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型选择题的思维建模

2016-04-09 00:16福建黄晓芸
教学考试(高考生物) 2016年1期

福建 黄晓芸

判断型选择题的思维建模

福建 黄晓芸

选择题是一种客观性试题,它覆盖的知识面广,包含的信息量大,是各种考试中固定的一种题型。而在生物高考中,判断型选择题又占了大约一半的比例,是最常见的选择题型。题目中常常以“下列关于……的叙述或描述正确的,不正确的,错误的,合理的”等语句进行明确要求。在试题的选材上,主要侧重考查学生对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观点等的再认、再现、理解、分析、比较与运用。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常常会因审题不清、考虑不全、思维定势等原因而错选。那么如何在考试中快速准确地做出判断呢?如果在平时的训练中注重解题思维模式的构建,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基本概念类

生物学中有许多相似的或者相关的概念,如果不注意辨析很容易混淆。试题编制者往往利用考生对概念的模糊认识、片面理解或者对相似概念的辨析不清来迷惑考生。

【例1】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可以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B.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

C.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D.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周期的概念。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的过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因此从概念上看,必须是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已经分化了的细胞是没有细胞周期的,故A、B错;分裂间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细胞分裂提供物质基础。抑制DNA的复制,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故C错、D对。

【答案】D

【思维建模】对于这类选择题,应认真审题,快速准确地找到“题眼”——概念,并把它勾画出来,然后回顾书本中的基本概念,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结合题干或者选项中的限制条件,利用比较法、排除法等解题方法做出准确判断。

二、现象原理类

生物知识是由许多的生命现象、生理过程和生物学原理构成的。这些内容组成了生物高考中的主干知识,是试题命制者最偏爱的考点之一。这类选择题又可根据知识间的联系性,分为以下两类。

1.知识无关联类

该类选择题中四个选项所考查的知识点相互间没有必然联系,但都围绕一个主题来设置,知识跨度大,涉及面广,解题的思维跳跃度较大。

【例2】下列关于生命活动变化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体积增大,与外界物质交换效率提高

B.细胞液浓度增大,植物细胞吸水能力减弱

C.生长素浓度升高,植物细胞生长速度加快

D.体内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

【解析】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效率越低,A错误。细胞液浓度越大,细胞液的渗透压越高,则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能力越强,B错误。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细胞生长,因此生长素浓度升高,植物细胞生长速度不一定加快,C错误。当体内血浆渗透压降低时,机体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以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D正确。

【答案】D

【思维建模】由于每个选项的知识点并没有联系,解答该类选择题时一般采用各个击破法,对每个选项单独提取信息,确定考查的知识点,然后联系相关知识来解决问题。通常可以采用直选法、淘汰法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2.知识关联类

该类选择题通常围绕某一个生命现象、生理过程等来命制,每个选项的设问与题干中相应知识的某一方面的信息有关,但是这四个选项之间又无太大的联系。每个选项一般要结合题干单独分析判断,如果抛开题干背景,则无法判断选项的正确性。

【例3】利用紫色的洋葱外表皮细胞和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可以探究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下列有关该实验的正确叙述是 ( )

A.该实验只是观察了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没有设计对照实验

B.在逐渐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C.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质壁分离现象

D.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下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滴加清水后都能复原

【解析】本题四个选项都围绕质壁分离及复原的相关知识设置。清水中的生活状态与加入蔗糖溶液后的细胞状态形成前后对照,A错误。质壁分离过程中随着细胞逐渐失水,液泡的颜色逐渐加深,细胞液浓度增大,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强,B正确。酒精灯加热后细胞死亡,不会发生质壁分离,C错误。蔗糖溶液浓度过高,会使细胞失水过多过快而死亡,细胞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D错误。

【答案】B

【思维建模】解该类题时应在认真阅读题目的基础上,找准题干或者选项中的限制条件或者隐含条件,回顾生物学中的相关知识,逐一分析。通常采用排除法、推理法和综合分析法对每个选项进行分析、比较、判断,找出最合题意的选项。在复习过程中,要加强学科内知识的综合,以某一生理过程、生命现象等为核心,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联系,把相关的知识串联起来,构建知识链或者知识网络。只有构建清晰的知识体系才能在解题中做到游刃有余。

三、创新情境类

试题命制者为了全方位考查学生的能力,在试题中常创设一些新的情境,对教材中的例子进行拓展深化或者加入与当今生物科技、生产生活、人类健康与疾病等相关的新名词或陌生术语,要求考生从新情境中提取有用信息,作为答题的依据;或者对情境中的某些现象进行分析、推理、解释,是综合性较强的一类题目。

【例4】1937年,俄国学者提出“成花素”假说,认为植物叶片接受光刺激后,能合成成花素,成花素运输到花芽的顶端,诱导花器官的形成。70年后人们检测到成花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植物开花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成花素能诱导花器官的形成,可能是一种植物激素

C.成花素合成后通过胞吐方式运输到细胞外

D.成花素基因只存在于植物叶片中而不存在于芽中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表达、植物激素调节、物质运输等知识及获取信息的能力。植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过程,A正确。成花素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起调节作用,因此可能是一种植物激素,B正确。成花素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的运输方式是胞吐,C正确。植物所有体细胞都来源于受精卵有丝分裂,所以成花素基因存在于所有体细胞中,D错误。

【答案】D

【思维建模】该类选择题虽然往往以新知识作为信息的载体,真正要考查的内容还是在考纲规定的范围之中。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审读材料,从材料中的文字叙述或所提供的图、表资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然后回归教材,进行信息转化、知识迁移,将已发现的关键信息和已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运用比较、归纳、推理的方法,选择正确答案。

四、表述绝对类

由于我们所学有限以及对某些知识要求的局限性,教材在介绍某些知识点时,常常使用“主要”“绝大多数”“一般”“约”“较”“常见”“通常”等字眼。试题命制者就利用这一点,编制表述绝对的试题考查学生对生物学特例的掌握程度。这类试题的题干或者选项中有一些关键词语,如“一定、都、全是、只有”等。

【例5】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

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

D.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系统(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

【解析】原核生物细胞虽然没有线粒体,但有跟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就可进行有氧呼吸,如硝化细菌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真核生物细胞可进行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B错误。具细胞结构的生物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C错误。真核细胞具有细胞膜系统(生物膜系统),保证细胞代谢高效有序地进行,这是生物膜系统的功能之一,D正确。

【答案】D

【思维建模】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回归教材,熟记教材中结论性的语句,牢记生物学中特例,如真核生物的细胞一般都有细胞核,但高等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没有细胞核;动物细胞一般都能进行有氧呼吸,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光合作用的场所不一定是叶绿体,蓝藻无叶绿体也会进行光合作用,等等。生物选择题中出现过于绝对的表述一般都是错误的,因此通常可以采用排除法,舍弃太过绝对的选项。但要注意,有时绝对的表述也可以是正确的,如含有中心体的一定不是高等植物;人无氧呼吸时一定产生乳酸;有水产生的细胞呼吸一定是有氧呼吸,等等。这就要求考生在解题时一定要认真辨析。

在判断型选择题解题中训练和培养建立模型的思维和能力,既可在生物知识的学习中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同时,在面对各类新题型时又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从而迅速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