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血养阴化斑汤治疗皮肤病验案举隅

2016-04-05 12:21王和平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04级硕士研究生黑龙江哈尔滨50040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凉血紫癜皮肤病

王和平,方 薇(.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04级硕士研究生,黑龙江 哈尔滨 50040)

证治集粹

凉血养阴化斑汤治疗皮肤病验案举隅

王和平1,方 薇2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临床诊治疾病,主要着眼于“证”的区别,同一疾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型;而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可能出现同样的证型,因此在治疗疾病

1 寻常型银屑病

朱某,女,29岁,2015年5月9日初诊。患者于2015 年2月初发现全身出现散在点滴状皮损,上有银白色鳞屑,伴轻微瘙痒。自行外用卤米松乳膏2周后病情好转,皮损部分消退,停药后皮损明显增多,面积逐渐扩大成斑块状,遂至当地医院,诊断为银屑病,口服阿维A胶囊1个月,症状无明显变化。刻诊:周身散在红斑及丘疹,颜色鲜红,上覆银屑,瘙痒剧烈,薄膜现象(+),点滴出血现象(+),自觉皮肤灼热,口渴引饮,大便干燥,小便黄,饮食欠佳,眠差,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诊断为寻常型银屑病。证属血热内蕴。法当清热凉血,滋阴止痒。方用凉血养阴化斑汤。药用生地15g,牡丹皮15g,赤芍15g,玄参15g,白茅根30g,紫草15g,地榆15g,北沙参15g,麦冬15g,防风15g,荆芥15g,生甘草10g。水煎服,日1剂,早晚饭后温服。服7剂后,症状明显改善,皮损颜色变浅,瘙痒减轻,双上肢皮损大部分消退,纳可,便调,睡眠有所改善。原方继服14剂,皮疹基本消退,偶有轻微瘙痒,寐安,纳佳,二便调,病情基本痊愈。上方不变,继服14剂巩固治疗。

按:银屑病是一种常见并易于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因比较复杂,西医学认为,该病主要与遗传、感染、代谢障碍、内分泌、免疫功能紊乱等有关[1]。中医学将该病分为血热型、血燥型和血瘀型。从上述症状看,该患者属风热之邪结聚于皮肤,局部的气血运行失畅,气血久郁所致,治疗上应以清热、凉血、润肤为主。

2 激素依赖性皮炎

刘某,女,38岁,2014年10月19日初诊。1年前颜面部出现红斑及丘疹,瘙痒剧烈,自行去药店购买皮炎平药膏,外用1周后症状有所好转,继续用药至皮损完全消退。此后面部稍有不适或起皮疹,便用此药外涂,如此反复间断用药近1年,面部皮疹渐渐增多,用药后则病情好转,停药数日后又加重。额部、双颊部及下颌部皮肤潮红,散在粟米样红色丘疹,干燥脱屑,毛细血管扩张明显,伴明显肿胀紧绷、瘙痒和灼热感。心烦,口干口苦,大便干结,小便黄,饮食及睡眠欠佳,舌红少苔乏津,脉细数。诊断为激素依赖性皮炎,证属阴虚内热。治以清热、凉血、滋阴法为主。方用凉血养阴化斑汤。药用生地15g,牡丹皮15g,赤芍15g,玄参15g,白茅根30g,紫草15g,地榆15g,北沙参15g,麦冬15g,防风15g,荆芥15g,甘草10g。水煎服,日1剂,早晚饭后温服。服7剂后,颜面部潮红略减退,丘疹减少,灼热及瘙痒感有所减轻,但毛细血管扩张明显,睡眠差。原方基础上加丹参15g、炒酸枣仁30g。服14剂。两周后,面部红肿明显减轻,丘疹变少,毛细血管扩张减轻,时有烘热及轻微瘙痒感,睡眠有所改善。上方继服14剂,面部皮疹渐渐消退,其他症状也明显改善,二便正常,睡眠良好。上方不变,服14剂,痊愈。

按:激素依赖性皮炎是由于面部长期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致皮肤以潮红、萎缩、毛细血管扩张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病[2]。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属中医“药毒”范畴,其病因病机,不外风、热、毒邪阻滞面部,浸淫血脉。激素类药物以其功效当属于辛燥、甘温之品,误用、久用而致温燥化毒,毒热之邪外侵皮毛,蕴结腠理,气血抑郁不通而成[3]。该患者属阴虚内热,热盛伤津,肌肤失养所致,治疗多以清热解毒、凉血滋阴为主。

