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里鹰山植物园总体规划

2016-04-07 20:00赵志强韦二雄
山西建筑 2016年17期
关键词:植物园规划设计景观

赵志强 赵 宁 韦二雄

(哈尔滨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10)



·规划·建筑·

满洲里鹰山植物园总体规划

赵志强赵宁韦二雄

(哈尔滨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10)

摘要:以满洲里鹰山植物园为案例,应用GIS进行场地分析,从植物园的功能布局、空间景观、交通组织等方面,阐述了植物园的总体规划方案,旨在创造出集观光旅游、科普教育、生态示范、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以欧陆风情为特色的综合性植物园。

关键词:植物园,规划设计,景观,地域特色

0 引言

植物园是承载科研、科普、旅游、物种保护、物种资源开发等诸多功能的综合体[1]。植物园作为专类园一直是规划设计者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最初植物园主要作用是进行植物的引种驯化,选种和育种工作,是园林植物实践方面的科学研究机构,同时也是科普教育的园地[2]。随着时代的发展,植物园的发展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与挑战[3]。由35个专类园和来自五大洲引种植物的绿环围合而构成的上海辰山植物园是植物园的又一巅峰之作,不仅提供了一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栖息地,而且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共识[4]。

近年来,针对植物园的地域特色的营造问题,多位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5-7],本文以满洲里鹰山植物园为案例,探讨如何创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植物园景观。

1 现状条件分析

1.1规划范围

鹰山植物园北起胜天池高压走廊,南至联发实业,西起兴工路,东至外环路,总面积97 hm2。其中植物园南侧面64.4 hm2;北侧面积40.6 hm2。

1.2植物与地理区位划分

植物区位:位于欧、亚森林植物亚区与东亚草原植物亚区交界处。

地理区位:位于东北湿润、半湿润暖温带与内蒙古温带草原交界处。

1.3区位及周边环境分析

满洲里市区内现有8处主要景观节点,鹰山植物园、查干湖、国门形成了满洲里市整体景观体系的三个控制点,沿中央街形成了景观廊道,鹰山植物园是景观体系中的东侧门户。

1.4现状用地分析

山顶部分为欧式婚礼宫及现状城雕,园内有部分植物,北侧有一蓄水池,供园内植物灌溉。

1.5GIS分析

高程在632 m~694 m,高差62 m,大部分面积集中在632 m~663 m之间。

坡度山下平缓,山上稍陡,90%的区域坡度在5°~11°之间,北部陡坎的存在带来较多南向坡面。

结论:参与性园区设置在地势平缓的南向坡面。植物专类园区因地就势,依据现状地势及土壤条件穿插分布在园区内。

1.6山体生成模型

基础地形:低山丘陵地貌,地势呈东高西低,北陡南缓之势,北坡平均坡度11°、南坡平均坡度5°。

1.7场地优劣势分析

优势:有特色的地域文化,优越的区位条件,是城市发展的重点区域。

劣势:区域内水资源不够丰富,很少有地表水体;该地属于平缓过渡,无类型丰富的地貌;土壤多为砂质土壤,土壤pH值为7.5~8.0;区域内现有植物品种较少,群落较单一。

2 总体规划

2.1设计原则与总体构思

1)规划目标定位。

满洲里鹰山植物园是以区域植物种植资源收集、园艺植物展示为主要内容,集观光旅游、科普教育、生态示范、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以欧陆风情为特色的综合性植物园。

2)规划原则。

a.生态环保原则。全园基础绿化所用植物规划应来源于当地的乡土植物,如樟子松、青扦、云杉、沙地柏等。

b.以人为本原则。充分考虑使用人群的需求,调动游人“形、声、色、味、触”的五感,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规划设计相关体验性内容。

c.可行性原则。植物园的规划设计应从可行性的角度进行规划。尤其是植物资源的应用与保护,以及相关项目的规划一定从可行性的角度进行规划。

3)指导思想。

a.突出满洲里植被特点,打造自然、生态的植物园。

b.以植物为表现主题,创造景观各异,季相变化丰富,地域特色鲜明的植物景观。

c.运用现代造园理念,塑造大气、疏朗、清新的植物园景观。创造森林、草原、湿地等不同的自然景观类型。

2.2规划对策

1)依据地势、风向、土壤等自然条件确定植物园的功能分区与植物景观区。

2)建立雨水收集与灌溉系统。借鉴国内外先进案例,确立雨水收集、灌溉系统,弥补区域内缺水的现状。

3)制定土壤改良方案。根据种植植物特性对园区内部分地块的土壤通过换土、深翻、灌水、隔碱、加入腐殖酸等手段来降低土壤的pH值,以满足植物对土壤的要求。

4)塑造局部地形,营造园区小气候。在设计过程中因高就低地挖湖堆山,创造出自然山水式园林的地形地貌,打造不同生态环境以供不同植物生长。

2.3规划结构

规划采用“两轴、一环、多核”的结构进行布局,两轴即以东西两侧入口连线延伸到山顶婚礼殿堂为轴线。一环即规划主要公园环路。多核即沿两轴一环布局的多个公园节点。

3 分区设计篇

本规划将整个植物园分成1个中心、2个专类园及8个景观区。

1)中心入口景观区(苍穹绿歌)。

本区以树与花为主题,是植物园观光的入口景观园区。由入口标志性景墙与有序树阵完美结合,通向各主题园区的核心分支点的入口广场(树之廊),是鲜花盛开、人流如织的集散中心,营建花绿满溢、充满活力的欧式风情,以丰富多样的种植景观欢迎游客的光临。

