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生命体征测量培训效果分析

2016-04-07 02:23
护理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生命体征护士测量

齐 莉



护士生命体征测量培训效果分析

齐莉

Analysis of effect of vital signs measurement training for nursesQi Li(Shenzhen Second People’s Hospital,Guangdong 518000 China)

摘要:[目的]通过生命体征培训基地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提高护士正确操作能力。[方法]建立生命体征培训基地,制订培训内容,对工作1年内58名护士有计划地进行生命体征测量的考核,针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培训。比较护士培训前后考核成绩差异。[结果]护士培训前考核成绩均不合格,培训后生命体征测量考核良好11人,优秀25人,特优秀22人。[结论]通过培训规范了低年资护士临床测量生命体征的操作行为,提高了护士测量生命体征的准确性,为病人治疗提供了更可靠的生命体征数据。

关键词:生命体征;测量;护士;培训

我院护理部于2008年9月在全院临床科室精心挑选了14个科室作为首批“技能培训考核基地”,分别负责16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的培训、考核工作,眼科被护理部指定为“生命体征测量考核基地”。生命体征是用来判断病人的病情轻重和危急程度的指证,包括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四大体征[1]。它们是维持机体正常活动的支柱,是生命的基础,其中任何一项数值异常均代表着不同的含义。所以准确测量生命体征是每位护士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有利于临床医护人员做出正确判断,及时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并采取针对性的抢救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2013年在我科培训基地进行培训护士58名,均培训前考核成绩<85分、工作年限<1年。其中男12名,女46名;年龄18岁~25岁;护士36名,助理护士22名。

1.2方法分析培训前考核存在问题,通过基地培训后再次考核,比较培训前后差异。

1.2.1存在问题①用物准备不足:未戴口罩,未备纸巾、快速手消毒液、垃圾桶,不推治疗车,操作前后未洗手等。②测量环节出错:不能合理安排操作顺序,无计划性,操作步骤凌乱。测量前未对病人进行正确评估,如病人刚去特诊科检查完才从1楼走到5楼、血液透析病人手臂上留有动静脉瘘管等。测量位置错误,在病人前臂的尺侧触摸桡动脉;动脉深,触摸力度不够;小儿的脉快,数不清,护士不知道用听诊器听心率;针对烧伤病人,不知除桡动脉外还可以选用其他的部位测量脉搏。③测量血压时袖带松紧度不合适、位置不准确、听诊器放于袖带内测量。不能正确地判断血压数值高低,很难给病人做出正确的宣教。测量方法不正确,心律不齐、呼吸异常的病人,测量时间不足1 min;测量血压时注气速度过快,影响测量结果;不能准确读出血压值;测完血压后关闭前未将水银归于水银槽内;隔着衣袖测量血压,据马少珍等[2]研究结果,医护人员为病人测量血压时,是可以隔着<0.5 cm厚度的衣袖进行血压测量的,但对于高血压或低血压临界值或对血压测量所得值认为有疑问的病人,仍必须按照标准的操作方法进行血压测量。④测量体温时间不够,不能正确读取水银体温计的数值,与有些科室长期使用电子测温仪有关。⑤记录不足:未及时记录测量值,异常数据处理方法不正确。

1.2.2原因分析

1.2.2.1沟通障碍本组调查对象均为工作1年内的护士,刚从学校走向临床,在临床中缺乏沟通的技巧与经验,与病人沟通时呆板、不灵活、照本宣科的现象比较严重。

1.2.2.2紧张学生来基地考核,就如学生在学校考试,带着压力,难免紧张,特别是心理素质较差的护士表现得更为突出,出现说话颤音、操作手发抖的现象,最终导致丢三落四,影响了操作。

1.2.2.3经验缺乏新上岗的护士除了理论知识外没有实践的体验,体会不到理论的固有模式在临床实践中的不同,随机应变能力较差。如测量血压时要求不可打气过高过猛,听不到搏动声后再注气20 mmHg(1 mmHg=0.133 kPa)~30 mmHg。但许多护士在注气过程中自始至终未听到搏动声,于是估计注气高度,最终导致测量数值不准。

1.2.2.4操作不熟练学习不扎实,练习少,对操作流程未掌握,临床操作时底气不足,显得手忙脚乱。随着医疗护理技术的发展,临床各科室购进了许多方便临床操作的护理工具,如电子血压计、电子测温计等。新护士入科后,使用电子设备较多,很少用水银血压计给病人测量血压,造成遗忘。

