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丝瓜的史话

2016-04-06 04:48吴兆源
辽河 2015年2期
关键词:诗友桑榆淡泊

吴兆源

张玉复先生家庭,在今年五月中旬被辽宁省妇联评为省最美家庭十家之一,被全国妇联评为最美家庭百家之一,被老边区评为“最美老边人”。美在哪里?

一、《丝瓜架下话桑榆》

1999年秋,我们几位文友到他家参观他的书斋:“淡泊居”。看到他家小院有一架丝瓜,长势惊人:几十条丝瓜缀满架下,如玉似金,参差有序,大有相迎致礼之意。见此景象,我不由想起有关丝瓜的解说:葫芦科,一年生草本。嫩瓜可作蔬菜,瓜络可入药,通经络,祛风湿,主治胸胁疼痛,筋脉酸痛等。还可作绿色洁具,拂除尘埃;更为值得一说的是它的文化内涵。古人敬称它为“清尘客”:具有素、雅、玉、洁之意象,因之人们常用来寓宁静脱俗、淡泊致远人之情操与胸怀。这就与“淡泊居”精神相一致了。于是我向他建议:“明年在丝瓜架下举行诗友聚会,饮茶诵诗可好?”得到张先生的赞同。果真在2000年7月25日在他家丝瓜架下就举行了第一届《丝瓜架下话桑榆》诗友会,12人参加。8月14日,老边电视台《邑风夜话》录像播出。

“话桑榆”是什么意思呢?

有句成语为:“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指日出处。“桑榆”指日落时所照之处。当年,我们这些诗友绝大多数都退休了,可以说,人生近于“桑榆”时期。我们国家倡导“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精神,我们退休都有工资保障,不愁老有所养问题。那么乐在何处,为在何事?当年大家一致认为应乐在文学艺术上,为在诗词曲联方面。即是用诗意调配我们的所乐所为,过着诗意的栖居生活;沐浴在刘禹锡的诗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意境中,享受着我们特有的“老有所依”的幸福时光。相信人生晚年的天空还是有出彩的时候(如今张家已经出彩了,连我们文友们都借光荣耀了)。自那时起我们成立了诗词社团《桑榆园》,玉复先生为园主,每年都有两次集体活动。上半年在清明节前后去熙湖公园游园赏春,下半年在重阳节前去公园登山,体验“胜似春光”的景象,当场都有诗作。15年来,已有两名成员谢世了,但都留下了他们“桑榆”生活的诗集。至今我们还增补了成员,并有了接班人李广涛先生,将继续组织大家活动下去。“桑榆园”是我们人生不老的印记。第二届“话桑榆”于2002年8月31日举行,15人参加;二届“话桑榆”后,他家由老边村迁到了路南“欢馨”家园。由于迁居新楼,一年多没有找到种植丝瓜之地,又因“非典”流行不便聚会等原因,丝瓜架下的活动延误了两年多。第三届“话桑榆”26人参加,时间是2006年8月18日。三届内容各有主题。

二、《丝瓜架下话和谐》

第四届是2007年8月25日,78人参加。主题活动换了理念:《丝瓜架下话和谐》。聚会成员扩大到他的家人:妻子、孩子。后一届又由家人扩大到家族、社区诗友。最大的一次活动竟有87人。天南海北,国内外,兄弟姐妹,侄男和女、孙男孙女,亲朋好友都赶到丝瓜架下,共同研讨和谐。市人大科教文卫主任、市诗词学会会长党学谦,市文联副主席白凤德,市楹联协会会长杨曦光,区宣传部副部长、文联主席于雁,特别要提到的是已离退休的区原人大主任赵润林,原政协主席夏克举等领导都参加了会议。有数十人登台发言,读诗吟词。记得当年有位诗友还写了一首《和谐之歌》:“天和风调雨顺,地和五谷丰登。家和万事兴旺,国和天下太平。人和黄土变金,己和阴阳平衡。”和谐的本质内容是“天人合一”,天人为友:人与自然各得其所,各尽其能;其核心价值是: 人总是要有精神家园的,和谐乃是体现人生理想、意义与价值的最可靠的源泉。即是一而二,二而一地合在一起,心灵融合到对象之中。其间也包括“和而不同”的内涵。

