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蕉栽培种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2016-04-05 18:45黄永艺包晓鹏李成璋梁永桓
山东林业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美人蕉江门市成虫

黄永艺,包晓鹏,李成璋,梁永桓

(1.江门市蓬江区绿化管理所 ,江门529000;2.楚雄州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推广所)

美人蕉栽培种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黄永艺1,包晓鹏2,李成璋1,梁永桓1

(1.江门市蓬江区绿化管理所 ,江门529000;2.楚雄州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推广所)

详细介绍了危害江门市美人蕉栽培种的5种主要病害和3种主要虫害的发生特点、危害特征,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且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方法,以期为江门市美人蕉绿化管养工作提供参考。

美人蕉;病虫害;防治技术;江门市

美人蕉(Canna indicaL.),属美人蕉科、美人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1],又名红艳蕉、昙华、小芭蕉、矮美人。原产于印度、马来西亚、美洲和非洲等地,亦有人指出美人蕉的野生类型在我国部分地区出现[2]。美人蕉株高达1~2m,总状花序,花朵次第开放,花色丰富,品种繁多,养护简单,与其它植物配置容易,是优良的观叶观花植物,深受全国城市园林绿化市场的欢迎[3-4]。

江门市地处我国珠江三角洲南偏西的西江下游出海口处,境内大部分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沿海地区受海洋性季风气候影响,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温暖多雨、终年气温较高,土地肥沃、土层深厚,夏季湿热多雨,最高温度达40℃,冬季气候温暖,良好的气候环境和优越土地条件非常有利于美人蕉的栽培。90年代初,江门市从全国各地引进许多不同品种的美人蕉,如大花美人蕉、双色美人蕉、紫叶美人蕉、花叶美人蕉、魔鬼美人蕉、兰花美人蕉等等,这些美人蕉成为改善江门市城区绿化不可否缺的一部分。但随着生态环境改变、种植模式单一及管养水平不足等原因,导致近年来美人蕉病虫害大爆发,造成美人蕉植株缺株甚至死亡,严重影响美人蕉的景观效果,因此必须做好美人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笔者现将江门市美人蕉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综述如下。

1 美人蕉锈病

锈病是美人蕉生长期间发生最为普遍的病害之一。引起锈病的真菌有4000多种,常见的锈病病原物有柄锈菌属、胶锈菌属、单胞锈属、多胞锈菌属、柱锈菌属等。美人蕉锈病病原菌为Pccinia thaliaeDiet,锈病在夏季高温高湿及冬季温暖水汽充足条件下发病比较重,病菌产生5种孢子,即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和担孢子,通过风吹、水溅将孢子传至健叶上,孢子萌发、侵入,反复为害[5]。美人蕉叶片感染锈菌后,病叶因孢子积集而产生不同颜色的小疤点或疱状、杯状、毛状物,造成落叶、焦梢、生长不良等现象,并出现不同颜色的锈粉,使叶片失去营养造成卷曲凋萎。一般的,感病后,在美人蕉叶片正背面均有黄色圆形斑点产生,病斑上有黄色粉状物,后期叶片会变为褐色,并产生许多小黑点,使得叶片焦枯死亡。

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加强绿地肥水管理,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合理密植。(2)田间管理。对已发病的植株及时剪掉病株病叶,清理残花,园外集中烧毁,减少侵染源。冬季加强清园工作,控制锈病发病率。(3)化学防治。在病害易发季节用20%粉锈灵乳剂2000~3000倍液喷雾,每隔7~10d喷洒1次,交替使用,对病害起到预防作用。发病严重时期,可以使用喷克菌2000~3000倍液,或阿米西达1500倍液喷雾,隔10~15d喷1次药,连续防治2~3次。

2 美人蕉芽腐病

芽腐病是美人蕉生长期间最常见的毁灭性细菌性病害之一。该病在江门市各个美人蕉绿地普遍存在。美人蕉芽腐病病原菌为Xanthomonas cannae(Bryan)Savulescu[3],是由黄单胞杆菌属的美人蕉黄胞菌侵染引起的。菌体短杆状、极生单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反应。芽腐病菌侵染叶片时,可见许多细小白色斑点,沿叶脉扩大并相互联结,使幼叶片部分或全部变黑色,病斑沿叶柄向下扩展,导致幼茎枯死。老叶受侵染病斑扩展缓慢,呈现黄褐色条形斑,边缘水渍状,有时呈不规则扭曲。花芽染病,初为水渍状,渐变黄褐,开花前变黑腐败枯死,病部带恶臭味。

