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复习课的有效教学模式

2016-04-06 08:29广西横县那阳镇中心学校530301陈素静
小学教学参考 2016年6期
关键词:多边形要素环节

广西横县那阳镇中心学校(530301)陈素静



探讨复习课的有效教学模式

广西横县那阳镇中心学校(530301)陈素静

[摘要]复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结构,形成整体的知识体系或知识模块,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小学阶段的复习课要重点关注“听、看、讲、想、做、动、静”七个要素的不断轮换和不同组合的使用,达到知识点、能力点、训练点、考点等关键目标的强化次数攀升。

[关键词]复习课教学模式有效

每每临近期中或期末测试,就有不少教师犯难:该怎么组织学生进行复习才能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呢?常常看到大部分教师在一节复习课中没有目标、没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结果收效甚微。比如,语文科只是让学生简单、机械、重复地去抄一抄、背一背学过的字、词、句等,数学教师干脆开展“题海战术”……都以为只要学生做得多,练得多,效果就会越来越好。殊不知,大部分学生或是因为没有有效复习方法的指导,而只能死记硬背,或是在“题海”中忙于应付练习,不能达到知识的分类和归纳,更不用说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

2013年春季学期开始,我校一直围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一主题,结合“MS-EEPO有效教育”方式进行了不同课型的教学探索和研究,其中就“如何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行了反复的探究和实践,初步形成了复习课的教学模式。

我们认为,复习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把已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分类、整合,要让学生清楚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整理成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结构,形成整体的知识体系或知识模块,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复习课按照知识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单元复习”和“主题复习”两种形式。比如语文方面的“古诗词分类复习”“修辞手法分类复习”“说明方法分类复习”“词语分类复习”“单元复习”“拼音、字、词、句复习”“作文分类复习”等;数学方面的“平面图形分类复习”“立体图形分类复习”“除法、分数、比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数的认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与复习”等。

在复习课中,我们大胆结合“MS-EEPO有效教育”的要素组合课型和平台互动课型设计复习课教学流程,两种形式的教学环节基本一致,即导入—自主复习—合作交流—全班展示—检测反馈。其中“MS-EEPO有效教育”的要素组合课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可以迅速扭转传统课堂教学活动中呆板僵化的状况,较适合不同年级和不同科目的复习课,而且教师易操作,课堂效果明显。

在操作要素组合方式的复习课的教学中,我们要重点关注“听、看、讲、想、做、动、静”七个要素的不断轮换和不同组合的使用,以便达到关键目标(知识点、能力点、训练点、考点)的强化次数攀升。同时,要让学生在复习课中,耳朵要听,眼睛要看,嘴巴要讲,心要想,手要做,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中。我们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和教学的流程合理安排个人、小组、大组活动来进行动静转换,适时组织学生开展静态学习和动态学习,避免疲劳,提高学习效率。

我校开展的复习课就将这七要素换着用、组合着用,实现了高效课堂。

一、导入环节

如五年级“多边形的面积复习”单元复习课中,教师一开课就明确了目标。

1.讲+看:揭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复习多边形的面积。(板书课题)

2.看+想:看课题,想一想,我们都学了哪些多边形的面积呢?

3.讲+听+检测:学生思考后,指名回答。

又如,在“句型转换复习”的主题复习课中,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就具有指向性。

1.讲+听: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常见哪几种句子的类型?

2.想+讲+听+检测:学生思考后,指名说。(陈述句、疑问句、反问句、感叹句、把字句、被字句)

3.讲+听:同学们,你们做过哪些句型转换题。

4.想+动+讲+听:学生思考,两人一组进行交流。

5.讲+听+看+检测:指名说,师板书。

备课时,教师要准确把握好复习的知识要点,做到重难点突出、知识层次清楚,既要具备可操作性,又要具备可反馈性和可检测性。一开课,教师就要向学生明确本节复习课的目标,目标要全面、准确、具体。我们常运用“讲、看、听、想、动”这几个要素组合着用、轮换着用。

二、自主复习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想”是核心要素,“做”是关键要素。“想”是要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联想和想象能力等。想的时候学生要静得下来,要有深度、有广度、有个性。“做”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等。同时也要和“看、听、讲、静”等要素组合或轮换着用,要让学生在静中想,在做中学。