会后诗文稿同前三次活动一样,集中交到张玉复先生,我也从中选取一部分各自留作出书、出刊用。第五次“话和谐”于2008年8月16日,共有16个家庭参加,最大年龄90岁,最小只有6岁,儿童12人。第六次“话和谐”于2008年8月28日,28人参加。第七次“话和谐”于2008年9月4日,营口市楹联协会会员19人参加,专题讴歌奥运会。第八次“话和谐”是2009年9月4日,24人参加;第九次“话和谐”于2010年8月30日35人参加。每次活动内容都从不同角度,深化和谐内涵。

三、《丝瓜架下话新城》

“话和谐”六届后,丝瓜架下活动主题中心思想随着时代、现实变化,在和谐的背景下,话题中心皆有侧重。第十届又变为《丝瓜架下话新城》了,于2011年8月24日,42人参加。第十一届于2012年8月24日“话新城”,参加72人。

“营东新城”的出现,是关系老边区改变面貌的大事,是老边区文化艺术界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就是说,一个新城的建设,就意味着一个与新城对应的文化价值体系的产生。反过来说就是一个文化价值体系的产生,必然反作用于新城的建设,二者是相辅相承的,相融于一体的。概括地说,就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生活让城市更美丽。而“美好”与“美丽”又都是与“幸福”相融于一起的。这一点正与《芦荻》的“文学·新城·幸福”栏目专页相配合。当然“话新城”绝不是一味的唱颂歌、赞歌,其中也有忧虑与乡愁的诗词和文章来记录新城的发展建设。这些,就是《丝瓜架下话新城》的核心内容。内容决定于形式,这次活动成员又扩大到区市地区诗文友,并增加合作单位,有市诗词学会、市楹联协会、区老干部局、区妇联。媒体也多了:市报社、市电视台、市广播电台、区电视台《邑风夜话》一同参加。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活动内容由文学扩大到艺术:在丝瓜架下,挥笔书画者有之;摄影录像者有之;吹打弹拉者有之;戏曲评书咏唱者有之。有人当场用一首顺口溜予以素描:“老中青少幼,家族区市友。诗词曲联赋,琴笛箫筝鼓。吟诵唱歌戏,书画摄录舞。”这次活动收获颇丰,其诗文稿、书画作品、摄影照片,除了在《芦荻》淡泊居栏目中选发,又在《营东新城记》(上册)、(中册)中被收录。

四《丝瓜架下话书香》

“话书香”是2013年初在区委宣传部在《芦荻》年会上,区委宣传部李燕部长提出“打造书香老边”的理念,而作出的活动内容。

实践证明:哪里有书香,哪里就有文化新气象,哪里就是书香生发地,也就是一个书香源头。第十二届《丝瓜架下话书香》于2013年8月23日举行,83人参加。

玉复先生家族这架丝瓜,就是老边书香源之一。请看在过去14年中张氏家族文化成果:出版了《积玉堂诗志言行录》四部有60多万字;玉复先生创作出的《玉复诗词联曲选》三部近50万字;玉复先生《中华组景诗钟集》出版了一部近3000首;玉复先生参加全国楹联大赛,作品2000多副。最高奖的楹联有三副悬挂在曲阜孔府;玉复先生还有许多书法作品发表在报刊上。今年玉复先生还在网上发征联启事。从2013年11月30日到2014年3月30日止共收到123名作者寄来519份楹联作品,其中外省市作者17名。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入围奖24名。今年“话书香”有三大特点:一是高度:往年书香由家到家族,到区市;今年书香香到省香到全国。二是广度:往年到会人员几十人,今年108人,最大年龄93岁,最小年龄两岁;往年参加单位三、五家,今年有十余家,值得一提的是市区妇联领导特别是区妇联主席、“最美家庭”推荐者商秀英主席光临到会;媒体区、市、省、央视、国家农民日报,都有录像和文章。三是深度:以楹联为例,往年玉复先生是各地征联的参加者,获奖者;今年他是全国征联发起者,是颁奖者。奖品均是他出版的书籍、书法作品。