3 过敏性紫癜

杨某,女,20岁,2015年3月8日初诊。5天前出现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自服银翘解毒片等药后症状消失,1天前突然发现双下肢出现瘀斑、瘀点。双下肢出现针尖至黄豆大小鲜红色较密集的瘀点或瘀斑,皮疹略高出于皮面,抚之碍手,压之不褪色,伴口干,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洪数。查血常规、尿常规正常。诊断为过敏性紫癜。证属热毒发斑。治以清热凉血化斑法。方用凉血养阴化斑汤。药用生地15g,牡丹皮15g,赤芍15g,玄参15g,白茅根30g,紫草15g,地榆15g,北沙参15g,麦冬15g,防风15g,荆芥15g,生甘草10g。水煎服,日1剂,早晚饭后温服。服7剂后,皮疹减少,色泽变浅,但有少量新出皮疹,口略干。原方加水牛角10g,继服14剂。两周后复诊,皮疹基本消退,无新出皮疹,二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略数。血、尿常规均正常,遂继服7剂以巩固疗效。守上方加减共服28剂,病告痊愈。

按: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是由于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引起广泛小血管炎,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加而引起渗出性出血和水肿[4]。过敏性紫癜属中医“葡萄疫”范畴,有热盛迫血、阴虚火旺、气不摄血等证候之分[5]。该患者为热毒炽盛,迫血外溢,血液不循常道,泛溢于肌肤所致,并有伤阴之象,治宜清热凉血消斑。

4 体 会

引起上述疾病的病因虽复杂,但中医认为皆由火热之邪所致。可外感火热之邪,可因外感风、寒、暑、湿、燥入里而化火,也可因脏腑功能失调和情志的变化而化火。《内经》中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皆属于火”,火性炎上,上蒸于面部,可出现红斑;火属阳性,发病迅速,可出现丘疹;火之邪易耗伤津液,日久耗伤阴血而致肌肤失养,可出现干燥脱屑、瘙痒剧烈、紧绷感等;火热之邪可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出现瘀斑、瘀点。治疗时应审因论治,根据异病同治的理论,灵活加减。导师拟定凉血养阴化斑汤治疗银屑病、过敏性紫癜等皮肤病。方中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赤芍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玄参凉血滋阴、泻火解毒,白茅根清热凉血而止血;紫草清热凉血、解毒透疹,地榆凉血止血、解毒敛疮;防风及荆芥疏风止痒、透疹消疮,北沙参性甘苦味淡微寒,清养肺胃之阴,麦冬清心润肺、养阴生津;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并随症加减,有清热、凉血、滋阴之功效。营血之热得清,风热之邪得解,肌肤得以滋养,血气运行通畅,则皮疹自消。如此,内外和畅,气机通畅,营卫调和,肌肤濡润,外不得侵,则皮肤安康无患矣。

[参考文献]

[1] 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008.

[2] 刘颖,李铁男.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8):172-174.

[3] 蔡希.激素依赖性皮炎辨治体会[J].新中医,2006,38(8):81-82.

[4] 刘金凤,朱永琴.过敏性紫癜中西医病因病机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99-101.

[5] 王忠平.自拟滋阴凉血饮配合西药治疗复发性过敏性紫癜20例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版),2011,40(24):1259.

[中图分类号]R24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6)06-0609-03

[通讯作者]方 薇时可分别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原则。导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以及对常见皮肤病独到的见解,以组方寓意和异病同治的中医传统理论为指导,临床灵活加减,拟定凉血养阴化斑汤治疗皮肤病取得良好临床效果,兹举验案如下。

[收稿日期]2016-01-21

猜你喜欢
凉血紫癜皮肤病
凉血五花汤洗剂雾化冷喷治疗血热型面部皮肤病的疗效观察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草药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凉血活血解毒法内服外洗治疗糖尿病合并银屑病的有效性
夏秋重护肤 远离皮肤病
夏秋重护肤 远离皮肤病
实事求是 报喜告忧 喜读《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激素在过敏性紫癜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