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发展的路径探析
——基于互联网视角

2016-04-11 03:19王朋朋中共中央党校北京100091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门户网站人民政协协商

王朋朋(中共中央党校,北京 100091)

推动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发展的路径探析
——基于互联网视角

王朋朋
(中共中央党校,北京100091)

互联网不仅塑造了新的生活形态,也塑造了新的政治形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特点和优势,有利于扩大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群众基础,增加协商的形式,增强协商过程和结果的透明度。政协门户网站、微博、微信、政协手机客户端以及大数据技术是政协工作向互联网延伸的具体方向,这些平台和技术的使用可以使政协协商更加便捷、充分、主动,从而不断推动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互联网;发展

“协商民主”一词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学者约瑟夫·毕塞特提出,此后30多年,对协商民主的研究不仅在西方,而且在中国都成为一种热潮。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1]2015年2月,中共中央颁发《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强调:“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不断提高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2]可见,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已经成为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人民政协则成为推进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一、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内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组织,“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3],它在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成立,又在国家建设和改革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各界爱国人士通过政协组织平台,就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过程中进行协商,尽可能就相关问题达成一致意见,这种民主形式就是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还包括政府协商、人大协商、人民团体协商以及基层协商等。

如何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推动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二、互联网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发展的意义

无论从网民规模还是从上网时长看,中国早已进入互联网时代。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6.88亿,互联网的普及率为50.3%,手机网民规模也达到6.20亿,网民中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到网民数量的90.1%,农村网民规模也达到1.95亿;2015年,中国网民人均周上网时长为26.2小时;基础类应用得到很大发展,以网络新闻为例,到2015年12月,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到5.64亿。[4]

互联网不仅塑造了新的生活形态,也塑造了新的政治形态。与网民规模不断扩大相伴随的是越来越多的民众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生活。“协商民主理论以公民参与决策作为民主的核心价值,把具有不同利益诉求的公民群体之间的平等协商作为实现民主价值的一个主要方面或环节”[5]。互联网具有的匿名性、便捷性、开放性、透明性等特性直接或间接地与协商民主所要求的平等、自由、包容等形成很好的契合,互联网技术为协商民主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契机。

人民政协从成立到现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然而由于主客观条件不断变化,人民政协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协商内容、过程、结果不够透明,协商过程缺乏广泛的民众参与,政协民主监督不够充分,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政协履行职能遭遇一些困境,不同程度影响了人民政协的发展和完善,而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广泛使用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条件。互联网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扩大协商的群众基础。“在协商民主中,履行职能的主体是公民;在人民政协中,履行职能的主体是政协委员。人民政协要成为协商民主的主渠道和主要形式,必须研究如何让政协委员更好反映公民的利益诉求并成为协商民主的主体。”[6]而互联网则成为政协委员与群众互动的新渠道,网络拉近了委员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使委员能及时吸纳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协商结果的反馈,使政协工作和决策能够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更加顺应百姓意见,由此扩大人民政协民主协商的群众基础。

(二)增加协商的形式。传统的协商形式包括高层领导参与的专题协商、相近行业之间以及政协专门委员会同党政职能部门进行的对口协商、政协各界别进行的界别协商和提案办理时的协商,需要各党派、各界别的政协委员到会面对面进行相关议题的协商,而互联网的普及为通过网络进行参政议政、远距离协商提供了条件。网络参政议政、远距离协商一方面打破了民主协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增强了民主协商的便捷性,另一方面又可以降低民主协商所需的成本,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与传统的协商形式相比较,这些新的协商形式有着巨大的优势。在面对众多复杂的社会问题时,互联网又为多频次、更灵活的协商提供了可能。

(三)增加协商过程和结果的透明度。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关注的焦点通常是大政方针、热点问题和人民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都关乎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协商的过程理应受到人民群众的监督,协商的结果理应为人民群众所知晓。而现实情况是政协民主协商的过程和结果透明度不高。例如,一些关于民主党派、政协委员参与协商活动的报道内容涉及协商过程和协商结果往往不具体、不深入、不明了。协商过程和结果透明度不高,不仅会影响人民群众的参与,也会给人民群众和民主党派造成“所谓协商会,其实只是情况通报会,是一种没有实质内容的形式”[7]的印象,而政协工作向互联网延伸有助于政协利用网络的公开性、实时性特点将协商议题和内容合理公开,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和政协委员可以利用网络媒介就提案内容与群众进行在线交流,从而增加政协工作的公开性,增强人民政协民主协商过程和结果的透明度。总之,互联网的应用对推动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发展意义重大。在新时期,人民政协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积极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向网络延伸,有助于提高政协组织和个人的履职能力,符合政协团结和民主的主题,也是做好政协工作的重要支撑。

