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肺炎支原体和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诊疗

2016-04-05 17:49董志刚九州神农集团武汉纽科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兽医导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神农耳病猪只

董志刚/九州神农集团武汉纽科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猪肺炎支原体和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诊疗

董志刚/九州神农集团武汉纽科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目前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是中国养猪业中最重要以及经济学意义最大的疾病,猪场因为该病导致的经济损失也最为严重。该病在各个生产阶段的猪都可发生,但多发病于“13~15周龄”和“18~20周龄”这两个阶段。越过这两个时期则较少发病。另外在秋冬季节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低,容易给猪群造成应激,特别是圈舍硬件条件差的猪场,也容易造成呼吸道疾病多发,往往呈现混合感染和细菌性继发感染现象,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极易导致猪只的大量死亡,给养殖场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本文对河北滦南某万头猪场呼吸道疾病的诊疗过程总结了一些规律经验,以飨读者。

一、基本情况与临床症状

河北滦南某万头猪场,基础母猪400头,自繁自养,主要生产三元杂交商品肉猪,其免疫程序和保健程序完全按照场内计划执行。2016年10月10日,场内60~90 kg的育肥猪发病严重,死亡10多头,在发病之前,没有任何症状,突然间发病,并迅速扩展到整栋单元。临床初期表现为精神沉郁、废食、发烧(41℃左右)、呼吸困难、惊叫、湿性咳嗽,晚期呼吸极度困难,常呆立或呈犬坐式,张口伸舌,咳喘,并有腹式呼吸。死亡前发抖,皮肤苍白;死亡后,腹部皮肤发绀。个别猪只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突然死亡。

二、剖检症状

现场剖检了6头濒死且症状典型的猪只。其中1头猪,体况较好,呼吸困难,皮肤苍白。剖检后发现:支气管中充满泡沫,肺脏呈紫红色,双侧肺脏均有严重肺炎病变,肺膈叶与尖叶均出现坚实、轮廓清晰的病灶,呈“肉”样变,肺间质积留有血色胶样液体,脾脏肿大,呈暗红色。其他猪只的剖检症状类似,病程稍长的猪肺表面附着有纤维素样渗出物,气管内有泡沫、血沫,个别有脓肿样结节,肺和胸膜粘连。

三、诊断

发病猪主要分布在育肥阶段,尤其是饲养密度大的猪群,发病率几乎为100%,疾病传播速度快,有急性死亡的猪只,且随着时间推移急剧增多。病猪食欲明显减退,不爱活动,呼吸困难,咳嗽。剖检病变主要集中在肺部,气管内有大量白色泡沫,呈现坏死性、出血性、对称实质性肺炎及纤维素性胸膜炎病变。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病理现象诊断为急性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与猪支原体肺炎混合感染。

四、防制措施

1.加强人员管理,合理分群。紧急隔离发病单元圈舍,严禁饲养员串舍;加强环境消毒,彻底清扫圈舍,以切断传播途径,减少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和传播压力;把舍内温度控制在20℃以上,湿度控制在50~70%;按照临床症状及体况强弱给猪只分群,将病猪群转移到圈舍单元下风口,专人护理饲养,注意饲料清新,饮水干净。

2.疫苗防控。仔猪在5~7日龄免疫猪肺炎支原体疫苗,以减轻呼吸道疾病中肺炎支原体的感染压力。

3.保健措施。母猪保健:加强对母猪产前产后消毒;对围产期选用武汉纽科源生产的纽科优诺(5%林可霉素可溶性粉)等广谱高效药物进行保健;分娩后8h内注射纽科特先(长效土霉素注射液)进行保健;母猪全程每吨饲料添加黄连解毒散500 g+赛科益生1 000 g。

仔猪保健:仔猪断奶当天使用头孢利剑(5%盐酸头孢噻呋注射液)做注射性保健,可预防断奶应激等继发的细菌感染。对于保育转群到育肥阶段的猪只,饲料药物保健,也是十分必要的,首选传统的呼吸道药物组合:神农咳喘安(20%替米考星预混剂)或纽特菲林(5%酒石酸泰万菌素预混剂)+神农毒菌静(10%氟苯尼考粉)+纽美强(10%盐酸多西环素)(以上产品均为九州神农集团武汉纽科源有限公司生产)。抗生素的选择视病情而定。

4.药物治疗。

(1)没有临床症状且采食量没有明显变化的肥猪:每吨饲料中加入纽特菲林(5%酒石酸泰万菌素预混剂)1 500 g+神农毒菌静(10%氟苯尼考粉)1 000 g,连续饲喂7 d(以上产品均为九州神农集团武汉纽科源有限公司生产提供)。

(2)有临床症状且采食量未明显减少的肥猪:每吨饲料中加入黄连解毒散1 000 g+纽特菲林(5%酒石酸泰万菌素预混剂)1 500 g+神农毒菌静(10%氟苯尼考粉)1 000 g,连续饲喂7 d(以上产品均为九州神农集团武汉纽科源有限公司生产提供)。