1.2.2.5重视不足很多护士认为生命体征测量是每天接触的操作,较简单,所以未认真看书,考试时也未认真核对,操作粗糙,测量数据不准确。

1.2.2.6临床养成的不良习惯在临床中为了节省时间,许多的操作被护士简化了流程,但临床中许多简化是错误的,如测血压中卷袖过肘看似很简单的动作,但护士省略了,认为衣袖薄,直接将袖带绑在上面测量;袖带绑得位置低,听诊器直接塞于袖带内测量;测量时为了避免注气过低一律注气至200 mmHg以上等,都体现了临床操作的不严谨。

1.2.2.7异常数据的处理方法欠妥当测得病人生命体征中的数据有异常时不能及时采取应对处理措施。如唇腭裂患儿术后回房后因疼痛或惊吓哭闹不止,心率可达150/min左右,而颞颌关节病成人女性病人术后心率达150/min,应是完全不同的处理方法。而培训的护士大部分不能分辩不同,不知道前者靠家长哄劝、抚摸使其安静,后者则需报告医生并请心内科会诊处理。

1.2.3制定对策

1.2.3.1抓主要问题对考核中出现的主要问题,重点培训,考核完后一对一地对考核质量进行点评,让其知道自已存在的不足。听诊法因个人原因而有差异,不同的人测量的结果不尽相同,听、看、读、反应快慢、心理暗示、动作协调性、放气速度都会对血压测量的结果产生影响。

1.2.3.2认真示范与讲解每位基地老师都要对学生负责任,不能讲人情使其蒙混过关,要针对学生存在的不足进行个性化培训并示范。

1.2.3.3巩固学习每个考试不合格的护士,留给其充分的复习、训练时间,并将基地的操作流程与考核标准放于护理部内网中,方便护士参考。在需要的时候基地老师可随时提供指导。

1.2.3.4基地规范建立科室基地培训的团队;制订培训对象及目标、培训操作技术准入及考核评价标准等内容;制订教学计划及操作规范、理论课时安排、专科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组织实战训练及培训考核。

1.2.3.5考核严格科室由3名通过护理部考核认可的护士承担培训与考核,考核标准统一,扣分严谨,对于不合格的护士要求重新学习、重新考核直至过关。

1.2.3.6培训内容生动结合临床,制作操作演示PPT供学员观看。

1.2.3.7提高护士的重视度许多临床科室本着省时省力的目标已较多使用现代化的护理工具,就生命体征这一项目有电子血压计、电子体温计,而基地培训仍采用水银体温计、水银血压计进行训练。虽然有文献报导电子血压计与水银血压计最终测量的结果偏差无统计学意义,但水银血压计测量血压根据柯氏音的工作原理,其测量准确是公认的事实,是目前临床测量血压的常用标准方法,是临床血压测量的金标准。诊断高血压就是根据采用核准的水银血压计测量的血压值为标准而做出的判断。另外当怀疑临床电子血压计所得数据有误时,需要用水银血压计进行数据复核。因此水银血压计虽然在临床中已较少用,但护士掌握其测量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1.2.4考核标准设计标准考核项目打分细则,制订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随机选择1例病人对护士进行考核,根据评分标准给予每个被考核护士相应的分数。<85分为不合格,85分~90分为良好,91分~95分优秀,>95分为特优秀。

1.2.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1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

2结果

护士培训前考核成绩均不合格,培训后生命体征测量考核良好11人,优秀25人,特优秀22人。详见表1、表2。

表1 护士培训前后单项操作

表2 护士培训前后测量生命体征

3讨论

护理部设立基地培训的目的是规范护士的操作,让每个从基地培训出来的护士能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生命体征测量是一项基础操作,步骤简单,但新护士重视不够,考核前未认真对待,导致操作时随意性大,出现违背操作流程及原则的错误。培训基地建立后,护理部直接对基地老师进行考核,筛选出优秀的临床护士做指导老师,并对基地工作定期进行检查,使基地工作保质保量。基地从培训、考核、发现问题、制定对策等方面入手,对每个进入基地的护士都严格要求。生命体征测量的难点是测量血压,通过培训,护士理解了测量血压的知识,掌握了操作的细节,保证了临床生命体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为临床更能准确及时地观察到病人的病情变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何晓明,孙亚男,李苏丽,等.生命体征教学实验课拓展的初步探讨[J].中国临床护理,2012,4(4):336-337.

[2]马少珍,冯晓珍,李少华,等.衣服的厚度对血压测量影响的探讨[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6,11(5):399.

(本文编辑苏琳)

(收稿日期:2015-02-15;修回日期:2015-10-26)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03.040

文章编号:1009-6493(2016)01C-0367-02

作者简介齐莉,主任护师,本科,单位:518000,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生命体征护士测量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把握四个“三” 测量变简单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和计算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与计算
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对雾化治疗的哮喘患者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的影响
研究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时疼痛和生命体征的影响
有创机械通气在重症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