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理工学院如何培养一流理工人才

2016-04-08 20:33
大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入学考试分校一流

印度理工学院(简称IIT)作为印度最顶尖的理工科院校,其分校数量已从早期的5所增至如今的15所。在《泰晤士报》全球大学排行榜上,IIT名列全球大学前50名,在全球工科大学排行榜上位列第三,仅次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IIT培养的理工人才,尤其是IT业人才,遍及世界各地。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萨克斯恩对硅谷新移民企业家进行的调查,在近2,000个新兴的企业之中,近一半是印度人开办的,其中50%的领军人物是IIT培养出来的。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盛赞说:“IIT是改变了世界的、令人不可思议的、对计算机产业帮助匪浅的神奇学府。”[2]美国 《商业周刊》则认为:这所学校的毕业生,是“印度历史上最热门的出口产品”。

一、一流的生源

“用脑力来重建国家”,既是IIT的校训,也是印度的国家战略。从上世纪50年代创校之初,IIT的定位和目标就相当明确:为印度科技发展以及国家现代化,培养第一流的理工人才。印度政府将IIT定位为“国家级重要机构”,将国家大部分的高教资源,集中在这所衔着国家使命出生的学校上。[3]正是基于这一点,IIT始终将目标瞄准在世界一流。源头上的要务,首先是生源的一流。

IIT招生是名副其实的 “千里挑一”。IIT成立之初,没有入学考试,招收的第一批学生全部是来自印度各大学低年级中的尖子生。后来IIT 实行“联合入学考试”(简称JEE),招收高中毕业生。JEE被公认为是全球本科入学考试中最难的考试,也是世界上最可信和最具有竞争性的入学考试之一。

JEE的考试内容分三科:物理、数学和化学。考试主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数学演算、逻辑推理能力,题型变化无常,从来没有选择题。JEE分为两次考试,第一次考试大约淘汰40%,余下的60%接受第二次考试,那是为期5天的面试。[4]每年有超过30多万名高中生报考JEE,但IIT的录取率却不到2%。一些被印度理工学院拒绝的考生还能拿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加州理工学院等美国名校的奖学金。因此,在印度流行这么一种说法:一流的学生进IIT, 二流的学生进美国常青藤。

IIT孟买分校计算机系的学生阿斯纳尼回忆说:在得知他考上IIT之后,父母亲喜出望外,几乎是倾家荡产,连续几天请全村邻居吃饭。“因为我们都知道,念完IIT后,只要工作几个月,家里对我的一切投资,就能全部回收。”[5]

二、“斯巴达”式的教学方式

IIT的教学方式被称之为“斯巴达式”。按照学校要求,在180个总学分中,必须有20个基础科学学分。从大一开始,每学期必修6门理工课程,以及两、三门实验课程。因此所有学生四年时间的课程安排都是满满的,教授们说:“根本不必逼他们读书,因为他们知道不用功就不可能有任何成功的机会。”[6]IIT的传统是每5个星期举行一次全校性大考,成绩全校排名。名次靠后的就有可能被淘汰。四年间一直如此反复层层筛选,逐次淘汰,最后毕业率仅为50%。

IIT的教授对学生的要求是出了名的严格,甚至是“不通情理”。毕业于IIT马德拉斯分校的哈里纳拉仁(互联网浏览器创始人)回忆当年的校园生活时曾提到,即便是全学年都倾尽心血地刻苦学习,也有可能拿不到学分,吃“鸭蛋”是常有的事,有时从年头吃到年尾也毫不稀奇。当提及电机工程教授雷迪的评分方法时,哈里纳拉仁毫不避讳的说,当时学生为雷迪教授取的绰号是“校园暴君”,因为这位教授竟要求每道题目的答案都必须精确到小数点后第四位,否则就判为零分。另据IIT孟买分校校友麦尼扎斯(美国万国宝通银行行政总裁)回忆,孟买分校电机工程的卡马思教授评分方法更绝,全班考试成绩,他只吝啬地评出一个A和一个B,其他学生都只得 C、 D、E,甚至 F。卡马思教授解释说:“IIT是英才云集之地,我不能让这些人成为三流货色。”[7]

