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职学校学生运动健身科学化程度调查及改善对策

2016-04-06 15:06蒋华
广西教育·B版 2016年2期

蒋华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广西6所中职学校学生运动健身的科学化程度进行调查研究,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广西中职学校学生 运动健身 科学化程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B-0018-02

一直以来, 我国体育科学工作者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过程中付出了大量的努力,促进了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健康、持续发展。然而,对直接健身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健身科学性却少有关注,只有零星报道。鉴于此问题,我们对南宁、柳州、北海三市的6所中职学校的学生健身科学性进行调查和分析,探寻当前中职学校学生健身科学性中存在的问题,为全民健身运动的领导决策和健身指导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对南宁、柳州、北海三市南宁市卫生学校、广西理工学校、南宁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广西机电工程学校、柳州市卫生学校、北海市卫生学校6所中职学校的1157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其中男性 678人,女性479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图书查阅、网络检索等方法收集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

2.访谈法

在各校分别随机抽取20名在校学生进行与本研究有关的相关访谈,了解对运动健身相关知识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3.问卷调查法

制订《中职学校学生运动健身情况调查表》,在各个学校学生较集中的运动场所发出1200份问卷,被调查者根据本人的健身情况回答调查表所设项目,收回有效问卷115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6.4%,满足社会学分析及研究的要求。

4.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15.0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处理。

5.科学性判断标准的设置

对运动健身科学性的评价主要从对相关健身知识的了解程度、运动参与的动机、运动过程和运动前后的体育卫生四个方面进行。运动强度以170-年龄作为运动参与者运动时控制的适宜心率,达到或接近者为控制合理;未注意强度者为不合理。运动持续时间以每次30-60分钟为合理,少于30分钟为不合理。运动密度以每周5次,最好7次,不少于3次为标准;每周少于3次或无规律为不合理。把选择运动项目的依据分为3种类型:①非常合理,即能根据自身健身目的和重点针对性的选择相应的运动项目;②基本合理,即虽无明确健身目的,但选择增进心肺功能的有氧运动项目锻炼;③不合理,有明确健身目的和重点,但所选运动项目健身效应与之不符者,认为项目选择不合理。根据对运动前后的准备活动、整理运动、衣物换洗、营养补充等体育卫生习惯养成的程度把运动前后体育卫生习惯分为四种类型合理、不合理。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对运动健身相关知识及作用的熟悉程度

由表1,对运动健身相关知识有一定的掌握的男女生所占总人数比例分别为24.5%和36.6%,可见当前中职学校学生对运动健身相关知识及作用的了解情况并不乐观,大多数虽有一定了解,但都较为肤浅。在访谈中也可以了解到对运动健身相关知识及作用的了解多为体育运动中的一些心得体会或同学间相互交流所得,体育课教学中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主,很少涉及到相关的理论知识,并且没有相关的课程可供选择学习。

(二)参与运动的动机和选择运动项目合理性

由表2,男生以娱乐为目的参与运动的占86.1%,而以健身和减肥塑身为目的的分别只占5.7%和3.5%;女生与男生在参与运动时有很大不同,以健身为目的的占到7.2%,与男生差别不大,但以娱乐为目的的下降到67.6%,以减肥塑身为目的的则可占到21.2%。可见从整体而言,男女生参与运动的主要目的还是以娱乐为主,只有少数人参与运动是为了提高健康水平和减肥塑身。其中女生以减肥塑身为目的参与运动者占有相当的比重。

由表3,总体而言,在所有调查对象中,大部分人所选择的运动项目是合理的,其中男生选择运动项目比较合理的比例更高,但仍有相当比例的人选择运动项目是不合理的,其中男生比例为27.3%,女生比例为34.8%,高于男生。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年轻人身体好,用不着锻炼,二是对运动健身的相关理论知识认识不够深入,认为不管什么运动方式,只要是参与运动,就可以获得较好的锻炼效果。

