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理论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2016-04-07 16:35张囡囡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6年2期
关键词:理论目标实验

张囡囡

实践教学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生配合尤其重要,将自主学习理论引入到实践教学研究中在理论层面上加大了自主学习理论的扩展,更在应用层面上对实践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C语言编程设计》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意义,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下面,我们就如何在《C语言编程设计》进行自主学习作一些探讨。

一、变教学过程为学习过程,让自主学习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具有建构主动图式的能力,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按照这一学习理论,必须变传统的教学过程为学习过程,让学生成为主人,教师作为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

目标的自主确定。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人,课堂教学只有教学目标,而没有学生的学习目标其直接后果是得不到学生响应和共鸣,效果低下。只有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知道这些知识对今后的学习或工作有什么影响,才会得到认同,才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产生持久力。不同的学生个体,其知识水平、理解能力不同,最近发展区不同,家庭环境和个人理想也可能不同。因此,允许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尊重学生选择,在学生确定学习目标时作好引导。让学生知道,适当的学习目标应该稍高于学生个体的实际水平,过高的或过低的学习目标都不利于自主学习。

学习过程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自主探究过程,是自主学习的重要一环和主要阶段。这一阶段包括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资料,确定重点与难点——通过独立思考或自主实验研究问题——通过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解决问题——通过反思和评价达到知识的最终构建及提升。

学习成果的自我评价。自主探究活动结束后,对探究活动的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传统教学的评价,不讲学生在认识和能力上的差异,忽视学生的个体发展,抹杀了学习的积极性,抑制了个性发展。自我评价,就是对自己的成绩或能力进行的评价。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个体化反应,使评价达到有效性、及时性和深刻性。教师要引导学生认清自己的学习目标,引导他们制定出自我评价的方略。评价结束后,让学生反思自主探究过程的成功与失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薄弱环节。帮助学生制定出改进学习的具体方案。

二、充分利用实验资源,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C语言编程设计》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逻辑能力、实验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任务。鼓励学生从只动口不动手的传统教学环境中走出来,改变环境、改变学习方式。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资源,发挥一切实验条件,让实验渗透到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这不仅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需要,也是激发学习热情,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有 效途径。

发挥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甚至实验记录的表格,都是预先设定好的,学生只需要按部就班地去做就是了,这极不利于能力发展和自主学习的开展。我们认为,在程序的设计过程中,完全可以让学生拿说明书去看,实验目的完全可以让学生在教科书上去找,实验步骤完全可以让学生去摸索,实验表格让学生按需建立,实验结果完全可以让学生在不断的反思中感悟和验证。

三、精心组织课外活动,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必要延伸和拓展,鼓励监督大家使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鼓励他们去参加相关的比赛,利用比赛激发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课后会给学生们留下主题让他们自主学习,分组展示成果,学生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本小组成员的组成特征,可利用Intranet网及相关辅助课堂教学设施进行自主学习,培养独立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学习模式要因教学内容、学生素质不同而变化,但不管用何种模式,都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刘国银.基于任务的自主—合作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7,硕士.

[2]竺小恩,田犇,黄梅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7(06).

[3]邓家荣.大众教育背景下的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文山学院学报. 2011(03).

[4]宋锁宏.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中国农村教育.2012(04).

[5]周丹,李春若.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思维的现状和培养策略[J].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2(16)

(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

猜你喜欢
理论目标实验
坚持理论创新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最酷的太空实验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