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字词 学寓言

2016-04-07 07:38梁敏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禾苗农夫生字

梁敏

《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故事篇幅短小,浅显易懂,即便是孩子,故事内容也能轻松读懂。但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这则故事的道理,必须让学生跟随农夫完整、真实地体验这个“揠苗助长”的过程,在一笑过后,品出其中的滋味,这样道理才会植入学生的心田,才会为学生们以后的人生路指明方向。

于是,在教学中,我紧扣字词教学,借助它们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寓意。

一、以词悟其神

对中年级的阅读教学,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充分关注文中重点字、词”的教学要求。通过对文章中关键字词的感悟,能够使学生对文章的主旨了然于胸。例如课文第一自然段中有“巴望”一词,为了能够让学生透过这个词语看到农夫焦急的内心,我设计了下面这样的流程。

1.什么叫“巴望”?(示图)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个农夫的眼睛,你能读出他的内心在想什么吗?

2.眼睛在看,心里却是着急得很。那这个“巴望”该怎么读?请你来试试。

3.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带着你的体会读读第一句。

4.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5.小结:长势缓慢的禾苗让农夫很是焦急。出示填空。(可加动作、语言)

第一天,农夫来到田边,看着禾苗,无奈地不停地叹息;

第二天,农夫来到田边,看着禾苗, ;

第三天,农夫来到田边,看着禾苗, ;

第四天,第五天……看着长势缓慢的禾苗,农夫心里十分着急。

通过以上看图猜内心、自身找同感、填句悟其心的方式,使得学生很好地理解了什么叫作“巴望”,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农夫内心的焦急。

二、以字会其意

一个生字的教学,如果仅仅停留在对字音、字形、字义进行讲解的浅层次上,是不成功的。如果能巧妙地抓住文中的一个生字,将其回归到文本,品析其在文中的特有含义,就不仅能让学生掌握了它,而且对课文的深入理解也将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下面以本课生字“焦”的教学为例加以说明。

1.农夫的样子都被我们看到了,他对禾苗说的话也被我们听到了,下面看老师写“十分焦急”的“焦”字。

(解说:“隹”在古时候是指短尾巴的鸟,下面的四个点是指火,火把鸟的羽毛烧着了,把鸟给烤熟了,烤焦了,这就是这个字本来的意思。后来呀,人们就说当你看着一只那么美丽的鸟儿被火烤的时候,内心肯定会非常焦急,想把它救出火海。“着急”就是“焦”后来的另一个意思了。)

2.怎么样,有意思吗?那就请你在书上描红写一个“焦”字。上窄下宽,一定要注意写好这四点。

刚才我们说,这个“焦”主要有两个意思,一是指鸟被烤熟了,一是指内心着急。在我们的课文中它应该选择哪种解释?学生回答:内心着急。那你能不能说说有哪些成语能说明人的内心着急呢?老师也收集了几个,请大家读一读。(词卡揭示:迫不及待、急于求成、急不可待、操之过急)

借助这个“焦”字的引申义,引导学生说出有关人们心急的成语,这既是积累,更是为下文理解寓意作铺垫。对于“焦”字书写的指导,除了要区分先前同是上下结构的生字“寓”的书写外,还要以一字带多字进行教学,这样既学会了一个字,又带学了一类字。

三、表演读,释意明其心

当学生学到课文第二小节,从师生对比朗读“一棵一棵”这个词语中体会到了农夫的劳累时,以此引出对“筋疲力尽”的教学。如何将这个成语的理解落到实处呢?查字典?查网络?这样理解都不够生活化,不能让学生走入农夫的内心,于是,我做了这样的设计。

什么是“筋疲力尽”?

1.师演生说。

①我拔呀拔呀,累得我(动作:大汗淋漓)

②我拔呀拔呀,累得我(动作:气喘吁吁)

③我拔呀拔呀,累得我(动作:双腿发软)

④我拔呀拔呀,累得我(动作:直不起腰)

⑤我拔呀拔呀,累得我(动作:说不出话)

原来,像这样累得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双腿发软、直不起腰、说不出话就是“筋疲力尽”。

2.好,谁来读好这段话?(评价:既然累成这样,最后的这个“筋疲力尽”怎么还读得那么有力呢?这个词该怎么读?重音轻读,谁再来试试?先个别读,再齐读。)

几个小小的动作,让学生对词语原本模糊变得清晰,他们可以准确地用生活经验来描述词语的意思,并且在学得快乐的同时,理解了农夫,走进了他的内心。

作者简介:江苏省溧阳市第二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禾苗农夫生字
读儿歌识生字
小熊的家
生字辨识大闯关
农夫和蛇
农夫和蛇
禾苗上的露珠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To Pull Up Seedlings To Help Them Grow
有趣的折纸
回归自然做个城市农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