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百脉泉公园中的园林文化

2016-04-05 18:45红,杨
山东林业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泉城泉水园林

尚 红,杨 睿

(山东建筑大学 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250101)

论百脉泉公园中的园林文化

尚 红,杨 睿

(山东建筑大学 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250101)

园林文化犹如园林主体的灵魂,赋予园林深邃的内涵,不仅给人带来视觉的享受,更能品味到其中的韵味。济南百脉泉公园没有趵突泉的磅礴大气,却有江南园林的婀娜多姿,表现在一个个精致的泉水景观中,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突出了多元文化的特色。百脉泉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浓郁的泉水文化,散发着济南泉城的独特魅力,使这个城市变得独一无二;历史的传承又使得百脉泉公园文化深厚,一代词人的故居增添了文学修养,龙泉寺的佛教气息令人静心,再糅合园林独有的文化,滋养着整个泉城。

百脉泉公园;园林文化;泉水文化;历史传承

百脉泉公园位于明水(济南章丘市驻地),总面积86.7hm2,以泉水众多而有“小泉城”之称。景区以独特的泉水为载体,以深厚的文化为底蕴,彰显鲜明的地域特色,弘扬卓然一家的清照文化,形成了泉水景观、生态景观、文化景观于一体的山水文化园林。园林文化创造了景观,同时也创造了生活,缺乏生活的园林文化会趋于空洞,百脉泉公园使得济南泉城变得有声有色,将生活气息融入文化当中,亲切宜人又回味无穷。

1 文化的蕴含

1.1 泉水文化

山因水转,水因山活,一个城市多了泉水的滋润,变得更加有灵气。人的天性是亲水的,看着从水底升腾出的一串串“珍珠”,喜悦之情满满的溢出,能够触碰到的泉水一定会亲自去体验,由视觉到触觉,加上听觉的烘托,享受在百脉泉公园中的每一处泉眼。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泉水,告诉我们水善万物而不争,包容着所有的一切,不骄不躁,有力而持续的喷涌,用自己的甘甜哺育着这方人土。泉水的柔软,能够冲刷岩石,克服一切困难,如谦谦君子一样恭敬有礼;泉水的清澈,犹如一面镜子,映射出所有的景象,毫无杂念,令人内心平静,探寻灵魂最纯净的渴望。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水,由于它的灿烂透明,它的淡青色的光辉而令人迷恋。”

百脉泉公园精致典雅,每个小泉各成一景,没有趵突泉的恢弘气势,却似一缕细流划过每个人的思绪。百脉泉轻轻柔柔地撩拨着人们的心,细细品味,泉水的品质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泉城人民,每个人都是温和而忠厚的,笑脸洋溢,热情地对待每一个陌生人,用包容的心去解决矛盾,整个城市弥漫着和谐的氛围,就这样泉水滋养着温润而雅的泉城人民。济南因泉水具有特色,济南人也因这独特的温和品质而闻名,百脉泉以其深厚的泉水文化渗透在每个泉城人的心中,洗涤人们的心灵,追求内心的平和。同时人与泉相互影响,泉水文化将人们变得更加沉稳,人们也更加珍惜宝贵的泉水资源。

1.2 佛教文化

龙泉寺是缘百脉泉而建,百脉泉也因龙泉寺而更加著名。以脉脉泉水为依傍的古寺,自然也就秉承了水的许多禅机与灵性。龙泉寺承载着深厚的佛教文化,与一般佛教文化不同,它是与泉水文化结合在一起的,传说百脉泉水暗通东海,取其龙脉潜行之意。数百年的沧桑历程破损了龙泉寺的完整面貌,但其安然悠远的伫立在原处,静静地守候着泉水。

嵌于龙泉寺大殿西外壁的石刻刻有许多文化名人的优秀诗作,诗中透漏出无限禅意,寺内的文房墨宝,皆如泉水般空灵通透。佛教文化内涵深厚,最主要的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1]人生来本性善良,因为环境的影响,各种诱惑存在于生活之中,往往会令人迷失双眼,做出错误的举动。在这样的时代,需要一种思想、一种文化来支撑着人们,需要一种信仰来给予人们力量。佛家思想将人生的道理参悟的透彻,告诉人们应该多行善业,不要有恶念,从自身进行净化,能够从助人中得到快乐。龙泉寺所蕴含的佛教精神与泉水文化相互呼应,都是在无形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像泉水一样清澈透亮,沉淀自己,温和待人,在禅思中得到升华。

