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对广播节目主持人能力的新要求

2016-04-11 21:21陈小蓉
视听 2016年3期
关键词:微博微时代主持人

□陈小蓉



微时代对广播节目主持人能力的新要求

□陈小蓉

摘要:作为一档节目的灵魂,微时代的广播节目主持人面对着新的挑战。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就成为广播节目主持人所面对的新任务。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工作经验,从五个方面阐述微时代对广播节目主持人能力的新要求。

关键词:微时代;广播;主持人;微信;微博

微时代,即以微博、微信等传播媒介为代表,以短小精炼的形式呈现作为文化特征的时代。当前,互联网发展重心从“广泛”向“深入”转换,各项网络应用深刻改变网民生活。广播借助微博和微信的互动性,使节目收听率得到提升,媒体认可度得到提高,从而获得了发展的新契机。其中,利用微信公众账号增强广播节目的互动性,更是成为全国大多数广播电台的首选。微时代的广播节目主持人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根据新时代的要求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一、网络互动信息的选择与编辑能力

(一)选择对受众最有用的信息

微时代,实现节目与受众的互动,让受众积极参与需要注意的是:节目内容和形式都要符合当下受众的移动观念。广播目前的听众人群还是以移动人群为主——开车、乘车的人群,固定听众群体主要为出租车司机、上班族(早晚交通高峰时最突出)。此外,利用网络和手机终端收听节目也成为当下收听广播的新方式。

因此,节目主持人要根据受众的特点,在内容上要选择能播报服务于移动人群及网络、手机终端用户的信息,比如路况、汽车知识、天气等服务信息不可或缺,还要注意适时地更新,要有时效性,以满足听众的收听诉求和扩大传播影响,让传播内容更有效。

(二)良好的信息编辑能力

听众通过微博、微信可以随时用声音、图片、文字等各种符号与节目展开即时交流。这种即时交流的方式不仅能给更多的受众提供信息,还能让听众在节目中有参与性、存在感。对主持人而言,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的即时交流性,能在有限的节目时间内完成密集度更高的信息交换,满足听众与主持人、节目之间的互动需求,增强节目的现场感和真实性,拉近主持人与听众的距离。

潮州电台交通音乐广播每天早晚高峰的《一路畅行》节目中,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互动的信息量一般都达到几百则,当中包括文字信息与语音留言。内容包括参与节目话题互动的,也有路况信息报料的。这就要求主持人要在海量的信息中及时进行综合与编辑,再用较强逻辑性的语言流畅地概括表达。比如将同属一个区域的路况信息综合起来进行粗详有别地播报。既突出重点,又能让听众在清晰的信息梳理中得到最及时、最有用的信息。也避免造成节目内容的冗杂与沉闷,增强了节目的服务性与可听性。

二、扎实的语言演播能力

在微时代,信息传递呈现出碎片化的状态,这就要求广播媒体对音频节目同样采取碎片化的处理。广播节目主持人是通过有声语言和听众、嘉宾展开交流、传播信息的,如果能学习、借鉴播音员在播音创作中的情景再现的基本要求就能更好地驾驭节目和展现自己的语言魅力,同时能够更精准地在短小精炼的文字或音频中抓住主题,表现出其中的内涵,使节目传播效果得到更大的发挥。

微博、微信给碎片化节目提供各种节目资源的同时,也给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演播要求,因为要如何将碎片化的内容完整地演绎好,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做得比较成功的是湖南交通广播《博闻天下》节目,主持人郭巍每天从微博、微信中挑选出相关的或不相关的内容,同时用播报、调侃、评论等方式将它们演绎成一个个段子,然后用主持人语言将它们串起来,再经后期的精良制作,形成了一档半小时长的微资讯节目。该节目的成功之处,一方面体现在节目的编辑与制作,更重要的是主持人郭巍在碎片化节目模式中运用扎实的语言演播能力,将复杂的微资讯主题与内涵精准客观、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让听众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与状态下获取到最有效的信息。

