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甘草汤临床应用体会

2016-04-05 12:21邱建烽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内科七病区江苏南通226300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仲景甘草胃肠

邱建烽(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内科七病区,江苏 南通 226300)

大黄甘草汤临床应用体会

邱建烽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内科七病区,江苏 南通 226300)

大黄甘草汤出自《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篇第十七·十七》谓:“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大黄四两,甘草一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1]。”其临床应用广泛,不仅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还可用于治疗小儿夜啼、小儿厌食、目赤肿痛、鼻衄、口疮、牙痛、头痛、眩晕等多种疾病。笔者用其治疗多种疾病均取得良好效果,介绍如下。

1 小儿厌食

张某,男,3岁。平素不食三餐正食米谷,饥饿时饼干、糖果等零食充饥,近1个月来腹胀不适,呕吐酸水,食欲不振,身形渐瘦,时烦躁哭闹,口渴喜凉饮,大便干结,舌苔黄腻,指纹红。予多酶片、益生菌等调理胃肠菌群,促进消化效果不佳。证属食积胃肠,腑气不通。治当清热导滞之法。方用大黄甘草汤。药用生大黄3g,炙甘草1g。煎茶代饮,加适量蜂蜜调服。服药两天后解羊屎状大便,症状缓解,继用米粥加蜂蜜养胃调理,并逐渐增加饮食,食量和体重均逐渐增加。

按:小儿“正气未充,脾常不足”,某些家长缺乏育儿知识,片面追求高营养、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加重脾胃功能负担,导致脾胃功能失常,继而食积胃肠,腑气不通,投予大黄甘草汤以通腑利气,使积滞得以消除。小儿脏气清灵,方一对症,随拨随应,药到病除。

2 妊娠剧吐

季某,女,25岁。妊娠两月余,近1周来呕吐频作,不能进食,食入即吐,用奥美拉唑、葡萄糖、维生素等静滴症状无改善,并日渐消瘦,体重1周内下降5kg。方用大黄甘草汤。药用生大黄4g,炙甘草1g。煎茶代饮,少量频服。服1剂后呕吐减轻,能进少量米汤,服3天后食欲大振,能正常进食而无任何不适。

按:患者系胎气夹热上行,大黄本应禁用,考虑符合大黄甘草汤主证,故投之,但药量减轻,且取煎茶代饮,少量频服之法,使药物起效缓和,而避免损伤胎气。

3 尿毒症呕吐

冯某,男,66岁。半月前因呕吐阵作在当地医院就治,经系统检查诊断为尿毒症,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于血液透析,同时昂丹司琼静脉注射,仍呕吐阵作,腹部平片未见梗阻。不能进食,食则呕吐,大便量少而干,舌苔厚腻,脉滑数。方用大黄甘草汤。药用生大黄12g,炙甘草3g。每日1剂,水煎分服。3天后呕吐减轻,能进食,大便畅,1周后呕吐悉除,进食一如既往,精神好转。

按:患者由于尿毒症导致呕吐阵作,不能进食,食则呕吐,透析及止吐对症治疗效果欠佳,中医治疗抓住“食已即吐”的主证特点,用大黄甘草汤取得良好效果。

4 体 会

由于《金匮要略》原文叙证简略,仅有“食已即吐者”寥寥五个字,后世诸多医家在研读后往往根据个人理解加以注释,以方测证,认为本方主治”胃肠实热呕吐”[1],但有一定的片面性,而用于临床只要有“食已即吐者”的表现,均可使用本方。仲景用词已够简练明白,添一字则嫌多,一语中的,直中要害,后人注释只是帮助理解,不要因此使原本简单的方法复杂化。如果局限于以上症状、舌苔、脉象的表现,只怕未能完全符合仲景原意,从而限制了该方的临床运用。

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仲景在言某方所治病证之时,常有“主之、宜、可与、当与”等用词的差别,如果反复研读体会,便会发现其中遣字、用词是有不同深意的。北京中医药大学已故伤寒名家陈慎吾教授认为,仲景在书中用字、用句皆有一定规律。如用方时言“主之”,则为正病正方,病证不变可一方到底。北京医院著名教授曾昭耆亦认为,《伤寒论》言“主之”意味着绝对的适应症,含某证必用某方之意[2]。因此,根据条文描述 “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说明只要临床见到“食已即吐”的表现,都是大黄甘草汤的适用范围,而不必局限于阳明胃热腑实的证型表现,无论宿食痰饮、外感内伤、寒热虚实,也不管儿科、妇科,抑或五官科疾病,有是证即可用是方。

据《神农本草经》载,大黄的功效为“味苦寒,无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平胃下气”[3],可见大黄的功效除“留饮宿食,荡涤肠胃”之外,尚有“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平胃下气”的作用。仲景制大黄甘草汤虽属下法,但并非大承气汤之峻下,而是通腑和胃之缓下法,用大黄并非攻下阳明腑实,正是借其“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平胃下气”之功,配以甘草和胃缓中,不仅可以发挥大黄攻下降火的作用,而又不损伤胃气,并能减缓大黄的攻下作用,促进胃肠蠕动,上病下取,因势利导,从而使胃的通降功能得以恢复,而呕吐也自然得以缓解。

临床应用时,当首先排除器质性疾病,如消化道肿瘤、消化道穿孔等外科急腹症可能,具体药物用量、比例、炮制方法、煎煮方法可根据病情轻重缓急,药性特点灵活应用,以期望达到中病即止,祛邪不伤正,邪去正自安的效果。对于不同患者,用药剂量轻重可稍有不同。如新病体壮证实,病情急重,正气未衰者,可予较大剂量以求重剂起沉疴。而对于久病高龄者可在常规剂量基础上稍轻用量,以防损伤正气,而治疗如孕妇妊娠呕吐、新生儿不乳、小儿厌食等特殊患者时剂量宜轻,不求一剂即效,可少量频服,见效即止,以防变生他证。其次仲景原方大黄甘草比例为4∶1,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可遵仲景原方,亦可根据邪实和正虚偏盛的实际情况加以调整,临床报道成功的案例中大黄甘草比例亦不完全相同,国内也有学者做了相关研究,证实了不同比例大黄甘草汤煎剂对豚鼠离体回肠平滑肌均有抑制和解痉作用[4]。再次,方中二药无需特殊煎煮,成分份极易溶出,可制成散剂备用,条件允许可以加水煎煮,如果没有适合的环境条件可以直接开水冲服,亦可取得一定效果。

[参考文献]

[1] 范永升.金匮要略[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306.

[2] 高晓莹,岳妍.大黄甘草汤治疗顽固性呕吐2例[J].山西中医,2013,29(7):29.

[3] 雷载权.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1:95.

[4] 曹琴,王宪龄.大黄甘草汤的研究及应用探讨[J].中国医药科学,2013,3(27):30.

[中图分类号]R24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6)06-0616-01

[收稿日期]2016-03-28

猜你喜欢
仲景甘草胃肠
竟然是甘草惹的祸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超声内镜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
试析仲景《金匮要略》下法的应用特点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坐骨神经痛42例
仲景痹证药对略谈
仲景五脏温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