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设计在物理课堂中的实践与体会

2016-04-12 17:12朱冬青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6年36期
关键词:电阻物理思维

朱冬青●

江苏省溧阳市戴埠高级中学(213331)

问题设计在物理课堂中的实践与体会

朱冬青●

江苏省溧阳市戴埠高级中学(213331)

有教学活动便有师生的互动、便有问题的产生和提出,长盛不衰,具有永恒的生命力.课堂提问是物理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教师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巧妙地设计物理问题,有意识地对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可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课堂教学;问题设计;途径

物理教学过程是一个以问题为线索,不断深化发展进行的过程.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需要有精心的问题设计.好的问题设计不但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时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可以激发学生思考,打开学生心灵,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习惯.通过提问,还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和概括,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但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们的许多提问却达不到以上效果,为无效提问.如果我们能够注意到提问的技巧和策略,将会极大改善这个局面.

一、物理问题设计的几个途径

1.从知识形成过程中提出问题

物理概念和规律都有各自的特点及成立条件,教学中如果从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成立条件中提出问题,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规律的应用.比如在学习“万有引力”时,可设计如下问题:(1)既然万有引力普遍存在,为什么同学们之间没有感受的相互吸引?(2)万有引力与距离有关,那么我们握手的时候,会不会因为距离过小导致引力过大从而分不开呢?(3)地球对我们的万有引力该如何去计算呢?(4)如果某质点处在地心位置,那么该质点受到的万有引力是不是应该无穷大了呢?

2.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

物理源自生活,物理与生活紧密联系.课堂中可以从实际生活出发,根据生活中的现象提出问题,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决.在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学以致用的能力.如:在学习《光的色散》这节内容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光的反射、折射,光的双缝干涉和光的单缝衍射.所以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提出以下问题: (1)雨后美丽的彩虹是怎样产生的?(2)彩色的肥皂泡是怎样的形成的?(3)汽车玻璃贴了膜以后,从车里能看到外面的物体,而从外面却看不清里面的事物,这又隐藏着怎样的奥秘呢?通过引导、诱发、随着一个个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的同时加强了学生的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3.从新旧知识的联系中提出问题

通过对旧知识的分析拓展提出问题,如在讲《电阻定律》时,先让学生复习“欧姆定律中串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方法”和初中关于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材料、粗细、长度.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若两根完全相同、粗细均匀,电阻为R的导线,串联接入电路,其总电阻为多少?三根呢?四根呢?……你认为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有什么定量关系?若把两根导线绑在一起接入电路,其总电阻为多少?三根呢?四根呢?……你认为导体的电阻与粗细有什么定量关系?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激发思维的火花,使得新知识的形成和掌握得以水到渠成.

二、问题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问题设计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

高中生应该具备依据具体事物,应用抽象的概念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因此,问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例如:“你是怎么认为的?”、“你会怎么做?”、“你的看法是……”.通过这样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保持对问题的敏感性,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质疑精神.

2.问题设计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老师在问题设计时要紧紧围绕学生的 “最近发展区”做文章,所提出的问题既要有适当的难度又要有一定的梯度,使学生既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又要能起到开发和培养学生物理思维的价值.最好能设计一些能够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讨论,从而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包办学生的思维.

3.问题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时,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重点来进行,要精心设计问题的内容和形式,要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对于课堂难点的问题设计更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使学生能够顺利地突破难点.如果问题的设计过于随意,则容易偏离课堂重点,不易突破课堂难点,使教学目标不明确,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例如在设计《平抛运动》这一节内容时,为了突出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两个方向看运动”的思想,我就“飞机投弹”的情境设计以下问题:1.炸弹做的是什么运动?2.如果每隔1秒释放一颗炸弹,则炸弹在空中排成一条抛物线、斜直线还是竖直线?3.这些炸弹会落在同一个弹坑吗?这样学生对平抛运动就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看问题.

可见老师提出的问题如果能从实际情境出发,把握课堂的重点和难点,就能促进学生的思考,使得师生能够积极地互动起来.在互动过程中,顺利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课堂问题设计切忌僵化采用一个固定的模式,而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即使是同一个内容,在不同的场合下,也要注意提问的方式和角度,要根据课堂的现场确保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学生在和老师的互动中也能慢慢学会如何提出问题.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问题设计的重要性越来越被老师们认同.通过课堂提问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充分重视问题的设计并不断优化,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得轻松、高效,课堂效益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G632

B

1008-0333(2016)36-0045-01

猜你喜欢
电阻物理思维
只因是物理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电阻大小谁做主
处处留心皆物理
巧测电阻
电阻焊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