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地方传统产业转型的高职产学研合作研究”成果报告

2016-04-08 20:33
大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传统产业产学研校企

由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王良春主持完成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服务地方传统产业转型的高职产学研合作研究”(课题批准号:DJA110295),日前通过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结题鉴定,现将成果报告如下。

一、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该研究旨在探讨服务地方传统产业转型的高职产学研的系统框架,提出改进服务于地方传统产业转型的高职产学研的方向性建议。最终,提出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办学理念、办学模式的新思考、新路径,提升教育对于产业发展的服务与引领功能。基于这一研究思路,该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服务地方产业转型的高职产学研定位研究。分析地方传统产业发展现状和转型需求,并从经济学、教育学和组织学等理论出发分析高职产学研的理论基础,探讨基于地方传统产业转型需求的高职产学研目标定位及高职产学研各主体的功能定位。

2.服务地方传统产业转型的高职产学研模式研究。包括人才服务为主导的模式、技术服务为主导的模式和文化传承为主导的模式,分析各模式的主要构成要素及基本建设策略。

3.服务地方传统产业转型的高职产学研运行机制研究。包括人才培养创新机制研究、技术交流转化机制研究和文化整合创新机制研究。

4.服务地方传统产业转型的高职产学研保障体系研究。包括管理体制的研究和支撑平台的研究。

5.实证研究——个案分析。“基地+联盟:高技能人才协同培育的实践探索”,以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绍兴市政府、行业企业联合办学,探索出的“政校行企合作”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为研究个案。从“基地+联盟:高技能人才协同式培育”视角出发,从建设背景及现状、运行机制、培育机制、平台建设与运行、成效与推广价值等方面深入探讨“政校行企合作”全方面培育高技能人才的教育模式,为地方创新技能人才培育模式提供思路和借鉴。该模式由区域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共同参与、协同运作,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进一步深化和提升,为推动高技能人才培育和服务传统产业转型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研究方法

1.系统分析方法。该课题把服务地方传统产业转型的高职产学研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同时,充分运用产业经济学、组织创新学等理论分析地方传统产业发展现状以及高职产学研实践。

2.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定性分析为基础,对我国传统产业转型现状作出判断,并通过黄酒、纺织等传统产业的实证案例揭示具体传统产业的内部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3.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该课题在理论研究之后,对绍兴市传统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促进绍兴传统产业转型的高职产学研策略和建议。在此基础上,探索和实践了以绍兴市公共实训基地和绍兴市职业培训联盟(“基地+联盟”)为平台构建的新型产学研高技能人才协同培育机制。

二、结论与对策

(一)困境——地方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现状

当前,浙江传统产业仍以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为主。课题组对绍兴各县(市、区)传统产业进行大规模调研所得的调查资料,反映出当前地方传统产业发展中存在共性问题。以纺织产业为例:一是产品档次总体不高。如纺织原料行业同质、同构现象十分突出,纺织工业企业中,生产高端产品的企业少,而生产中低档纺织品的企业密集存在。由于企业发展集中在同一个档次、相同市场领域竞争,导致相互间挤压,形成价格恶性竞争,最终陷入“一流设备、二流技术、三流价格”的发展怪圈。二是产能过剩现象明显。由于地方纺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弱,加上在整个产业链中缺乏相互之间的有机协作,而且在服装面料、印染产品、纺织坯布、化纤原料之间缺乏必要的资源优势整合,导致本地服装企业多用外地面料、本地织造企业多用外地原料、高端布料印染到外地加工等尴尬局面,致使地方现有纺织产业链各环节的生产能力明显过剩。三是品牌运行能力较弱。绝大多数纺织产品和纺织品经营单位没有自主品牌,由于缺乏品牌优势及现代化的产品营销手段,纺织产品处于扩大生产规模、以量取胜的境地,而伴生的问题就是利润空间严重挤压。四是专业人才支撑薄弱。高校的专业设置具有热点性和普适性,由于地方传统产业的就业面窄、技术要求高、精、特,高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需求无法与之适配,导致纺织企业和黄酒企业在人才招聘和引进过程中捉襟见肘,面临“技工荒”、“营销荒”的尴尬局面。

