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书面表达的四步骤

2016-04-08 03:27胡学军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思维拓展书面表达范式

胡学军

摘 要 书面表达是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缺乏针对性训练,一些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一直难以提高。为此,本文从学生书面表达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快速构思、有话可说、得体表达、一气呵成”四步骤解决问题的方案,旨在提高学生整体构思、段落丰富、表达自然和规范成文的能力,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提升书面表达整体水平。

关键词 书面表达 主题构思 思维拓展 范式 规范

书面表达需要书写者具有比较丰富的语言知识、语篇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1]。尽管教师和学生在写作学习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英语写作仍然属于薄弱环节[2]。在高考阅卷中发现,学生书面表达的主要失分点仍然在于审题不慎、时态混乱、词汇贫乏、句型单一、结构失衡、表达不得体以及一些书写不规范、语法低级错误等问题[3]。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平时教学中通过对学生快速构思、有话可说、得体表达和一气呵成四个步骤的训练,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一、快速构思

快速构思就是根据给定的文题、要求、提示(图示或表格),快速提取相应文体图式,确定主题信息,构建支撑信息,形成文章大致框架的思维过程。

1.常见问题

(1)文体特点不清,没有相关图式的储存

高考书面表达主要考查议论文、说明文、叙述文。这些文体都有相应的成文特点,须平时归纳、运用,形成图式。有了相应图式,根据给定的文题,才能快速构思,否则,构思无依无据,思维也就会杂乱无章,没有头绪。

一些学生正是由于在头脑中没有相关图式,在构思时缺少参照,从而不知如何构思,甚至不会构思,只能乱写一通。

(2)审题不清,要求不明,结构混乱

审题就是确定文章基调,根据文题快速提取相应题材的成文方式。如果头脑中没有丰富的题材概念,误读文题,误解要求,便不能形成有效构思,结构必然混乱。

2.训练方法

(1)体裁、题材特点介绍,丰富构思图式

要想让学生形成快速构思的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了解不同文体的不同特点。议论文通常以典型的三段论模式呈现,即:problems—causes—solutions;说明文一般采用“总—分—总”结构;叙述文主要呈现时间、地点、人物、过程和结果。[4]

例1:就“学习英语要不要从儿童时期开始”展开讨论的议论文,可如下构思:

Problem:…whether it is necessary to start learning English from childhood.

Causes:Some of them think that…But others do not agree…

Solution:In my opinion,…

就“买东西三思而后行”说明事理的说明文,可如下构思:

总:…think carefully before buying anything.

分:Firstly…Secondly…Thirdly…

总:In short,…think about the needs,the quality,the price etc.before buying anything.

例2:“你目击一起交通事故,向警察报告当时所见情况”的叙述文,可如下构思:

时间、地点、人物:It was 7:10 on the morning of February 8,2012.I was walking along…when…

过程:Then I saw….The next moment….

I noticed…

结果:About two minutes later I stopped a passing car and took the old man to…

(2)利用教材的语料,变通训练快速构思能力

书面表达的构思远不止上面所介绍的那么简单,因为同一文体的不同体裁还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对文体的变式需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加以归纳、总结,帮助学生理清结构,模仿应用,从而提高快速构思的能力。

以下以《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五第一单元为例。本单元话题为“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共有四篇文章,前两篇是给一杂志专栏写信,倾诉烦恼,寻求建议。文体为叙事类应用文。结构为:

提出问题(I feel betrayed by my friend Hannah)

陈述经过(…failed a simple math quiz…asked the friend to keep the secret…others knew it…suspected the friend…)

道出烦恼(…not forgive him…but…lose my friend…)。

后两篇分别为夹叙夹议类议论文和事理类说明文。

夹叙夹议类议论文的文题为Teanagers’ friendships,结构为“叙事引入话题:Boys and girls have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 friendship——分述男孩和女孩对友谊的不同态度——提供证据——得出结论:尽管……但他们看重友谊的品质都是相同的。

事理类说明文的文题为What friendship means to me,结构为:言明事理(人们对生活的认识是不同的,而我所看重的是友谊)——分呈好处(友谊意味着:not being alone;having someone I can rely on;being committed to others)——总结推论(当我们老了,我们不会记得买过的东西,去过的地方,但会记得我们爱的人和爱我们的人)。

结构就是框架,是文章形成的基础和关键。通过以上分析,学生可轻松识别三大文体的变式特点。在此基础上,再模仿要求,让学生仿写巩固。学生经过长期训练,便会养成快速构思的习惯,自然而然提高快速构思的能力。