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秋冬季加强清理病株残体,合理密植,改善通风条件,客换新土,曝晒灭菌,加强肥水管理,施用磷肥和钙肥。(2)加强栽培管理。选用无病根茎作繁殖材料,或用链霉素1000倍液浸泡30min后再进行栽植[6]。(3)化学防治。发病初期,摘除病叶,施用15%的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00ppm喷洒,或喷洒1%的波尔多液进行防治。

3 美人蕉花叶病

美人蕉花叶病在我国各地发生相当普遍[7]。其病原多为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由于美人蕉采用营养分根繁殖,使得病毒代代相传,逐年加重。一般的,美人蕉花叶病毒通过带毒蚜虫和汁液接触传染,尤其是棉蚜、玉米蚜等传毒力强的蚜虫。患病美人蕉叶子上发病初期为褪绿小点、花叶或黄绿相间的花斑,严重时心叶不展开,叶片畸形、卷曲、黄化,花穗抽不出或短小,植株显著矮化,甚至枯萎死亡,丧失观赏价值[8]。特别是普通美人蕉、大花美人蕉和粉叶美人蕉等品种,其症状尤其严重。红花美人蕉比较抗病,感病后花瓣上形成碎锦。

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采用无土,新土育苗,淘汰有毒根茎,选育无毒幼苗,移栽定植时选用链霉素2000~3000倍液灌根浸泡1~2h。生长季节及时拔除病株,并烧毁,清理受污染的土壤并消毒。(2)田间管理。不与其它的易感植物(百合、唐菖蒲及茄科植物等)混合种植,注意操作者的手和工具的消毒,可用3~5%磷酸三钠或热肥皂水等。(3)化学防治。由于花叶病毒主要由蚜虫传播,因此,此病的控制关键在于蚜虫的防治,在病害发病初期,可喷洒10%病毒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蚜虫盛发期,喷洒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2000倍液灭杀。

4 美人蕉青枯病

青枯病病原为茄科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9],是杂种美人蕉的毁灭性病害,近年来在深圳、珠海、中山、广州等地爆发性发生,江门也不例外。青枯病菌附在植物残枝碎叶,进入土壤,长期生存形成侵染源,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通过人工作业造成的植株伤口或根瘤线虫,蓝光丽金龟幼虫等根部害虫造成的伤口侵染植株,在茎的导管部位和根部发病。一般每年3月开始发病,7-9月高峰期,6-10月发病严重,江门地区多台风天气,温度高,湿度大,在绿地有积水的情况下,青枯病菌侵染尤其严重。病原侵染美人蕉植株的茎干和根系,流行期植株从染病到枯死一般10~15d,大多从根部感病,也有的从茎干处侵入,病株地上部叶片失水变黄,萎蔫下垂,茎基或茎干出现黑色条斑,绕茎一周后整株枯死,横切坏死根或茎,几分钟后切面上有乳白色或黄褐色的细菌粘液溢出,若纵切茎干可见条状黑褐色条斑,此即是室外诊断青枯病的重要依据。

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做好检疫工作,不在疫区采集染毒根茎作繁殖材料,不栽植带毒苗,不在发生过青枯病的地块上种植美人蕉,对带毒土壤进行消毒灭菌。(2)田间管理。合理密植,一旦发现病株,立即拔除,集中烧毁,在病土周围撒施25%青枯灵可湿性粉剂,翻耕病土,撒施生石灰,曝晒,可减轻青枯病的发病几率。(3)化学防治。在栽植之前,可施用20%土菌狂杀可湿性粉剂,撒施在表土层,可有效杀灭土壤中的病菌。预防期间,可用百菌清30ml兑水15公斤,进行灌根,7~10d灌1次,连灌2~3次。青枯病发生期间,用20%土菌狂杀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灌根或喷雾,隔7~10d施用一次,共施药2~3次。

5 美人蕉炭疽病

每年的7-9月,是江门地区美人蕉栽培种最容易发生炭疽病的月份,多发生在湿度及环境较潮湿的地方[10]。如江门市西江江边绿地,天沙河两岸绿地及亲水绿地。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11],称胶孢炭菌,半知菌类真菌。无性态为半知菌亚门黑盘孢目盘圆孢属的病原真菌,有性态为子囊菌亚门的小丛壳菌。病菌在美人蕉病叶中以菌丝体的形式越冬,来年开春,当气温回升到20℃左右时,产生病原孢子,借着风雨传播,侵染受伤的叶片组织,反复侵染后,病势扩展加剧。一般的,炭疽病在5-6月份开始发病,7月份达到盛期,9月后逐渐停止发病。炭疽病主要危害美人蕉的叶片、茎干。受害初期时,叶尖或边缘首先发病,初期病斑近圆形或椭圆形,甚至是不规则形,成水渍状暗绿色,之后逐渐扩大,变为黄褐色或红褐色,发病后期病斑成灰白色,具宽褐色边缘,病斑上有轮生排列生长的细小黑色粒点。

