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通江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及对策

2016-04-05 10:48
四川农业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对策

龚 政

(四川省通江县农业局,四川 通江 636700)



浅谈通江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及对策

龚政

(四川省通江县农业局,四川 通江 636700)

摘要:针对通江县农村劳动力资源转移就业现状,深入剖析目前转移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积极探讨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科学对策。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对策

通江县既是农业大县,也是农村劳动力资源富足县,有效解决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是解决 “三农”问题的关键,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力保障。

1劳动力资源及转移就业现状

1.1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

通江全县总人口80.2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约63万人,占总人口的78.5%,全县农村劳动力33.3万个。全县共有耕地面积约4.87万hm2,实际需要农村劳力约11万人左右,还有超过22万的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还会增加。

1.2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

文盲和半文盲劳动力占8.5%,小学文化程度占35.7%,初中文化程度占48%,高中文化程度占6%,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8%。据统计,全县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占8%,掌握1~2门实用技术的仅 13.5%。

1.3转移方式单一,就业面窄

主要方式是“跨地域”流动转移,脱离农业向其它产业转移的达15万人;其次是“离土不离乡”就地转移和“季节性”转移约7万人。流动到城市和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1.4就业不稳定,回流严重

许多农民就业观念落后,特别是部分青壮年劳动者缺乏进取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不能适应转移就业的需要;部分农民不习惯于企业严格的时间安排和规章制度,难以适应机器化大生产的工作环境,工作变换性较大,法制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2转移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培训时间较短,质量不高

目前,培训大多停留在15~90d的短期培训上,这只适合培训技能含量低的工种,不能满足培训技能型的工种。培训目的较明确,内容设置较简单,根本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这种“短频快”的培训,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民转移就业的“眼前”问题,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所以必须对他们开展二次培训或多次培训。

2.2培训资源欠缺,方法落后

目前,农民转移培训主要依托农广校、职业技校和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完全针对农民的培训基地较少。很多培训机构基础设备差,师资力量薄弱,地域差异较大,一些企业急需的工种培训无法开办。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时间较短,缺乏培训经验和教材,加上农民的素质普遍较低,水平差异较大,这也增加了培训难度。

2.3宣传和资金扶持力度不够,培训范围小

一是相关宣传力度不够,不少农民对转移培训和招工信息知之甚少;二是按现有的扶持标准,部分贫困农民尚无能力参加培训,尤其是一些高技能性工种的培训。

2.4转移培训就业缺乏后续跟踪服务、社会保障体系及优惠政策

后续跟踪服务是转移培训工作最薄弱的环节。农民在转移、培训、就业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在第一次转移就业过程中,就业的稳定性较低,跟踪帮助解决工作做得较少;转移到二、三产业的农民,大部分企业未予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还存在工作时间过长,工作环境差,生活待遇低等问题;一些企业季节性生产明显,就业岗位不能较长时间保证;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存在较大的困难。此外,对于开办个体经营的农户,未能在税收和各种收费方面,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

3高效转移就业的对策和建议

3.1整合培训资源,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体系

一是整合培训资源。重点以农广校、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技工学校为培训基地;二是加强骨干教育。针对输出人员的不同文化程度和用工单位的不同需求,采取不同形式、不同内容、不同方式的培训,长短结合,按需施教;三是加强和改善培训管理,走市场培训之路。采取“学校+企业”、“学校+中介+企业”、“培训基地+企业”等模式,做到招生一批,培训一批,就业一批。

3.2搞好农民就业服务,巩固劳动力转移成果

一是增加公共财政支持。加大对劳动力市场建设、农民工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二是建立健全就业中介组织。建设农民外出就业的职业介绍网络,定期发布劳务信息,增强市场透明度,降低供需双方的交易成本;三是建立农民工组织。农民工组织代表广大农民工参与有关经济、社会、政治等活动。

3.3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保护农民合法利益

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切实保护农民工利益,推动和保障农民转移就业培训的顺利进行。改革城市就业制度,在农民转移进城的就业务工、居住生活、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并逐步建立起覆盖全体劳动者的市场化医疗卫生和劳动保障体系,最终达到农民入城后能与城市居民受到同等的制度保障和平等待遇。

3.4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建立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体制

制定优惠政策和措施,加快农业生产规模化发展进程,增加农业生产者的收入,让部分农村劳动力安心从事农业生产,改变农村劳动力过剩而农业劳动力不足的现状。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商业、医疗、文化、教育等服务能力,促进农民变市民。加快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食用菌、茶叶、优质粮油、畜牧”四大特色产业的深度加工,大力发展农产品运输、销售服务体系,加速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劳动力转移。

猜你喜欢
农村劳动力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短板分析及对策构建
国外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经验及启示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