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红岛
——公共艺术论坛”纪要

2016-04-06 09:14邓国源幻象森林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亲切感

邓国源 幻象森林

“艺术红岛
——公共艺术论坛”纪要

A Summary of “Red Island of Art: Forum on Public Art”

邓国源 幻象森林

编者按:2015年12月5日,由青岛市高新区管委会和天津美术学院共同主办,天津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策划的“艺术红岛——澜湾艺术季”活动,于青岛高新区澜湾艺术公园开幕。此次艺术季活动由知名公共艺术家景育民担任策划人,天津美术学院院长邓国源担任学术主持。活动内容包括“澜湾艺术公园国际公共艺术展”“艺术红岛·公共艺术论坛”“青春维度”雕塑邀请展等系列活动。

在开幕式活动当天召开的“艺术红岛·公共艺术论坛”上,来自国内公共艺术研究领域的众多知名学者和学院代表就“公共空间营造与科技、生态、人文的关系”“澜湾艺术水岸的未来发展方向、方法与学术定位”和“当代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的创新思维”等三项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Editor’s note:On Dec 5 2015, the activity of “Red Island of Art: Lanwan Art Season”, co-held by the Management Committee of Qingdao High-tech Zone and Tianjin Academy of Fine Arts and planned by School of Public Art, TAFA, opened at Lanwan Art Park of Qingdao High-tech Zone. Jing Yumin, a well-known public artist, acted as the curator of the activity, and Deng Guoyuan, president of TAFA, as the academic director. This activity included “International Public Art Exhibition of Lanwan Art Park”, “Red Island of Art: Forum on Public Art”,“Dimensions of Youth: Invitational Sculpture Exhibition” and so on.

At “Red Island of Art: Forum on Public Art”, held on the same day as the opening ceremony, many famous scholars and representatives of institutes from the domestic field of public art research had an in-depth discussion on the topics of“public space construc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science, technology, ecology and humanities ”, “the direction, approaches and academic standing of future development of Lanwan Art Waterfront”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on the forms of contemporary urban public spaces ”.

时 间:2015年12月5日下午14∶30—17∶30

地 点:青岛高新区智力岛路紫荆苑宾馆

学术主持:唐 尧

与会嘉宾:

殷双喜:《美术研究》主编、博士生导师、当代公共艺术理论家、批评家

翁剑青:北京大学艺术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公共艺术理论家

顾丞峰: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公共艺术理论家

黄丹麾:中国公共艺术网主编

王洪义:《公共艺术》杂志副主编

粟多壮:北京当代艺术馆执行馆长

景育民:时任天津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院长

邵 亮:天津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

郭雅希:当代艺术理论家、批评家

高 岭:天津美术学院知名艺术批评家

杨维民:当代著名策展人

徐 亮:《世界艺术》杂志主编

阿 福:798时代空间艺术总监

[意]Filin Gueorgui 晓阳

唐 尧:今天研讨会的主持孙振华博士因事不能到会,由我来代为主持。我们今天研讨会作为“澜湾艺术季”的一个学术板块,邀请到众多国内知名的公共艺术方面的理论学者、院校代表,通过围绕澜湾艺术公园的策划理念、建设情况的分析与研究,延伸到新城市化进程中公共空间营造与科技、生态、人文之间关系的思考,以及对当代城市公共空间形态创新思维的探讨。同时,也希望专家们结合国内外相关公共艺术项目、成功案例的分析、介绍,能够产生一些理论成果,对澜湾艺术水岸的未来发展方向、学术定位、发展方法能有一些启发和导向意义。

通过之前我对红岛高新区的一些了解知道,未来青岛的发展重心将会向这里偏移,一些大型项目包括青岛的图书馆、科技中心、会展中心、奥林匹克体育场,大约全部会来到红岛地区。所以这个区域的未来实际上有点像北京的通州、印度的新德里。所以说,这个艺术水岸作为一个城市客厅,不是一个空泛的说法,它有可能是一个样本,这些系统性思考有可能向整个区域去展开。

