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栓压力泵治疗对颅内压影响的探讨

2016-04-05 09:20吴小波仲悦萍卢小健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20期
关键词:抗血栓颅脑下肢

吴小波, 苏 星, 仲悦萍, 卢小健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监护病房, 江苏 南通, 226001)



抗血栓压力泵治疗对颅内压影响的探讨

吴小波, 苏星, 仲悦萍, 卢小健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监护病房, 江苏 南通, 226001)

抗血栓压力泵治疗; 重型颅脑损伤; 颅内压

颅内压(ICP)增高是神经外科中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最常见的临床并发症,有文献报道重型颅脑外伤的病死率达30%~50%,其中颅内高压是导致死亡的最主要原因[1-2]。因此,维持稳定的颅内压,是帮助患者平稳度过颅内压增高期的重要环节,也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与治疗的重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过程中常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3], DVT已成为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的全球性常见病,发病率逐年上升[4]。DVT形成患者中有22%~29%可能并发致命性肺栓塞[5-6],故积极预防DVT的发生不容忽视。已有研究[7]表明,抗血栓压力泵对预防危重患者DVT的形成有显著效果。本研究对52例重型颅脑损伤行持续颅内压监测患者实施抗血栓压力泵治疗,并收集抗血栓压力泵治疗前、中、后颅内压的数值以及住院期间DVT发生例数,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科2013年6月—2015年5月重型颅脑外伤行持续颅内压监护仪监测颅内压的52例患者,其中男32例,女20例,年龄20~82岁,平均58.48岁,急性硬膜下血肿16例、急性硬膜外血肿7例、脑挫伤血肿10例、多发血肿19例。纳入标准: ① 患者成人,既往体健; ②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GCS 3~8分; ③ 留置颅内压测量探头>48 h; ④ 无肺栓塞及下肢深静脉血栓; ⑤ 无血液系统疾病、无凝血功能异常; ⑥ 无下肢骨折; ⑦ 受试者家属或监护人知情同意; ⑧ D-二聚体检查正常。同时符合以下排除标准: ①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② 研究期间受试者生理或神经功能状态发生变化; ③ 抗血栓压力泵使用禁忌证:患者下肢,在腿套区域有疾患如皮炎、静脉结扎、坏疽及近期进行皮肤移植者;严重的动脉硬化或缺血萎缩性血管疾病;由充血性心衰引起的下肢大面积水肿或肺水肿;下肢严重变形;已诊断深静脉血栓者或怀疑有深静脉血栓存在的患者。

1.2方法

对GCS评分3~8分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有创ICP监测,所有患者均采用强生公司生产的Codman颅内压监护仪脑室监护探头进行监测,监测时间>48 h。在持续颅内压监测期间同时应用美国柯惠公司间歇式气动压力系统SCD EXPRESS压力抗栓泵治疗,预防DVT的发生,收集治疗前30 min, 治疗10、20、30 min以及治疗后30 min的ICP数值。

1.3评价标准

颅内压增高评定标准: ① 正常, ICP 5~15 mmHg; ② 轻度增高, ICP>15~20 mmHg; ③ 中度增高, ICP>20~40 mmHg; ④ 重度增高, ICP>40 mmHg。对抗血栓压力泵治疗前后的ICP数据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本组5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抗血栓压力泵治疗,发生DVT1例,在治疗前30 min, 治疗10、20、30 min及治疗后30 min所测ICP的数值分别为(18.90±3.82) mmHg、(19.58±3.91) mmHg、(19.46±4.03) mmHg、(19.52±3.95) mmHg、(19.16±3.90) mmHg, 对颅内压影响波动在0.1~1.6 mmHg, 与抗血栓压力泵治疗前颅内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系统内不正常的凝结,而下肢血流缓慢、血管内膜损伤、血液高凝状态是DVT形成的3大重要因素[8]。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存在意识障碍,长期卧床,失去了小腿的肌泵作用,脱水治疗使血液浓缩,又因住院时间长,反复静脉输注高渗液体或刺激性药物,使血管内膜损伤,血小板凝集等危险因素,因此易并发DVT[9]。谷欣等[3]研究发现,颅脑外伤患者DVT的发病率高达48.61%,其中80%的患者GCS评分在3~8分。所以,对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DVT进行有效预防,是降低患者致残率、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提高床位周转率、减少医疗支出的关键[10]。压力抗栓泵可完全模仿人体运动,通过腿部有规律性的机械性挤压,促进腿部深静脉血液流动和静脉回流,压力充气系统也可将血液中容易产生血液凝集的蛋白质冲散分离,从而预防DVT的发生[11-12]。