(二)释困——服务地方传统产业转型的高职产学研运行机制

1.人才培养创新机制

第一,对接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立足地方传统产业特色和行业发展要求,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动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协同合作制定各专业发展目标,实现培养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对接。第二,对接专业课程与企业岗位工作任务。专业课程设置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符合行业企业岗位需要,符合职业资格鉴定要求。相应专业主动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合作,协同设计课程体系,共同开发课程,推进课程与企业岗位工作任务的协同对接。第三,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优化教学组织,运用校内模拟教学、校外企业现场教学及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引入真实生产性项目,运用“课程周、三班制”教学组织形式和“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加强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对接,提高人才培养的岗位适应性和针对性。第四,对接教学场所与工作环境。构建具有企业现场特征、技术特点和工作氛围的教学环境,协同推动教学场所与工作环境的有效对接。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引入高端企业先进技术、设备、工艺及管理,创建真实的岗位训练情境,营造企业文化和职场氛围,实现集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于一体的实践教学。第五,构建多元主体学业评价体系。改变以往教师单一评价学业的模式,引入学生自身、企业及第三方专门机构进行学业评价。提高企业用人单位在评价过程中的权重。并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专业能力与关键能力之间的平衡。

2.技术交流转化机制

高职产学研平台要充分利用自身先进设备和人才优势,为地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多种形式的技术服务和人才支撑。第一,承接地方传统产业企业的技术开发和升级改造项目,紧贴地方传统产业发展需求,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结合传统企业转型升级需求、技术创新要求及项目引进和改造的需求等来开展技术服务和科技创新,提升传统产业企业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推动关键技术、工艺流程等的技术改造与转型突围,让地方传统产业从先前的规模竞争向质量、规格竞争发展。第二,与传统产业的龙头企业合作,建设相应的技术研发中心、研究所,为地方传统产业的技术研发提供人员与设施支持。积极整合产学研各项优势资源,以学校联合的龙头企业为突破口,与行业共同建设传统产业的技术研发中心、研究所,建成融产学研为一体的多功能技术服务平台,建立技术难题数据库,实施项目合作、进行项目开发,为企业提供便捷、优质的技术服务。第三,校企专项对接,及时将学校教师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行业企业技术升级。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应用型技术开发能力,鼓励教师带着科研课题到生产一线学习、调研,及时发现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再将这些问题带回学校形成新的科研课题进行探讨、研究,最终将研究成果转化成企业的现实生产力,促使生产一线的技术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3.文化整合创新机制

第一,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入手,找准校企文化互动共融的切入点。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一个共同之处是在于对人的关注,实现校企文化的互动共融,其最终的目的也就是在于要促进人的发展。职业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就业教育。基于此,我们在实践中首先应该立足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适需对路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个根本目标,从分析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入手,准确定位,并以此为切入点,开展多种形式、多个层次、多种类型的校企文化互动渗透融合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发展。第二,从现状剖析入手,探寻校企文化互动共融的着眼点。要探寻校企文化之间互动共融的着眼点,摒弃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消除阻碍两者之间互动共融的一切消极因素,搭建对话交流沟通平台,构建互动协作共融机制,为融入企业文化元素的校园文化建设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与实践基础。 如要摒弃仅仅只是把校企合作看作只是场地、技术、设施等方面的简单合作观念;要主动保持与企业之间的长效联系,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建立战略对话机制;可以邀请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在方案中要有校企文化对接的专业文化建设理念。第三,从课程教学改革入手 ,把握校企文化互动共融的着力点。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因而也是实现校企文化互动共融的主要渠道与重要通道。因此,在实践的过程中,应该紧紧抓住课程教学改革这一抓手,校企联手、共同合作,促进专业建设,尤其是课程教学改革;要将优秀的企业文化理念渗透到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全过程,切实改变“两张皮”与“貌合神离 ”现象,真正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全面、协调互动共融。如可以借鉴企业先进文化理念,强化教学质量管理,提升管理质量;可以实施校企共同合作开发课程教材、专业教师进企业、企业专家进校园;共建具有浓厚企业文化色彩的先进性实训基地,营造真实的职业文化环境等。第四,从文化品牌创建入手 ,抓好校企文化互动共融的落脚点。要充分发挥校企文化互动共融的功能与作用,其中一个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文化品牌的创建。如可以校企共同合作开展技能文化节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可以设置校企合作文化论坛、技能竞赛、校企技能交流、知名企业文化展览等环节,及时总结、凝练、提升,形成优秀文化品牌。