我们也搞过很多此类的大型项目,包括北京奥运会百件雕塑项目等。但是以往作为雕塑学会、雕塑家或者作为艺术学院,我们的介入往往是一个比较局部的艺术角度,是在整体的规划、建筑的一个大框架里面做填空,那么这次我觉得这个项目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案例,使我们以艺术学院的背景介入了一块区域的整体的规划,包括建筑规划、环境、生态、人文。这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的介入,对于我们来说应该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尝试和实践案例。下面请各位专家发言。

景育民:作为澜湾艺术公园的策划人,我今天介绍的就是场域空间的文化营造——青岛澜湾国际艺术水岸策划。青岛澜湾国际艺术水岸自筹划到现在,定位于营造多元化的文化生态空间,力求实现生态环境和艺术氛围相融合,构建属于当代人文精神的生活空间以及国际化的文化艺术交流平台,成为未来新青岛的城市客厅,以彰显新青岛、新城市的生态、科技、人文和谐共生的空间环境与生活方式。澜湾艺术公园的策划理念主要是以人类文化的前瞻性视角,以及对生态、科技、人文的整体思考,试图唤起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想象与憧憬,体现当代人对理想生存空间与生活方式的探索实践,实现艺术介入生活,提高城市品质,从生态文化、空间审美、场所关系、环境植被、水系营造、艺术作品、业态布局,以及实用功能、旅游价值、发展前景等多方位、多维度、多层次产生整体思考、系统策划。

董书兵 睡婴

红岛昔日的文明与岁月的延续,造就了其特有的农业文明与生存文化状况;随着时代的需求,艺术水岸已经形成了集生态、科技、人文于一体的场域空间。艺术水岸强调人性化的社区公共文化体系,以公共艺术的介入提升社区、城市温度。作为城市化发展的后来者,红岛高新区的城市面貌将通过空间策划与设计,成为未来青岛城市发展的全新模式。

在青岛澜湾国际艺术水岸的策划中我们遵循几个策划法则:

第一,场域空间的精神品位与公共空间的逻辑关系;

第二,公共艺术在滨水沿岸的有效分配和合理聚集;

第三,形象化、艺术化的景观元素让水岸充满文化气息;

第四,空间布局与生态环境的现代性、功能性和秩序;

第五,当代公共艺术作品的多元化文化形态体现。

澜湾国际艺术水岸空间形态布局、规划结构确定以重点的线路公共艺术布局,建构以未来式生态建筑——澜湾美术馆为核心,以重点点位和艺术小镇、美术会馆为主的两条景观轴线,以这种空间布局方式来呈现这个文化形态的构成。另外,澜湾国际艺术水岸的场所业态规划也是一个整体的构想:包括国际当代雕塑园、艺术小镇、国际当代艺术交流中心、艺术家工作室以及青春驿站、酒吧茶社等休闲设施。未来这里还将作为一些专业院校的公共艺术实验基地,通过一些持续性、周期性的艺术活动,进一步延伸它的艺术价值与社会意义。

殷双喜:公共艺术伴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我们参与其中也许一年、两年、三年,但我们做了这样一个艺术的规划,至少要有一个百年眼光,这个眼光不仅是规划的,也是历史的、文化的。青岛是一个和中国雕塑有着深刻渊源的城市。自上世纪80年代的“雕塑名人园”,到后来90年代的东海路、香港路城雕项目,再到这次的红岛澜湾艺术水岸,我觉得青岛城市雕塑的第三个时期来了,它是一个从雕塑向公共艺术的转变,符合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结构转型,就是中国雕塑整体上在向公共艺术转型。那么我们对这样一个潮流的到来有没有很好的思想准备?我们的人才培养、理论基础、学术理念能不能与时俱进?做好这个大的转型,对我们是一个挑战。

我认为公共艺术是一个综合艺术。红岛其实是一个综合艺术区,虽然它是一个高新区里面的一个公园,但是我们看它的很多形态要素已经是综合性的,包括美术馆、艺术家工作室、大型雕塑、公共艺术,还有展览等各种各样与艺术相关的文化设施,在这里面实际上艺术的各个门类都涉及到了。作为综合性学科的公共艺术,其实涉及到雕塑、建筑、壁画、影像以及当代的高科技手段。对于公共艺术教学来说,我们整体的课程设置、教材、教育思路,都应该和传统雕塑教学模式有大的转变,要具备一个建筑的理念和空间规划的意识及综合的人文修养。

