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如何高效进行计算教学

2016-04-11 07:51江西省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潭东镇高坑小学李小芳
数学大世界 2016年34期
关键词:计算能力运算算法

江西省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潭东镇高坑小学 李小芳

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如何高效进行计算教学

江西省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潭东镇高坑小学 李小芳

计算能力是学生数学水平的直接体现,优秀的计算能力是保证学生今后数学学习顺利的基础。 计算教学贯穿小学数学教学始终,是每名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从实际出发,浅析当前计算教学中的不足,根据学生学习特点,从多方面讨论如何在实际教学中高效进行计算教学。

小学数学;高年级;计算教学

计算能力是学生数学水平的体现,也是实际生活中运用最多的一项数学技能,优秀的计算能力是每名学生都必须掌握的。 传统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主要靠大量的习题训练,重计算结果、轻计算过程,缺乏方法培养与兴趣训练,存在一定误区。 在现今新课改大力推行之时,教师要改变教学策略,强调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效率,让教师教得轻松,让学生学得轻松。

一、传统计算能力培养误区

1.重结果轻过程

传统教学方式受应试教育影响,过于注重学习成绩,轻视学生学习过程发展,计算教学同样如此。 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题海战术,提高学生计算熟练度,达到教学目的。 题海战术虽然能够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但容易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大量习题训练中造成学生厌恶计算学习,引起学生反感。 在实际运用中学生为尽快走出计算思考,进行计算时容易出现漏算或基本运算出错等低级错误。

2.不注重方法技巧培养

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忽视计算技巧训练,导致学生在实际计算中不知如何减小计算量,大量的运算拉低学生计算效率,增加错误率。如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一课时,让学生计算61 × 12,学生不会将其分解为60 × 12 + 1 × 12,在未掌握计算技巧的情况下直接进行乘法运算,相对小学生来说计算量较大,容易出错。

3.算理不清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怎样解题,如何计算出正确答案,忽视了算理本身内涵,学生没有理解计算的真正意义。 算理不明确,学生在计算时不会灵活变通,学生在计算时容易出现计算失误,换一种出题方式便不知所措。

二、在课堂上如何高效实施计算教学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从来都不只有书本知识,更是一门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学科。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创设课堂情景,让数学课堂又充满趣味。创设情景方式有多种,首先情景设置要贴近生活。生活是学生认知最大的来源,生活化的课堂会让学生产生亲近感,帮助教师快速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其次情景设置要有可操作性。小学生大多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创设教学情景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最后情景设置要具有开放性。开放的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教师在情景创设时要根据教学内容与课堂实际,符合学生认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2.算法算理一手抓

算理即计算原理,算法则是根据算理设计出来的计算方法。 部分教师过分注重学生成绩,导致实际教学中重算法轻算理,学生往往知道题目的计算方式与计算答案,却不知为何要这样进行计算。 例如在学习“四则运算”一课时,教师往往会教会学生如何运用一定方法简化计算,却没有教学生为何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四则运算有何实际意义等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要将算理放到与算法同等地位进行教学,学生通过思考知识的发生过程,透析计算的本质,掌握数学思维,使自身数学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3.培养学生心算能力

心算能力是学生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在乘法口诀的熟练运用上,更体现学生对运算本质的理解与运算技巧的掌握。如在计算130 + 11 × 13 - 5 × 26时,解题者需要快速思考,找出其中规律,将算式分解为13 × 10 + 11 × 13 - 5 × 2 × 13,再将算式整合得到(10 + 11 - 10) × 13,便很快能得出计算结果。 心算能力是学生思维能力的体现,是建立在算理与算法的基础上的,对学生知识掌握要求较高,需要学生在课后多进行思考,经过一定积累,以此提高心算能力。

4.注重计算习惯培养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教育就是良好习惯的养成。 计算也需要学生良好的习惯。 首先是审题习惯,做题前要看清运算符号与运算要求。 其次是计算习惯,计算过程中要不急不躁,做到认真细心,同时不能因为题目简单而急于求成,也不能因为复杂而放弃。 再次是检查习惯,计算难免出错,检查同样是必不可少的计算习惯,它能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错误、更正错误。 最后是书写习惯,书写一定要整洁工整,格式规范。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措施,也是教师应尽的责任。

5.适量练习

学习没有捷径,一定量的练习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必不可少的措施。 适量练习不同于题海战术,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熟悉算法,进一步理解算理,重在质而不是量。 因此教师要灵活选择习题,保证学生练习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重点,直接影响学生今后数学学习。本人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了五点关于培养高年级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 计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耐心,在长期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因材施教,既注重学生学习成果,又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计算能力运算算法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有趣的运算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基于MapReduce的改进Eclat算法
Travellng thg World Full—time for Rree
进位加法的两种算法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