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与治疗

2016-04-06 05:00王慧敏河北省遵化市农业畜牧水产局0642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6年12期
关键词:肠壁胃肠炎周龄

王慧敏 (河北省遵化市农业畜牧水产局 064200)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与治疗

王慧敏(河北省遵化市农业畜牧水产局064200)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胃肠道传染病,临诊上以发热、呕吐、严重腹泻、脱水和2周龄以内仔猪高死亡率为特征,属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的B类疫病中必须检疫的猪传染病。该病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的猪,但对仔猪的影响最为严重。10日龄以内的仔猪死亡率高达100%,5周龄以上的猪感染后的死亡率较低,成年猪感染后几乎没有死亡,但会严重影响猪的增重并降低饲料报酬。

1 流行特点

只引起猪发病,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通过粪便、呕吐物、乳汁、鼻分泌物以及呼出气体排泄病毒,污染饲料、饮水、空气等,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而传染,传播速度很快。50 %左右康复猪带毒排毒达2~8周。10日龄以内的仔猪死亡率较高,断奶、肥育猪和成年猪发病后都为良性经过。呈散发性或流行性,全年都可发生,但以寒冷季节(冬季、早春)和产仔季节发病最多。

2 临床症状

潜伏期很短,一般为12~18h,传播迅速。一般2周龄以内的仔猪感染后,12~24h会出现呕吐,继而出现严重的水样或糊状腹泻,粪便呈黄色,常带有未消化的凝乳块,恶臭,体重迅速下降,仔猪明显脱水,发病2~7d后死亡,死亡率可达100%;2~3周龄的仔猪,死亡率相对较低。断乳猪感染后2d发病,表现水泻,呈喷射状,粪便呈灰色或褐色,个别猪呕吐,在5~8d后腹泻停止,死亡少,但体重下降,常表现发育不良,成为僵猪。有些母猪与患病仔猪密切接触后感染,症状较重,体温升高,泌乳停止,呕吐、食欲不振和腹泻,也有些哺乳母猪不会表现出临床症状。

3 病理变化

尸体脱水明显,胃底黏膜轻度充血,仔猪胃内充满凝乳块。肠壁变薄,内充黄绿色或灰白液体,含有气泡。小肠系膜淋巴管内缺乏乳糜。主要的病理变化为急性肠炎,从胃到直肠可见程度不一的卡他性炎症。肠壁弹性下降,管壁变薄,呈透明或半透明状;肠内容物呈泡沫状、黄色、透明;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心、肺、肾未见明显的肉眼病变。将空肠剪开,用生理盐水冲掉肠内容物,平铺在玻璃平皿内,加少量生理盐水,低倍显微镜观察,可见到空肠绒毛变短、萎缩及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和脱落。

4 诊断要点

在冬春季节,猪只发生水样腹泻、呕吐,尤其是2周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根据以上特点可以作出初步诊断。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轮状病毒也引起类似的猪腹泻临诊症状。所以必须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方法的诊断,才能确诊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和病变进行判定作出诊断。10日龄内仔猪病死率高,成年猪则经5~7d后康复。小肠壁变薄,半透明,空肠和回肠绒毛长度和隐深度之比,正常猪为7:1,而病猪则为1:1。进一步确诊,则须分离病毒或接种新生仔猪。 在本病的诊断中,应注意与仔猪大肠杆菌病相区别,仔猪黄痢只发生于新生仔猪,白痢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大肠杆菌为致病菌,通过细菌学检查和抗生素药物治疗有效。

5 预防与治疗S

5.1预防在母猪产前20~30d于后海穴注射猪传染性胃肠炎(TGE)弱毒苗2ml,对1~2日龄仔猪于后海穴注射0.5ml,定期进行环境消毒。

5.2治疗对于本病本病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对症治疗十分重要,预防脱水及酸中毒。应用康复猪全血10ml给初生仔猪口服,1次/d,连续3d,有预防和治疗效果。病小猪可以静注葡萄糖生理盐水、碳酸氢钠,也可口服补液盐;并可采用药用炭、鞣酸蛋白或次硝酸铋进行收敛止泻,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S858.28

B

1007-1733(2016)12-0045-01

(2016–09–08)

猜你喜欢
肠壁胃肠炎周龄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渝州白鹅剩余采食量测定及其与饲料利用效率相关性状的相关分析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肠壁增厚分层并定量分析对小肠坏死的诊断价值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宁都黄公鸡睾丸质量与不同周龄第二性征的回归与主成分分析
腹性紫癜所致肠壁改变与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参数变化超声观察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