三、互联网推动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发展的具体途径

互联网是一个综合性平台,一般情况下与民众发生直接关系的是各种互联网应用,例如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网络新闻和社交等,目前这些基础应用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微博、微信等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各种类型的移动应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基于海量信息的大数据技术也已经在工程技术、商业发展、军事情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下面笔者从门户网站建设、微博微信使用、手机客户端开发和大数据分析四个具体途径来分析怎样利用互联网促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发展。

(一)建设和利用好政协门户网站

政协门户网站是各级政协组织的官网,也是各级政协公开信息、与群众互动交流的工作平台。建设和利用好政协门户网站,有利于各级政协树立良好形象,扩大自身影响力,提高履职能力。

目前,从门户网站的建设方面看,由中央到省、市政协的门户网站基本都已经建立,县级政协门户网站的建设仍然参差不齐;从门户网站的功能设置看,从中央到地方,政协门户网站的功能版块设置数量一般在10—20个之间,版块名称和排列顺序也不尽相同,一般都有“规章制度”、“人员组成”、“政协会议”版块,但是大部分政协官网缺少与群众在线互动的版块,群众通过政协门户网站进行建言献策存在着困难,与政协进行在线协商更是无从下手。因此,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政协门户网站:

1.设立门户网站建设标准。由全国政协制定各级政协门户网站建设的指导性标准,可以包括网站必须设置的版块及其名称和顺序,例如“政协章程”、“政协机构”、“政协会议”、“人员组成”、“提案工作”、“资政建言”,等等,同时各地方政协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置特色版块,介绍当地历史、地理、人文等;还可以对网站背景图片、滚动消息和站内搜索等进行统一设计。这种标准统一的政协门户网站可以使群众更加方便地查询有关政协的各种信息。

2.规范信息公开。掌握充足的信息是群众能够参与政协民主协商的前提条件,因此政协应当围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规范信息公开,可以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议、协商会议、座谈会等会议的主题和过程的公开;二是涉及国计民生提案的内容和办理结果的公开;三是有关政协调研视察结果的公开;四是对国计民生和政协工作的建议和策略的公开;五是其他政协活动的信息公开。这些信息可以通过网站的“政协会议”、“提案工作”、“调研视察”、“建言献策”和滚动消息版块以及站内搜索的方法进行公开。在信息公开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保证信息公开的及时性、丰富性和真实性,要遵守有关保密规定,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3.增设与群众互动版块。互动版块是目前各级政协门户网站最缺乏的内容,也是最能促进各党派、各团体以及委员与群众直接沟通的版块。通过增设这些版块将政协即将举行的座谈会、民主协商会的议题及时公布以征求意见建议;也可以在会议举行之前和之中,就相关议题组织委员与群众进行“键对键”的交流讨论,广泛收集民意、汇集民智,提高民主协商的质量和效率。这种在线互动交流也有助于政协委员及时了解群众的忧虑和期望,从而有针对性地为群众排忧解难,更好地做到“八个更加”。

(二)利用好微信微博等平台

2016年,作为即时通讯类软件的微信用户数量已达4.1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调查数据,微信在手机用户中的使用率①2015年下半年为81.6%;在使用微信的目的方面,通过微信公众账号“及时了解新闻热点”、“分享、获取生活/工作中有用的知识”的提及率在50%左右。[8]微信已不仅仅是一个聊天工具,而且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交平台。

在综合性社交领域扮演重要角色的微博在网民中的使用率2015年也达到了33.5%[9],截至2015年9月,新浪微博的月活跃用户达到2.22亿人[10];在微博使用目的方面,“及时了解新闻热点”的提及率为72.4%,排在各种使用目的的第一位。

微信、微博已经成为人们了解各种资讯的重要平台,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应当充分利用这两个平台,积极开通政务微博、微信:第一,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发布座谈会、协商会和提案等信息,收集和反映群众对相关议题和提案的意见建议,并及时整理纳入协商过程和提案的起草中;第二,就涉及公众重大关切和利益的公共事务或政策,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可以及时与公众进行在线协商,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同时倾听公众的呼声,接受公众的意见甚至批评,在在线协商过程中实现偏好的聚合,追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公约数;第三,在开通利用政务微博、微信的时候要加强账号和公开内容的审核管理,通过制定政务微博、微信的使用办法,提高信息公开和在线协商的规范性程度。