程兵 小夜曲

王秋石 十二只苹果

其次,就是关于在地文化的发掘与呈现。我举一个例子,如法国拉维莱特国家科技公园。我们曾经详细地去考察过,据观察这个公园所有的东西都体现了一个在地的历史文化,就是当地码头文化的贯穿。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公共艺术对所在地域有三个概念:一个是历史,一个是现状,一个是诉求(指向未来),也就是公共艺术能不能与当地发生联系,并且呈现其在地的历史。现在经常的情况就是我们的艺术家设计方案往往把这种自认为的最美好、最先进的模式推荐给甲方,而没有考虑甲方的诉求和这个地区的现状以及其他的包括经济文化的各种因素。这三点就是从人文、地理和价值观来决定我们公共艺术的深度,也就是公共艺术的在地性。

翁剑青:我们的公共艺术从宏观上已经进入到为特定场所的在地性研究,主要为特定场所的空间、功能、文化历史以及周边业态的把控,就是惠民功能,也是主体意识的体现。我参观了很多国家、很多城市,我觉得一些艺术区、文化创意产业、科技园,或者是一些传统文化的保护区、旅游区,再或者是工矿企业转型后的一些历史文化遗迹,其生存依赖于经济和社会的制约。要让它能够发展持续下去,必须让每个业态可以在里面得到良性循环,让不同的人进到这个空间里面来欣赏、消费、参与,这一点我觉得很重要。因此,我对公共艺术提出以下几点:

第一是可观。愿意来看,赏心悦目,视觉上有一种审美的愉悦。

第二是可游。体验式的身心介入,那么就涉及到人的行为方式、需求。

第三是可用。无论从实践案例还是理论上看,可用是当代公共艺术非常重要的部分,可以使人获得交往、游戏、休憩还有消费,去体验或者产生一些必要的互动,这些都是要可用。

第四是可买。就是说做一些文化创意产业,或是在主体下做产品的延展,来实现持续性运作。

第五是可学。作品要传递一种认知,使人们受到某种教育和启迪,通过这个可以有新的认知,有知识上的收获。

第六是可乐。当下流行的“我玩故我在”“我吃故我在”,强调感受,那么公共艺术就要融入一些设施、项目的设计来满足需求。

第七是可亲。就是要与本地的文化历史发生相关性,还包括与公众之间产生互动。

第八是可续。就是可持续性,指一些雕塑、景观、设施投入后有没有自治方式的持续性。

公共艺术需要跨界,规划师、设计师、建筑师、艺术家、批评家、政府管理部门、社区和公众代表,周边相关业态都要参与进来。这不是假民主,搞一个什么民意程序,而是这个区域、这个项目将来确实需要一个持续的、长期的合作关系。

黄丹麾:对于公共艺术,我们强调公共性、共享性、参与性、互动性,有一种公共艺术思维的高度。如果我们搞艺术、搞建筑对自然是一种侵略式的、掠夺式的,那么人和自然属于掠夺和被掠夺的关系而不是和谐共生。生态思维,强调的是荒野哲学、生态哲学,就是人和自然怎么能够融通、对接、和谐相处,包括了人文、科技、自然。从这一点上应该说,澜湾艺术公园是以公共艺术思维作为一个理论的指南。其次,就是多元性,这体现在对建筑、雕塑、源流、河流等景观的整合上,其中体现了中国的水文化,“君子见大水必观焉”,“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等。景育民的作品《大地延长线》就是在岸边弯弯曲曲、绵延而上、沿江而走,我不知道他有没有受这个思想的影响。还有就是园区整体的板块构建,包括美术馆、艺术部落、艺术干线等。

就澜湾艺术公园的总体印象来看,我想对未来提几点建议:第一,强调建筑、雕塑、园林、河流的整合;第二,建立艺术园区内机构、工作室引入的评审机制;第三,园林资源在空间构建中的经营和利用;第四,互动性与科技性的体现。

