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人工气道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2016-04-05 07:36刘玉秀
关键词:气囊神经外科插管

刘玉秀,崔 敬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河北 保定 071000)

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人工气道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刘玉秀,崔 敬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河北 保定 071000)

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6月神经外科收治昏迷患者45例的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均建立人工气道,总结护理措施、效果。结果 患者经由人工气道的建立、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后,未出现1例肺部感染、气道堵塞等并发症,均好转出院。结论 临床于神经外科昏迷患者建立人工气道后实施综合护理作用显著,可预防病症,保障生命安全,值得借鉴。

神经外科;昏迷;人工气道;护理

神经外科是临床的重要科室之一,接收患者病情复杂,常伴有咳嗽、舌后坠等症状,为保证其有效呼吸、通气,满足身体需求,通常实施人工气道的建立处理。然由于人工气道建立后的对外开放,致使呼吸道失去一定的保护功能,为细菌的进入提供条件,诱发系列并发症,危害健康[1]。因此,临床需加强患者的综合护理,以增强总体效果。下面,将我院患者的资料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6月神经外科收治昏迷患者45例的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女17例,男28例,年龄25~80岁,平均年龄(56.2±1.2)岁;疾病类型:颅内损伤27例,脑血管意外17例,颅内动脉瘤1例。

1.2 方法

1.2.1 病房环境护理:为患者营造一种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确保病房温湿度适宜,空气清新;每天于固定时间段内消毒、通气、擦拭地面;按时更换床单、被褥等,尽量减少病房内人员的流动,减少家属探视时间和次数,预防感染。

1.2.2 气管插管护理①固定、记录插管位置。一般来说,挤压呼吸囊时,胸部明显性起伏,两肺部听诊呼吸音对称,表明成功插管。胸片结果显示气管插管位于左侧、右侧支气管交界处及隆突上方2.0 cm左右;牢靠固定插管,确保深度处于合理范围内。剪掉外露导管,预防细菌进入;交接班过程中详细告知相关数据,预防插管进入左侧或右侧;②口腔护理。认真检查气囊,查看是否漏气,将患者气管、口腔内的分泌物吸净,移除纱布,确定外露长度后,再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清洗口腔,当然,该清洗工作需由两人配合完成,反复、多次的冲洗,直到口腔内无异味。并且,操作过程中需将牙垫放于导管一侧、牢靠固定,按时更换,详细记录相关数据;③气囊管理。对于长时间插管的患者来说,护理人员需加强气囊压力的观察力度,确保其处于21~31 cmH2O以内。对于8岁以下的小儿来说,需使用无气囊的导管,便于减轻气囊壁的损伤度;每天于固定时间内按时监测气囊压力,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1.2.3 气道湿化①气道湿化的方法。临床实践表明,气道湿化的方法相对较多,如:人工鼻,主要针对呼吸道分泌物相对较多的患者,按时进行更换。人工鼻并不适合气道分泌物粘稠、肺部疾病等患者;雾化加湿器,该设备无法加温处理,雾量较小,对于短时间雾化吸入的患者来说,效果显著;气道内的间断性推注,将针头取下,于患者吸气状态下将其注入,否则将被吹出。但该操作过于繁琐,易导致患者出现程度不同的咳嗽病症;气道内持续滴注法,该方法对患者气道产生的刺激小,不会引发咳嗽病症,可促使气道长时间的处于湿化状态,稀释痰液;微量泵泵入,加强观察力度,及时调整湿化量;②湿化液。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湿化液包括这样几种:碳酸氢铵,具有软化痰液、消除阴性杆菌的作用。使用期间需严格限制剂量,以免过大剂量诱发水肿、中毒等病症;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该液体不能和分泌物混合,失去水分后处于浓缩状态,使痰液脱水,形成痰迦。并且,水分蒸发后,还可浓缩钠离子,造成水肿;浓度为0.45%的氯化钠溶液,该溶液为低渗溶液,部分水分蒸发后的残留水分符合呼吸道的生理性需求,不会形成痰迦,是较为理想的湿化液。若使用期间加用沐舒坦,可使引流更加通畅;③冲洗气道。对于人工气道的昏迷患者来说,护理人员需按时帮助其冲洗气道,预防堵塞,通常用盐水冲洗,吸痰处理前抽取5 mL的盐水于患者吸气状态下注入气道内部,注入结束后及时行拍打背部、吸痰等处理,使冲洗液、痰液充分混合,便于吸出。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间断、反复性的处理,但每次时间不宜过长。

