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关键

2016-04-11 12:54高延春
人民论坛 2016年8期
关键词:大众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延春

【摘要】积极培育和践行以“三个倡导”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文章以马克思主义人的需要理论为视角,探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关键,以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追求和实际行动。

【关键词】人的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并对其进行的高度凝炼和深刻总结。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人们真心接受和广泛认同,必须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从人的需要理论出发,我们只有始终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基本需要,才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大限度地变为他们自觉自愿的价值追求和实际行动。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的基本观点

需要是表示生物有机体与外部世界产生的依存关系。生物有机体通过这种依存关系为其提供维持自身存在和发展的物质能量。人作为高等动物,人的需要是由动物需要发展而来,既与动物有密切联系,又有根本区别。一方面,人是生物界的成员,人的需要与动物需要都具有自然性。马克思指出:“无论是在人那里还是在动物那里,人类生活从肉体方面来说就在于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①为了维持自己的肉体生命,人必须靠燃料、食物、衣服、住房等产品才能生活,而要获得这些满足需要的产品,人必须如同野蛮人一样与自然进行搏斗,且时时刻刻都得去完成。

另一方面,人作为生物界的最高形式,人的需要具有不同于动物需要的特殊性质。“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进行真正的生产”。②动物的需要只能以不自觉的无意识的本能活动来满足;而人的需要则是建立在劳动实践基础上的,人对需要对象和满足方式具有鲜明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创造性。正是在满足人的需要的劳动实践活动中,迫使人与人进行相互之间的交往和劳动协作,从而使人的需要具有社会性。

可见,从产生机制上来看,人的需要可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两大类,自然需要是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天然形成的需要,社会需要是人作为社会存在物由劳动实践活动产生并满足的需要。自然需要是社会需要产生的基础和前提,人的社会需要是自然需要在劳动实践活动中的发展和升华,二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人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就不会完全摆脱自然界的制约。但人毕竟是脱离动物界的社会人,人的本质需要是社会需要,这使人的自然需要不断超越了纯粹的先天性和遗传性。正如马克思说:“饥饿总是饥饿,但是用刀叉吃熟肉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解除的饥饿。”③

人的需要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内在必然性”。马克思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④人总在需要的驱使下从事某种有目的的活动,这种活动交互作用的结果推动历史的发展。马克思说:“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已经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⑤在此,第一个需要就是指吃喝住穿等满足生存性的自然需要,满足自然需要所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它也是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当第一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之后,就会产生政治需要、精神文化需要等社会需要,这些社会需要促使人不断进行政治交往活动和精神生产活动。人的需要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它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内在动力,而且体现在它是历史发展的本源动力。

人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关键

在哲学上,“价值”是反映作为客体的外部客观事物对于满足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⑥人的需要表达了人的主体意向,是形成价值关系的最初原因;人的需要的多样性和递进性,是促使价值关系发展的主导力量;人的需要是否满足和满足的程度大小,是价值评价高低的决定因素,所以说,价值关系的形成、发展及评价都是以人的需要为内在尺度。价值是相对于人的需要而界定的,一旦价值离开了人的需要,外部客观事物就无所谓意义和价值。

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能否满足人的需要和满足程度的总的看法、根本观点,是关于价值标准、原则和方法的体系。价值观为人们提供判断是非、善恶、美丑、真假、好坏、对错的评价标准和原则,成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和精神灵魂,也构成社会成员的内心信仰和思想动力。作为社会意识和思想领域的价值观,它植根于现实社会中人的需要,是不断发展的人的需要在人的思想观念方面的反映,人的需要的内容和水平直接决定着价值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长期实践中,由于不同的利益群体有不同的需要,因而形成多种价值观。多元化的价值观有核心与非核心的划分,其中,核心价值观是占主导地位的并得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认同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接受和一致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它反映了中国人民共同倡导的价值共识、价值标准和价值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体现,具有凝聚价值共识,规范价值目标,引导价值追求的强大功能。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发挥它的强大功能,必须让使用实践力量的人(人民群众)掌握,即实现大众化,才能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现实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就是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理解、接受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

马克思告诉我们:“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⑦从人的需要理论来看,抓住人本身需要的理论就是彻底的理论,而彻底的理论就能说服人民群众自觉自愿地掌握和实践。所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能否实现及其实现的程度,往往与人民群众的需要满足直接相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当代中国人民现实需要的集中反映,又是当代中国人民的需要在价值观念上的抽象,这说明关注人的需要、满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逻辑起点和根本目的。

在具体实现大众化的过程中,我们往往过多地强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识方面,认为“三个倡导”集中反映人民增长的需要和价值目标,只要对基本内涵在理论上进行系统阐释和逻辑证明,在实践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大众传媒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就会自然而然的得以实现。不可否认,这些都是完全必要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人民的现实需要没有得到高度重视,人民需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中的关键性也没有得到充分认识。马克思曾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⑧解决人民群众的思想信仰问题,就必须从解决他们的利益问题入手。

人的利益是人的需要在社会关系中的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需要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形成各个层次的利益群体。不同群体有不同的需要内容和水平,错综复杂的利益矛盾使主导的价值追求与人民需要的间距逐渐扩大,党和政府的价值承诺与人民需要满足的实际水平不能对称,这些都成为实现大众化的现实难题。所以,大众化决不只是属于精神领域的思想问题,而是人民的需要和利益问题。满足人民的需要,实现人民的利益,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关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途径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快速变迁,人的需要及其实现呈现出新变化:一方面,人的需要的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另一方面,人的各种需要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我们必须始终关注当代中国人民群众的现实的根本需要。