1.3 历史文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百脉泉的泉水将李清照哺育成风姿绰约、温婉可人的女子,骨子里流淌着这份泉水的清透和坚韧,诗词中也透露出隐隐的灵性。她的作品最离不开的便是一个“愁”字,纷繁的愁绪令她一步步地迈上了文学的圣殿,也正是这些苦闷的情绪,加上她柔和的本质,促成了清照词独有的绝妙,字字珠玑,鬼斧神工,形成婉约派风格,令人回味无穷。李清照的文学素养为百脉泉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诗词点缀泉水,泉水增添韵味。游走在百脉泉公园,清照的诗情在心中油然而生,仿佛自己身上也带着小资情怀,更能体会到清照的那份坚韧和执着,亲自领略文学的魅力,穿梭在历史的文化之中。

2 景观的创造

过去,我们曾经长期忽视园林的文化内容.不知晓真正的园林是什么。如今,中国园林里固然附有大量的匾联题刻,也有典故传说,但是其文化的真谛却在于造景。中国园林造景.简言之就是通过人与自然的巧妙组合,把观赏者引入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之后可在要紧处以联匾题刻等手段,不失时机地点破主题,引起人们对景观更强烈的共鸣。[2]百脉泉公园的设计,如江南园林一般清爽秀气,通过细致的手法,展现园林文化的特色。

2.1 建筑组景

清照园是整个百脉泉公园的核心,借着山明水秀的自然风光创造出清照诗词中的意境。园中建筑高雅,楼轩巍巍。楼台亭榭,曲径游廊,依泉架构,环水而建。园内有“吟风榭”、“溪亭”、“感月亭”;有“文轩斋”、“漱玉堂”、“金石苑”、“黄花馆”、“易安楼”、“海棠轩”;还有模拟李清照夫妇生活起居,赋诗作词的卧室“燕寝凝香”。园内1500m2的水面由漱玉、龙潭、梅花三泉汇合而成。[3]建筑与环境相互融合,在充满诗意的园内,建筑也消去了锐气,掩映在植物茂密的枝叶中,沾染了清照含蓄的格调。溪亭、感月亭依泉水而建,甘甜的泉水滋养了肥沃的土地,生长出姿态优美、各具特色的植物,大乔木支撑着整体背景,季节变迁,色相变化莫测,衬托前面的灌木越发生动,终年翠绿的草坪更是增添了亮度,像是到了不同的地方,看到不同的景象,每次都有不同的体会。建筑与绿植的调和,为清照园浓厚的文化气氛奠定了基础,而文学的气息也将建筑组景衬得更有韵味。

以小见大是造园中最巧妙的设计手法,百脉泉公园中的建筑小巧玲珑,与天然形成的泉水交相呼应,配以假山植物,将大自然的山水缩移模拟与咫尺山林之间。而泉水和植物所要表达的意境,通过建筑小品进行了烘托和强调,匾额和石刻点出主题,增加了园林的丰富性,笔直坚硬的线条与植物的柔软相调和,展现更强的生命力。亭、榭、轩、斋,都将人们的活动限制在一定的空间,在这样既定的范围内,可以借远处美景,收纳入眼底,也能与近处的环境亲密接触,充分享受视觉、听觉、触觉的各种感官体验。

2.2 诗情画意

百脉泉因“百泉具出”而得名,呈品字形面貌,四周砌石,竖有雕工细致的石栏,泉周石墙上刻有历代著名书法家和诗人的词句,为泉水增添了一丝情趣。最梦幻的当属清照园的风花雪月主题的营造,风区以石台上翘首吟词的清照雕塑为主景,螺旋形图腾浮雕飘台象征着李清照诗词的登峰造极;花区以伸入水中的木栈道,不系舟和卵石滩地为主要景点,营造“野渡无人舟自横”的自然野趣;雪区包括了山庭、水苑、曲廊和由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组成的内院,映衬李清照的一生,表现出庭院幽深和气势恢宏两种富于诗意的景象;月区是一组仿古水院,以“月来满地水”的意境,寓意李清照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随着道路的划分,将整个园子分为若干个层次,让人在其中探索,不断发现令人惊喜的景色,有泉水的声音飘散在耳边,有宽敞的场地供人停留,有特别的布置引人深思,通过人工的景观塑造,展现像画面一样唯美的场景,感受词人的生活环境,匾额的文字、墙壁上的诗词,都将人们带入清照的情感之中。卵石散布的夹岸,清澈透亮的泉水,源头升起的一串串珍珠,掇山叠石,玲珑空透。水面烟波荡漾,清澈如镜,重青浅碧,拖练柔蓝;湖中水草袅袅,鱼翔浅底,绿叶红鳞,相映成趣,一派诗情盎然。

