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市早春大棚黄瓜白马5号高效栽培技术

2016-04-05 19:42梁根云刘小俊
四川农业科技 2016年10期
关键词:坐瓜彭州市雌花

游 敏,梁根云,刘小俊,闵 军,杨 宏

(1.四川省彭州市农村发展局,四川 彭州 611930; 2.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蔬菜种质与品种创新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66)



彭州市早春大棚黄瓜白马5号高效栽培技术

游 敏1,梁根云2,刘小俊2,闵 军1,杨 宏2

(1.四川省彭州市农村发展局,四川 彭州 611930; 2.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蔬菜种质与品种创新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66)

为了解决彭州市早春及秋季华南型黄瓜在低温、缺水肥等逆境条件下容易出现苦味等严重影响品质的问题,彭州市从2014年引进示范四川省农科院园艺所选育的无苦味华南型黄瓜白马5号。本文介绍了白马5号黄瓜播种育苗、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形成了一套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早春无苦味华南型黄瓜标准化种植栽培技术,从而将彭州市打造为成都平原无苦味华南型黄瓜生产基地。

无苦味;华南型;黄瓜;栽培技术

彭州市地处成都平原西北部,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素有“天然温室”之称。年日照时数1180h,无霜期平均为276d,平均气温为15.6℃,年平均降水量为932.5mm。彭州是全国五大商品蔬菜生产基地、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中国西部最大的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销售基地。黄瓜是彭州市春、夏、秋季的主要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在1300hm2左右,单产6000~10000kg/667m2。近3年早春一季平均收入8000余元/667m2,价格优势明显。但是早春大棚黄瓜前期因气温低、种植风险大,采收有苦味,口味偏差,消费者难于接受。为此,特选择四川省农科院园艺所选育的无苦味黄瓜白马5号,2014年开始在彭州引种试验,2016年大面积示范取得成功。现将白马5号黄瓜早春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形成了一套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早春无苦味华南型黄瓜标准化种植栽培技术。

1 品种特性

白马5号由四川省农科院园艺所选育。早熟,第一雌花着生于第3~4节,雌花率95%以上,强雌性;以主蔓结瓜为主,早春播种至始收55d左右。结成性强,1株能同时坐2~4条瓜。瓜色为白底绿条纹,刺瘤中等大小,稀少,白刺。腰瓜长22~25cm,粗3.5~4.1cm,单瓜重200~300g,瓜条顺直,近圆筒形,商品外观好。果实品质好,连续3年在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浙江、广西等不同生态环境及早春、春夏、夏秋及秋延后季节种植的多点试验,结果表明均无苦味瓜产生,且口感脆嫩、汁多,黄瓜香味浓。耐低温弱光性,对霜霉病、白粉病等黄瓜主要叶部病害抗性强,适合长江流域春大棚及春露地栽培。

2 栽培技术要点

2.1 播种

彭州市早春大棚黄瓜在2月5~6日左右播种育苗,苗龄35~40d。即在立春前后用20~25℃温水浸种4~5h,种子经过浸种后捞出沥干,然后放置在30℃左右条件下保湿催芽,当80%种子开始露白即可进行播种。

2.2 育苗

采用营养杯育苗。育苗土配制:100kg苗床土加三元复合肥(N-P-K分别为15-15-15)1.5~2.5kg,拌匀细土装杯,深度为营养杯的80%左右,然后播种。每个营养杯播种1粒种子,把经过催芽的种子平摆在穴盘内(芽尖朝下),然后覆盖细土,以不露种子为宜。子叶出土前营养杯土壤温度保持在28~30℃,子叶出土平展后,根据天气情况适当练苗,保证出芽后幼苗不受冻害即可,以防下胚轴徒长。以后维持晚间12~15℃,白天18~25℃,在棚内温度达到25℃以上时需要在中午开棚通风控温。保持营养块湿润,如缺水尽量在晴天中午补水。