以物质需要为基础满足精神需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立足点。从人的需要内容来看,可以区分为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人的物质需要主要是指衣食住行等需要。精神需要主要是指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需要。满足一定程度的物质需要是维持人的肉体存在的必要前提,但人更为重要的需要体现为对精神需要的追求。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民基本摆脱了物质匮乏的年代,已经步入全面建设和建成小康的社会,这标志着大多数人的物质生活需要已得到基本满足,而对日益凸显的精神需要的满足更为迫切。

一是转化话语方式,注重理论的通俗化。以往理论宣传的话语方式具有明显的政治化、抽象化、说教化倾向,难以适应不同理解水平、不同接受能力、不同认同感受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和理论兴趣。实现大众化必须强调价值观念的生活化、具体化、生动化,杜绝空话大话套话,采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方式将深奥的理论转化为通俗的大众语言。

二是丰富载体形式,注重宣传的多样化。过去的理论宣传和教育形式单一,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对价值观的认知程度和行动指向。实现大众化要努力把传统载体与现代传媒相结合,坚持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建立全方位、宽领域的宣传体系,把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和要求渗透到文学作品、艺术精典、影视大片、道德模范、人文景观等具体载体之中,形成有利于其大众化的舆论氛围和社会景象。

三是率先典型示范,注重引领的榜样化。一些官员以追求金钱、权力、美色为价值取向,其贪污腐败行为严重阻隔着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并外化为精神自觉和价值行为。实现大众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做大众化的积极倡导者、主动宣传者及自觉实践者,积极反映自身过硬的文化理论水平和高尚的思想道德境界,有利于形成“身教重于言传”的典型示范效应和榜样引导作用。

以个体需要为基础整合群体需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切入点。人的需要从主体上可分为个体需要与群体需要。个体需要是个体的人的需要,群体需要是一定的社会共同体的需要。人的需要的产生、满足和发展必定以个体的形式表现出来,但为了更好地满足个体需要必须组成一定的社会共同体(如民族、国家、阶级、集团等)。因此,要将精神诉求与人民群众共同关注的民生需要结合起来,切实解决一系列的民生问题,给人民给以看得见的现实利益。

一是增加满足民生需要的个人劳动成果的分配。中国的经济发展成果分配侧重于国家和资本所有者的份额,使得个人的劳动收入不能与国家的经济成就相匹配。实现大众化必须使劳动收入在GDP中的比例不断增加并且高于GDP的增幅,更要高于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幅。

二是提高实现民生需要的消费比例。我国长期强调唯经济增长和速度原则,重投资、出口而轻消费。实现大众化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降低资源投入和外贸出口的比重,相应提高人民满足民生需要的消费比重,使其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而同步提高,保持“三驾马车”的均衡发展趋势。

三是重视以民生需要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过去单纯的经济发展模式使民生建设严重滞后,民生投入明显不足,民生需要不能有效满足。实现大众化必须制定我国民生建设的长远发展计划,加大民生支出的比例,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以生存需要为基础提升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着眼点。从人的需要层次来看,可以划分为生存的需要、享受的需要及发展的需要。生存的需要是人对维持其生存所必备的生活资料和条件的需要,主要包括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的需要、性爱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等。享受的需要是人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更高更好追求的需要。发展的需要是人使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三个需要层次是依次递进的关系。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追求更高层次的享受及发展需要成为未来发展的新方向。人们不只关心吃好、穿美、行便、住舒适的物质性享受需要,而且注重健身娱乐、艺术享受、美景欣赏、情感交流等精神性享受需要。愈来愈多的人更加追求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事业,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享受需要及发展需要,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着眼点。

一是体现享受需要及发展需要的公正原则。不断拉大的贫富差距造成了人民群众享受发展成果的差异性,一些富裕群体享受着奢侈性需要,促进自我发展,而贫困群体承受着基本性待遇,限制了发展空间。实现大众化必须更加注重制度安排的公正原则,鼓励先富群体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使后富群体享受更多的社会福利,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二是注重享受需要及发展需要的精神导向。人民群众在享受更优越的饮食、服饰、住房、交通等物质生活的同时,不断追求精神素质的提高和自我发展的需要。但也出现了把享受需要归结为物质性享受,以创造财富衡量人的发展倾向。实现大众化要改善文化娱乐、增加艺术熏陶、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友情、亲情和爱情等,增进体验和享用精神生活的真、善、美,摆脱单一、片面的“机器人”发展需要的禁锢。

三是突出享受需要及发展需要的社会制约。满足人的需要的劳动实践活动是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为了满足人们更高水平的物质性享受需要或创造性发展需要,人们损害自然需要、他人需要或社会需要,造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对立和紧张。实现大众化必须自觉规范和约束满足需要的活动,不断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责任,积极承担对他人和社会的伦理关怀,让每个人合理、正当的需要都能得到相应地满足。

(作者为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泽东干部学院副教授;本文系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和陕西省2013年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需要理论视野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SXTS04、13A083)

【注释】

①⑤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5页,第79页,第9页。

②《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7~5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286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406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03页。

责编 /韩露(实习)

猜你喜欢
大众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媒体技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影响研究
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路径研究
大众化教育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探究
浅谈新时期群文辅导工作的特征
关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思考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