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H2S中毒肺损伤的分期影像学表现

2016-04-08 03:05焦晓敏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普查科辽宁大连11600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年22期
关键词:肺水肿片状硫化氢

焦晓敏 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 普查科 (辽宁 大连 116001)

急性H2S中毒肺损伤的分期影像学表现

焦晓敏 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 普查科 (辽宁 大连 116001)

目的:探讨急性硫化氢(H2S)中毒肺部损伤的分期影像学表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急性H2S中毒患者的胸部CT表现。结果:轻度14例(46.67%),其中4例影像学正常,10例表现为肺血管纹理稍增粗,其中1例有少量胸腔积液。中度10例(33.33%),主要表现为两肺下叶磨玻璃影,其中6例出现模糊的小叶中心结节,4例有斑片状实变影,3例有间质改变,3例有少量胸腔积液。重度6例(20.00%),5例表现为中央型肺水肿,1例表现为弥漫性肺泡性肺水肿。治疗4~8d后进行复查,患者病灶明显吸收,轻度患者基本痊愈,重度患者吸收较缓慢。结论:了解急性硫化氢中毒患者肺损伤影像学表现,可对肺损伤程度作出评估,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硫化氢 中毒 肺损伤 影像学

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易燃并具有强烈腐败臭鸡蛋味的气体,分子质量34.08,蒸汽比重1.19,易积聚在较低部位。工业上很少使用H2S,其多为工业生产或是生活中产生的废气。H2S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机体,大部分在体内氧化成硫酸盐和硫代硫酸盐通过尿液排出,小部分以游离硫化氢的形式从肺排出[1]。急性H2S中毒是指在短时间内大量吸入H2S所致的以急性呼吸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可累及呼吸系统、CNS、心脏和肝脏等多器官系统。急性硫化氢中毒病死率很高,因为高浓度或极高浓度的H2S可直接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区的化学感受器,反射性的引起呼吸抑制或者直接抑制延髓,使呼吸和血管运动中枢麻痹,从而发生猝死[2]。本研究对本院2010~2015年间收治的急性H2S中毒患者的肺损伤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现将其CT表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职业病诊断标准[3],选取了本院在2010~2015年收治的急性H2S中毒患者30例,其中轻度中毒14例,中度10例,重度6例。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22~57岁,中位年龄为40岁。因处理造纸厂污水、工业管道和从事渔业工作等时,突发意识不清,昏迷时间1~120min,平均昏迷时间13min,意识清醒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等表现。清醒后咯粉红色泡沫样痰者3例,刺激性咳嗽、咯白色泡沫样痰者9例,呼吸抑制、浅慢者5例,呼吸急促者19例,抽搐者8例,有恶心、呕吐和胸闷者23例。体格检查:心动过缓者5例,心动过速者17例,双肺弥漫性水泡音者7例,双肺干、湿性啰音者19例,全身皮肤湿冷2例,血压下降者2例。实验室检查:ALT升高24例,AST升高22例,GGT升高20例,尿酸升高20例,尿白蛋白升高10例,尿转铁蛋白升高8例,尿免疫球蛋白升高5例,肌红蛋白升高20例,肌酸激酶升高15例,C-反应蛋白升高6例,乳酸脱氢酶升高者7例,α-羟丁酸脱氢酶升高7例。患者入院后采取高压氧、各种对症治疗以及保肝、护肾、保心、养胃和营养支持等治疗后出院,未出现死亡,平均住院时间15d。

1.2 方法

CT检查:采用飞利浦Brilliance 16层螺旋CT扫描机。扫描范围从胸廓入口到膈肌水平。扫描参数:扫描层厚5mm,间隔5mm,矩阵512×512,管电压120kV,电流180~230mA,纵膈窗位40HU,窗宽400HU,肺窗窗位~600HU,窗宽1200HU。

影像分析方法:所有影像资料均由3位副主任以上医师共同阅片,并达成一致意见。

2.结果

2.1 轻度急性H2S中毒的CT表现

轻度中毒患者共14例(46.67%),急性期表现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其中4例影像表现正常,10例表现肺纹理稍增粗或边缘模糊,其中有1例合并左侧少量胸腔积液。2例经4~8d治疗后,进行复查,均无纤维条索残留,未见新发病灶。选择其中1例患者的CT如下图1a、图1b所示。

2.2 中度急性H2S中毒的CT表现

中度中毒患者共10例(33.33%),急性期表现为急性化学性支气管肺炎,病灶分布右肺上叶2例,右肺下叶5例,左肺上叶1例,左肺中叶1例,左肺下叶6例,病灶形态呈斑片状磨玻璃影7例,大片状磨玻璃影1例,出现模糊的小叶中心结节6例,斑片状实变影4例,间质改变3例,支气管双轨征1例,未见大片状实变影。合并一侧胸腔积液2例,合并两侧胸腔积液1例。经治疗后,8例3~5d进行复查,肺内病灶均有明显吸收,病灶边界变清,密度变淡,3例合并胸腔积液均吸收。5例8~15d进行复查,肺内病灶基本吸收,1例有纤维残留,该患者32d后复查仍有少量纤维残留。选择其中1例患者的CT如下图2a、图2b所示。

