我也感觉到老师的这种做法有问题,但并没有问老师孩子没有评上的原因,只是鼓励孩子更听老师的话,更努力地学习。但他只是个孩子,不可能有成年人那样会自我安慰。之后,孩子主动与人接触明显少了,跟同学们在一起时很少说话,班级活动也总是默默地躲在一边、落在后面。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差,成了老师和家长心中的差生、笨学生。进了初中后几乎不再学习,最后中考成绩一塌糊涂,这才让他到技校学技术。

就是那次与家长的交流触动了我进行学生心理问题调研的神经。之后的两年时间里,我有意识地与20多名成绩差、犯错比较多的学生接触,通过多种方式走进他们心灵深处,惊奇地发现,这20多名学生的心底,都装着许多受老师体罚或冷暴力的经历,有些经历对他们的心灵产生了难以名状的冲击。

老师的讥讽的语言和冷漠的眼神是比体罚行为更具杀伤力的武器,足以击毁他们本来就伤痕累累的自尊。

“我最害怕我们班主任的看我的眼神了,就像刀刃一样锋利”、“我学习不好,初中三年老师就没正眼看过我。”学生如是说。

“你个笨蛋,不要再让我再看见你”、“考得这么差还有脸顶嘴,滚一边去”老师这样说他们。

这些学生就是带着这种体无完肤的自尊踏进我们的校门的。上技校成为他们躲避考试、维系自尊的唯一选择。但是,技校也有考试,也有班主任,或者说技校也要纪律,也按成绩高低评定学生,这些学生依然会成为老师心中的差学生甚至是坏学生。我感受到,我们的职业技术教育不应该再停留在对知识或技能的传授上,我们应该把教育的重点放在拯救已经受到伤害的心灵上,放在恢复被冷暴力击毁了的自尊心上,放在矫正那些已经扭曲的人生观上。

二、避免冷暴力对学生的伤害采取的措施

当意识到校园冷暴力对学生造成的难以弥补的伤害时,我把注意力集中在了我们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我发现,虽然近几年来随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的实施,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对待学生的态度有所改变,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治愈那些心灵已经受到伤害的学生,有的教师甚至依然秉持着小学、初中老师们采取的管理学生的错误做法,用孤立、语言伤害等方法对待犯错误的学生,在孩子已经被伤害得很严重的伤口上撒盐,使他们不堪心灵重负,走向极端化的道路。

按学习成绩把学生划分好、中、差等级依然是大部分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的最普遍做法。你来技工学校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技术技能的,因而,该学到的没有学好,说什么都不能算是好学生。我在十几个班级进行了走访,还进行了关于心理认知的师生答卷测试。对“学习成绩不好是好学生吗”一项测试中,回答“是”的学生占被测试总数的53.2%,教师占82.4%;对“品行不好是好学生吗”一项测试中,回答“不是”的学生占68.7%,而几乎所有的教师都认为不是好学生。有意思的是第三问:“你认为哪些行为属于品行不好”(该问题不设答案,由答题者自行回答),教师与学生的回答就相差甚远。打架、偷窃和抽烟是排在学生前三位的答案,而排在教师前三位的答案则是打架、不学习和谈恋爱。也就是说,对于好或差的认知,老师与学生是有不同标准的。

把调查问卷中老师的答案加以提炼,结果就是,不打架、听话和学习好的学生就是好学生。其他学生呢?我想说的是,走进我们学院校门的学生当初在小学或初中时学习成绩都一般,有很多都是老师不喜欢的学生,是否可以断定这些学生都是坏学生?