主要设施:主题雕塑景墙、花之回廊、台阶状景观花坛、树之街、花香广场、主题雕塑。

2)欧洲风情植栽区(欧风情韵)。

本区以欧式婚礼殿堂为视觉终点,欧陆风情为景观主题,林荫大道全长约1 200 m,由西至东贯穿公园两侧边界,形成公园主要视觉轴线。林荫大道不仅能满足基本的交通功能,而且通过不同层次的植物配置以及铺地和休息场地的设计,使游客可以在树荫下散步、休闲并且体验变化丰富的植物景观。景观路宽为20 m,中间为5 m景观道,两侧为5 m行道,三条道路之间分别用2.5 m景观绿化带隔开。中间人行景观道两侧列置欧式灯柱,绿化景观带中网格状的1 m高的剪形绿篱分隔出若干半私密小空间,其中种植块状色带灌木,同时在中间大道的地面每隔40 m镶嵌植物进化示意图(地砖),使游客逐步感受到园内丰富的植物氛围。

3)城市文化纪念区(苍穹牧歌)。

本区以“田”的肌理为道路基础,人文主题与休憩构筑穿插于林地、地被植物之间,展示了城市、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利用竖向处理由北向南由高到低,台地与植物之间形成多条视觉通廊。

4)儿童植物游乐区(欢乐童年)。

本区营建在快乐玩耍中促发儿童形成自然观基础的自然体感的游览园区,主要栽植一些无毒无味耐修剪的植物,通过修剪使植物形成迷宫、小动物的形象,供儿童在此嬉戏欢笑。

5)园艺体验区。

结合国内外流行的“园艺疗法”,建立园艺体验区,使游客在此能够通过从事各种园艺活动,缓解日常生活的压力及负面情绪,同时可以通过认领等手段将体验延续。

6)管理服务区。

以管理服务为主的区域,同时设有特色植物纪念品销售、餐饮等项目。由休闲餐厅、咖啡、茶馆等组成的零售型商业设施,商业景观空间,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可以综合利用的好去处。

7)蔷薇科专类园。

蔷薇园中央是欧式主题广场。形成系列拱门、蔷薇花廊、主题雕塑广场和蔷薇花园。局部地形起伏,乔木支撑,风格自然且现代。

8)松柏专类园。

松柏园设计模仿自然景观,结合原有植物与地势堆坡造景,密植松柏类植物,辅以各种灌木形成独特的自然植物景观。

9)满洲里植被生境展示区。

成片秋叶树(杨、榆、山杏、柳、槭等)构成美景。色叶树的树叶由绿变成红黄色,形成美丽独特的色叶景观。草坪提供游人玩乐空间。

10)原生植物保育区(高天流云)。

该区主要体现对当地原生物种的保护为主题的区域,通过设计不同的生境栽植适合的原生植物,展示满洲里宝贵的植物资源,同时设置为内蒙古植物群落的展示与研究。

11)温室展示与植物研究中心。

由于地处寒冷地域,特规划现代化植物展览温室,展示不适合在北方栽植的热带植物。同时为科研人员规划植物研究中心,提供科研引种驯化的场地。

4 结语

通过规划设计,总结出以下几点在规划时需要注意的方面:首先,由于植物园的建设对于气候等条件的特殊要求,因此在规划时首先应该科学地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其次,植物园的发展应朝更综合与更专业的方向发展,以便开展科普应用推广。最后,植物园规划设计应更多地从植物的角度开展相关参与性强的活动,从而能够与其他类型公园相互区别,更彰显植物园的特色。

参考文献:

[1] 张莹,胡望舒.柏林植物园规划设计分析——以大莱植物园为例[J].国际城市规划,2011(4):123-126.

[2]郦芷若,陈兆玲.植物园规划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北京林学院学报,1982(2):66-77.

[3]郑曦.当代植物园规划策略[J].中国园林,2012(6):54-59.

[4]克里斯朵夫·瓦伦丁,丁一巨.上海辰山植物园规划设计[J].中国园林,2010(1):4-10.

[5]王浩,毛锋,苏文松,等.植物园规划设计的地域性特色塑造方法[J].规划师,2009(2):44-47.

[6] 方尉元.植物园地域性景观特色规划研究——以宁波植物园规划设计为例[J].中国园林,2012(9):44-47.

[7] 苏文松.植物园规划设计的地域性特色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8.

中图分类号:TU984.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825(2016)17-0001-02

收稿日期:2016-04-02

作者简介:赵志强(1978-),男,高级工程师

On overall planning for Eagle Mountain botanic garden

Zhao ZhiqiangZhao NingWei Erxiong
(Harbin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Harbin 150010,China)

Abstract:Taking Eagle Mountain botanic garden as the case,the paper undertakes tie site analysis with GIS,illustrates the overall planning scheme of the botanic garden from the functional layout of the garden,its spatial landscape,and traffic organization,so as to integrate various functions of the garden including touring,scientific education,ecological demonstration,and entertainment,so as to create the integrated botanic garden featured with the Europe-style.

Key words:botanic garden,planning design,landscape,regional feature

猜你喜欢
植物园规划设计景观
植物园的“虎”明星
跟动物聊国家植物园
规划设计作品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大暑傍晚的中山植物园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