顾丞峰:我今天想结合刚刚参加的公共艺术论坛的话题来谈一下。孙振华先生在那个论坛上有个发言,题目就叫作《公共艺术的非典型案例》。非典型,我想顺着这个提法把我的观点展开。我们今天谈的大多数作品应该属于一种典型案例,这是没有疑问的,是从一个目的形态的高度出发,引入公众的参与,这当然是我们现在的一个理念。我们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典型公共艺术的发展历程。然而,现在我们所说的非典型公共艺术,回到公共艺术的概念上面来。公共艺术不是一个专业、一种技法或者技能,更重要的是一种理念。在这个前提之下,我们就可以把很多问题整合起来,它不是雕塑,不是绘画,也不是壁画,是任何一种材料的呈现,是这种非专业、非技能的观念逐步深入。

回到今天对这个园区的审视,如何能打造一个有自己独特特点的,在观念上领先的、有特色的园区?我觉得不妨尝试引入一些非典型的公共艺术,创作也好,活动也好,不仅仅停留在互动的水平上,更重要的是有可能会削减主体的活动,和我们的现场以及所谓的在地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我觉得打造这样一个园区是很有可行性的。

王洪义:现下关于公共艺术的一般观念,已经不太有大的争论。因此,我想要说的其实涉及到案例分析。首先很高兴澜湾艺术公园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机会,看到这个案例。这让我联想到了上海的张江高科技园区以及台湾南科科技园区的案例。台湾的这个案例做得很好,有持续性。我认为这有几方面经验:

第一,整体规划、持续进行、政策保障,这个特别重要。目前我们国内的情况,公共艺术大概还有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就是涉及到立法及制度上的保证。

第二,公共艺术和雕塑的区别。城市雕塑不能直接等同于当代艺术观念中的公共艺术,它相当于公共艺术的早期。公共艺术有两个阶段,早期叫街区,早期的观念就是让城市变成博物馆,把博物馆的公共艺术拿出来。现在是第二阶段叫新类型公共艺术,这个和早期不同。街区公共艺术实际上要解决社区、环境,解决细节问题;而新类型公共艺术有一个相当重要的概念,就是在地性,这个几乎是公共艺术的一个特质,公共艺术一定要有在地性。

景晓雷 净·境

焦兴涛 黄箭

第三,国外,南美、印度那些国家在发展公共艺术的时候有一个词叫“去雕塑化”,实际上就是不能在城市里建很多的雕塑了。雕塑园还是要建,但是一般在街道上摆雕塑,已经不是各个国家建造的方式。

第四,就是社会共建,公共艺术一方面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另一方面我们注意到,现在企业已经成为公共艺术建设的一个重要资助者。

第五,管理上的问题。这方面海外的公共艺术管理的相关部门有许多优秀的经验,我们可以积极地借鉴。

粟多壮:我想说是公共艺术的延伸性。之前我参观美国暴风国王艺术园区,作为美国甚至在全世界都有影响的雕塑园区,它的成长首先是艺术家。公园从四五十年前就开始建,我想一个雕塑项目、雕塑园区的成长能够把重点放在艺术家未来的成长空间,会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和道路,我觉得这也是一个精华的部分。

另外一个成长性应该就是空间的成长性。在国内很多时候当我们决定要做一个项目、一个园区的时候,都希望在最短的时间能够看到成绩,这点无可厚非。但是我们如果能把规划放得更长远一点,比如5年规划、10年规划,甚至20年、100年的规划,按部就班地做下去,我想后来的成果肯定是不一样的。

最后提一个建议,就是我们考虑要推动一些国内、国际的雕塑园区的联动,组织、策划一些公共文化的活动、常态性的文化艺术事件的发生,同时也要考虑品牌性的相应策划,持续地进行品牌经营,我想对于一个新的园区的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邵 亮:这个项目我几年前就接触了,也参与了相关展览活动的策划,我觉得至少从一个总体的构架来说,它是根据原先的计划实践的。作为一个公共艺术的案例,它实现了这么几个方面的思考,比如说作品的选择以及作品是否能摆放在合适的位置上。作品摆放一方面是受创作者本人理念的一些影响,更重要的还是整个环境设计的问题,需要考虑到整个园区的色彩、植被、空间布局等诸多元素。

