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学科竞赛的实验室资源共享问题与对策

2016-04-13 05:54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6年3期
关键词:资源共享管理员竞赛

黄 炜

(吉首大学 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面向学科竞赛的实验室资源共享问题与对策

黄炜

(吉首大学 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吉首416000)

从面向学科竞赛的实验室资源共享出发,分析高校各院系间实验室资源共享中存在的资源共享程度低、跨院借用困难大、共享机制尚未建立完善等问题及其原因,提出重新进行实验室功能定位、优化实验室管理制度与人员激励办法、调和院系竞争关系、厘清设备损坏的赔偿责任、重视跨学院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打造等系列推进实验室资源实现共享的对策。

学科竞赛; 实验室; 资源共享

大学生学科竞赛是整合课内外实践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有效平台,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实际问题和实践动手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1]。实验室资源是高等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基础和载体,也是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主要工具[2-3]。近年来,随着各类学科竞赛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学科竞赛中,通过竞赛强化了教与学的互动,激发了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科竞赛的发展同时也对实验室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凸显出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完善实验室资源共享及有效利用的问题[4]。

1 实验室资源共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尚未建立实验室资源共享机制

虽然从全校层面而言,各个实验室汇聚着丰富的相关资源设备,但是由于学校对不同学科的建设力度和侧重点不同,不同学科实验室的建设经费投入力度也不一样,导致实验室资源配置并不平衡[5]。同时,随着当前的学科竞赛日益强调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技能比拼,学生制作参赛作品往往不再局限于只使用本学院的实验室设备资源,而是需要跨学院使用相关设备资源。比如我国大学生权威赛事“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其2015年度赛别中的“数字媒体设计类微电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作品”,对参赛作品的要求文理兼容,既需要计算机软件方面的设计应用能力,又需要文科相关专业的知识基础,参与的学生来自计算机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美术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等学院,而用于拍摄微电影参赛作品的影视类设备器材,学校却常常只配给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其他学院即使拥有也数量十分短缺且设备档次偏低,从而造成其他学院师生都有与文学院共享资源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全年的相关赛事很多,赛程分布于每个季度每个月,很多跨学院的学生在参赛过程中借用各实验室资源的时间段和频率不同,常出现部分实验室设备闲置而其他实验室过于拥挤的情况。面对日益突出的此类问题,由于全校没有统一的实验室资源借用管理方法,各学院实验室之间也缺乏资源共享的积极性,不同院系间实验室资源相互借用存在着很多实际困难,各学院实验室之间的资源互补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和体现。

1.2缺乏明确的资源设备损坏责任细则

学校在实验室资源管理方面,缺乏明确的责任管理办法,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在借用实验室资源过程中,由于不当使用或未重视对仪器设备的保护和爱惜,导致设备资源的经常性损坏,而责任却难以界定。学生在退还受损设备时,实验室管理员和借用者之间极易发生矛盾,双方互相推诿责任,导致设备损坏的追赔事宜十分棘手。尤其是在跨院借用实验室资源时,因相关管理条款的缺失,外院学生常对实验室设备不负有明确的损坏赔偿责任,设备损坏的责任主要由本院实验室管理员担负。或学生虽负有相关责任,但学生普遍采取推脱态度,将本院实验室管理员置于不利位置。这也造成实验室管理员普遍不愿外借设备。

1.3缺乏资源信息发布平台和借用流程

由于实验室资源的共享程度及效益并未被学校纳入到相应的考核范围内,造成各学院仅在每年度申报购置新设备时积极性高,竭力与其他学院争夺有限的设备购置经费,而在设备购回后,却很少关心设备的高效使用和共享[6]。这主要表现在各学院对自己拥有的实验室资源不公开,其他学院需要借用这些设备的师生很难了解和掌握各实验室拥有的资源信息情况,造成资源丰富、配置较好的实验室常处于资源闲置的状态,而资源较匮乏的实验室却面临捉襟见肘的尴尬局面,这对于参与学科竞赛的师生而言,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1.4学院之间的竞争阻碍了资源共享的有效实现

