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晚明时期园林设计美学理念

2016-04-08 18:00胡安琪
美术界 2016年9期
关键词:造园画卷园林设计

文/胡安琪

管窥晚明时期园林设计美学理念

文/胡安琪

晚明文人秉持“如画”园林审美观,在其所致力于营造的古典园林中既充斥传统文化观念,也包括其自身对自然的憧憬和感悟。而基于晚明文人角度对古典园林进行设计境界、营造理念、意境外延三个维度的美学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该时期文人墨客造园的生态追求、审美境界和哲学理念,也与注重审美和历史文化内核的当代设计风潮相契合。

晚明;园林设计;美学理念

中国很早即有“重道轻器”的传统,时过境迁,伴随明中后期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和士大夫阶层对以往程朱理学的质疑,文人雅士逐渐摒弃那种“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理念,而醉心于园林设计与营造之中。晚明文人依据营造经验和心得体会为后人留下了诸如以《园冶》《长物志》等为代表的园林营造经典著作,在中国历史中实现了对园林设计以及营造手法上的首次综合性、系统性、专业性的论述。他们在“造园艺术上竭力地倡导要突破前人的旧式俗套,追求新意、新奇和变化。不仅在园林制式上追求新颖、在造园手法上力求革新,还在园林意境上创造性地宗法画境,颇有放浪形骸之外,寄情山水之间的向往。”①

一、“师法自然,妙造自然”的设计境界

中国古代的文人雅士历来沉浸于游山玩水之乐,却又深知一花一草、一山一水皆源自于自然,在自然中,他们寻求一种精神慰藉和心灵满足。尤以晚明造园者为例,虽然摆脱不了以往运用水、石、植物等自然材质营造园林,也仍然是通过人为方式对上述材质进行加工,但是为弥补人与自然风光空间上的隔阂而人为创造出来的园林设计愈渐体现一种“师法自然,妙造自然”的价值观,正如计成在《园冶》提到的园林应“虽由人作,宛自天开”②,这逐渐发展为一种园林营造的上善境界。

晚明文人既不完全排斥“天人合一”的道统观,也憧憬以“自然”为核心的具有启蒙意义上的审美理念。所以说“中国园林或模拟山水画,或取意田园诗文,或借鉴自然风景,但从本质上来说,皆以大自然的风景名胜形象为蓝本,无论林泉幽壑还是澹泊湖山,其艺术形象无不以某类大自然山水形象为蓝本,并结合园主一定的思想主题而创作的。”③置身在古典园林之中,宛若栖身于山水画中。晚明时期构建自然的园林景观有着独特的建筑原则:

第一,山水脉络自然。营造场景中某种程度上的类似区划中“山川形便”便是对天然的综合和提炼,协调布局景观按照自然山石的固有走向和溯源之水来规划实施。同时园林设计如果要讲究一种浑然天成的设计要素,就必须防止格式化、规整化、对称化的山水布局,因为追寻天然美的园林山水脉络,其本身就要求造园者在尊重自然、亲近自然的基础上模仿自然。

第二,绿化景观天成,园中的绿化景观尽管依旧离不开园丁的辛勤栽植和精细修建,却不会刻意以一种僵化的模式来要求绿化植物生长状态,尽最大程度使之呈现一种浑然天成的状态,让游园者丝毫看不出有人为栽植或者修剪的痕迹。所以,中国古典园林中几乎看不到西方园景中笔挺的林荫大道和修剪格外呈规律性的树木花台。

第三,建筑构造协调。首先从地质角度看,奇山怪石、溪流沟壑多以弧度的形式展现自身形态,造园者为了最大程度贴近自然,与之相得益彰,在建造过程中也多基于原生态角度,所以院内建筑大多颇具立体感。其次以地势走向作为亭榭楼台的构筑导向,使得其与自然环境实现有机融合,然后根据地形地貌的坡度来夯实建筑之根基,营建的建筑物多变,富有层次感。

二、“桃李成蹊,楼台入画”的营造理念

晚明造园家多借鉴画卷来构思营造,景观营造讲究文人画卷中的意理、手法以及境界,所谓意理即为书画家对书画构造、行意以及虚实关系等的感悟;所谓手法即为书画家描绘画卷时的技巧,而造园者亦会参照该技巧使得园内建筑惟妙惟肖,有巧夺天工之美;所谓境界,即超脱于画卷表象,书画家借物抒怀,表达自己情操和品质的一种外延。景观营造跟文人画卷一样,具备极具明显的内在张力,体现了景观构造和画卷舒展某种程度上的统一。具体表现为:

