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民间游戏群体性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2016-04-05 00:14
中文信息 2016年3期
关键词:适应能力群体性社会性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湖南 长沙 421000)

幼儿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一个非常重要时期,社会性发展由社会认知的发展、社会性情感的发展和社会行为发展三部分组合而成,在幼儿社会性发展中,社会认知比其他两个发展快,社会性情感发展慢一些,社会行为相对来说不稳定。而在这三个方面中,我们通常是优先考虑社会认知,轻社会情感,忽略了社会行为,因此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不完善的,并且是非常不平衡的,应得到重视与改善。

幼儿的社会性随着年龄不断增加也在不断变化、发展,小中大班的幼儿社会性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而幼儿之间本身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幼儿社会性发展速度快,有的发展速度慢,并且发展侧重点具有可变性,因此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存在的差异越来越大。

民间游戏群体性对幼儿的自我系统方面、幼儿的社会系统方面、幼儿的社会规则系统方面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能提高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提高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感识别能力;帮助幼儿塑造健全的个性和人格;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群体性民间游戏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社会性发展有着不同的目标和要求,并根据各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改编设计,缩小差异。

同时,民间游戏的群体性掺杂混龄,给幼儿的异龄交往创造了条件,使不同年龄幼儿有机会共同游戏,在群体中发现自我个性,不同年龄层次的交往使幼儿在个性差异中寻求共性,更好地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因此教师在利用民间游戏群体性开展社会教育活动时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寓社会知识技能于幼儿实际生活中,为幼儿创造社会实践机会

对儿童来说学习不只是记忆,应通过活动体验、操作形成经验。教师在设计社会教育活动时把社会知识、行为规范与儿童自身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幼儿发现所学到的行为规范与自身密切相关。并且利用群体性民间游戏有意识为幼儿创造充分的社会实践机会,在活动中给予适时观察、指导,提高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

二、重视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个体差异,选择符合幼儿发展规律的社会活动

幼儿社会性发展是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三部分的有机结合,幼儿社会性发展并不只在幼儿园进行,家庭环境、教养方式对其也有重大影响。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选择既有利于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又有利于提高儿童社会交往和适应能力方面的内容,注意整体的发展又要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

三、采取多元整合取向,全方位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社会性发展是幼儿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但也不能只培养幼儿的社会性,教师开展群体性民间游戏时要考虑幼儿发展的方方面面,把社会性教育和幼儿的观察能力、感知能力、操作能力的发展相结合,促进共同和谐发展。幼儿社会性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不能靠专门的社会教育活动实现。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还应注重教育的整合性,在不同领域中整合社会性教育,挖掘不同领域的社会性教育,多方面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民间游戏群体性在社会领域中的表现主要体现在这两方面。在人际交往方面中的具体表现可以概括为:愿意与人交往;能与同伴友好相处;有自尊、感到自信、能够自主和关心尊重他人。在社会适应方面中的具体表现可以概括为: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能够遵守一般的行为规范并有了初步的归属感。

利用民间游戏群体性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可以从幼儿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两个方面展开:

一、利用民间游戏群体性促进幼儿人际交往能力

1.引导幼儿了解自我,激发对事物的兴趣爱好和各项能力

无论是活动还是生活中教师应注意合理引导幼儿慢慢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一些优点和长处,并且在活动中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区别。教师通过不同活动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鼓励幼儿在活动和生活中愿意表达,主动表达。

2.鼓励和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幼儿独立性发展

幼儿勇敢表达自己的意愿或主动参与活动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让幼儿感受到肯定收获自信心,从而更加努力,即使遇到困难也能坚持。当幼儿犯错时教师也要适时指出,耐心帮助幼儿改正,鼓励引导幼儿重拾自信。

3.为幼儿创造交往机会,结合日常生活实时教育

幼儿的一天基本在幼儿园度过,幼儿园以及同伴是幼儿接触最多的,教师在活动中应最大限度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主动与同伴交流,共同游戏,合作完成任务。幼儿首先接触到的社会环境就是家庭,这也是幼儿直接亲近社会的途径。家长要引导幼儿首先学会跟身边的长辈、兄弟姐妹交流,从而有浓厚的兴趣交往。然后带领幼儿出去接触陌生的环境和小伙伴,鼓励幼儿参与他们一起玩耍、游戏,在不同的交往中体验快乐,从而愿意主动发起互动。教师和家长都应该引导幼儿礼貌交往,学会共同分享。

二、利用民间游戏群体性促进幼儿社会适应能力

1.家园配合,共同锻炼幼儿的适应能力

幼儿园中多开展群体性的民间游戏,可以在游戏中提高幼儿的适应能力,为幼儿提供与同伴交往的机会,更好的培养人际关系。但幼儿的适应能力培养不仅仅是在幼儿园,在家庭中的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家长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按时作息,时常与外界环境接触,与不同的幼儿交往,不仅能很好地锻炼幼儿的适应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

2.重视成人的榜样作用以及有效的教育作用

幼儿的行为习惯深受成人的影响,平时的接触中幼儿关注到成人的言行,耳濡目染,模仿中形成自己的言行。因此成人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习惯,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幼儿的影响都是很深远的,因此都要注意平时中任何小事的公正性。

教师平时还应鼓励幼儿学会遵守各项规则,了解规则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应对幼儿强化规则意识,通过身边接触的事物、图书使幼儿学会分辨善恶,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形成诚实公正的品质。

猜你喜欢
适应能力群体性社会性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探索
密切党群关系在群体性事件治理中的作用及途径
从社会性弱势群体自身心理角度谈接受科技知识
社会性交互及其在三维虚拟学习环境中的实现
谈涉警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之策
社会性软件在网上交互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
初中生拖延行为与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研究
高职生社会适应能力调查
论网络与群体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