每年度各学院在年终评比“优秀学院”之类的荣誉时,学校常常把该学院当年在学科竞赛中取得的成绩作为重要的量化指标之一,造成各学院在学科竞赛方面实质上存在着相互竞争的关系。出于院系之间的竞争考虑,外借实验室资源就等于“帮助对手院系获奖”,从而使得跨院借用实验室资源的门槛更高。

从学校层面而言,由于没有统一的实验室资源管理方法,共享机制也远未完成顶层设计和运行监督,更没有明确针对实验室资源共享状况进行考核,因此,各学院普遍拒绝进行设备资源的外借和共享,尤其是在各院系狭隘的竞争思想影响下,各学院普遍认为外借实验室资源给其他院系师生,其所获得的荣誉与本学院无关,只会在年终评优时给本学院造成更大压力,从而进一步增大了跨院资源共享的阻力。

1.5缺乏激励机制

由于对实验室管理员的劳动付出的奖励机制不健全,实验室管理员往往因为怕增添麻烦,对于师生课外参与学科竞赛,更多是持一种消极的态度。这种态度的形成在于学校缺乏一整套针对实验室管理员的激励机制。每天借进借出、登记归还等工作十分繁琐,实验室管理员在师生参赛过程中,并不能因承担了繁琐的借用退还工作而得到相应的回报,并且还可能要承担仪器设备受损的赔偿风险,这些因素均造成实验室管理员配合师生参与学科竞赛的动力不足。在实验室管理员眼中,师生课外参与学科竞赛是给自己增添额外的麻烦。在此背景下,即便是本院师生借用设备资源都存在障碍,跨院共享就更加难以实现。

2 改善实验室资源共享的对策建议

2.1重新定位实验室功能

传统的实验室功能定位常常只在两个方面,一是支持教师开展科研,二是承担课堂教学中的实验环节,一般很少考虑此两个功能之外,还应承担课外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的功能[6]。

学生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日益重视对自身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而教育部鼓励推动的系列学科竞赛,正是一个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真实作品的实践教学平台。近年来参与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的师生人数猛增,注重通过学科竞赛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学校也越来越多,但是很多学校的实验室管理理念却未能及时跟上[7],还是按照传统的面向教师科研和课堂实验教学的功能定位来维持现状,对课外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支持度不够。

解决这一矛盾,首先还得转变传统的实验室功能定位,将其拓展为多功能面向的实验室,将课外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纳入到实验室职责以内,促进实验室兼顾教师科研、课堂实验和实践教学,不断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2.2制定相关激励政策

学校应建立促进实验室资源共享的激励制度,以此为突破口,调动实验室管理员的积极性。

学校可以针对管理员制定新的考核办法,增加对其所管理的资源设备的使用和共享效益的考核,通过奖惩并举、以奖为主的措施来提高其参与共享的积极性[8-9]。譬如:若是使用本实验室资源在学科竞赛中取得成绩,对实验室管理员进行相应的评奖评优,其业绩记录备案,并与其年终的绩效或个人的职称评定挂钩,从而充分调动管理员的积极性。惩罚不宜以个人为对象,应主要以学院或实验室为对象,譬如实验室连年没有在支持学生参与学科竞赛中取得任何成绩,可以限制该实验室下一次申报购置新设备的资格或经费额度,由此激发学院领导的重视,为参与学科竞赛的师生提供优良充分的实验室资源保障。

2.3建立和完善设备损坏赔偿制度

学校可以通过科学地制定实验室管理办法,尤其是制定和完善关于设备损坏赔偿的管理办法,解除资源跨院共享的后顾之忧,推进实验室资源真正实现广泛共享。

在设计相关管理办法时,关键要将过去模糊或缺失的相关条款明确化、清晰化,从而实现用制度来约束行为,并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院系、专业和个人,实现责任公担。与此同时,学校应充分考虑到设备在充分共享之后必然提升的折旧率与损坏率,并安排相应的年度经费进行维修、维护和更新,而不是过分地要求管理员或借用者赔偿[10-11]。此外,还可配套加强“爱惜公物,正确使用”的相关宣传,让学生在借用实验室资源时注意爱惜与保护,从源头上减少损失,为面向学科竞赛的实验室资源共享提供有力的制度性保障。