2.3 搭棚

在移栽前10~15d左右开始搭建大棚。选择3年未种植瓜类蔬菜,地势平坦高朗、背风向阳、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壤土栽培。一般采用搭建竹架拱棚,大棚走向为东西向。棚宽5.8~6m,棚高1.8~2m,选择5m以上长度的竹竿做拱杆,用2根分别插在两边,然后向中间弯曲,交汇于中间顶部扎紧。拱杆间距0.7~0.8m,所有棚顶拱杆用竹竿连接做成中梁拉杆,侧面拉杆各1根,棚内每5根拱杆设一根立柱,在立柱两侧各设一根侧柱,然后覆盖0.06~0.08mm无滴膜,棚膜覆盖完毕后再在外面牵拉线固定,以免风吹破膜。大棚建造好后,应在大棚外侧四周理好围沟,以便于排水和浇水。

2.4 移栽

苗龄35~40d、2叶1心时选择晴天定植。移栽前施底肥,在施底肥之前先旋耕1次,施用硫钾型三元复合肥50kg/667m2,商品有机肥500kg/667m2。全田均匀撒施后再旋耕一次,然后做厢。1.5m包沟开厢,沟宽30cm,厢面宽1.2m。做厢后埋垄背肥,即在每厢中间开沟施肥,施硫钾型三元复合肥50kg/667m2,然后盖土5~8cm。移栽采用双行对栽,便于搭架,株距33cm,行距45cm,种植2600~2800株/667m2。移栽后浇定根水,定根水需要加20kg/667m2冲施肥一起浇,然后盖上0.008mm厚的地膜。

2.5 田间管理

定植后田间管理以保温为主。白天保持23~25℃,夜间保持13~15℃为宜。并注意水分供应不宜过大,以免降低地温,增加空气湿度,感染病害。

2.5.1 搭架、吊蔓、整枝 大棚内搭架采用人字架。当植株长到6~7叶时吊蔓,以后2~3d理蔓1次。10~12叶时整枝,采用单杆整枝法,摘除植株下面6节位以下的侧芽和雌花,以免影响植株营养生长。当植株长到6~7节开始压苗,控制节间长度,一般采用43%戊唑醇悬浮剂1500~2500倍液喷雾,视植株长势喷2~3次,将节间控制在10cm左右,坐瓜成功后停止喷药。

2.5.2 保花、促瓜 一般3月下旬开始坐瓜,长势好的植株在第6节位留瓜,长势差的在第8节位留瓜。早期温度较低时,留瓜雌花开花前1~2d用果旺牌坐果灵对雌花喷浸,提高坐瓜率。坐瓜后及时抹除侧芽和卷须,以集中营养促进黄瓜生长。进入4月后,当白天温度稳定在25℃以上时,去除棚膜,之后可以不再用药剂点花保果。

2.5.3 追肥 坐瓜前植株以促进营养生长为主,由于底肥充足,以水分管理为主,不能缺水,追肥宜少、淡。开始结瓜后,以促进生殖生长为主,补充氮、磷、钾齐全的冲施肥。第一次追肥在初花期,用冲施肥35~40kg/667m2对水浇灌;第二次追肥在采收两次以后,用三元复合肥50kg/667m2,加冲施肥15~20kg/667m2对水浇灌。以后每采收两次追肥1次,施肥量视作物长势而定。

2.5.4 温、湿度管理 棚内温度高于30~35℃时及时通风降温排湿,前期采用棚两头上部通风或棚中顶通风,后期两侧低位通风降温,根据天气情况决定通风大小和通风时间。进入4月中下旬后,将棚膜收起,保留棚内顶膜避雨。

3 病虫害防治

早春大棚黄瓜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等,虫害主要是蚜虫。防治以预防为主,采用棚内通风降湿预防病害发生。前期主要预防霜霉病,可选用氰霜唑、霜霉威、烯酰吗啉、杜邦克露等药剂。中后期主要预防白粉病,药剂可选用晴菌唑、苯醚甲环唑、三唑酮、杜邦福星(氟硅唑)等。防治蚜虫可选用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啶虫脒等。

4 采收

幼瓜充分膨大达到商品性后须及时采收,否则老瓜会导致后期雌花成瓜率低、坠秧和植株早衰。

猜你喜欢
坐瓜彭州市雌花
彭州市人民医院
彭州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分析与思考
彭州市人民医院
彭州市人民医院
大棚西瓜人工授粉技术
帮花授粉
厚皮甜瓜促进坐瓜和果实肥大的技术要点
静宁县西瓜因灾减产
甜瓜提早坐瓜有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