比如,在五年级“多边形的面积复习”的单元复习课中,学生的自主学习环节的设计。

看+想+做+静:教师用微型卡制作一个多边形面积汇总表格发给学生,让学生在4分钟内独自思考多边形的面积公式和字母公式,并完成表格的填写。

图形 面积公式 字母公式

又比如,在“句型转换复习”的主题复习课中,学生的自主学习环节的设计。

看+想+做+静:教师让学生在5分钟的时间里独立完成句型转换练习卡,并尝试总结出不同句型转换答题的方法。

在复习课中,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首先,教师要在学生自主学习前提出具体的复习要求或为学生提供复习提纲、知识汇集表格,明确自主复习要求。然后,教师给予每个学生独立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依据知识的重难点、课堂笔记、典型题型、易错题型等,自主进行复习。只有让学生在自主复习中充分地想和做,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各种水平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教师在自主复习环节中也要成为一个参与者、合作者、帮助者和情报员。教师要关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行间巡视、个别询问、指导等形式,快速地掌握学生自主复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或产生的新问题,并进行及时的梳理、归类,为后面的精讲、补讲做准备。

三、合作交流环节

在学生合作交流环节,教师要再次下放学习主动权,因为学生在自主学习环节中,或有收获,或有疑惑。在小组合作交流前,教师也要明确要求,如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发言,小组成员结合自己在自主复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交流,寻求解决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得。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一可以进行动静转换,二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三可以张扬学生的个性,四可以取长补短,从而逐步完成对知识的整体认识。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巡视、指导或参与到某一小组的交流中,了解学生还存在哪方面的问题,为后面有针对性的讲解打好基础。

如五年级“多边形的面积复习”的单元复习课中,在合作交流环节的设计。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并完善自己的学习卡。教师抓住“多边形的面积”关键要素,通过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完成表格的方式和小组合作交流得到了强化次数的攀升,还培养了学生归纳、概况知识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又如在“有规律的词语”主题复习课中,在合作交流环节的设计。

在一个6分钟的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中,四个组员分别把自己在自主学习中想到并记录在微型卡上的一种或多种有规律的词语(AABB式、ABAB式等)在组内交流,然后通过组内分工,把组员们的学习成果通过喜欢的表达方式汇集到“大卡”上。

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掌握有规律的词语”这一知识的强化次数也得到了不断攀升,学生的知识量也得到了扩充。

四、全班展示环节

全班展示环节中,一般做法是:各个小组或团队结合本组的任务把该单元的知识构建成知识网络在“大卡”上展示出来。这一环节要求在学生小组长的带领下,通过交流、分工,对单元知识进行归纳,形成本小组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在汇报展示时,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知识结构向全班展示,或者通过浏览其他小组的成果,达到借鉴、补充、完善。“大卡”也可以长时间展示,让学生通过课余时间的多次浏览,达到多次复习和巩固的作用。

比如我在操作六年级语文的一次单元复习时,八个单元里每个单元都由精讲课文、略读课文、口语交际、“百花园”组成。在期末复习里,要想在短短的几节课中就把八个单元复习好,我们一般是借助小组或团队的集体力量,运用“大卡”的展示功能达成教学目标。我把全班分为八个团队,每个团队负责整理一个单元的知识。有一个六人团队在展示成果时,队长先向教师和其他团队汇报了小组合作学习时的分工:先讨论本单元的重要知识点、考点。在分工方面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两人负责收集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两人负责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蕴涵的道理,两人负责课文的重难点、写作手法。最后把团队成果用恰当的表达方式汇总到两张“大卡”上,且每一项都有一名汇报员负责汇报。

在全班展示环节里,常常因为时间有限,有时候不能让每一个团队都有汇报的机会,于是我们就会设计“大动浏览”环节,先让各个团队在教室里合理地展示团队成果,再让学生带上笔记本,有序地走出自己的座位去浏览其他团队展示在“大卡”上的学习成果,并把有效的学习信息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在“大动浏览”环节,我们会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在动中看、听、想、做,多方收获知识和信息,扩充自己复习的知识储备量。“大动浏览”结束后,我们为了防止“花架子”“走过场”的形式,还会进行检测。

五、检测反馈环节

复习目标是否达成,复习知识点、考点是否掌握,都要通过检测来反馈,所以检测应贯穿在各个流程中。常用做法是通过练习题进行检测,而且检测一定要在课堂上完成,这样教师才能及时反馈和评价、深度剖析、及时修正。同时,课堂上教师的精讲和补讲也是不可缺少的。教师的讲授一定要突出一个“精”字。著名教育专家李希贵有一个非常精彩的“三讲”“三不讲”观点,值得我们借鉴。“三讲”就是讲重点,讲难点,讲疑点;“三不讲”就是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

在复习课中,只要把要素组合课型的“听、看、讲、想、做、动、静”七要素有机组合起来用、轮换着用,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复习的技巧和方法。比起传统的低效率的课堂模式,学生在教师下放主权的课堂里,通过自主、合作、展示将得到更多的知识,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责编刘宇帆)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16)06-003

猜你喜欢
多边形要素环节
多边形中的“一个角”问题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多边形的艺术
解多边形题的转化思想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多边形的镶嵌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也谈做人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