三、利用微互动塑造节目品牌价值

对广播节目而言,微博、微信与广播的融合有助于产生群体化宣传效应,扩大听众群体。通过微博、微信主持人与听众、粉丝进行互动,聚集人气,可以实现线上线下的多渠道互动。传统媒体吸引新媒体受众的做法,就是让有些不是广播听众的微博、微信用户,被广播电台微博、微信信息吸引后,也会产生听广播节目的兴趣。这在无形中就扩大了收听范围,广播的听众会越来越多,忠诚度也会越来越高。但是在微时代,广播节目主持人与受众的微互动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主持人使用微博、微信要换位思考,真正接近受众。通过微博、微信接近受众是主持人应该做到的工作,主持人开微博,在微信平台与听众互动已经是常事。但笔者认为,主持人不仅仅要在微博、微信中与受众交流,还应该在议题设置、观点分析中真正能换位思考,站在受众角度想问题,而不是高高在上,不接地气。比如潮州电台交通音乐广播晚高峰节目《一路畅行》之“快乐回家”当中,主持人利用微博和微信,每天提前将节目话题发布在上面,听众可随时随地通过微博、微信发表观点和评论,实现了线上线下联动的传播效果。

其次,主持人的微博、微信要有特色,通过特色塑造节目品牌价值。微时代的广播节目主持人开设的微博、微信账号,关注的人群数量肯定可观:一是借助于广播媒体的传播,受众受好奇心驱使主动关注;二是由于参与节目互动的需要,受众被动关注。无论主动关注还是被动关注,要留住受众,主持人的微博、微信都应该有特色,除了注意及时更新、讨论热点以外,内容还应该紧密联系节目,主持人要用自己的微博、微信塑造节目的品牌价值。广播节目主持人微互动的内容可以涉及节目预告、内容宣传、话题征集、栏目推广等,形成微博、微信与广播融合的合力。只有借助网络扩大主持人议题设置的参与度,让听众与主持人彼此及时互动、转发,才能形成整体品牌效应。

四、做微资讯的理性把握者而不是盲目追随者

科技,原本是让生活更美好的。一款软件在帮助了我们的同时,也对我们的判断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理性思考、合理应用,才能真正享受生活的美好。在微时代,主持人进行节目形式创新与经营的时候更应当科学合理客观地运用微信、微博等媒介,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广播节目的创新与发展;应当实事求是地理性分析和选择来自于微信、微博等媒介的信息作为节目的内容来源。这就需要我们做到:及时关注时事热点动态,对各种敏感信息、热点信息能够了然于胸。

微时代,网络媒体成为不可或缺的舆论阵地。有这么一句话比较流行:微时代,人人都是意见领袖,个个都是养生专家。在微博、微信中每天都有信息不断更新,新观点层出不穷,内容和类型涵盖政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纷繁复杂的舆论空间里,如何正确、客观、合理地把握好传播的重点,增强引导性与服务性,就需要主持人时时关注,并能够理性分析与选择。而不至于丧失舆论宣传的原则性和被虚假信息蒙蔽而误导受众。面对铺天盖地的微资讯,节目主持人要做一个理性的把握者,而不是盲目的追随者。

五、有揣摩听众心理、推测听众收听状态的能力

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微时代,准确及时地把握受众群体生活、情感等方方面面的特点是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前提。主持人通过快速浏览微博、微信留言,筛选出与节目话题紧密相关的信息播报,并对用户信息、收听习惯、节目内容建议进行收集,对提升节目品质也有一定积极意义。因此节目主持人要有平等概念,能揣摩听众心理、推测听众的收听状态。要经常关注与了解都是哪些族群的听众在听节目,他们年龄在什么区间,有什么样的价值观,是否在开车的状态下收听,是否在网络上或手机终端上收听,这对主持人怎样互动回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主持人要把听众当好朋友对待,尽可能地发挥广播伴随性的功能,有针对性地将最贴心的信息传递给不同收听终端、不同收听状态的听众,使他们有一种被了解与被尊重的存在感。

六、结语

在微时代,广播发展必然呈现出更多的融媒体特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继续进步,传播介质更加多样,传播手段更加丰富,节目类型也将趋于多元化。传统广播节目主持人只有主动适应这种变化,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与时俱进,才能够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综合素质过硬、适应微时代广播媒体发展要求的合格的广播节目主持人。

参考文献:

1.王蕾.微时代广播节目互动性分析[J].青年记者, 2014(9Z).

2.张军.浅谈新媒体时代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培养[J].今传媒,2012(12).

(作者单位:潮州市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微博微时代主持人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重大突发事件中微博之力不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