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例高龄同期行双膝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

2016-04-05 07:36
关键词:围术高龄置换术

王 琴

(海东市平安区中医医院,青海 海东 810600)

15例高龄同期行双膝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

王 琴

(海东市平安区中医医院,青海 海东 810600)

研究高龄患者15例在我院同期行双膝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的注意事项和相关经验。

双膝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老龄化趋势日趋加重,伴随而来的老年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关节炎等也越来越多。其中关节炎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等严重影响着老年患者行动、健康、心理,也对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了问题。为了提高老年患者自我生活能力,改善高龄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越来越多的患者愿意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它能够有效地切除病灶、恢复关节功能、缓解关节疼痛、改善生活质量。由于很多重症关节炎患者都不是一侧膝关节需要进行手术,因此同期行双膝人工关节置换术比两次单侧置换更显得人性化,能够节省患者的住院费用与时间,减少麻醉和并发症风险,提高患者心理性的满意度[1-2]。本文总结了我院同期行双膝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15例相关的护理经验与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了高龄同期行双膝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63.4±2.1)岁;病程6~28年,平均病程(12.6±2.3)年。膝骨性关节炎11例,类风湿关节炎4例,所有患者都存在膝关节疼痛、屈曲畸形、活动受阻以及行走困难。

1.2 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按照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的要求做好各项检查和准备,由医生按照手术流程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护理人员做好观察与配合,完成护理要求。护理要求包括术前护理:术前患者疾病认知、心理干预、饮食指导、患者术前康复锻炼练习和并发症预防练习指导等。术后护理:体征检测护理、疼痛及心理健康护理、肢体锻炼恢复护理、并发症护理等。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准备

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积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患者的资料、既往病史,叮嘱患者进行相关的全面检查如:血型、血常规、凝血情况、尿常规、心电图、肾功肝功、B超等,了解患者的心肝肾肺等重要器官的功能状态与病变情况,了解患者的药物过敏情况;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深入浅出的向患者讲解膝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及相关并发症的特征;指导患者健康饮食,改善患者营养,建议合理摄入高钙、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控制血糖、血压、体重等;做好术前骨科备皮与消毒清洁工作;准备好手术所需要的相关器械和材料,并做好检查;遵医嘱预备好手术过程中可能需要的抗炎药及并发症药物[3]。

2.1.2 心理干预

由于年龄较高,文化水平等的不同,关节炎的长期病痛,以及对手术的担心、恐惧和自我承受能力等原因,患者往往在术前会产生焦虑、紧张、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责任护士应该细心地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的给予心理干预,耐心的用患者能明白理解的方式讲解手术方法及术后效果,援引相关成功案例,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和信心,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配合手术。

2.1.3 指导患者进行术前康复锻炼和并发症预防练习

指导患者正确进行功能锻炼,熟练掌握四个支撑点的助行器使用方法;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收缩练习、直腿抬高、膝关节运动以及踝关节抗阻力屈伸运动;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排便练习,以避免术后因体位改变等原因而造成排便困难、不适、疼痛以及感染;指导鼓励患者正确进行深呼吸和咳嗽排痰,以增加肺活量,降低感染发生率。

2.2 术后护理

2.2.1 体征检测护理

由于高龄老年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易出现多器官并发症,比如脑血栓、肺血栓、脂肪栓塞、肝肾异常等情况,因此术后24~48 h内给予持续密切监测,检测患者意识、体温、血压、脉搏、呼吸和血氧饱和度(SPO2),检测时间为1次/h;术后3至5天应保证生命体征检测每日不少于两次;术后3天应该保证静脉通道有两条,并随时注意补血、补液,做到严格控制输液速度、输液顺序、准确记录出入量;术后妥善安置伤口引流管,保持双侧引流管密闭及负压状态,按规定准确记录引流量,及时更换负压引流器,正常第1天,总引流量<40 mL,若双侧引流总量>1000 mL或者单侧引流量>200 mL/2h或者血压<90/60 mmHg,需要引起重视,应该立即报告医生,妥善处理;及时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但属于正常反应的,比如术后3天内可能会出现低热,属于热吸收,不需要处理,以免患者产生恐慌等心理;密切观察患者末梢血运和活动状况,询问患者感觉,监测患者血液回流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2.2.2 疼痛及心理健康护理