又为什么这些活动都与丝瓜结缘呢?十五年的实践证明,这架丝瓜已是张氏家族一种精神的象征,历届活动都是他们敞开心扉与丝瓜的一次对话。我们诗友都有一种生态现场感要表达。

当年我试用一首古诗概括它,品评它,歌颂它。

张氏丝瓜溢书香,诗词曲赋积玉堂。

花结家史言志录,叶咏中华组景章。

藤缀楹联展孔府,果藏书画淡泊房。

根扎故土新城境,架下笛箫引凤凰。

最后想说最美家庭张玉复家美在哪里呢?用一句话表达就是美在文化上,具体地说美在诗联书画上。张家是书香门第,这是其根。祖父辈堂号为“敦厚堂”,寓忠厚传家,诗书继世之意。二爷张源兴办私塾教书育人;父亲张果珍,堂号《积玉堂》教育子孙,继承传统文化,齐家报国。张家祖先的文化谱系的神圣职责,玉复先生是不会忘记的。玉复先生堂号是《淡泊居》,经营“一架丝瓜”文化。成为《芦荻》文艺芳草工程一项子工程“丝瓜工程”。就是继传统文化之魂,铸现代追梦精神的证明。这是一种文化的大美。更确切地说就是生态文化美。

从党的“十七大”开始,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后,全社会都在讲生态,但什么是生态?有人认为生态就是生物有人认为生态就是天蓝、地绿、水清……这些都是不准确的。实际上生态是人的生态。15年,一架丝瓜活动,记载了一个家庭、一个家族、一支区市省全国诗友的文学生态。即他们用文学、艺术方式,从中国梦个人层面上,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涵、家庭伦理观念传播地极为明鲜,取得了很大成果。

生态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建设美丽中国。最美家庭,应是最美中国的细胞。他本人还是我们《芦荻》诗坛档案中被誉为的一朵月季花。月季花是春夏秋月月都开放的花。张玉复先生是一位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他执着、勤勉、朴质、纯真、率性的品格,与月季花殷勤、质朴、纯真的花性、花品、花格何其相似啊!人如其花。连他的姓名也是月季花的谜面:张,开放,绽放之意;玉,多种色彩象征;复,循环往复之意,冥冥之中花名如其名也。今年6月他把这些史话、诗词、楹联收集在一起,结集出版了《瓜架联吟集》。同时,他还编创了一首《丝瓜歌》,既亲自演唱,又作为今后丝瓜架下活动的主题歌曲。

15年来,他家的一架丝瓜,由物象转化到意象。即把文学以生活化、自然化、社会化、心性化和审美化的,五种视野寻索出了一道登堂入室的门径。换句话说,他的“淡泊居”为“积玉堂”以积少成多,积小成大的方式,积出一项文化事业;积下一笔文学财富;积出一支核心价值观践行者队伍;积下一部生态文化筑梦史。与此同时,又确定他的侄儿张润堂为其接班人。至此我想用在第二届《丝瓜架下话书香》诗联书画会上吟诵的一首小诗作结吧:

一架丝瓜香全国,淡泊庭院列楷模。

辛勤月季积玉骨,筑梦诗联化才德。

猜你喜欢
诗友桑榆淡泊
致微信朋友圈的诗友们
庚子夏日诗友雅聚
春日偕诗友登文华阁
黄昏颂
人生处处可淡泊
游山探洞
桑榆情深
吴小旋 淡泊的奥运冠军
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