二、有话可说

由于“多年来我国英语教学存在着重语言能力训练、轻思维能力培养的倾向”[5],在语言技能训练中往往强调模仿记忆却忽略了考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6],致使学生重语言形式轻语意表达,程式化语言大行其道,实质性内容干瘪乏陈。一些学生在写作时根据要求和提示完成框架型内容已属不易,再让他们顺势思维,丰富拓展,确实是勉为其难。笔者所提出的“有话可说”就是要在文章大致框架形成后,引导学生合理想象,通过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完成对主题信息的拓展和支撑信息的丰富。

1.常见问题

(1)只能根据提示信息,通过翻译完成框架内容

从整篇文章来说,一些学生只会根据提示的信息写出框架性内容,把书面表达当成翻译练习。

(2)缺乏丰富主题信息的想像力,思想表达空洞无物

从段落写作来看,学生由于缺乏指导,不知如何表达一个完整意思,不能就一个论点进行合理想象,有些学生为了拼凑字数,写出内容假、思想空的文章。

2.训练方法

(1)教会学生段落丰富的方法,学会拓展思维

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基本上是“直线型”,先概括,后细节;先抽象,后具体;先综合,后分析。一般都是首先直接切入主题,然后逐渐分点展开分析阐述,由主题句直接向纵深拓展。

先根据构思写出段落主题句,后进行引申分析,做到言之有据,再得出合理结论。

如:表达“反对核能源”的一个段落。第一句表达主题,然后给出支撑信息,纵深拓展主题。

However,about 40% of the net friends are opponents of nuclear energy.They point out nuclear leakage will be caused by means of nuclear waste material being improperly handled,accidents as well as earthquakes,which results in nuclear radiation.Thus,it brings a direct threat both to the environment and to the creatures around,even causing deaths.

(2)经常性话题展开训练,训练发散思维

学生之所以会出现写作时无话可说,主要是因为我们教学中过于重视语言形式的训练,把真正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语义表达弃至一边,导致语言空洞,千人一面。解决这一问题要从平时训练做起,对待《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的规定话题、教材中的单元话题以及书面表达给定的话题,要经常性地引导学生以Brainstorm的方式,发散思维。具体方式举例如下:

提出话题:Why should the whole society respect old people?

学生快速思考,给出原因:

They have worked for the society for their whole lives.

They have rich life experience,and can give us good advice.

We will be old.If we do not respect old people now,we ourselves will not be respected when we are old.

……

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一些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启发,找到了思路,形成了习惯,丰富主题的能力得到了增强,写作时自然会“有话可说”。

三、得体表达

得体表达是在丰富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对文章的时态、语体的措辞、语段的逻辑、语句的达意等方面周全酝酿,用得体的语言表达思想、情感和内容的自我完善过程。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知识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8]。在训练学生得体表达时,教师须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比对信息,自我感悟,体验自主构建的过程。

1.常见问题

(1)时态、语态混乱

有些学生没有时态的概念,没有事实的概念和动作发生过的概念。不知道人做事是主动,事情被人做是被动。说明从一开始便缺乏对这些方面的思考,因此呈现在语言运用中,便是混乱不堪。

(2)词性、句式乱用

一些学生对不同词性的功能缺乏了解,更不要说单复数了。对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没有基本的认知,更不要说强调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了。

(3)表达不合逻辑

在有些同学的书面表达中,中式英语泛滥;连接词乱用,逻辑混乱。有的句子间的联系明显是转折语气,却非要用因果关系。这些问题在学生的作文中很普遍,这其实是一开始形成的马虎习惯,思维不缜密所导致的,须采取一定方式予以梳理和强化。

2.训练方法

(1)加强词形变化,时态、语态、句式转换和句子扩展训练

首先,在教学生词时就要重视词形变化的训练。

如:在教学“contradict v.反驳,驳斥;与…相矛盾”这一动词时,不妨把形容词和名词也教给学生。

The report contradicts what we heard yesterday.

The report is contradictory to what we heard yesterday.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report and what we heard yesterday

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词汇的整体识记,也有助于掌握词性运用方面的知识。长期如此,对词汇习得的自然程度便会增强。

其次,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时态、语态、句式转换的比较训练。

如:Exposed to sunlight for too much time,your skin will be hurt.

Exposing yourself to sunlight for too much time,you will get your skin hurt.

时态、语态、句式的变化往往在比较练习中能让学生更好地找到感觉,在区别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

最后,通过对“主谓”结构的不断丰富,扩展句式训练。

如:I was annoyed.

I was annoyed at the boy.

I was annoyed at the boy for spoiling the toy.

I was annoyed at the boy for spoiling the toy which belongs to Joy.