(1)疼痛护理:术后患者伤口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保证松紧适宜,同时双腿抬高15~20°,保证血液回流,并且使用冰袋冰敷膝关节内侧1次/d,30 min/次,促进血管收缩,能够有效地减少出血、水肿、疼痛等状况。若患者疼痛厉害难忍,可以适当的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2)心理健康护理:及时向患者讲解疼痛是术后康复,多鼓励,多呵护,以极大的减少减轻患者的恐惧、失落、抑郁等心理问题。积极地向患者讲解术后康复训练所起的重要作用,肯定患者所做出的努力,增强患者手术成功的信心,以增加患者的医疗依从性和预后效果[4]。

2.2.3 并发症护理

(1)预防感染:注意观察置换手术伤口周围的皮肤有无炎症反应,如红、肿、热、疼等;注意患者的体温以及各项检查有无变化,若有应及时报告医生;保证伤口敷料牢固、干燥,若有渗血污染等情况,应及时换药重新包扎;术后5、6天内继续应用抗生素。(2)预防深静脉血栓:注意患者下肢静脉的血液回流、关节活动等情况,若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鼓励患者早期进行肌肉关节功能锻炼,督促指导患者每天定时定量进行下肢屈伸等运动;按照医嘱严格控制使用抗凝药物,检测患者凝血指标,预防患者凝血倾向;视情况可以使用器械帮助促进静脉回流,比如足底静脉泵或者下肢脉冲压力装置;嘱咐患者多饮水,保证清淡饮食,以降低血液粘稠度。(3)预防其他并发症:如坠积性肺炎和肺栓塞,术后患者应取合适的卧位,鼓励患者多咳嗽排痰,多做深呼吸,或者使用雾化吸入方式帮助患者清理呼吸道;再如压疮,鼓励患者多运动,多清洁,协助患者定时床上翻身等[5]。

2.2.4 肢体功能锻炼恢复护理

术后1、2天内患者还不能主动活动,应该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疼痛减弱的情况下,指导鼓励患者进行CPM(连续被运动)功能锻炼,1次/d,1 h/次为宜。同时也可以指导患者家属给患者进行按摩,以增强肌肉的活动性。鼓励患者尽早进行自主锻炼活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应首先开始股四头肌静止收缩运动、直腿抬高运动以及踝关节伸屈旋转运动,控制适宜的运动频率,以不劳累为原则。恢复情况以及其他情况都良好的情况下,鼓励患者下地行走,可通过助行器辅助。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下肢血液回流,能够减少血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也能够增强关节的恢复能力,预防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发生。

3 结 果

本组高龄患者19例手术全过程顺利,关节置换成功,全部痊愈出院。手术时间155~280 min,平均用时230 min。出院后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随访3~24个月,除有轻微感染3例,并通过抗生素静脉滴注转好外,再无早期脱位、松动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4 讨 论

由于同期行双膝人工关节置换术能够明显节省患者的住院费用与时间,减少麻醉和并发症风险等原因,高龄患者采取此种方式也越来越多,但因为高龄患者的特殊性,比如会存在其他一种甚至几种疾病、沟通不够顺畅,自我监护能力弱等方面,就对围术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对本组高龄同期行双膝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来看,术前积极的沟通、详细的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和心理状态,耐心个性化的宣讲手术方法和注意事项,指导预防性练习等;以及术后严密的病情体征检测、心理健康教育、疼痛及并发症护理、功能恢复锻炼指导等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的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要求护理人员除了掌握专业的护理知识之外,也应该掌握高血压、冠心病、深静脉血栓等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护理方法,并且科学规范的护理措施、及时准确的数据记录,耐心细心地病情观察能够更好地提高护理能力,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1] 袁新杰.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80例护理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7):1249-1252.

[2] 全 英,宋文香.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5,28(51):146.

[3] 沈 研,孙 硕,李志锐,等.72例高龄同期行双膝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J].中国临床医生,2012,40(5):55-57.

[4] 李晓静.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J].医学信息,2015,2:132.

[5] 杨培双,刘晓庆,马建新.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1:196-197.

本文编辑:吴宏艳

R473.6

A

ISSN.2096-2479.2016.05.101.02

猜你喜欢
围术高龄置换术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反肩置换术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超高龄瘙痒症1例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补阳还五汤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肿胀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