1.2.4 气管切开的护理:对于气管切开患者来说,需加强切口的观察力度,便于查看切口是否存在渗血现象,一旦渗血,需立即处理,以免血液凝固加大气管压迫度;对于渗血量较少的患者来说,即刻更换纱布,确保切口处于干燥、整洁状态;对于渗血量较多的患者来说,需立即通知医师,情况严重时需拆线处理,从而彻底止血。并且,还需更换患者的气管垫,查看切口附近是否出现感染、气肿等现象。牢靠固定气管套管,确保松紧度适宜,确保能容纳一个手指;每天于规定时间内按时清洁、消毒套管,保证其处于通畅状态;及时湿化气道,排出痰液,预防气道堵塞。

1.2.5 吸痰护理:临床吸痰处理前期,护理人员首先需帮助患者湿化气道,然后翻身、拍单背部,使依附于肺部、气管等组织的痰液脱落,便于吸出痰液。吸痰期间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使用一次性的吸管,动作轻柔,禁止过度提拉,以免造成损伤;观察患者病情,若患者其面色青、紫,相应指标降低,需即刻停止吸痰,待改善后查看痰液的颜色、总量,送至检验室培养痰液细菌;每天按时更换、消毒储液瓶、接头等,预防感染。

2 结 果

患者经由人工气道的建立、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后,未出现1例肺部感染、气道堵塞等并发症,均好转出院。

3 讨 论

临床实践表明,对于神经外科昏迷的患者来说,行早期的气管切开处理,可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病症的发生。然由于气管切开后和外界环境直接相通,防御功能减弱,为细菌、病原的进入提供条件,间接诱发肺部感染,降低总体效果[2-3]。因此,临床需做好患者的护理干预,如:监测患者的体征变化,查看血压、心率等指标的变化;加大病房的巡视力度,一旦发现呼吸急促等现象,需立即吸痰处理;若该操作后无效,需认真查看置入的气管套管是否处于通畅状态,及时通知医师处理;每天消毒空气、地面,开窗通风,提高患者舒适度;做好患者的气道湿化处理,将湿化液体的温度控制在32~37℃之间,预防气道黏膜损伤;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及时帮助患者翻身、拍打背部,便于吸出痰液;适当调整吸氧浓度,预防缺氧。当然,吸痰操作过程中需根据患者情况确定时间,禁止过长,以免影响患者的通气功能,加重缺氧[4-6]。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患者经由人工气道的建立、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后,未出现1例肺部感染、气道堵塞等并发症,均好转出院。由此可见,临床于神经外科昏迷患者建立人工气道后实施综合护理作用显著,可预防病症,保障生命安全,值得借鉴。

[1] 董春花,师秀英.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干预[J].河北医药,2014,36(15):2394-2396.

[2] 蒋莲萍,陈 岚.急诊昏迷患者紧急人工气道支持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3):50-51.

[3] 陈慕媛.神经外科患者人工气道湿化管理[J].中国校医,2014,28(2):158-159.

[4] 魏忠梅.综合性护理对脑外伤昏迷患者压疮发生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3):384-386.

[5] 宋维娜,宋桂芳,倪 丽,等.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干预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2):190-192.

[6] DepartmentofRadiology,UniversityofSouthFloridaCollegeofMedic ine,DepartmentofRadiology,RushUniversityMedicalCenter,Depar tmentofAnesthesiology,HarvardMedicalSchool et al.To breathe or not to breathe:a review of artificial airway placement and related complications[J].Emergency radiology,2015,22(2):171-179.

本文编辑:吴宏艳

R473.6

B

ISSN.2096-2479.2016.05.064.02

猜你喜欢
气囊神经外科插管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高田气囊案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迷你救生充气囊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两种气管插管方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抢救中的比较
张波:行走在神经外科前沿
Observation on Activities of Air Sac in Opened Body Cavity of Chicken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
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两种置胃管方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