重型颅脑损伤导致的ICP增高可引起脑结构移位,使脑血流减少,造成脑组织受压、缺血,严重颅内压增高可出现脑死亡征象,危及生命。值得注意的是,多项护理干预可能会影响颅内压[13-14]。因此,护理人员在实施临床护理操作时应考虑到对患者颅内压的影响,尽量避免颅内压升高。压力抗栓泵可加快下肢静脉血回流速度和血液循环,促进下肢静脉淤血排空,间接增加静脉回心血量,从而影响中心静脉压[15-16]。既往研究[17-18]表明,中心静脉压的高低与颅内压高低存在一定关系,中心静脉压可通过影响脑灌注压而影响脑代谢,进而引起颅内压的波动[19-20]。

综上所述,抗血栓压力泵治疗在有效预防DVT的同时,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影响在安全范围。

[1]Timofeev I, Hutchinson P J. Outcome after surgical decompression of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J]. Injury, 2006, 37(12): 1125-1132.

[2]陈才奋. 循证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康复期的作用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7(11): 124-126.

[3]谷欣, 余永强, 刘毅君, 等. 颅脑外伤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 16(10): 11-13.

[4]宋玲, 董瑶, 罗琦, 等. 术中腿部按摩对预防血管外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J]. 现代临床护理, 2014, 13(9): 19-21.

[5]邵明哲, 赵瑁, 梅家才, 等. 下腔静脉滤器预防骨创伤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围手术期肺栓塞[J]. 中华外科杂志, 2012, 50(5): 418-421.

[6]兰巧玲, 李大林, 齐浩山, 等. 下肢深静脉血栓致病危险因素分析[J].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16(1): 21-24.

[7]钱志芬. 压力抗栓泵预防ICU危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10(18): 33-34.

[8]时德.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J].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 电子版, 2011, 3(1): 5-8.

[9]徐娟. 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及护理[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 17(20): 116-117.

[10]陶宁, 汪翼, 杜柯君, 等. 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及脑血液生化学指标的影响[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5, 21(7): 933-935.

[11]Blann A D.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management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recent developments relevant to biomedical scientists[J]. Br J Biomed Sci, 2007, 64(3): 136-141.

[12]陈广秀, 郑美诗, 储钟芳. 术中双下肢使用间歇充气压力泵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J].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4, 20(6): 127-128.

[13]Bor-Seng-Shu E, Figueiredo E G, Amorim R L, et al.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a meta-analysis of influences on intracranial pressure and 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 in the treatment of traumatic brain injury[J]. J Neurosurg, 2012, 117(3): 589-596.

[14]陈悦. 吸痰对颅内高压症患者颅内压的影响[J]. 交通医学, 2014, 28(2): 189-193.

[15]刘洁, 王婧, 吴凡.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肿清除术后持续颅内压监测及护理[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8): 154-155.

[16]翟瑄, 梁平, 周渝冬, 等. 29例脑积水患儿围手术期颅内压监测及其临床意义分析[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6, 38(13): 1538-1541.

[17]黄振林, 张维. 中心静脉压检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液体疗法中的临床应用[J]. 九江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5(2): 46-48.

[18]温薇. 间歇气压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的影响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 2015, 19(19): 2605-2607.

[19]许毅, 刘科, 方波, 等. 24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颅内压动态监测的临床分析[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4, 36(11): 1231-1232.

[20]任力, 赵亮, 魏子龙, 等. 颅内压监测下重度颅脑外伤伴双侧瞳孔散大的手术治疗[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1): 59-61.

2016-05-20

R 473.6

A

1672-2353(2016)20-141-02DOI: 10.7619/jcmp.201620045

猜你喜欢
抗血栓颅脑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抗血栓压力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
红花二米粥能抗血栓
广西莪术乙酸乙酯部位的抗血栓作用
红花二米粥抗血栓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