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基金化大势所趋

2016-04-11 16:12
上海国资 2016年8期
关键词:公司制国资基金

投资基金化大势所趋

国有资本的形态基金化,既放大了国有资本的影响力,又提升了国有资本的流动性

国有企业通过参与或发起设立基金,开展投融资创新、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双创”建设,成为新时期新一轮国资改革的一大新趋势。

自2000年以来,特别是最近5年以来,企业制度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为满足创新发展,更好地实现人本和资本的共享,新的企业制度正在加快发展,以基金支持的有限合伙制度受到了市场的认可。

在以产品生产为主的大工业时代,公司制是资源配置最好的方式。但公司制也有一大弊端,即企业经营极为依靠企业家或职业经理人,不过其每一分利润都要归于出资人。职业经理人、管理团队不能分取利润,即便其后采取种种办法,比如股权激励、分红激励等,但始终利益诉求无法平衡,由此引发了权责不对应、信息不对称、内部人控制等一系列问题。

特别是全球进入到创新时代以来,人力资本的价值日益凸显,人力资本在创造企业价值的同时,如何参与价值的分配?成为一个亟待回答的命题,这需要有新的眼界和新的安排。

在这种大背景下,以基金为支撑的有限合伙制度,最大程度上实现了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结盟,激发了各类生产要素的活力,成为当下最伟大的制度创新,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大势。

国有企业作为出资人,积极参与各类基金的投资,充分发挥投资基金专业团队、市场运作、利益共享等优势,突破传统国有体制的桎梏,推动国资国企改革,是大势所趋,也是价值使然。

其一,国有企业通过参与基金投资,将国有资本的形态基金化,并形成了混合所有制的产权结构,既放大了国有资本的影响力,又提升了国有资本的流动性。

其二,通过基金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彻底分离机制设计,以价值最大化为导向,最大限度地整合发挥专业运营团队的优势,优化了各类资源的配置,并实现了共享共赢。

其三,通过投资基金创新的制度安排,最大限度地把国有资产转化为国有资本,并从根本上把国有资本从原来僵化的体制机制中解放出来,重新焕发新的活力,并最终建立起可持续的国有长期资本形成机制,更好地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

四是倒逼国有管理体制的改革。作为一种新的制度创新,投资基金的运行,势必对传统的国资管理体制产生冲击,在这过程中,一些新的不适应甚至矛盾都会爆发出来,对此,应该本着尊重市场、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标准,不断调适我们原有的制度,使之最终适应新的制度创新。

当然,在参与或发起设立基金的过程中,也要特别注意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形成责权利对等的机制,不要让基金成为国有资本流失的一大黑箱。

猜你喜欢
公司制国资基金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省委宣讲团走进国资系统
特定问题调查:向国资“亮剑”
沈阳国资国企改革对策建议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的通知
上海国资:重组与整合
公司制和有限合伙制的税收制度歧视问题研究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后50名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后50名
私募基金近6个月回报前50名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