对学生而言,考入 ITT,既可能是终身荣誉,也可能是挥之不去的噩梦。因为从入学到毕业,整个学习过程都十分艰难。只有那些学习异常勤奋且抗压能力特别强、经得住任何严峻考验的学生才能顺利从IIT毕业。正是依靠这种独特的“斯巴达”教学方式,才有效地保证了其毕业生的一流质量和水准。

三、重视实践教学

IIT也重视实践教学,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学校尽可能仿造出一个科技产业化的校园环境,各分院均配备设施齐全的实习车间,甚至还开设了一般职业学校才讲授的技能课,比如开机床、操作发动机等。在IIT德里分校,学校为学生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实训课程,其实训基地和实验室由学校与西门子、IBM、摩托罗拉等众多知名企业联合建立;60%的课程直接在实验室进行教学,且许多专业课程由“企业家老师”传授,如IBM公司的“电子商务最新运用”、摩托罗拉公司的“通信软件”等。[8]

对于IT人才而言,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在IIT孟买分校软件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每学期安排的专业课课时里均基本保证了60%的实训时间。维修电脑故障、编写软件程序等等,都是IT专业学生实践性学习的重要内容。曾任软件公司“发展阿斯佩克特”CEO的瓦德瓦尼,1968年在IIT孟买分校接触到的第一台电脑主机,是当时苏联提供的“明斯克2型”,尺寸足有一层教学楼大,操作系统既复杂又零乱,他与另外两位同学改进了操作软件,把庞然大物改装成了一台原始的多媒体电脑。IIT学生的实践能力之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学校重视实践的教学模式。

四、一流的师资

有了一流的生源,一流的目标,当然就需要有一流的师资。IIT不惜花重金,在世界范围内聘请一流的学者专家来任教。IIT卡拉各普尔分校创建之初,在世界范围内聘请一流名师,其电子系和电机工程系的首任系主任都是来自欧洲的著名学者。各分校有不少教师是印度或其他国家科学院院士,专业学会、学术团体的会员,国际著名专业刊物的编委等。

从师生比例上看,一般大学的师生比都在1∶15至1∶20左右,而IIT的师生比仅为 1∶6至1∶8。[9]这么低的师生比,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这就保证了IIT的每一名学生有更大的机会得到教授的面授和辅导,使得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最大程度地得以实现。

从1951年建校至今,IIT培养的一流理工人才,尤其是一流IT业人才,一直傲视群雄,成为世界新技术产业的弄潮儿。而这些一流人才又反过来又成为学校的活招牌,使之魏然屹立于世界一流理工大学之林。

注释:

[1][2]张明帅.东方顶级大学传奇[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2:240.

[3]王建梁.世界著名大学校训[M].长春:长春出版社 ,2013:109.

[4]许文静.印度理工学院入学考试探析[J].教育与考试 ,2010,(1):27-30.

[5]萧富元.印度理工学院[J].教师博览 ,2009,(6):62-63.

[6]萧富元.印度理工学院:百万富翁制造机[J].意林 ,2009,(12):38-39.

[7]徐风.印度理工学院一一精英的摇篮[J].东南亚南亚信息 ,2000, (4):19-20.

[8]黄俊伟,俞贵邦.厚积薄发—印度理工学院成功之谜[J].大学教育科学 ,2004,(3):82-85.

[9]王青.印度理工学院成功因素探析[J].世界教育信息 ,2008,(6):71-73.

猜你喜欢
入学考试分校一流
出生率下降 日本中学出新招
北京八中固安分校
北京八中固安分校
入学祈祷(环球360°)
关注一流学科
黄埔军校分校概览
成都分校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入学考试——比尔吉特·尼尔森自传(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