(三)保障——服务地方传统产业转型的高职产学研保障体系

1.管理机制

高职教育是跨界教育,是个开放系统。只有加强政校企各合作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在互为服务与交流中形成稳定有效的通道,才能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其与地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之间的契合度,改变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脱节的现象。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层次出发,构建梯次分明的协同人才培育机制,即:一是宏观层面——政校企之间的协同对接,通过集聚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经过优化、整合及统筹利用,有效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能。二是中观层面——分院同行业、专业同企业与岗位之间的协同对接,可依据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尤其是绍兴市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及其行业发展现状,及时调整分院布局与专业结构设置,优化专业发展方向。三是微观层面——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教学场所与企业车间、教师与企业员工、教学内容与典型工作案例等之间的协同对接,推广“课程周、一体化、三班制”的整体教学设计,如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在具有真实情景的教学环境中,引入真实生产性项目,运用“课程周、三班制”教学组织形式和“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实现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协同对接。利用基地和联盟的资源优势,“1(学校一方)+1(行业企业一方)+X(其他参与方)”组建教学团队、制定课程标准、开发课程内容、实施课程教学、建设课程资源和开展课程考核。

2.支撑机制

地方传统产业转型所提出的新的需求,需借助协同创新整合产学研合作平台来满足。高职院校需以专业群平台为中心,研发中心作为智力支持系统,实训基地作为技能获得支持系统,职业联盟作为人才输出与反馈支持系统,四个环节构成服务传统产业转型的产学研结合的循环系统,实现大协同创新功能,每一个环节的内部的产学研结合的实质,实现内部的小协同创新功能。一是构建与传统产业群转型需求相对应的专业群。围绕产业价值链的三个环节来展开,即以制造技术为基础,以产品研发为特色,将品牌推广作为新的增长点,专业群设置在基于优势、讲求适度的原则上,采取按产业群(专业群)设置特色院系的基本策略。二是形成服务于地方传统产业转型的科研机构。高职院校设置科研机构为传统产业转型提供产品研发与技术改进,实现传统产业转型中技术应用这一最终环节。此类科研机构定位于专注技术改进、技术创新与新技术的应用。三是成为服务传统产业转型的一线实践技能人才培养的基地。高职院校应利用实训基地为传统产业转型中的新技术的应用、新产品的研发提供直接的人才培养,将转型过程中的“新”全部在实训基地实现仿真或全真式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定位于直接对应产业转型中的新技术与新产品,实训设备、条件与环境完全对接传统产业转型后的新型情境。四是成为服务地方传统产业转型的人才输出基地与信息周转站。利用产业联盟和职业联盟形成的联合体,来提供双向人才培养适切性的反馈机制与职工回炉改造的提升平台,以保持职业教育界与产业界的持续互动。

(四)实证——“基地+联盟”高技能人才协同培育的创新实践

研究的价值在于发现和解决问题,重点在于应用。课题组将研究成果指导与应用于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产学研合作实践,创新和探索“基地+联盟”高技能人才培育,该模式坚持“优势互补、开放共享、互利互惠、合作发展”的原则,以“对接、服务、协同、融合”为抓手,构筑政校企对话交流合作平台——基地与联盟,深入推进政校企合作;以“多元协同、共育人才”理念为指导,以基地和联盟为依托,紧扣高技能人才培养,构建并实施多层次的高技能人才协同培育机制,构筑三大技能训练平台,积极推进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基地和联盟、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等之间的协同对接,形成政校企共同合作参与、全方位培育高技能人才的教育模式,为地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

