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视角下教育者教育能力提升策略

2016-04-12 10:54胡婷钰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四川成都610213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教育者师德教学管理

胡婷钰(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四川 成都 610213)

教学管理视角下教育者教育能力提升策略

胡婷钰(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四川 成都 610213)

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当代教育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关注。教育承载着传递知识、教书育人的重要作用,在指引文明发展中散发着自身的光芒。教育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教育的主要作用是传承人类文明,提高人类素养。对此,教育者纷纷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担,深刻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发展理念,秉承“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核心目标,深刻探讨如何提升教育能力,实现我国科教兴国的伟大方针策略。本文基于从教学管理者的视角分析,探讨现代教育者如何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教学管理 教育者 教育能力提升

一、前言

从教育学角度分析,大学阶段的学生虽然已经度过了青春期,但由于社会经验缺失,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因此科学的心理引导可保证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知识获取效果,正确参与社会活动。目前,结合当前高校教学管理内容,从教学管理视角出发,着眼于学生生活发展与学生成绩提升两方面,强调教育者不断提升教学能力,科学地构建教育教学方案,全面地关注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让学生在人本化思维下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怀,从而积极主动地接受教学管理,达到与教师共同成长的效果。

二、当代教育者提升教学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明确管理思想,为高校教学科学化开展奠定基础

随着现代教育的长足发展,人本化教学理念也深深地扎根于当代教育体系之中,并逐渐成为当代教育者所必须具备的教学素养。教师作为教育的引路者,要在学生前行发展道路上为学生指引方向,防止学生误入歧途。从教学能力角度进行分析,当前高校教育现状不容乐观,高校本身为自主性学习模式,但由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得到有效地带动,也直接导致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因此教育若想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性变革,对教育人员教学管理与教学能力的培育至关重要,行之有效地培养教育人员的课堂管理能力,可保证高校课堂教学更为高效科学,为高校教育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师教育教学管理能力能促进现代化教育体系的构建

当前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不仅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绩,还直接影响到现代教育体系的科学构建。对高校教育而言,教师管理与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能促进现代化教育体系的构建,保证课堂教育实现高效化、应需化,进而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素质培养提供坚实的基础环境。从目前大部分高校教师的课程教学现状来看,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被调动,德育教育开展落实也不到位,导致人本思想的培养以及德育教育形同虚设[1]。大学生在完成学业之后,马上就要进入社会求职,因此必须要从教师教学环节着手,从培养的角度全面分析、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构建教师教育教学新思维,为学生构建优质的教学环境,认同和接受教师的指导和教育。

三、高校教育者教育教学能力培育的重点

基于对提升当代教育者教学能力重要性的认识,针对高校教育者开展培养教育,其侧重点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量:

第一,以人本思想为出发点,贯彻落实人本教育理念。“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教学的一种新观念、新思维。人本思想的落实充分结合了教育中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人本思想的贯彻对教育者的教学优化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当前我国的教育现状上来看,教育者仍然占据着教育的主体地位,学生只能听从,这种教学现象在低年级教育更为明显。而大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知识学习能力,在这一阶段,仍然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会大大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如何将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明确教师的功能定位,着重引导学生发展,而不是灌输,才是当代教育者教学能力发展的重中之重。

第二,创新教育教学方式,运用先进理论提升教学效率。课堂教学质量是衡量教师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而想要提高教育者的教学能力,就应关注教育者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在确立了人本教育思想后,全面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融合新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以此开展趣味性教学,运用“翻转课堂”“导学案”“慕课”等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信息媒体教育技术,是创新教育教学方式的重要途径。在运用新的教学方式的同时,也可大大提升教育者的教学能力,融会贯通,吸收和借鉴新的教学方式,以此科学设置课堂教学模式,保证学生在教育中处于主体地位,为学生赢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三,充分发挥德育教育功能,加强教师道德建设。师德是当代教育者最不可缺少的素养之一,开展德育教育不仅可以提升现代教育教学质量,对当代教育者教学能力的提升也至关重要。教师的道德建设是充分发挥教师思想及素养,体现教师价值的重要表现。因此想要提升教育者的教学能力,就必须充分地发挥教育者自身的能力,加强自我建设,树立教育者的良好形象[2]。因此,行之有效地贯彻人本思想,科学高效地落实现代教育手段与方法,有效提升教育者教学能力,师德建设必不可少。在教育者教育能力培育中,应强化当代教育者的荣辱观,道德感,注重德育思想的融入,运用思政引导的方式,科学有效地建立良好的学风,让教育者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加强学生道德培养,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四、教学管理视角下教育者教育能力提升策略

