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首饰佩戴方式研究

2016-04-07 16:35谢仁杰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6年2期
关键词:珠宝首饰胸针饰品

谢仁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珠宝首饰设计制品也慢慢从象征人类身份地位的标志物逐渐变成了彰显不同人个性与特征的表达介质。如今中国市场上所卖的首饰多为商版,早已不能满足人们对饰品的需求了,所以在首饰设计过程之中物件如何佩戴、如何才能在佩戴方式上脱颖而出呢?为了充分了解新型的佩戴方式,认清首饰佩戴方法的发展趋势,为今后的佩戴设计提供依据,本文将对其进行深度剖析,主要是从研究古代的首饰佩戴方式、分析目前中国市场上饰品佩戴方式的优势劣势等方面研究,分析得出今后首饰佩戴方式的设计启示。通过分析已有的佩戴方式,加深对首饰佩戴方面的认知。经过调研笔者发现现在市场所有的首饰饰品,尤其是商款的饰品的佩戴方式过于生硬。并结合现在首饰市场中出现的佩戴方式,对已有的佩戴方式进行深入剖析并作出客观评价,从设计形态以及整体性来发觉创新点。

1.古代及现代的首饰佩戴方式

在我国古代便已经有了头饰、耳饰、颈饰、臂饰、腕饰等。其中头饰便有笄、簪、钗、华胜、擿、花钿、步摇、梳篦等八大类,如若再按所佩戴的位置及方式来细分便说有上百余种也不为过。古时的妇女们对于头饰十分讲究,这点从故宫内珍藏的宫廷写实画上便可看出。她们有的将簪戴在发髻正中,有的斜插在发髻的根部。后来随着清朝后宫嫔妃们的发髻渐渐宽大起来,发簪的样式也逐渐地呈两极化发展,一种是簪头逐渐变小,如疙瘩针、耳挖勺、老鸦瓢等;另一种是发簪整体越变越大,逐渐演变成头花、扁方等大首饰。清朝后期还有一种有簪发展来的首饰:头花。为了将其固定在满族妇女的两把头上,首饰设计者们便在簪的基础上做了一个稳定的交叉托。如在针梃的顶端焊一个交叉的十字形横托,将头花的主体做在十字形横托的横、竖交叉点上。并将有装饰作用的图案环绕在其四周簇拥着主体。这样一是让头花的的主次关系明显起来,二是使头花本身将承受能力合理地分布开了。除此之外满族妇女还有头正与压鬓花这两种发饰,由此可见发饰在我国古代的佩戴方法以及佩戴方式之丰富。

2.目前中国市场上饰品佩戴方式分析与探索

市场上所卖首饰佩戴方式全无新意,我国的本土首饰品牌总是躲不过同质化这个大问题,在佩戴方式上更是极少见到有创新感的,商场里面卖的首饰基本上都是千篇一律的戒圈,耳钉,项链等等,导致大多数的消费者都已经出现了审美疲劳等问题了。但值得庆幸的是在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在私人订制的设计师们创作的过程中有一点非常重要,便是它的内涵性,首饰佩戴不局限于单一部位或者说当它具备一些诸如一件多戴又或者是我们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等等。从近些年的首饰发展趋势看来,新型的佩戴方式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在诸多的国际首饰设计大赛中,想要拔得头筹就必须得从佩戴方式与方法上花些心思了,未来的首饰设计设计师们应该将佩戴方式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之中去而不是将饰品设计完成后再将佩戴所需的链子、耳针、别针、戒圈等生硬地强加于饰品之上,这样会使得设计的物件瞬间跳脱出我们的设计氛围。在佩戴方式多样化方面,珠宝首饰作为一个多面的微型立体艺术,我们在设计之时尽情地发散我们的思维充分发挥珠宝首饰的三维视觉效果,使其每一个优秀的观赏视点都能发挥最大的视觉效果呈现给大家,但由于这一点目前在国内外都做得不太令人满意。建议设计师们多去看看雕塑观察一下由此来培养自己的多视点观赏能力。在佩戴方法与设计一体化方面,设计师在脑海里最初构思时就应该将以及的设计整体贯穿融入到佩戴的方式方法中去,例如2015年度的HRD珠宝首饰大赛中的诸多参赛作品,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Paulo Armando Ferrara de Carvalho Barbosa做的Made in Brazil,他将自己的设计完美地与佩戴方式结合,以咖啡飘散的缕缕幽香实体化成整个饰品的项圈部分,设计出来的效果令人惊艳。

3.结语

在进行珠宝首饰设计时设计师应该从一件首饰的特定环境及人群出发而设计,并以此来还被佩戴方式的设计。例如一款用于舞会佩带的立体女士胸针,可以将胸针设计为旋转环绕式的。因为这样一会较传统方式美观二会比较有新意。又如一款专为男教师设计佩带的立体胸针,它可以把胸针直接设计为类似于曲别针样式的。这些都仅仅是很细小之处的假设与处理,要把他们从设计再到制作完成还需要很大程度的推敲,而且需要进行市场的定位分析及调查,首饰市场急需进行一次关于首饰佩戴方式的重大变革。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

猜你喜欢
珠宝首饰胸针饰品
疫情下的珠宝首饰市场营销策略
气质胸针
饰品
新颖胸针
浅析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珠宝首饰
吸睛胸针
飞到少女身上的昆虫饰品
饰品与灵感间的故事
特殊用途的胸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