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变大了吗

2016-04-08 18:09齐胜利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表象教具天线

齐胜利

“角”的知识,对低年级小学生来说是一个很抽象的数学概念,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能掌握它的数学内涵,对教师是一个挑战。最近听的一节有关“认识角”的课中,发现一个现象值得思考。

【教学片断】

教师出示一些角的图片,带领学生认识了一些“角”。

师:同学们,想不想动手做一个“角”?

生:想。(学生很快拿出工具动手做了起来)

师:把你的活动角变大,再变小。

(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两只小手拿着两条边,一会儿拉开,一会儿合拢,玩得很是开心)

师:你发现了什么吗?

生:打开变大,合起来就变小。

师:(拿出用两根天线做成的角,让学生看)同学们,你们看我现在把一条边拉长(把做的“角”拿在手上,边说边拉),另一条边再拉长。你们看,这时“角”变了吗?

生:(齐)变了,变大了。

师:(急了)没有变呀。你们看?(边说边指导)

生:(怀疑眼光看着,没人出声,过了一会儿才有一、两个人说)没有变。

师:(很高兴)是的,没有变,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

【听课思考】

“角”变了吗?我想学生中持肯定态度的人大有人在。为了配合教师的教学,他们不好在教师面前继续坚持。我私下里找学生问一问,坚持“边延长了,角也就变大了”的人还真不少。学生为什么不认同教师的直观演示与分析呢?

1.学生对“角”的认识模糊。

教师主观地认为学生已具备了相关的经验积累,实质上,学生远未积累充足的有关“角”的表象。出现“边延长了,角也变大了”的观点,是学生有关“角”的认知水平的正常反应。

2.教师缺乏对教材的深入研究。

“角”的认识中,哪些是重点内容,哪些是难点内容,作为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都能把握。但如何处理重点与难点,不是每一个教师都能做到。教学中,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充分地感知、体验“角”,积累“角”的表象,从而突破认识角这一重点内容。如果学生缺失了“角”的表象,或“角”的表象积累不足,想突破“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一难点,肯定很困难。

3.教具的演示不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

教师在演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时使用的天线,他一手拿着天线的接头处,也就“角”的顶点部位,学生根本看不见,一手抽动天线,并且,天线是在空中随意的抖动着,学生的视线无法固定在变化的点上。同时,教师的叙述过快,语言与动作不同步,这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确实不知所云。此时,他们看到眼中最多的是天线变长,后面的开口变大,自然他们就认为角变大了。

怎样帮助学生真正建立起“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个知识点?

首先,给足学生感知角的时间,让他们在充分积累角的表象基础上,再抽象出角的一些特征,学生对角的理解更透彻些,更容易形成清晰的角的结构认知。

其次,教师处理教材时,要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想一想,设想如果自己是学生在这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这种换位思考的方式可以帮助教师克服教学成人化的倾向,确保教学始终围绕着学生思维转。

再次,演示教具要规范,静态时,要让学生了解每一个步骤;动态时,要让学生观察到活动的过程。这样才能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清晰的表象,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逐步形成较为全面的概念内涵。

猜你喜欢
表象教具天线
自制玩教具《拼拼乐》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应用探讨
绘画往事:表象的折射
ETC相控阵天线与普通天线应用对比分析
透过表象看公式
教你识破非法集资及传销的“十三种表象”
ALLESS转动天线射频旋转维护与改造
理论宣讲要上接天线、下接地气
谈表象积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弹载北斗抗干扰天线系统分析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