这一逻辑推论太可怕,但更可怕的是我们的很多教师恰恰是用这一逻辑推论的结果来教书育人的。他们从来都没有把自己的工作看得有多神圣,他们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教不出科学家、政治家或他们心目中的伟大人物,充其量出几个技术能手或小企业的素质不高的老板。所以,他们秉持着技工教育就是把升高中剩下的、升大学剩下的各方面都较差的学生进行敷衍式教学原则,“矬子里面拔将军”,得过且过地开展教学。他们的评判标准是初中教师评判标准的延续,因而,初中教师的冷暴力依然会在他们身上重复,而在初中接受过老师冷暴力的学生,走进技工学校后仍然还要接受技工学校老师的冷暴力。因为没有升学压力,技工学校老师的工作压力也就比初中教师轻松得多。因为每天的卫生检查、班级纪律检查等所得到的分值又直接影响了班主任的排名和声誉,所以,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依然以打、压、罚、开除等方式对待容易犯错的学生。这从客观上又重蹈了初中老师管理学生的覆辙,冷暴力依然存在,“坏学生”继续着他们在老师心目中的形象,很多“坏孩子”变得更“坏”,直至发展成为危害社会安定的“残渣”。从某种角度说,冷暴力式的管理方法为学生最终走向极端化的道路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如果从这些学生走进校门的那天起,看到的不是老师的那副冷面孔,如果在他们犯错误的时候班主任用春风般的爱抚去循循善诱地教育他们,说到家,如果我们的每位班主任、每位任课教师不使用冷暴力去进行教育教学,那么,这些学生也许会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问题的症结在哪儿?我认为,关键在于我们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定位上。我们承认我们的学生大都是被应试教育淘汰了的,但我们不能凭这点就单纯地说这些孩子没有能力,没有发展前途。他们只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但他们也有很多超越其他孩子闪光的内涵。我们的教育不应该再以学习知识和技能对学生进行定论,而应该有更丰富更切合学生个性发展实际的更多标准。教育的最高目的不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教学生如何做人。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谋远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早在上世纪,联合国教育会议就留下了一句名言:21世纪就要到来,全世界面临第一位的挑战,不是新技术革命,而是德育问题。如果教育不懂得关注孩子的交往能力与做人态度,那么孩子就有可能产生‘非人化倾向’——失去了人性而像机器一样运转。任何一个为师者都不能凭借传统的简单的标准去评判每位学生,因为每位学生的心理都是丰富的、多变的,也是可塑的。但对任何学生的心灵重塑都不应该使用简单的奖或罚的方法就可以做好。教师首先应该走进学生的心里,明确学生的所思所想、所喜所厌,用春风化雨般的爱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成为他们可信赖的良师益友。

我认为,远离冷暴力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学校应该从为所有学生身心发展的角度进行教育目标的重新定位,从为学生个性发展的角度重新调整课程体系。学生的个性不同、爱好不同,认知能力差别很大,在评判学生优劣的标准上,学校应该依据我们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系关全院的研讨,最起码不能在以优劣高低来单纯地进行评判,应该使用更人性化、多元化的以突出学生个性特征的标准。

其次,班主任或任课教师更应该以负责任的态度,以容纳百川的心胸去面对每位学生。学生大部分是初中毕业,无论身体还是人生观都没有成熟,调皮、懒惰甚至打架等是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共性,甚至有时违背校纪也与品行没有直接关联,所以,不能凭借一次或几次的违纪现象就武断地把他们归类到坏孩子的范围。平时应该多注意他们的优点,从表扬开始引导他们向好的方向发展。

最后,每位教师都应该审视、检查自身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看自己是否对学生存在冷暴力的现象。记住,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要使用孤立、嘲讽、诋毁等有伤学生自尊的言行。要用真挚的爱去对待每位学生,并学会用什么方法去爱学生。我曾经问一位年轻教师:你用杀伤力如此强的语言去对学生,你爱他吗?他说,正因为我爱他们,才会产生恨铁不成钢的遗憾,我跟他不知道谈了多少次话,讲了多少次道理,但他就是听不进去,我对他已经失望透顶了。这位老师的出发点是爱,但爱的方式不仅起不到教育的作用,更大的可能是起与教育相反的结果。有的学生是金,有的学生是铜,有的可能是树木,要让每位学生成为栋梁之材,需要老师用爱去挖掘,用爱去发现,用爱去引导。要记住,没有任何一个学生去拒绝爱的——只要爱的真诚,爱的到位。这会很累,但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猜你喜欢
冷暴力班主任老师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家庭冷暴力引发离婚诉讼
夸夸我的班主任
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行为冷暴力现状调查报告
——以四川省某市A学校为例
班主任工作应杜绝“教育冷暴力”
班主任
六·一放假么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