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6-04-07 16:35王凯梅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6年2期
关键词:思维习惯基础知识思维能力

王凯梅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教学理念也在不断发展,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也多有改变,总体上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高中地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文理兼备,涉及面又比较广泛,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探究、想象和创造的欲望,所以,教学过程也对高中地理老师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如何实现更好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将是我们探究的重要问题。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高中地理课程是高中文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在高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直以来都受到了文科师生的极大关注。高中地理的特殊之处就在于文理兼备,高中地理和历史、政治存在许多方面的相似之处,但是相比之下具有自己的特色,比如,高中地理虽然需要去记忆许多知识,但是它的知识点之间联系又比较紧密,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高中地理和数学、物理一些理科知识联系又比较密切,学生学习难度相对较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提升学生的兴趣,奠定创新思维的基础。

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很重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养成勤动脑、多思考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可以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

在学习过程中,知识和能力是相互关联的,高中地理的学习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要求比较高,只有具备坚实的地理基础知识,才能使得地理思维得到不断提高和发展。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实现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就需要加强地理基础知识的教学,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创新思维才能得到升华,所以,创造思维能力的根基还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二)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

兴趣和好奇心,是发挥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只有对地理的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够在学习中不断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高中地理的涉及面比较广,自然、人文和社会都有涉及,因此,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准备充分的教学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思维活动,达到学习和创新的教学目的。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都是被动的学习,整个过程都是跟着教师的思维,新课程改革要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创新思维的培养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探索求知心理。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手段进行改革,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开放式教学,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四)改变传统的思维习惯,发挥自主创新意识

地理教学比较接近生活,传统的教学中,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形成了一种传统的思维习惯,感觉只需要将来时教的内容记住就行了,缺少自己的思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被这种环境给扼杀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要打破传统的教学习惯以及思维习惯,充分鼓励学生发挥自主能动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五)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中,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其创新思维能力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掌握的多不一定创新思维能力就强。因此在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在不断的练习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做到综合提高。教师可以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的生活相联系,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散,实现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集中加强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结束语

高中地理是一门重要课程,它的教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重要方面。本文论述了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同时,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希望能对具体的地理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单位:甘肃靖远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思维习惯基础知识思维能力
探索发展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方法——以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为例
探索发展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方法——以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为例
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研究
通过变式训练,夯实基础知识
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研究
假期数学竞赛指导(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