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空间地下商场防火对策

2016-04-07 02:18
山西建筑 2016年11期
关键词:消防设施商户分区

顾 晓 鸣

(咸阳市公安消防支队,陕西 咸阳 712000)



某大空间地下商场防火对策

顾 晓 鸣

(咸阳市公安消防支队,陕西 咸阳 712000)

结合某地下商场的建筑特点,探究其火灾隐患产生的原因和火灾危险性,从防火分区划分、安全疏散通道、消防设施、安全培训等方面,提出科学对策,以便进一步加强地下商场类大空间、大跨度建筑物的消防管理,增强火灾防控水平。

地下商场,火灾,消防设施,防火分区

0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快速增长,为增大空间利用率、缓解城市衣食住行各类难题,地下建筑应运而生,且已成为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如地下商场、地下商业街、停车场、旅馆、娱乐场、地铁、仓库等等。如某市中心地段地下商场,集餐饮、娱乐、购物、休闲于一体,极大的满足了城市居民的日常消费需求,但由于地下商场自身建筑特点限制,呈现人员多而密集、可燃物多而分散、线路管路设备多而集中等特点,极易滋生火灾隐患和各类不安全因素。因此,加强地下商场消防安全分析和防火对策研究十分必要。

1 地下商场建筑特点

1.1 空间体积大,功能分区多

某统一广场建筑设计占地面积2 000 m2,建筑面积3 500 m2,空间平均净高6 m,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下1层二级耐火等级,室内设计地面与室外地面高差11 m,设有室内消火栓、火灾自动报警、自动喷水灭火、自动防烟排烟和火灾事故应急照明等自动消防设施,有两个防火分区、两个下沉式空间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商场内各类管道、线路林种,功能分区繁多,租户30多家,是典型的集百货、服饰、餐饮、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地下商场。

1.2 可燃物品多,火灾荷载大

一些商户为了追求片面的视觉效果和经济效益,大量使用各种灯饰电器和易燃可燃装饰装修材料,线路敷设达不到相关法律规范要求,装修材料达不到相应耐火等级;另有一些商户,为了招揽生意、增加收益,过多的堆放货物,占 用疏散通道、遮挡消防设施等等这些问题看似不大,一旦发生火灾,不仅导致火灾危险性增大,疏散难度增加,而且易燃可燃的装修材料和货物燃烧生成的有毒烟气,也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1.3 用途变更快,结构复杂化

地下商场为了经济利益将商铺转包给个体商户,一些商户在进行商铺划分与装修时,擅自改变建筑结构,重新划分功能分区,不仅改变甚至破坏防火分区使用功能,而且大量使用不合格的装修材料,且室内安全通道、安全出口发生改变,通道曲折、门卡多,使得地下商场空间结构更加复杂化,火灾危险性也相应增加。

1.4 管理意识差,消防隐患多

地下商场的商铺因为大多转包给个体商户,造成公共消防设施责任不明确,导致很多设施器材损坏丢失却无人问津;一些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安全意识差,对固定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不上心,为了应付执法部门检查临时抱佛脚,甚至造假;发现商户违规占道、乱拉电线等问题也不及时制止,导致隐患越积越多,最终酿成惨剧。

2 地下商场火灾特点及火灾危险性

2.1 火灾蔓延迅速,易造成轰燃

地下商场一旦发生火灾,由于可燃物多,且相互毗连,火势蔓延迅速,加之地下建筑空间相对密闭,烟气中含有的可燃颗粒极易在很短时间内积聚,达到一定浓度范围,受高热或明火产生轰燃现象,加快火灾蔓延。

2.2 烟气排放困难,灼伤毒性大

地下商场以经营服装、鞋帽、小百货为主,辅以餐饮、娱乐等设施,由于储存商品大部分是化纤、皮革、橡胶等等物品,加之各类灯饰和耐火等级达不到规范要求的装饰材料,这些易燃可燃物品均具有燃烧速度快、发烟量大、燃烧产生烟气毒性大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此类物品经不完全燃烧,释放出大量对人体有麻醉、刺激作用的有毒气体,比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等气体,在地下商场的封闭空间内,空气流通性差,高温有毒的烟气会迅速聚集、弥漫,对被困人员的呼吸系统造成刺激,引起麻痹、窒息,甚至死亡。

2.3 人员恐慌异常,疏散逃生困难

地下商场因自身建筑特点和人为改变内部结构等因素,致使高温有毒烟气具有减光性,使可见度大大降低,加之群众对商场建筑结构、功能分区、特别是应急疏散通道不熟悉,且具有恐慌、盲从和不知所措的心理特点,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群众四处逃散,互相拥挤、踩踏现象,疏散逃生极端困难。

2.4 消防设施故障,火灾扑救难度大

大多数地下商场因为分散转包给商户,消防安全制度不落实,责任人不明确,消防设施安装、维护、保养不到位、不及时等问题突出,一旦发生火灾,原本应当最先发挥作用的内部消防设施形同虚设,消火栓无水、灭火器数量不足、过期、压力不足、消防设施无法正常联动等等,给第一时间控火扑救带来极大被动。同时,由于地下商场通风、排烟、采光和空间结构的限制,给消防员进行内部火灾侦查、疏散救人、内攻灭火带来许多变数,从而严重影响地面指挥人员的正确决策和地下建筑内指战员的灭火救人行动。