总的来说,一件公共艺术作品是要有互动的,需要在环境中逐渐地延伸下去。它会在环境中间被剥蚀,有局部颜色的改变,有一些细节上面的变迁,甚至被破坏,但是只有这些东西在和人的关系展开之后,我们才能看出更多的东西。因为这个园区现在还没完成,还有一些后期可持续性的东西,后面怎么经营、怎么维护,甚至包括后期有些什么相关的项目,也是我所期待的,我希望这个公园变成一个契机,变成青岛的艺术国际化以及公共艺术更好发展的契机。

高 岭:红岛地区的滩涂比较多,应该说自然地貌、自然生态原本不太好。实际上这种情况的景观艺术、公共艺术也有几种方式。这个地方实际上没什么自然景观,也没有人文景观,就需要由艺术家、专家去增添一些东西,通过增添来带动和引领、改变这个地方的生态。既然是增加、增添的,就可以从国际的、当下的和未来的角度,把雕塑艺术、公共艺术的前瞻性文化形态植入进来。我觉得从这个角度来讲,应该对这个规划、创作和设计充分肯定。

我们都是做艺术的,能够以这样集体、整体的形式,从开始的规划、设想就赢得了开发区有关领导的尊重和参与,实际主导了这个项目,应该说这在全国公共艺术园区开发中是少有的。我们以往都是具体作品的安放,把作品植入进去。现在这个艺术园区,应该说是生长出来的,可能生长速度比较缓慢,中间还会有一些瑕疵,但是可以在以后的过程中微调。

郭雅希:我觉得对青岛澜湾艺术公园,可以概括为四个关键词:生态感、亲切感、现实空间和艺术空间。

生态感,包括了公共艺术的三大要素:一个是人文生态,一个是自然生态,一个是社会生态。强调这个生态,主要还是把公共艺术视为一个活的概念。这个活的概念既强调它的互动性,也强调不断生长出来的可能性。具体地说,生态的概念包括人文生态,就是它的艺术性、综合文化性、城市历史,这些都属于人文生态。自然生态就是地理条件、在地性、地缘文化和生态环境等。社会生态包括一些文艺政策的制定、经济水平、科技水平、地域人文综合素质。这些东西最好充分地利用起来,形成一种既放任,又能不断生长的机制。

亲切感一方面是人性的亲切感,应该有一种换位思考,再有就是地域文化的亲切感。青岛跟天津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从地域文化角度来看,都有殖民文化的背景。这种殖民文化背景的优势在于能够培养一种相对开放性、世界性的视角,相对来说具有包容性、多元性和非大一统性。今天我看到的很多作品,还有青岛的地域文化,这种亲密的情感马上就产生了。

[瑞士]拉尔方索 风中之舞

冯涛 让我们飞一会

唐尧 九华

公共艺术是离不开现实空间的,现实空间跟艺术空间对比来说,一个是实的,一个是虚的,一个是基础,一个是升华。实际上就涉及到了一个升华的概念。现实空间包括观念定位,是当代是传统还是流行?这个园区肯定是当代的,侧重在艺术空间的创造上,相对注重实验性、探索性、前沿性、不确定性和非典型性这些现象的鼓励和栽培。再有就是现实性的社会空间,一般相对注重公共性和社会共同体,它反映一个城市的经济水平、科技水平和引领性的文化趣味。再有就是城市史的,城市史的东西应该尽可能拉长和延伸出来。

艺术空间包括三个方面:一方面是精神性,一方面是艺术形式与艺术整体,再一个方面就是文化的厚重。精神性是一个概念性的定位,是开放还是保守。刚才已经提到了,这个园区肯定是实验性、探索性的。艺术形式与艺术本体,是对于公共空间、艺术创作质量上的定位,一个是层次的定位,一个是规模的定位。这种定位决定了这个城市的文化符号、文化载体和地标性的最终确立,就是文化品位和文化格调的问题。文化厚重既要展示出一个城市文化的底蕴,也要呈现出城市文化在中国文化格局中的特殊东西,这需要提炼、积淀、归纳。