1.以“协同”为准则,构建政校企对话交流合作平台

2006年,绍兴市政府和学校共同出资建设绍兴市公共实训基地,这是全国首家建在学校、由学校负责管理、维护、运行的公共实训基地,一期投资1.22亿,2009年升格为国家示范性公共实训基地。现拥有与绍兴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度匹配的工业设计技术实训中心、汽车制造及新能源汽车技术实训中心、现代纺织技术实训中心、黄酒酿造技术实训中心等八大中心;同时还建有高技能人才交流市场、创业园、技能大师工作室、成果展示中心等。

为了加强政校企之间的合作,学校随后又在绍兴市政府的指导下,以基地为依托,联合全市各公共职业培训机构、大中专院校、职业学校、相关行业企业等建立了职业培训联盟。联盟实行理事会——秘书处——分会的组织架构,我校是理事长单位。联盟定期举办年会与高峰论坛,分会定期举办专项对接会。

2.以“对接、服务、协同、融合”为抓手,构建“基地+联盟”协同运行机制

坚持“优势互补、开放共享、互利互惠、合作发展”的原则,以“对接、服务”为抓手,不断深化协同内涵,拓展协同渠道,深入推进政校企合作:

推行以信息服务为主导的协同运行机制:一是加强基地和联盟网站建设,使其成为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了解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相关政策、技能人才需求动态、职业培训信息、会员单位信息等窗口。二是通过发布广告及定期举行理事会、年会、高峰论坛及各类专项对接会,加强交流,促进合作,扩大社会影响力。

推行以人才服务为主导的协同运行机制:一是学校为会员单位优先培训员工、优先输送优秀毕业生,而企业则为会员学校优先提供学生顶岗实习机会、优先接收毕业生;与学校共建实验室,提供教师下企业锻炼机会等。二是为会员单位职工学历技能培训搭建服务与培训平台。三是为会员学校、培训机构教师实践能力提升提供各种培训服务。

推行以技术服务为主导的协同运行机制:一是利用基地和联盟的技术人才优势,成立专业技术研发团队,承接联盟内外企业的技术开发和升级改造项目。二是利用基地的人员和设备优势,与绍兴市的龙头企业合作,在基地内建设相应的技术研发中心、研究所,为会员企业的技术研发提供人员与设施支持。三是实行校企技术专项对接,及时将学校教师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行业企业技术升级。

推行以文化传承创新为主导的协同运行机制:一是在基地内建设企业文化展示长廊,旨在将优秀会员企业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引入到实训基地建设中,建设一批具有鲜明地方企业文化氛围的实训室、展示室,这样既有利于展示绍兴支柱企业的风采,又可以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技能人才培训之中。二是组织开展企业风采巡回展示活动。联盟组织会员企业将企业简介、企业精神、企业理念等制作成展板、展品,到各个会员学校进行巡回展示活动,让学生提前了解联盟优秀企业,提前感受到企业文化、认同企业文化。三是组织企业与学校的文化对接活动,将企业优秀文化要素融入到校园建设、学生实习、教师培训中,营造良好的职业文化氛围。如2012年学校开展了“优秀企业文化专题片展播”活动,精功集团、万丰奥特、春晖控股等许多联盟成员单位的优秀企业文化专题片进入校园进行展播。

3.以基地和联盟为依托,搭建三大技能训练平台

充分利用基地和联盟的优质教育资源,搭建了三大技能训练平台,为其提供软硬件支撑,服务于高技能人才培养:一是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平台,夯实人才培养主阵地,提供良好的实践条件和环境支撑。二是建设技能课程选修平台,拓展人才学习时空,服务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性个性化发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实践教学资源库、网络课程和测试题库等,搭建“超市式、模块化、自主型”的技能课程选修平台,为学生跨专业选修技能、本专业技能提升、个性化培养以及创新能力提升创造条件,弥补了高职软硬件教学资源的不足,给学生创建了一种良好的课余学习环境和氛围。三是建设技能竞赛平台,拓宽人才成长渠道,营造竞技、精技、乐技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及技能创新热情。

猜你喜欢
传统产业产学研校企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未来5G:颠覆行业 改变生活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丘区传统产业仍大有可为
专家开方:传统产业创新互动做强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