2.4完善院系合作与共享机制

学校应充分考虑对不利于跨学科、跨学院合作的竞争因素的调和,调整和优化相关年终评优的考核办法,比如明确规定资源出借学院可以分享获奖学院的荣誉,同样可以在年终考核时得到一定比例的量化加分,从而建立起各院系之间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同时,在师资等资源方面,也可以考虑制定相应的激励考核办法,促进跨学院的优质师资共享,从而在全校范围内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学生。此外,在多个学院均参与的赛事中,鼓励跨院系之间展开师生合作共同参赛,既提升参赛队伍的整体实力,又促进合作各方能互相交流学习,扩大知识视野,培养团队精神[12]。随着竞争关系的调和和评优办法的改进,实验室资源跨院共享平台的建设才能真正取得成功。

2.5重视打造跨学院实践教学体系

以有利于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整合实验室资源,重点布局,统筹兼顾,在进行精细化管理的同时,加强对分散的各学院实验室资源的控制力度,提高实验室资源利用率和使用效益,提升资源共享的便捷性。

从学校层面而言,可以优化和完善能够适应跨学科、分层次、模块化、自主性、创新性等实际需要的实践教学体系,全面推进实验室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同时,学校还可以在各院系现有实验室基础上投入更多建设经费和资源,重点推进少量面向全校师生的校级实验室建设,全面整合和有效管理全校的实验室资源,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利用实验室资源,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提高个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结语

在高校实验室资源共享问题上,教育部已经先后出台《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办法和标准》等专项文件,《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也明确要求加强实验室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建立实验室平台的共享机制,将实现科技资源共享列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对有限的实验室资源进行更合理、更有效的利用,从而实现实验室资源共享,已成为高校实验室资源管理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References)

[1] 李金昌,林家莲.实践教学与学科竞赛相结合,促进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1):1-3,16.

[2] 雷金华.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体系研究:以浙江大学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2013.

[3] 董嘉佳.高校开放式实验室管理机制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5):231-233,270.

[4] 何晋浙.高校实验室资源共享机制的探索与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0,13(6):132-135.

[5] 赵兴红,谷铁军,孙博,等.科研实验室对本科生的开放与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4):221-223.

[6] 张小蒙,金鑫,阎冰,等.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资源共享探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5):257-259.

[7] 陈宪明.论高校实验室管理的观念创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2):21-23.

[8] 张新,王奕 曹同川,等.教学实验室开放式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4,17(4):181-183.

[9] 黄炜.面向学科竞赛的实验室资源共享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3(1):263.

[10] 高凤新,卢士香.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和使用的信息化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5):272-274,282.

[11] 黄炜.面向学科竞赛的高校实验室资源量化管理策略研究[J].教科文汇,2014(12):1-2.

[12] 杨萍,杨潮锋,周明兵.重点实验室开放共享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5,18(2):141-143.

Study 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laboratory resources sharing oriented to discipline competition

Huang Wei

(Law and Public Management School,Jishou University,Jishou 416000,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laboratory resource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ut for discipline competitions, sharing of laboratory resources is obviously insufficient. It is difficult that the students want to borrow from other school, for the laboratory resources sharing platform construction is lack of discipline competition. How to optimize the laboratory resources and realize the sharing of laboratory resources have become a prominent problem. This paper from the laboratory resources for sharing of discipline competition analyses the causes of problems and the status quo, the sharing of laboratory resources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proposes the countermeasures of laboratory resource sharing.

discipline competition; laboratory; resources sharing

10.16791/j.cnki.sjg.2016.03.063

2015- 08- 21修改日期:2015- 10- 13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XJK014BGD060);湖南省教育厅教改课题(2014SYJG002);吉首大学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JDLF2015020);吉首大学新开课程“影视艺术与后期制作”(2013KCB09)

黄炜(1978—),男,湖南湘西,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产业管理.

E-mail:huangwei2099@163.com

G482

B

1002-4956(2016)3- 0248- 03

猜你喜欢
资源共享管理员竞赛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我是小小午餐管理员
我是图书管理员
我是图书管理员
可疑的管理员
我看竞赛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创新思维竞赛(3)
教育部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