杨维民:作为一个策展人,我做的当代水墨的展览比较多,还没有涉及过这么大规模的公共艺术展览,但是可以谈谈我的感受。我认为,公共艺术空间里一件作品与人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艺术家考虑到的是让更多人接受。现在中国城市街头艺术的创作,一定要考虑吸收地域文化元素、传统元素和时尚元素,要作为公共艺术空间的一部分,也是所说的现实空间。

还有就是园区在开发的时候要深度开发、细节开发。深度开发其实就是展览后期的持续性运作,如作品授权做衍生品,然后继续细化,作为文化产品做成园区的一部分,持续开发,良性循环。艺术家在这里得到了回报,园区也能得到回报,这种互动、互换使观众、消费者都有收获,这个园区将来才能够运作下去。

陈晨 行云流水

徐 亮:我一直考虑的问题,就是公共艺术如何“艺术化”。因为对艺术的理解,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不一样的焦点和思维。

我们说到公共艺术,肯定是包括装饰雕塑、壁画等在内的艺术形式都有,但雕塑是在公共艺术中占了最重要的位置,可以说是公共艺术的基础或者重要的一块。今天我们这个展览,切实让我体会到了中国雕塑界在不断地发展中经历的风云和故事,直到有了今天中国公共艺术的面貌。归根到底,我想给它下一个定义,就是理念性的应用领域,是适应当下城市文化环境发展需求的一种艺术形式,或者说是视觉化景观的具体呈现。

我是这样认为的,青岛澜湾艺术公园是定位在公共艺术,其特点比如在地性、文脉性、去街道化。我之前去过台湾金宝山,那里基本上是以雕塑作品面貌呈现的,是国际化的一个雕塑园区。与青岛澜湾艺术公园相比让我感受到,其实我们的雕塑已经摆脱了工具雕塑、美化性雕塑的阶段,进入所谓生活文化本体的雕塑,我们确实可以这样定位了。

阿 福:我今天想谈一点,就是关于园区的运营机制问题。据我了解,青岛这个项目2013年才开始启动,今天能看到这样的面貌,应该说这是“中国速度”,非常难得。十八大以后,国家对于非民生建设的投入是非常高效的,这个项目的成果离不开良好的建设机制,领导的支持推进,以及专家的专业规划,并且得到很好的实施,这是非常难得的。

其实我更多谈的是,到底什么样的运营机制能够让艺术公园可续。一个好的园区是可以造血的,搞艺术的人不一定要到处换人实施艺术项目。怎么去创造一个可持续性的文化产业生态系统,这应该是一个大家关注的问题。

以往我们把公共艺术更多地看作是一个文化事业,我在想,应该有一个机制把文化事业跟文化产业相结合。从原来的雕塑公园,怎么转变为一个产业园区,让它70%以内的业态是没有挖潜的业态,另外30%是配套业态,而这里的30%是可以反哺整个园区的日常经营。此外,雕塑园不一定全部由政府来投入,也不一定艺术家做完之后才摆放,完全可以由企业来捐赠、认养。我举几个例子:西班牙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通过一个美术馆的建设,造就了一座城。美术馆每年能够吸引400万人次,门票收入竟然占到它GDP的4%。另外一个地标是上海市龙西岸,可以说是正在成功的案例。这里有龙美术馆、上海市艺术中心、上海市艺术博览会等等这些项目,实际上是走规划引领、文化先导、产业主导的开发思路,我认为这个非常有借鉴的价值。

唐 尧:特别感谢专家们能够来到这个场所,来体验、体会、评价这个园区的前期工作。关于这个园区的未来发展还有很多形式可以探索,包括一些其他的材料作品、临时性作品、艺术行为以及一些艺术活动,下一步都可以深入。同时,在当代性、在地性、学术性这几方面也需要继续深化思考,使澜湾艺术公园向更好的方向不断发展。

(本文根据会议速录文字整理,略作删节)

文字整理:武沛

武 沛:天津美术学院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公共艺术系教师

猜你喜欢
亲切感
书,让我们走在了一起
《老人与海》读后感
Book review:The Old Man and the Sea
吴浩:一种具有亲切感的绘画空间
如何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效率
浅析方言在新闻节目中的使用瓶颈
让经典不再遥远
以《叶文有话要说》为例分析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诤友型亲切感
新闻报道中的“第一人称笔法”
试谈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