提升教育能力,应明确教育者的教学任务,抓住教育者教学能力提升的培育重点,确保教育者教育能力培育、提升的科学性。本文从当前教学管理视角下尝试探索,认为应践行以下几点:

(一)充分结合信息媒体技术打造再教育平台

作为传播知识,教书育人的重要阵地,教育平台的搭建不应仅局限于学生,更应面向教师,关注教师的发展,结合培训不断地提升当代教育者的教学水平。教育部门目前正在大量运用各类教育教学平台,以先进的教育技术和理念来强化教育者的教学素养。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到来,技术革新使得当代教育教学平台必须结合信息媒体技术开展相关工作[3]。例如,构建以培育教育者为主的再教育数字平台。以在线分享“微课”的形式对教育者进行再教育,确保教育者在有限的时间内接触到最有价值的教育资源。教育者也可在网站上下载相关资料,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更新、升级教育思维,创建新的教学理念。在此类再教育平台上,教育者也可实现与其他教育者之间的交流、分享。例如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某种行为进行探讨、与其他具有经验的教育者一同研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等。

(二)强化教学观摩的榜样带头作用

再教育平台的搭建以教师自我提升为目的,运用教育平台转变教育者的教学思维,是优化教育者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保证教育者在提升自身教育能力的同时深化“教书育人”理念,应鼓励教育者参与教学观摩,学习先进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手法,并使其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能力。这是被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教育能力提升手段。教育者教学能力的提升还受到教学任务以及教学对象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配合是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为提升课堂学习积极性,教师可在教育平台上进行教学观摩,借鉴网上优秀教育者先进的教学模式,也可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公开课的方式,将自己的教学方法展现给资深教师,以此实现相互借鉴与学习。

(三)深化德育教育的理念

当前,在教学管理视角下,提升教育者教育能力的方法策略,除构建全新再教育平台及合理利用观摩教学之外,深化教师道德理念,做好教师师德培育工作也很重要。

现代教学管理在培育教师师德上应注重以下内容的践行:其一,师德培育体系的构建[4]。师德培育不仅要借助再教育平台深化渗透,并且要注重日常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巧妙融合,确保教师时刻铭记为师之道,恪守教师职业道德,才能促进师德建设,实现教育者教育能力提升。目前,极为有效的师德培育体系构建应着眼于各类宣传手段的利用。在日常校园生活中、校园组织活动中,将各种师德宣传内容融汇进去,时刻强调教师的教育初心,以此强化教师的责任感,优化教育能力。其二,形成师德引导氛围。师德培育仅是师德引导的手段之一,除此之外,构建良好的教师工作环境,促进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收获成功与喜悦,得到相应的满足感,有利于强化自身价值的认知,进而不断努力进取,增强责任心。对此,管理部门可定期进行优秀教师评比,肯定教师的劳动成果;并借助举办教师节感谢晚会、师生协作运动会等活动,使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充分体会成功,加强自我认同,从而坚定职业信念,完成教师的使命。

综上所述,教学管理视角下,为保证现代教育的稳步开展,提升教育者教育能力至关重要。认清再教育的重要性,利用榜样教学的引导性,结合教师德育培育,是提升教育能力的有效策略,将有助于教师提升教育能力,增强责任感,为培育全新人才贡献力量。

【 责任编辑:马云鹤】

[1] 田春艳.现代教育视角下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2,09:142-143.

[2] 梁华,于福君.管理创新视角下本科人才培养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与提升的策略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05:79-81.

[3] 雷琳.计算机教学管理视角下提升高职单招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11:82+123.

[4] 蒋红梅,陈雪梅.教育信息化视域下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探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10:166-167+194.

G424

A

1008-8784(2016)04-93-3

2016-09-03

胡婷钰(1987—),女,汉族,四川宜宾人,四川师范大学电子商务专业,学士学位,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管理学。

猜你喜欢
教育者师德教学管理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抗震救灾中的师德乐章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