(三)健身运动强度、持续时间和锻炼密度

表4 运动强度、持续时间和运动密度的合理性(%)

由表4,男生在参与运动时运动强度合理的只有41.8%,而持续时间和运动密度合理性较高,分别可达89.3%和80.5%;而女生的运动强度合理性较高,合理的可占86.4%,但在运动持续时间和运动密度的合理性要低于男生,分别为70.7%和63.6%,这可能和学生参与运动主要以追求运动的娱乐性有关,男生在运动时喜欢参与运动强度较大的运动项目,如篮球、足球等,并且能够坚持经常参加,而女生则喜欢以追求美感和技巧性的运动项目,如舞蹈、健美操等。但总而言之,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参与运动过程中对运动强度、时间和密度等关键因素缺乏有意识的合理控制,这说明他们对科学健身尚无明确深入的认识,是科学健身知识不足的又一表现。

(四)运动前后的体育卫生习惯

由表5,在体育卫生习惯的合理性上,可以做到合理的男生占64.6%,女生占45.2%。这可能和男生参与体育运动的频度和次数较多有关,表4中运动密度男生的运动密度要明显高于女生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三、改善对策

(一)加大科学健身重要性的宣传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广西中职学校学生在健身方面还普遍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要想从根本上改善这一状况,首先要提高他们对科学健身的认识程度,因此,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广播、电视、网络等手段,加大科学健身的宣传力度,提高广西中职学校学生对科学健身的重视程度。

三、改善对策

(一)加大科学健身重要性的宣传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广西中职学校学生在健身方面还普遍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要想从根本上改善这一状况,首先要提高他们对科学健身的认识程度,因此,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广播、电视、网络等手段,加大科学健身的宣传力度,提高广西中职学校学生对科学健身的重视程度。

(二)加强对课外运动健身的指导

课外体育活动是中职学校学生日常健身主要形式,但大多数院校的课外体育活动都是学生自主开展的,缺乏科学的指导。当前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在各学校已经十分普遍,因此,可以采用学生社团的形式,聘请体育教师作为健身顾问,以老生指导新生、上一年级指导下一年级这种以老带新的方式,在开展各种健身活动时进行有效的科学指导。

(三)开设与运动健身相关理论课程

通过开设运动健身选修课的形式,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科学健身的理论水平,用来有效弥补中职学校学生运动健身理论不足的问题。

四、结论

1.广西中职学校学生运动健身科学化程度较低,在参与运动健身时仍较为盲目,还不能合理控制运动中运动强度、持续时间和运动密度等关键因素。科学健身知识的不足可能是以上问题的根源。科学健身知识的普及程度不高与体育教学密切相关。不仅在体育课堂上要加强科学健身知识的宣传,课外体育作为体育课堂的延伸也有必要做好承接的功能。将科学健身知识融入到课堂内外、生活当中,将更有利于推进科学健身的大众化。

2.科学健身知识不足的主要原因,一是运动健身的重要性被重视程度较差,二是可获取科学健身知识的资源较少。对于个人的健身观念,还需要从校内的体育教学开始,在体育教学中始终贯彻“终身体育”的理念,使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终身体育”的理念,并且付诸实践。这样比较有利于学生主动去探索和了解科学健身的知识。校内开设运动健身理论课程将是比较好的。

3.解决办法。从课堂内接受的系统的教学,了解和掌握常用的和前沿的科学健身理论,将更有利于学生在课外或将来的业余生活当中指导自己科学健身。

【参考文献】

[1]张凤华.普通高校不同专业学生健身运动的科学性调查与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7(7)

[2]叶建仔,陈筱春.不同职业人群健身运动的科学性调查与分析[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3)

[3]吴国梁.兰州市普通高校学生体育锻炼科学化程度分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7(1)

[4]李志荣,张春甫,周学荣.江苏省高校教师体育健身活动现状的调查分析[J].体育科学,2005(2)

(责编 罗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