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媒体对东盟传播的现状分析

2016-04-11 21:21陈文俊杜丽媛
视听 2016年3期
关键词:发展现状

□陈文俊 杜丽媛



广西媒体对东盟传播的现状分析

□陈文俊杜丽媛

摘要:随着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深,广西作为中国与东盟各国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和窗口,其地方媒体扮演了中国面向东盟各国进行国际传播的主要角色。本文以广西在中国与东盟交流与合作中的重要地位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广西媒体面对东盟各国传播的发展现状与契机。

关键词:中国与东盟;广西媒体;发展现状

一、广西链接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交流与合作

广西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唯一有着陆地和大海相连的省区,是中国与东盟各国间双向沟通最便捷的交通枢纽。

2003年10月的第七次中国—东盟领导人10+1会议,在美丽的印尼度假胜地巴厘岛举行,会上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提议:为进一步加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从2004年起,每年在中国广西省南宁市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同期举办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这一提议得到了东盟10国领导人的一致认同,并写入了主席声明。这既是中国及东盟各国政府对广西的信任,同时也是赋予广西的责任。标志着广西已成为我国与东盟国家各国区域合作的重要窗口与平台。

2010年,伴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全面启动,中国和东盟国家经由广西集散的商品和人员来往越来越多,广西在其中的枢纽地位呼之欲出。

目前,有“一廊连七国”之称的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广西也已开通到东盟国家的9条国际航线和南宁直通越南河内的国际列车,开工3条与东盟国家相连的高速公路和与越南对接的第二条铁路,获批建设与越南连接的国际运输路线24条。此外与老挝和缅甸铁路的合作项目的前期工作也正在加快推进当中。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发展,也为广西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广西媒体的发展。广西媒体与国内外媒体的合作也在不断加强,国内外媒体记者的纷至沓来,全方位、多角度报道广西在区域合作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仅2010年的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就有199家中外媒体、1458名记者参加报道。其中,东盟媒体72家,参会记者88人,创国内同类活动参与的东盟媒体之最。为广西媒体与东盟各国媒体的相互了解与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广西媒体对东盟的对外传播建起了桥梁。

二、广西媒体向东盟传播中国

在广西,对外传播工作的重点主要是面向东盟国家。向东盟传播中国、传播广西是广西媒体的首要责任,经过广大广西媒体人的不懈努力,广西的报业、广播电台、电视台和网络媒体不断“走出去,请进来”,使媒体报道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充实和丰富着“东盟元素”,使广西乃至国内外的广大受众都可以通过广西媒体这个平台了解到越来越多的有关东盟各国经济、文化、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以及中国与东盟合作的进展及现况。与此同时,广西媒体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

(一)平面媒体

1.广西日报传媒集团

《广西日报》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的机关报,下属的《当代生活报》和《南国早报》是广西的主要都市类报纸。在向东盟传播的工作中,所发新闻报道都是具有导向性的文章,历来受到东盟国家官方的关注。近年来,《广西日报》及其子报拓展了报道的国际空间,加大了面向东盟国家受众的报道力度,积极发挥促进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沟通双方文化桥梁等作用。在对东盟国家的宣传报道中,《广西日报》抓住了机遇,自觉承担起了服务中国—东盟合作的历史使命,将自身发展与国家战略紧密地联系起来。他们的做法如下:

(1)用独到内容促合作发展。从2004年11月到2015 年11月,中国—东盟博览会成功举办了12届。《广西日报》抓住了机遇,精心策划、认真组织报道工作,力求多角度、全方位做好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以丰富的题材来吸引广大读者,提升了该报在党报舆论上的影响力。

(2)用宣传优势彰显个性。随着中国与东盟各国间战略伙伴关系的推进,《广西日报》将对外宣传的重点放在了有效传播和突出自身个性特色的两大方面。借助自身主流媒体的传统优势,精办时政新闻,起到了全面、准确、及时传递国家声音的效果;突出了广西本土独特地域文化,并结合民族特色及自身的特有资源,树立了良好的广西形象。同时,每期配发至少1篇评论,让受众了解事件的缘由、意义和本质,从而引发心理共鸣。

