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职业道德》课程教学低效归因与优化措施

2016-04-07 16:35陈保元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6年2期
关键词:爱岗敬业职业道德德育

陈保元

目前,中职生的职业道德素质问题越来越严重,其情况令人担忧。中职生在步入社会后,如果职业道德水平过低,就会缺乏牺牲奉献精神,便难以有所作为,不利于自身的职业发展。而《职业道德》作为中职生在校的重要德育教育课程,是培养中职生道德素质的重要方式方法。但在实际教学中,《职业教育》的教学情况却并不乐观。因此,探究《职业道德》课程中的问题,改善《职业道德》课程的教学情况,是目前中职教育的当务之急。

一、《职业道德》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程度不足

在目前很多的中职学校中,由于学校往往比较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从而忽视了对于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也对学生的道德行为关注的不够密切。由于《职业道德》在课程的学习中不属于专业知识,所以也被很多教师和学生不重视,忽视了学生的职业道德的培养[1]。而这种重视程度不足也可以从几方面表现出来:首先,以人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为例,教材更新的缓慢,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比如在讲到爱岗敬业时,课本中的案例是2007年的劳动模范。案例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对于过了将近10年的事情来说,显得过于遥远,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共鸣。其次,教学模式的单一也让教师和学生缺乏动力,一味的灌输式教学,加上学校并不过分要求《职业道德》课程的成绩,自然不会受到重视。

(二)内容枯燥,学生缺乏动力

在中职学校中,很多学生来的目的是为了学得一门手艺,所以潜意识的认为《职业道德》并没有太大的用处。这使得学生在进行《职业道德》课程的学习时缺乏动力。而《职业道德》的内容也只是大面积的遵守职业道德,知识点很多,让人感到枯燥。

二、对中职《职业道德》课程的优化措施

(一)贴近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实际

在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中,学校可以联系各行企业,增进合作,让学生在企业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使其可以早日感受到企业的文化氛围,以及工作环境,使其可以有效的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 [2],通过企业活动感受《职业道德》中爱岗敬业,勤劳奉献,责任感等。同时改进《职业道德》课程中的一些内容,把同专业的在一些领域做出成就的前辈的案例写进去,使其更加贴近学生,让学生们有认同感。

(二)丰富教学内容,创新德育方法

在中职《职业道德》教育上,应该积极寻求创新。首先,完善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教育中,配合教学目标和教学成果可以进行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感受书中的道理,养成职业道德,提高学生对于职业道德的认识。其次,要丰富教学内容,加强职业道德信念的教育[3]。可以将一些劳动模范,优秀事迹或者是学生们都很熟悉的人或事引入到教学当中,营造一个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的氛围,鼓励学生们向他们学习,努力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水平。

(三)加强教师学生认识程度

《职业道德》的课程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不能消极怠工,要充分认识到职业道德对中职生的重要程度。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用“硬灌”的方式,而是要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让学生对情感性,体验性的德育产生认识,以学生的言语出发,总结归纳,让学生们产生兴趣,自主学习。同时,学校一定要重视起来,多开展德育活动,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意识,促进中职生道德素质的不断提高以及道德境界的不断升华。

三、结束语

对于中职生的德育教育来说,诚实守信、爱岗敬业、服务奉献以及职业精神是基本内容,也是中职生步入工作岗位后必备的基本素质。通过《职业道德》的教学,可以更好的树立中职生的个人品德,促进其职业的发展。对于《职业道德》课程中低效的情况,仍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仍需我们不断的尝试、创新,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职业道德》的教学水平,更好的塑造中职生,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合格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进而使其可以在就业难的大环境中,尽快解决就业问题。

(作者单位:山西省长治市晋东南会计学校)

猜你喜欢
爱岗敬业职业道德德育
《中国德育》
傅维利,于颖: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独特品性
浅谈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基于加强企业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爱岗敬业成就辉煌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马路公仆赞
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