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手穿刺送管配合正压送管在成人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

2016-04-05 09:20王晓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20期
关键词:单手软管右手

蒋 燕, 王晓莉, 徐 莉

(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 急诊科, 江苏 泰兴, 225400)



单手穿刺送管配合正压送管在成人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

蒋燕, 王晓莉, 徐莉

(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 急诊科, 江苏 泰兴, 225400)

留置针; 单手穿刺送管; 正压送管; 置管成功率

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老年人的比例增大,加之其多患有慢性病,静脉经反复穿刺,血管条件较,另外化疗可致患者血管受损,危重患者静脉充盈度低,故临床对于静脉穿刺的要求越来越高。静疗专业小组建议“钢针零容忍”,浅静脉留置针是传统钢针的替代品,具有针体柔软、可全部置入血管、可随血管走向弯曲、可较长时间留置在血管内的特点,在临床已广泛使用[1-2],但其技术要求也较传统钢针高。本科将单手穿刺送管配合正压送技术应用在成人留置针中,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12月在本科治疗的血管条件较差需留置静脉导管的患者200例,平均年龄(56.00±3.56)岁,采用回顾对照法分为对照组104例和观察组96例,均选用BD公司24G安全型静脉留置针,以减轻对血管的刺激和损伤[3]。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血管条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 法

1.2.1对照组:于穿刺点上方10~15 cm扎止血带,消毒穿刺部位8 cm×10 cm后待干[4],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进针角度为15~30°,回血后降低角度,平行送入针头0.2 cm以确保套管进入血管后,左手送套管时右手退出针芯。去止血带,以无菌透明敷贴固定,打开输液器开关,调节滴速。

1.2.2观察组:穿刺、回血与常规法相同,区别在于送软管时左手始终绷紧皮肤,绷紧程度以血管不易滑动为宜,确保皮肤平直、血管固定不扭曲,右手食指与中指夹住针芯不动,右手拇指顶着留置针分叉处将套管前推,全部送入血管内。左手拇指固定分叉处,右手退出针芯、去止血带,以无菌透明敷贴固定。在血管条件差、血管呈现长度相对较短或拇指送管有阻力时,送管约0.2 cm时暂停推送。左手拇指固定分叉处,右手退出针芯,去止血带,打开输液器开关;右手绷紧皮肤,左手一边顺着液体滴入的正压推送套管,一边观察滴管点滴是否通畅,并询问患者的感觉。当点滴减慢、停止时或患者主诉疼痛时停止送管,将软管缓慢退回至点滴通畅处。软管能全部送入最好,软管送入1/2以上也能固定使用。严禁强行将软管全部推入血管,造成血管远端管壁破坏[5]。

1.3观察指标

记录2组患者穿刺疼痛程度,疼痛评价采用数字疼痛评分法进行评价。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13.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相对数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留置针穿刺成功情况

对照组104例中,穿刺成功87例,成功率83.6%;观察组96例中,穿刺成功90例,成功率93.7%。观察组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穿刺疼痛程度

对照组104例中,1~2分22例,3~4分27例,5~6分38例,7~8分17例;观察组96例中,1~2分49例,3~4分26例,5~6分16例,7~8分5例,没有达到10分的患者。对照组以5~6分最多,其次为3~4分;观察组以1~2分最多,其次是3~4分。2组穿刺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目前单手穿刺送管手法常在小儿留置针穿刺中运用,其简捷快速,提高了穿刺成功率,节约了时间[6]。本科室将此法应用于成人时,效果也明显,特别是皮下脂肪少、皮肤松弛、血管条件差、不够粗直、弹性差时,如按常规方法进针由左手将套管推进而不再绷紧皮肤,皮肤往往因失去外力皱缩形成阻力同时血管随皮肤的滑动而扭曲移位、位置不固定造成送管困难甚至失败[7]。皮肤表面有纤细的褶皱纹,皮纹交织呈菱形、三角形或多边形,真皮内的纤维排列也有一定方向,单手穿刺送管时左手始终绷紧皮肤,能保持局部皮纹呈纵向走行,从而减小了进针阻力,可减轻疼痛;单手穿刺送管时,减少了换手过程,右手直接完成送管,穿刺时间短,引起血管外壁及皮下组织反射性收缩的概率相对较低,减轻了疼痛[8-9]。右手食指与中指夹住针芯不动,拇指顶着留置针分叉处将套管前推的送管方式,充分利用了拇指运动的灵活性和精细性[10],符合手指力学特点,可使送管平稳顺畅。

临床使用正压送管技术,可将痉挛、塌陷的血管通路打开,减小血管阻力,保证留置针的软管顺利送入,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并减轻患者痛苦,节省穿刺时间,将软管缓慢退回至点滴通畅处,对软管送入的长度进行个性化处理,可防止套管末梢紧贴血管壁致点滴不畅。

综上所述,单手穿刺送管配合正压送管技术应用于成人留置针,既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又可减轻穿刺时患者疼痛,培训后易掌握,能提升年轻护士的自信心和穿刺技巧,值得推广。

[1]梁静, 朱妍.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与护理体会[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2, 23(9): 1577-1577.

[2]Lapalu J, Losser M R, Albert O, et al. Totally implantable port management: impact of positive pressure during needle withdrawal on catheter tip occlusion(an experimental study)[J]. J Vasc Access, 2010, 11(1): 46-51.

[3]李丽兰. 老年患者浅静脉输液中应用留置针的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9, 25(1C): 42-42.

[4]李小寒, 尚少梅. 基础护理学[M]. 第5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288-289.

[5]王敏. 正压送管技术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置管术中的应用[J]. 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21): 110-111.

[6]居佳. 小儿短管型静脉留置针单手送管方法介绍[J]. 齐鲁护理杂志, 2007, 13(19): 77-77.

[7]成菊兰, 张晓春, 张亚莉. 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送管方法改进的临床观察[J]. 护理研究, 2010, 24(3C): 815-815.

[8]高巍然. 60例神经内科老年病人应用逆向静脉穿刺的体会[J]. 全科护理, 2009, 7(3): 865-866.

[9]Easterloe D, Hoddinott P, Harrison S. Implementing and standardizing the use of peripheral vascular access devices[J]. J Clin Nurs, 2010, 19(5-6): 721-727.

[10]王海杰, 陈幽婷. 人体系统解剖学[M]. 第2版.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276-276.

2016-05-10

R 472.2

A

1672-2353(2016)20-169-02DOI: 10.7619/jcmp.201620058

猜你喜欢
单手软管右手
软管式液压隔膜泵的研发与应用
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教案
高级巡逻战术之单手开枪的无瞄准射击技术
中班科学区游戏活动设计:软管传声筒
左手和右手
举左手还是举右手
左手和右手
膜下软管微喷应用技术
能解放双手的雨伞
辐照橡胶软管实现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