(三)开发推广政协手机客户端

目前,中国手机网民数量已达6.2亿多人,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到90.1%,与此同时,使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上网的比例分别为67.6%、38.7%、31.5%,相比2014年底均下降了4个百分点左右;在各类手机互联网应用方面,手机网络新闻用户规模为4.82亿,与2014年底相比增长了16.0%,网民使用率为77.7%,相比2014年底增长了3.1个百分点[11]。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门户网站和传统纸媒也在逐渐转型,拥有“短平快”特点的手机客户端越来越多地延伸或者替代媒体和门户网站的功能,因此各级政协要抓住移动互联网的特点,积极将政协工作向移动端延伸,开发推广政协专门的手机客户端,使推进政协协商民主拥有更多的渠道。政协的手机客户端功能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消息发布和推送。关于政协机构人员的更换、座谈会、协商会、委员的提案以及公众关注的社会问题信息在客户端及时发布,并以简短信息形式向用户推送;也可根据用户的兴趣喜好,推出信息定制化服务。

2.写信和留言。设置写信和留言版块,用户如果对政协工作、政协委员、社会公共问题有疑问、意见或建议,在客户端注册后可以向政协委员写信和留言,表达自己的观点;用户也可以通过客户端向委员咨询政务或者寻求帮助。

3.在线协商。在线协商应当成为客户端的核心功能,也是政协协商民主向移动网络延伸的重点。通过此项功能,各党派、团体、界别或者政协委员就各种社会公共事务问题与利益相关者或者热心群众进行在线平等的交流,提出观点、交流意见、理性思考,经过偏好的转换、聚合,最终形成基本一致的观点,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在开发政协手机客户端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尽量简化客户端的注册登录以及审核程序,降低用户使用的门槛;第二,对用户的信件、留言和其他问题,应当及时给予回应,提高工作效率;第三,在线协商应当充分体现协商民主平等、公开、理性的特点;第四,对不良言论和用户进行严格的管理,对不良言论及时进行清除,必要时可以注销用户账户。

(四)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大数据分析

由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大量数据的获取、存储、传输、处理、分析变得越来越便捷,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大数据不仅在商业、军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其影响已经逐渐扩展到政治领域,“大数据不仅将政治活动场域扩展到虚拟空间,还改造着政府、公民、政党等政治行为主体的行为模式及其关系”[12]。中国于2014年成立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将大数据积极应用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当中。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国家和社会问题分析,助力有效治理的实现。

“互联网的交互性极强,突破了地域、空间、身份的限制,社会各阶层的观点、情绪和诉求在网络空间中迅速集聚、碰撞、流传,信息呈网状传播,速度快且传播范围广,容易引发重大舆情危机”[13],而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对互联网上的文字、视频等各种信息进行有效分析,深挖当前群众最为关注的问题,以及各种群体的观点、情绪和行为倾向,政协可以利用这种分析主动将某些社会问题纳入政协工作中,或邀请某些问题的相关群体参与民主协商,通过协商化解矛盾,最终为全面深化改革增加动力,增添合力。在利用互联网进行大数据分析的过程中,政协要注重与各级行政机构和安全机构,以及企业的合作,以突破数据分析在技术上、真实性、安全性上的障碍。

总之,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政治已是大势所趋,各级政协应当根据中央文件精神,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能力,推进广泛多层协商,发挥好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同时,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各种激进思想和不当言论充斥着网络,政协在利用互联网优势的同时要尽量避免网络民粹主义以及其他极端思想对自身工作的影响。

注释

①最近半年使用过的比例,一般体现注册用户规模。《2015年中国社交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第6页,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年4月。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6.

[2]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5-02-10(1).

[3]政协全国委员会办公厅,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人民政协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

[4]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1,49,56.

[5]燕继荣.协商民主的价值和意义//佟德志.协商民主[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39.

[6]李君如.人民政协与协商民主[J].特区实践与理论,2007:4-6.

[7]郁建栋.应增强政治协商的公开性和透明度[N/OL].中国政协新闻网,2012-02-15,http://cppcc.people.com.cn/GB/34957/63648/17119083.html.

[8]CNNIC.2015年中国社交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12,28.

[9]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58.

[10]2015年新浪微博用户发展报告.新浪微博数据中心,2015.

[11]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48,56.

[12][13]孟天广,郭凤林.大数据政治学:新信息时代的政治现象及其探析路径[J].国外理论动态,2015(1):47.

(责任编辑白继英)

D62

A

1008-9012(2016)02-0014-05

2016-05-28 作者简介:王朋朋(1992— ),男,河北邯郸人,中共中央党校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协商民主理论。

猜你喜欢
门户网站人民政协协商
我心中的人民政协——纪念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
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政协诞生
论协商实效与协商伦理、协商能力
Rheolog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Modifed Asphalt
发挥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
以政协参与立法深化协商民主
YouTube
协商民主与偏好转变
论人民政协的决策参与
中国省级教育门户网站排行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