I was annoyed at the boy for spoiling the boy which belongs to Joy when we played together yesterday.

(2)在语境中理清逻辑关系,训练连接、过渡性词汇的运用

解决学生语言运用中的逻辑混乱问题,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注重过渡性词汇在语段中的训练,理清逻辑关系,准确表达。一些连接词汇如下表:

(3)语段优美表达范式欣赏

得体表达除了靠平时的训练外,还须不断耳濡墨染地浸润。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文体、题材,对不同段落的一些优秀表达范式进行欣赏。

如自我介绍类表达范式:

Since my childhood,I have shown special interest in space flight and have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it.Therefore,I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subjects such as physics,computer science,English and so on,in which I have been doing very well. In addition,I am in good health,1.77 meters tall and I have an excellent mental quality and good self-control.What’s more,I show a high sense of team spirit,which I think is of vital importance for a pilot.

列举观点、事实类表达范式:

Several measures can be adopted to help us to relieve pressure.Firstly,a large number of physical activities can reduce anxiety.Moreover,we can make time for fun to relax ourselves,such as listening to music,etc.Lastly,we can turn to our parents and teachers for help when stress does occur.All in all,our health is what counts most.

图示论述类表达范式:

The picture implies a very important rule of doing things that we always need a balance between speed and quality. In our daily life,“The faster,the better”has become a motto for us due to the fiercely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of our society.However,our work has no value at all if we overlook the quality of it just like the man in the picture.

四、一气呵成

一气呵成要求学生在顺利完成前三个步骤的基础上,用工整的书写,在规定时间完成规定的写作任务。

1.常见问题

(1)草草了之

草草了之主要来自错误的认识,认为只要掌握足够量的单词和一些句式结构,考试时自然可拼凑成文。有的学生即使平时对书面表达也进行了训练,但只满足于在头脑中完成构思,在纸上列出提纲,结果考试时还是无话可说,表达不得体。

(2)书写不规范

书写不规范主要由于不良的书写习惯所导致。有些学生书写龙飞凤舞,自认为潇洒,难以辨识;有些学生书写字母时上下左右结构不均等,或歪斜过度,或出格过多;有些学生涂改较多,影响美观。

2.训练方法

(1)从开始时就进行书写规范训练

要让学生牢记,书面表达是写给别人看的,书写美观会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让阅卷老师想看。英语就26个字母,书写训练比汉语要容易得多。正常情况下,只需一个月,通过四线格就能规范到位。之所以强调早训练,是因为越早,学生受汉语书写的率性行为影响越小,越好纠正。

(2)语段完整训练

对待议论文的正反方观点、说明文的分列信息、记叙文的过程素材,需要平时训练时确定主题句后快速丰富、补全信息,以“速递”的方式,实现由脑到手的快捷体现。

(3)定期、定时完整训练

每周一作,定时完成。因为高考的书面表达通常要求在25分钟之内完成,在这一规定时间内还须考虑不漏要点、不少字数等要求。如果平时只满足于构思个大概,在考试时便会捉襟见肘。

四步骤快速成文的训练法有助于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书面表达练习。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学生缜密思维的训练。从整体上看,学生从主题内涵到表达延伸所用的是发散性思维;从具象上说,学生从主题句到支撑信息的丰富中,须理清句子间的关系,此时逻辑思维显得至关重要。其次,对学生写作过程中微技能的训练需要平时有效积累,否则,他们很难在高考紧张的氛围中从容应对。

参考文献

[1] Brabe,W.& Kaplan,R.B.Theory and Practice of Writing[M].New York: Longman,1996.

[2] 关世民.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知识体系的建构:意义、内容与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1(2).

[3] 梁美珍,黄海丽. 浅谈高考前书面表达高效训练的策略[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2(3).

[4] 程菁华. 从挖掘教材内涵入手培养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8(5).

[5] 文秋芳,刘润清. 从英语议论文分析大学生抽象思维特点[J].外国语,2006(2).

[6] 何其莘,殷桐生,黄源生,刘海平.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

[7] 张献臣. 加强英语语篇教学提高英语阅读效率[J]. 课程·教材·教法,2009(6).

[8] 战加香,李克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0(3).

【责任编辑 王 颖】

猜你喜欢
思维拓展书面表达范式
基于SCP范式的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分析
谨言慎行
从教师视角谈“读思达”课堂范式——以“百分数的认识”为例
工商银行与第四范式正式签约共建银行AI核心系统
初中作文教学的思维拓展与创新分析
思维培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如何指导初中学生写书面表达
文言文教学进行思维拓展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