山水意理:园林营造可以参照画卷的写意手法,类似于运用山水画的阴阳相生和综合归纳法则来处理画卷中各部分的关系,摹仿画中层峦叠嶂的开合向背关系等。

境界相通:“园林与绘画在立意构思、写意手法和意境创新方面有许多相通之处。”④“胸有成竹卷自成”指在营造前造园者须要完成构思决计;“以小见大仿自然”意味着在有限的空间中利用片山勺水来塑造层次感和整体感,以协调布局进而构造出一幅完整的山川景象;“不拘一格求新意”说明和书画家一样,造园者虽借鉴前人营造手法,但也会根据地质环境和时代特征来进行作业。这三点体现了园林构筑与书画描绘在构思决计、表达方法以及因势利导三方面的一致性。

如临画境:造园者致力于让游园之人不限于位置的局限,在其眼前始终呈现一幅画卷。为了得偿所愿,他们讲究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近景远景都得依循地势、地形、地貌来进行规划。总之,园林中一切构建都为画卷整体性、协调性而存在,绝不空缺也绝不冗余。

三、“超逸脱俗、格调高雅”的意境外延

晚明时期园林艺术风格多姿多彩,随艺术风格的不同呈现出来的园林格调也不尽相同,但是它们都有一个类似的原则,将园林审美最根本特质视作为“雅”。布局错落有致、构造朴实简单、色调雅俗共赏的原因归咎于营造成本的考虑,但总归符合雅的格调。晚明文人造园者不希冀园林壮观宏伟、奢华铺张,而追求淡薄、高尚、朴素的文人风骨和高雅、简单、自然的园林意境。主要体现在“山水宁静自然、风韵清新、简洁淡泊、落落大方;建筑装修和小品雅致也十分雅致朴素。”⑤

晚明文人在园林设计与营造领域尊雅而尚雅之意境,是根源于他们内在所秉承的儒家、道家传统文化以及文人精神,即便有所质疑却无法淘汰。与其他社会阶层不同的是,读书人秉持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信念,晚明士大夫阶层中的不得志者大多出身平凡,依靠科举登第,但一朝成为社会精英的他们耻于同权贵同流合污,颇具“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理念。政治上的落魄、失意并未让其失去书生意气和清高风骨,其所营造之园林呈现“清雅”和“文雅”之特性。前者追寻置身于园中神清气爽、气定神闲、超凡逸趣而不与世俗苟同,借山水花木咏营造者志向和抱负。后者则体现造园者身份属性,饱含其诗情画意的文艺修养和天人合一的情怀。

结语

晚明在中国历史上处在一个十分特殊的时期,商品经济空前繁荣,文人雅士们抛弃道统的桎梏,钟情于园林营造,追求一种源自自然、返璞归真的理念,晚明园林设计理念颇具美学研究价值。放眼当下,虽然人们为了舒适栖居而营建园林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但当代城市环境设计观念中存在恣意破坏自然生态、忽视城市环境的和谐美、盲目效仿国外设计风格、过分追求视觉美等问题。针对上述现象,晚明中国园林设计美学思想无疑具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遵循自然的规律并在园林设计中加以应用,讲究各设计元素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重视设计主体文化艺术修养的层次,这些都在中国艺术审美领域里折射出了一个巨大而又抽象的精神世界,这值得深入研究和实践。

注释:

①谢云霞.晚明江南文人的园林设计美学思想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5.

②[明]计成.园冶注释[M].陈植,注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③吴学峰.文人画对中国古典园林设计艺术思想的影响[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2).

④高媛.浅谈苏州私家园林水景及水景设计的现代化[J].文艺生活,2012(3).

⑤梁若宜.立体水墨——浅析江南古典园林[J].城市,2011(11).

【胡安琪,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造园画卷园林设计
园林铺装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画卷
罗米的画卷
绘就最美生命画卷
壹 造园·纳瑞集祥
浓墨重彩 绘中原出彩画卷
园林设计与施工协调管理模式的探讨
园林设计中的灰空间
略论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江南园林造园手法在新中式园林中的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