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及时清除美人蕉绿地中的病株病叶,集中烧毁。于秋末美人蕉花败后清除残花、清理绿地周边杂草,及时翻耕土地,曝晒,栽植时注意施用硫酸亚铁处理。(2)田间管理。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料、勤除杂草、合理灌溉,增强植株的抗病力。同时注意通风透光,避免高温高湿的田间小气候。(3)化学防治。发病初期,每隔半个月可喷洒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喷施,连喷2~3次。发生严重时,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10天左右喷一次。

6 红脚绿金龟甲

红脚绿金龟甲学名为Anomala cupripes Hope[12],属鞘翅目、金龟子科。主要危害美人蕉的根、叶片和花。成虫体背为青绿色,腹面紫铜色,具金属光泽。触角塞叶状,腮片3节,鞘翅上有小圆点刻,中央隐约可见由小刻点排列的纵线4~6条,边缘向上卷起且带紫红色光泽,末端各有1小突起。幼虫乳白色,体圆筒形,静止时呈“C”型弯曲,成虫产卵在土中或草皮底下。江门地区1年多发生1代,以3龄幼虫越冬,次年3-4月化蛹,4月底完成羽化,5月初至7月下旬为成虫的发生期。成虫在白昼和黑夜均取食,在高温闷热、无风的夜晚,特别是雨后转晴的日子,大量羽化出土,活动最为活跃,具有较强的趋光性、假死性和在夜晚飞行的习性[13]。

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栽植美人蕉的绿地尽量选用黄沙地,避开黏土地及沙壤土地,因为金龟子喜欢把卵产在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的黏土地和壤土地上,所以,这些地块蛴螬数量就多,危害就较为严重,而黄沙地与之相反。平衡施肥:底肥要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做到氮、磷、钾肥合理配比,适当控制氮肥,增施磷、钾及微肥。(2)田间管理。火堆诱虫:傍晚时分选择成虫比较多的树下,堆积作物秸秆或干草等可燃物,点燃后摇动树体,成虫就会飞进火堆。(3)化学防治。可用辛硫磷乳剂按药种比1:50拌种或50%辛硫磷按药种比1:50~75拌种,以保护种子和幼苗。蛴螬孵化盛期和低龄幼虫期一般在7月中下旬至8月初,为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可用48%毒死蜱长效缓释剂每亩250~400ml,拌细炉渣或粗砂20~25kg开沟穴施,或兑水40kg喷淋灌根,施药后立即浇水,或每亩用40%辛硫磷1~1.5kg,傍晚前后随水浇灌,能有效控制蛴螬的危害。

7 蕉苞虫

蕉苞虫又名香蕉卷叶虫、香蕉弄蝶(Erionota torusEvans)[14]。是美人蕉常发性害虫之一[15]。蕉苞虫成虫将卵产在大花美人蕉的叶片、嫩茎和叶柄上,等幼虫孵化后爬到叶缘咬食叶片,并吐丝将叶片粘成卷苞,附近叶片叶缘被虫咬成缺刻,植株附近可发现虫粪。成虫体长约30mm,茶褐色,前翅中部有3个近方形的黄斑,呈三角形排列,靠外缘一个较小,扁球形,宽约2.5mm,初为黄白色,后变浅红色、灰黑色,表面有放射线纹。老熟时体长50~65mm,头部棕黑色,体被白粉,呈粉白色略带黄绿色。体中部肥大,各节背面有数条横皱纹。蕉苞虫在南方地区或棚室内1年发生4代,以老熟幼虫在叶苞中越冬,成虫于春季出现。成虫在清晨和傍晚活动,飞翔迅速。卵散产于寄主叶片、嫩茎和叶柄,以8~9月危害最严重。

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结合春冬季清园工作,彻底清除枯叶,以杀死隐藏在苞片内的幼虫或蛹,减少虫源。经常检查,及时摘除虫苞或卵块,并集中烧毁。主意保护天敌赤眼蜂。(2)药剂防治。注意在幼虫孵化还没有形成叶苞前进行喷药,如可用青虫菌6号300倍或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防治低龄幼虫,或用敌敌畏等触杀或胃毒剂杀虫剂也可。