(3)有症状且采食量低于正常量的肥猪:每吨饲料中加黄连解毒散1 000 g+纽特菲林(5%酒石酸泰万菌素预混剂)2 000 g+神农毒菌静(10%氟苯尼考粉)1 000 g,连续饲喂7 d;饮水中添加神农益生,以促进消化功能恢复(以上产品均为九州神农集团武汉纽科源有限公司生产提供);

(4)针对高烧不退的猪只,肌肉注射纽科炎杀(氟尼辛葡甲胺注射液)+神盾(2.5%硫酸头孢噻肟注射液),每天1次,连用5 d。(以上产品均为九州神农集团武汉纽科源有限公司生产提供)。

经过3 d的投药和综合治疗,发病猪群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发病圈舍内猪群采食恢复正常,体温降至38℃~39℃,腹式呼吸症状明显减缓,有症状猪只没有增加;第5天后基本没有新增的病例。2016年10月21日回访了解到,在治疗期间,总共死亡12头猪,其它猪只基本痊愈,恢复正常。

五、总结与体会

控制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可以通过各种措施来减少应激,解决混合感染和减少免疫刺激等潜在的启动因子而得到控制。

1.良好的饲养管理是预防PRDC的重要措施。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实行分阶段,全进全出模式饲养。饲养密度合理,尽量减少应激。减少交叉哺乳,缩小断奶日龄差异。避免不同日龄猪只混养。搞好猪舍内外环境卫生,做好通风换气工作。提供合理营养,避免使用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提高猪群抵抗力。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会有利于控制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的发生。

2.有效合理免疫是控制混合感染的必要措施。控制混合感染在PRDC中占重要角色,而在其中各环节中,尤其是控制猪肺炎支原体的感染是重中之重。猪场发生疫情时,往往控制得不够理想,主要的原因是忽略了猪肺炎支原体的作用。猪肺炎支原体是猪呼吸道疾病的“钥匙”,猪只感染非常普遍,几乎所有猪群都存在。猪肺炎支原体感染能够引起猪支原体肺炎,它感染猪体后最初黏附于呼吸道纤毛表面,随后逐渐蚕食纤毛,直至纤毛大面积或全部脱落,纤毛脱落后,进入呼吸道的异物及气管黏膜产生的分泌物无法排出而沉降到支气管末端及肺泡中,逐渐形成肺实变,最终使肺脏功能遭到破坏,出现呼吸系统疾病症状。这时,病毒、细菌、粉尘长驱直入进入肺泡,和猪蓝耳病毒一起改变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从而引起免疫抑制,协同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发生。通过免疫途径控制猪肺炎支原体可以提供长期的保护。有效免疫猪肺炎支原体疫苗,应该在5~7日龄免疫一次,之后2~3周再免疫一次。

3.有效保健对控制PRDC是必不可少的措施。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导致猪只死亡的原凶。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有高度宿主特异性,一般经呼吸道进入肺脏,寄生于猪的肺泡,定殖在肺泡上皮,它的溶血毒素、荚膜多糖、脂多糖等会损伤肺泡,产生脓性分泌物,进一步发展,损伤的中心会发生坏死且逐步纤维化,使肺泡丧失功能,从而导致猪只呼吸困难、死亡。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在仔猪气管内相对较晚才能定殖,因此,给仔猪做有效且长效的抗生素药物保健是十分必要的。

4.设计保健及治疗方案时都要对考虑蓝耳病毒的防控。猪肺炎支原体会促进蓝耳病的发生,同样蓝耳病也会影响猪肺炎支原体的表现。猪肺炎支原体一般从攻毒后7~14d有表现。但临床上,也许很早就感染猪支原体肺炎,但是没有那么快表现出来。有些小猪很早感染了肺炎支原体,但直到肥猪才表现出来。但有蓝耳病存在时,很快就可以看到临床表现。有些产房的小猪就发生喘气病,甚至十天都不到的时候就发生。如果这种病很早就发现的话,可能是蓝耳病的促进作用。蓝耳病和喘气病(猪支原体肺炎)之间相互作用是复杂的。喘气病(猪支原体肺炎)的存在可以促进蓝耳病的发生。所以设计保健及治疗方案时都要对考虑蓝耳病毒的防控。

综上所述,控制猪场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是猪场疾病控制体系中一项系统工程。实践证明,降低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对于猪场的损失至关重要。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是控制猪呼吸道疾病发生的最佳的办法。

猜你喜欢
神农耳病猪只
降低日粮粗蛋白并添加单体氨基酸对断奶—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排泄的影响(中)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神农尝百草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神农尝百草
两种猪蓝耳病活苗单独与同时免疫试验
猪蓝耳病的防控
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