(3)用地域优势扩大影响力。最近几年,《广西日报》以国际化视野指导传播,以豁达开放的胸襟开展工作,曾多次邀请东盟合作伙伴国媒体参与大型经贸、文化活动的采访工作,让东盟各国聆听到“中国的声音”,了解中国并完善东盟各国人民对中国形象的认识,扩大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起到了一定的叠加效果。

通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广西日报》实现了媒体、地方、国家三重利益的高度一致:广西此次空前的发展机遇伴随着国家东盟发展战略的实施而来,其主流媒体也从中受益相伴相生,实现了自身的良好发展。拥有天然传播优势的主流地方媒体,却不具备其与生俱来的影响力,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提升自身的影响力,才能获得广大受众的认可,才能担负起国家与东盟各国之间的舆论引导工作。同时,加强主流媒体在新闻舆论方面的影响力,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剂有效助推剂,这样才能在服务全局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发展。

2.期刊

(1)《中国—东盟博览》杂志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主办的一本月刊。自创刊以来,一直致力于服务中国—东盟博览会,努力为中国与东盟间的商贸、文化交流搭建平台和桥梁,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迅速成为中国及东盟国家企业了解和开拓对方市场的参谋。

(2)《荷花》杂志是一份外宣刊物,是目前中国唯一一份综合性越文月刊,由广西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向越南和其他东盟国家报道中国和广西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反映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特别是广西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增强东盟各国人民对中国及整个广西的进一步了解,加强睦邻友好的双边关系,增进中越两国人民之间的互联互通,巩固共同繁荣的基础。

(3)《当代广西》是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主管主办的机关刊物,是广西的主流媒体和重要舆论阵地。《当代广西·中国—东盟自贸区专刊》内容包括中央领导和自治区主要领导的讲话精神、中国—东盟自贸易建设与发展的概况和知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广西各市的应对举措等,资料丰富、图文并茂,是目前广西较为全面介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综合知识读物。

(二)广电媒体

借助中国—东盟的合作契机,广西电视台牢牢抓住了这一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力求发展,逐步推进,实现了自身报道的转型,同时以增设的面向东盟各国的新闻节目为平台,架起了一条信息沟通的桥梁,推动了双边的发展,稳步提升了广西电视媒体的影响力与竞争力。

广西人民广播电台随着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日益紧密,随着广西在中国—东盟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适时调整了外宣定位,本着“让东盟了解中国和广西,让广西了解东盟”的宗旨,贴近广西实际,贴近东盟实际,更准确真实地向东盟展示中国,展示广西,为中国与东盟、广西与东盟成为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三)网络媒体

新兴的广西网络媒体不断发挥其即时发布消息、互动性强、信息海量等独特优势,其中以广西新闻网为代表迅速发展成宣传中国—东盟合作的生力军。在广西南宁举行的中国—东盟媒体论坛以新媒体发展为议题,进一步拓展中国与东盟新媒体交流合作的领域,深化双方合作的水平,开创中国—东盟新闻合作的新领域,广西充分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积极听取东盟国家在新媒体发展上的经验介绍,探索合作机制。

参考文献:

1.李剑思.广西与东盟各国新闻媒体合作渐入佳境[J].对外传播,2009(9).

2.黄著诚.广西卫视:面向东盟打造区域性国际传播平台[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9(01).

3.中国外交部.中国—东盟合作:1991-2011[N].人民日报,2011-11-16(22).

此文为“广西媒体面向东盟输出‘中国元素’的现状、问题及改进策略”课题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P3200098102)。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猜你喜欢
发展现状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河南信阳石榴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电力变压器绕组轴向振动稳定性分析
浅析电力多经企业的现状及其管理对策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