8 温室白粉虱

温室白粉虱学名为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Westwood)[16],又名小白蛾子,属同翅目,粉虱科。白粉虱繁殖力极强,繁殖速度快,常以成虫或若虫的形式群集在叶背,吸食植株汁液,致使被害叶片褪绿、变黄、萎蔫,严重时全株枯死。成、幼虫均能分泌蜜露,易诱发煤污病。成虫体长1~1.5mm,淡黄色。翅面覆盖白蜡粉,停息时双翅在体上合成屋脊状如蛾类,翅端半圆状遮住整个腹部,翅脉简单,沿翅外缘有一排小颗粒。成虫羽化后,约1~3天后开始交配产卵,卵长约0.2mm,侧面长椭圆形,基部有卵柄,柄长0.02mm,从叶背气孔插入植物组织中。春秋季节粉虱繁殖力最强,夏季的高温多雨抑制作用不明显,到秋季数量达高峰。

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清理美人蕉绿地周边杂草,枯枝败叶,减少虫源密度。(2)田间管理。鉴于白粉虱成虫对黄色具有极强趋性,因此可在植株之间悬挂黄色涂粘油板诱杀。(3)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丽蚜小蜂和黄色花翅跳小蜂。(4)化学防治。由于白粉虱成虫体上有白色蜡质粉状物,因此防治最好选在白粉虱若虫期为最佳。可施用菊酯类药物,如2.5%溴氰菊脂,10%二氯苯醚菊酯2000倍液喷杀,也可喷施40%速蚧克15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较好。

[1]黄国涛,欧阳底梅,向其柏,等.美人蕉属品种分类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4):20-24.

[2]侯绍宽等.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词典(修订版)[M].科学,1982,83.

[3]刘淼文.美人蕉的病虫害防治[J].广东园林,2006,28.

[4]刘晓俊,周婵红.深圳地区美人蕉病虫害调查及综合防治[J].江西植保,2005,(28):4.

[5]丁振民,吴秋霞,张杰,等.美人蕉病害发生及防治技术[J].林业科学,2015,(35):14.

[6]刘晓俊,岑炳沾,苏星.深圳市美人蕉病虫害调查及防治[J].西南园艺2005,33

[7]吴元华,韦石泉,刘忠智,等.美人蕉黄瓜花叶病毒和菜豆黄花叶病毒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5,26(4):359-362.

[8]陈作义,韩晓东,陈瑞泰.云南美人蕉花叶病的病原研究[J].植物保护,1983,04.

[9]刘琼光,曾伟达,郑向华,等.广东省4种花卉青枯病的病原鉴定[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9,3.

[10]景黎霞,,刘竹云,毛银亮,等.美人蕉常见病害防治技术[J].植物保护,2015,08.

[11]胡美娇,李敏,杨凤珍,等.两种杧果炭疽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05,18(3):306-310.

[12]杨红芳,陈理.药物防治红脚绿金龟初报[J].广东园林,2003,(1):46-47.

[13]洗升华,余勇,梁学明,等.桉树人工林中综合防治红脚绿丽金龟初探[J].桉树科技,2002,02.

[14]凌开树,林伯欣.香蕉弄蝶生物学及其防治初步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1998,(1):17-22.

[15]陈桂贤.综述中山市香蕉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190.

[16]薛福连.温室白粉虱防治技术[J].农药,2000,(01)

The summarizes ofCanna indicaL.caltivar’s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control technology in Jiang men city

HUANG Yongyi1,BAO Xiaopeng2,LI Chengzhang1,LIANG Yonghuan1
(1.Greening Manage Department of Jiangmen Pengjiang District,Jiangmen,529000;2.Chuxiong Extensional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This article showed that occurrence peculiarity and harmful characteristics of 5 major diseases and 3 main insect pest damages,and put forward some integrated control and targeted methods for its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hoped that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Canna indicaL.afforestation work in jiangmen.

Canna indicaL.;pest and disease damage;control technology;Jiangmen city

S763.306.1

B

1002-2724(2016)06-0088-04

2016-11-03

黄永艺(1986-),园林技术员,从事城市街道绿化管理养护等工作。

猜你喜欢
美人蕉江门市成虫
栗山天牛成虫取食、交配和产卵行为
阳光路上歌声扬
——广东省江门市老干部大学校歌
柿树害虫枯叶夜蛾防治效果试验研究
江门市氨氮在线自动监测设备应用现状浅析
天牛,就在树上趴着
大白兔奶糖
假如我的头上也能开花
数据挖掘在江门市社会保险基金数据研究分析
美人蕉
玉米象成虫对β-细辛醚中毒的行为反应及杀虫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