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与“精神工匠”

2016-04-11 14:13本刊编辑部
上海工运 2016年5期
关键词:精益求精匠心工匠精神

本刊编辑部

“工匠精神”与“精神工匠”

本刊编辑部

火红的五月,本市工会系统掀起一股“弘扬劳模精神,培育上海工匠”的热潮。

我们欣喜地看到,申城尊崇、践行“工匠精神”的氛围正在逐渐形成;做时代工匠、做行业工匠、做企业工匠,也正成为职工追求的新目标。

今年,“工匠精神”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成为一个热议的话题,也成为全社会瞩目的一件重要事情。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既令人耳目一新,同样也震撼人心。

如果仅仅从李克强总理所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句话的字面上去理解,在全国叫响做实“大国工匠”这个品牌,去培育培养出更多的金蓝领,去为建功“十三五”实施技能人才集聚和储备,当然没错。不仅没错,而且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但是,如果仔细想去,一件粗制滥造的产品,能够堂而皇之地上线生产,能够畅通无阻地进入流通领域,又岂是身处一线的技术工人所能掌控、所能决定的?当企业等不及“工匠精神”的开花结果,当社会也等不得“工匠精神”的精雕细作,当“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短期利益在某种程度上反而得到肯定和鼓励时,又岂能仅仅要求身处一线的技术工人去违背了企业的意志、忤逆了社会的风气?

美国畅销书作家亚力克·福奇在《工匠精神——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一书中说,工匠的核心不是“制作”什么,而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生命态度,其价值在于精益求精,对匠心、精品的坚持和追求”。这种坚持和追求,就一件产品来说,应该贯穿于生产的源头及其终端,但就其本质意义来说,则应该覆盖整个社会层面。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有什么样的法律环境、道德环境、习俗环境,人就有什么样的素质,人是由环境造就的。因此,我们在倡导“工匠精神”的同时,也必须提出“精神工匠”的概念来。也就是说,我们要努力促使每一个人成为自己的“精神工匠”,去不断剔除精神中的怠惰养成;去不断改变行事中的敷衍成性;去摈弃急功近利;去谴责见利忘义;去矗立人生价值选择的最佳坐标;去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所需要的社会环境,形成和发挥正向的示范效应。

“工匠精神”的内涵必须体现:“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严谨细致、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不懈,敬业永恒、不畏浮云”,而且必须体现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每一件工作中,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我们的技术工人。而体现“工匠精神”的关键是,让全社会的每一个人都成为自己的“精神工匠”,去汇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力量,去决胜全面小康,去支撑那一片中国精神的天空,而不仅仅是就“技”论“技”地去谈论工匠的“匠心”。

重提“工匠精神”,善哉!

重塑“精神工匠”,壮哉!

猜你喜欢
精益求精匠心工匠精神
创新务实谋发展 精益求精铸辉煌
精益求精,“质”行全球
三生 致敬匠心
光影视界
致敬匠心
匠心,一种倔强的坚持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推陈出新 精益求精
匠心与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