3 地下商场火灾防控的思考与对策

3.1 严格划分防火分区,控制装饰装修材料

按照现行GB 50016—2014建筑设计消防规范要求,地下商场应当严格划分防火分区,按照各区域不同的适用功能及重点部位,确定防火分区,严格落实营业区域和仓储区域、设备机房和办公区域、地下层和地面层等区域划分,并确保各区域能够落实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同时,个体商户在装修时,也应当严格按照《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要求执行,商场的营业厅、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的门厅顶棚、地面以及墙面、售货柜台、固定货架、展览台等采用A级装修材料,隔断采用B1级装修材料,相关装修严禁使用易燃可燃材料。另外,装饰装修物严禁遮挡消防设施。因此,商场管理部门应当在商户入驻、装修时,明确相关防火安全规范,并加大对装修装饰材料和电气设备的督促和检查力度,如若发现问题,及时向消防部门报告。

3.2 畅通安全疏散通道,确保防排烟设施完好

安全出口、疏散通道作为地下商场火灾逃生的唯一路径,必须时刻保持畅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占用、堵塞、锁闭。因此确保安全疏散通道畅通,就要求商场的管理者必须严格履行自身的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不得以任何理由随意封闭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并且要每日开展防火巡查,防止违规占用防火间距、疏散通道,防止临近商户在卷帘下堆放货物等等。同时,也应当进一步明确商户的消防安全责任,要求共同维护公共消防设施完好、不随意堆放、积压货物,不占用防火间距等等。再者,地下商场空气流通性差,烟气聚集快,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因此有效地防排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烟气和火焰造成的损失,降低空间温度,有利于消防人员对被困人员及物资进行抢救及疏散。对于自然排烟效果不尽如人意的地下商场,可以利用建筑自身的机械排烟系统,及时有效的在火灾第一时间开始排烟,再辅助人工排烟,如破拆排烟、喷雾水排烟等等,最大限度排烟降温,防止烟气扩散带来的阻碍。

3.3 加强消防设施维保,引入第三方机构监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明确规定:“依法应当进行消防验收的建设工程,未经消防验收或者消防验收不合格的,禁止投入使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案”。但目前越来越多的火灾事故显示,造成火势蔓延及人员伤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建筑消防设施故障瘫痪、无法使用,如“12·25”洛阳东都商厦火灾事故、“1·6”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火灾等等,而经过消防验收、消防部门检查和每年年检的消防设施依然问题频出的原因则是由于管理部门疏于管理,对火灾存在侥幸心理,因此在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上也往往懈怠拖延,导致小问题日积月累酿成大祸。消防机构只能动态监管社会单位关于消防设施的安全隐患问题,却无法代替单位完全解决,因此,需要引入第三方消防设施检测维保机构,针对设施年检、故障修护以及设施系统性能跟踪检测等问题建立全面的监测档案,不仅解决了社会单位监管不力的问题,又在一定程度上辅助了消防机构对于消防设施的监管。

3.4 强化消防宣传培训,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消防安全的宣传教育形式和方法一定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这是一个长期且耳濡目染的过程,所以我们所选择的宣传形式一定是符合场所性质及经营形式的。地下商场商户多,经营形式多种多样,单一的演练或培训模式并不能真正起到宣传教育的目的,因此,针对多种经营形式的地下商场提出几点消防安全建议:

1)根据商场的经营类型及特点,将日常可能产生的火灾隐患问题及自防自救的对策做成简洁明了的动画、宣传片或者公益广告,在各个区域的宣传屏幕上循环播放,起到耳濡目染的宣传效果;

2)针对地下商场某重要部位,如设备机房、某餐饮后厨等等部位开展灭火救援演练,重点强化重要部位临近商户的应对措施;

3)要加强对个体商户及商场管理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有针对性的设置培训课程,贴近实际、寓教于乐;

4)有针对性的开展火灾事故典型案例展播,起到警示教育群众、提高防范意识的作用。

当真正发生火灾以后,还可以尝试借鉴香港“趁热打铁”的做法,由相关调查部门组织召开火灾现场会,公开部分火灾现场,召集相关单位及群众就地召开宣传现场会,讲原因、讲损失、讲危害、讲教训、讲对策,立足实地抓宣传、抓教育。

地下建筑特别是地下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防控工作一直以来都是消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只有通过不断加强基础消防设施的投入和限制易燃可燃材料的使用,以及单位自身责任的落实和群众消防意识的提高才能将火灾危险性降到最低,最大限度的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年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2] GB 50222—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S].

[3] GB 50016—2014,建筑设计消防规范[S].

[4] 候鸿涛.建筑安全消防检测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5] 吕建赖,艳 萍,梁 茵.建筑防排烟工程[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2.

Fire preventing countermeasures of the large-space underground shopping mall

Gu Xiaoming

(XianyangPublicSecurityFire-FightingDepartment,Xianyang712000,China)

Combining with the underground shopping mall building features, the paper explores its fire and occurring causes and fire hazards, and puts forward scientific countermeasures from aspects of fire protection district division, safety evacuation passage, fire-fighting equipment and safety training, with a view to further strengthen fire-fighting management of large-space underground shopping mall and large-span building, and to strengthen fire-fighting control level as well.

underground shopping mall, fire, fire-fighting equipment, fire protection district

1009-6825(2016)11-0251-02

2016-01-23

顾晓鸣(1981- ),男,工程师

TU998.12

A

猜你喜欢
消防设施商户分区
建筑消防设施易被忽视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上海实施“分区封控”
建筑消防设施安全监督与检查
高层建筑消防设施检测问题研究
江苏赣榆农商行 上线商户回访管理系统
“543”工作法构建党建共同体
浪莎 分区而治
关于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与保养管理
工商银行 银行业首家商户发展中心成立
基于SAGA聚类分析的无功电压控制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