2.3 返璞归真

公园内的植物千姿百态,鸟语花香,竞相斗艳,不是特意的去追求艳丽的景观效果,而是在泉水的滋润下充分释放自己,向人们展现最美丽的一面。墨泉,水出自深部奥陶纪石灰岩岩溶裂隙,泉孔黝深,水色苍苍如墨而得名。每次身在墨泉旁边,都感到一股磅礴的气势,喷涌而出,被这样的力量所感动,眼中只剩下这方半圆形的墨泉,将我们的思想吸入到那深沉如墨的泉水中。与之相对的是漱玉泉的皓白,形若圆盘,泉中池底铺鹅卵石,泉喷水花色白如玉,喷高可达数尺,水落池中如玉石片片,碧水洗白玉,浩纯无暇,与墨泉遥相呼应,一黑一白,一暗一明,共汇绣江。百脉泉公园中的所有泉水景观都是这样具有真性情,潇洒肆意地喷涌流动,不加任何点缀,就这样无声地影响着人们,抛去一切烦恼,在自然纯净的环境中充分享受生活,欣赏平日发现不了的美。

3 生活的创造

百脉泉公园不只是一个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更是生活的一部分,通过艺术的手法创造服务于百姓的活动空间,拉近人与泉水的距离,将景观融入到生活当中,把单调的生活布置的有声有色,在意境中感受生活,在生活中提升涵养,在人格涵养的塑造过程中体悟禅意。百脉泉公园不仅创造了生活,也品味了园林文化。

3.1 意境

人与世界接触,因关系层次的不同,可有五种境界:为满足生理的物质需要,而有功利境界;因人群共存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境界;因人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因穷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因欲返本归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4]这些境界,都是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通过欣赏品味,将实景化为虚境,窥见心灵深处的反映,人与环境进行自然的对话,从而营造出一种意境。

百脉泉公园四季常绿,三季有花,景观效果优美,泉水昼夜不停地喷涌,处处生机盎然。在这样的公园中游赏,感觉十分亲切,就像生活在世外桃源,周围泉水环绕,草长莺飞,冬天若是落了雪,银装素裹,又会是另外一种意境。融入这样的环境,感受公园中的气象,从花开到花落,四季色相的变化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给生活增添了乐趣,更加多姿多彩。公园中的文化氛围并不是特意营造,而是贯穿在景色当中,充满各种生活的气息,在生活中感受意境。

3.2 涵养

环境影响人格,人格造就涵养。元画家黄子久说:“终日只在荒山乱石,丛木深悠中坐,意态忽忽,人不测其何为。”这种在与自然朝夕相处的模式中形成的涵养空灵动荡而又深沉幽眇,无形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人格涵养。泉水代表着济南这个城市的特色,泉水的品质也流淌在每一个泉城人的血液中。百脉泉公园中每一处景色都蕴含着浓厚的泉水文化,欣赏过一遍,就会让人流连往返,而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便会不由自主的将这份韵味纳入自己的品质当中,学习泉水的坚韧通透,提升自己的涵养。

3.3 禅意

风景是立体的艺术,能够触动心灵,映射格调。景象丰满的色相达到最高心灵境界,所谓禅意的表现,种种境层,以此为归宿。禅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原。禅意从万象景观而来,得到心灵的升华,超旷空灵。生活贵在心境,乐观的面对一切困难,皆无难事;悲伤嫉恨,再美好的东西也看不到。百脉泉公园给人营造了一种清净温和的气氛,配以龙泉寺的佛家文化,在泉水面前犹如一块干净的棉布,洗去了所有的污浊,静静观赏,体悟人生的真谛。透过翻腾的泉水,思考人生的起伏,寻找内心深处的执着,让自己沉淀下来,用更丰满的知识填补空虚。

4 小结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百脉泉公园因其独具特色的泉水文化,孕育了多位著名文学家、艺术家,最为骄傲的便是一代词人李清照。园中风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各处泉眼,千姿百态,生机盎然,假山塑造,轻巧玲玲,处处彰显清照文化,是一处“园在水中、水在园中、景在词中、词在景中”的山水人文园林景观。观赏要有好的环境,营造的欢快氛围可以互相感染,拉近人与人的距离,使有价值的文化景观在相互的影响中内化成自己的品质。在百脉泉公园中游赏,更多的是追求精神的享受,探索心灵与泉水、与自然、与文学的沟通,同一处场景,每个人都会产生不同的感悟,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寄托。公园重视自然的力量,将泉水文化、历史文化、园林文化融为一体,成为泉城独一无二的标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品质,让泉城更加美好,使泉城人更加温润。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0.

[2]金柏苓.理解园林文化.中国园林,2003,(4).

[3]任宝祯.济南名泉[M].山东友谊出版社,2006,(3).

[4]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0-13.

TU986.2

A

1002-2724(2016)06-0102-03

2016-10-18

猜你喜欢
泉城泉水园林
泉城
青年是“从0到1”创新的主力军
《曲艺泉城》
邂逅泉城
清代园林初探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夜“泉城”消费地图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泉水与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