图1a. 轻度急性H2S中毒患者1例肺CT片

图1b. 轻度中毒患者,两肺血管纹理稍增粗,未见实质性浸润病灶

图2b. 中毒重度患者,两肺下叶斑片状稍高密度影,密度不均

图3a. 重度急性H2S中毒患者1例CT表现

图3b. 中央型肺水肿,两肺蝶翼状分布的磨玻璃影,其内以中内带为主,分布沿重力线方向逐渐增密,病灶边缘不清,大片状实变影,伴充气支气管征。

2.3 重度急性H2S中毒的CT表现

重度中毒患者共6例(20%),5例表现为中央型肺水肿,两肺表现为蝶翼状分布的磨玻璃影,以中内带为主,分布延重力线方向逐渐增密,病灶边缘模糊,有大片状实变影,伴支气管充气征。1例表现为弥漫性肺泡性肺水肿,两肺弥漫性大片状磨玻璃影,有边缘模糊的小叶结节,且部分融合成团,内有实变影,分布延重力线方向逐渐增密。经治疗后,6例2~6d进行复查,肺内病灶均明显吸收,密度变淡,可见结节状和纤维状高密度影。4例8~10d复查,病灶进一步吸收,结节状和纤维状影变小。2例两个月后复查,仍可见纤维残留,其中1例半年后复查,依然有纤维残留,但纤维灶范围明显缩小。选择其中1例患者CT如下图3a、图3b所示。

3.讨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接触H2S的职业有70余种[4]。近年来,H2S中毒严重危害了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H2S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其毒作用机制是高浓度的H2S进入人体后,呼吸链中的细胞色素氧化酶三价铁与二硫键结合,抑制电子的传递和氧的利用,阻断细胞内呼吸,使组织细胞缺氧[5]。

H2S对肺组织的损伤是因为H2S与呼吸道的水分接触后,迅速溶解并与Na+结合,对咽喉、呼吸道粘膜等产生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并且可以引起中毒性肺水肿,其机制可能与H2S使肺微血管通透性增高有关,且肺水肿通常无潜伏期,可发展为ARDS。杨志辉等[6]认为,H2S导致的肺损伤是由细胞毒性作用、细胞内窒息、肺表面活性物质受损、呼吸爆发氧化应激损伤等共同参与造成。

急性H2S中毒患者受损害程度与接触时间、吸入量、吸入浓度、个体因素以及防护措施等有关,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肺炎以及肺水肿[7]。H2S急性中毒肺水肿的影像学表现主要为发病部位两肺弥漫分布,中外带为著,病变部位累及两个及两个以上的肺叶,病变形态为斑片状或云絮状的渗出性高密度影,分布延重力线方向逐渐增密[8]。少数患者会出现胸腔积液,治疗后病灶吸收快,而结节状影则吸收较慢。本研究1例出现肺水肿,其临床表现与上述基本相符,但以中内带为著,并伴有充气支气管征。

急性H2S中毒各期胸部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表现有较好的一致性,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少数可伴胸膜反应。中度中毒主要表现为急性化学性支气管肺炎,两肺散在片状或斑片状高或稍高密度影。重度中毒CT表现较为复杂,以磨玻璃样和斑片影较多见,也可出现蝶翼状高密度影。总之,急性H2S中毒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点,其CT表现因中毒程度不同而有所区别,因此,根据CT的表现,可以判断急性H2S中毒肺损伤的严重程度,从而采取治疗措施,CT的表现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1] 葛赘, 卢中秋. 硫化氢吸人性肺损伤机制和治疗的研究进展[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2,22(1):101-103.

[2] 张光发, 林丽妍, 董文琴. 急性硫化氢中毒26例临床分析[J]. 临床军医杂志, 2013,41(9):979.

[3] 胡世杰. 职业病诊断证据材料分析与采用[J]. 中国职业医学, 2015,42(4):361-364.

[4] 翟国昌. 硫化氢的职业危害与防护[J]. 现代职业安全, 2015,15(12):106-108.

[5] 刘宏, 李冰. 硫化氢在急性肺损伤发病中的作用[J].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2014,35(1):9-12.

[6] 杨志辉, 许永明, 江晓勇, 等. 急性硫化氢中毒致化学性肺炎的胸部CT表现[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5,34(7):1075-1078.

[7] 李红伟, 黄勇华, 王勇, 等. 急性硫化氢中毒的肺部影像学表现[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4,33(5):784-786.

[8] 王作廷, 南喜文, 彭泰松. 肺水肿的影像学诊断价值[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6,16(5):668-669.

1006-6586(2016)11-0050-02

R781.6+6, R445

A

猜你喜欢
肺水肿片状硫化氢
肺部超声对肺水肿严重程度及治疗价值的评估
沥青中硫化氢脱除工艺研究
片状变燃速发射药燃烧性能的数值计算
硫化氢下铈锰改性TiO2的煤气脱汞和再生研究
片状电阻器开短路失效模式浅析
干法测定电石中硫化氢含量的探讨
单纯右冠状动脉闭塞并发肺水肿的机制探讨
有机物凝胶—助熔剂法制备片状钡铁氧体
肺超声在心源性肺水肿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膜式法片状固碱蒸发浓缩工艺安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