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原来”的反预期表达功能

2016-04-13 14:15刘通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语气副词预期

刘通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论“原来”的反预期表达功能

刘通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本文基于“原来”一词的共时用法,讨论“原来”在其语义演变过程中反预期表达功能的形成,并尝试从其句法位置的改变、时间域向思维域的激活以及语境导致的重新释义三个方面探讨“原来”发生语义演变的动因与机制。

原来;反预期;语义演变;动因与机制

1 “原来”具有反预期表达功能

反预期是话语信息的类型之一,包括反预料和反期望两个部分,我们一般将话语信息的类型分为预期信息、反预期信息、中性信息三种[1]。对于一个事件的发生,人们对它的结果可能是无预期的,也可能是有预期的。无预期的信息称为中性信息;有预期的信息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与预期相符,称为预期信息;一类是不符合预期或者与预期结果相反,称为反预期信息。通过对语料的考察,我们发现,“原来”一词具有反预期表达功能。例如:

(1)可怜的人!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都德《最后一课》)

(2)原来兔蛋是李云的小名,不是骂人。(吕新《圆寂的天》)

例(1)中韩麦尔先生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的信息是在“我”意料之外的,因为“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例(2)中言者本以为“兔蛋”是不文明用语,事实上是李云的小名。不难发现,例句中“原来”之后的焦点信息是新信息,也是事实,其信息内容是与话语输出者的预期信息相违背的,即焦点信息与预期信息形成反差。那么,由此是否就能够说明“原来”一词具有反预期表达功能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我们可以将例(1)和例(2)中的“原来”删除,看句子还是否具有反预期表达的功能。请看下例:

(1a)可怜的人!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

(2a)兔蛋是李云的小名,不是骂人。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例(1a)中韩麦尔先生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是为了纪念这最后

一课似乎是“我”预先所知,这里只是对一个事实的客观陈述;例(2a)中也只是对事实的客观陈述,均不再具备反预期表达的功能和语气。

第二、陆方喆(2014)对反预期标记的性质、特征及分类进行了系统论述[2]。我们可以借助反预期标记替换例句中的“原来”来验证。比如:

(1b)可怜的人!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竟然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

(2b)没想到,兔蛋是李云的小名,不是骂人。

观察发现,例(1b)和例(2b)中反预期标记“竟然”和“没想到”在句中的作用与“原来”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均具有反预期表达的功能。

此外,唐为群(2006)曾指出:“原来”可以强调“某一情况是出乎说话人自己的预料之外的;或者是强调现存的某种情况与说话人的期待相反等含义。”①邢福义(1985)也认为“有时‘原来’怎么样,可以说成‘没想到(就)’怎么样”②,众所周知,“没想到”是学界公认的反预期标记,因而,“原来”一词具有反预期表达的功能。

如果以上推理正确,那么“原来”的反预期表达功能是怎么形成的呢?本文试图基于“原来”一词的共时用法,探讨其语义演变过程,以期对上述问题做出回答。

2 “原来”的共时用法与语义演变

现代汉语中,“原来”一词的意义和用法都比较复杂。《现代汉语八百词》将“原来”分为两类:一类是形容词,表示“没有改变的”;另一类是副词,包含两个义项:一是表示以前某一时期、当初,含有现在已经不是这样的意思;二是表示发现从前不知道的情况,含有恍然醒悟的意思。邢福义(1985)将表示“起初,未变之前”义“原来”看作时间名词;将表示“有所发现,有所领悟的语气”的“原来”看作副词[3]。可见,“原来”的意义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客观义,即表示“过去某一时期、为改变之前的”;二是主观义,即“恍然醒悟、有所领悟的语气”。我们认为,两位先生所谓的“恍然醒悟与有所领悟的语气”与本文研究的“反预期表达”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说话人对新发现的情况“恍然醒悟”,说明事件的结果与说话人的预料或期望不符。因而本文将表示“以前某一时期、未改变之前”义“原来”看作时间名词,将具有反预期表达功能的“原来”归为语气副词。

作为时间名词,“原来”具有客观真值义,表示“以前某一时期、未改变之前的”,其句法功能通常是做定语、主语和宾语,例如:

(3)父亲一出门,安文子便获得了自由,如鸟儿飞出牢笼,他又恢复了原来的安文子模样,整日与一帮小哥们嬉戏乐闹。(李文澄《努尔哈赤》)

(4)傅红雪也倒了下去,倒在竹篱下。天地间又恢复了原来的和平与静寂。(古龙《天涯明月刀》)

(5)于是,她想起兰姑告诉过她的话,他们建造桑园时,保留了原来的一些树木,那么,这棵梧桐和桑园里的梧桐是同样很早就存在了。(琼瑶《梦的衣裳》)

(6)他的身体,原来比现在坏得多!

(7)现在比不上原来!

(8)职工的住宿条件,现在比原来有所改善。

(9)原来是原来,现在是现在,你别故意把水搅浑!

例(3)-例(5)中“原来”在句中均充当定语;例(6)中“原来”做主语;例(7)和例(8)中做宾语;例(9)中“原来”分别做主语和宾语。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原来”做主语和宾语时有较大的局限性,通常用于“X比现在AP”、“现在比不上X”、“现在比X AP”、“X是X”等格式中,如上述例(6)-例(9)[3]。此外,通过进一步分析我们还发现,“原来”充当主语和宾语时实属转指之用,如例(6)指“原来的身体状况比现在坏得多”;例(7)是指“现在的某种情况比不上原来的这种情况”,我们认为这是语言使用经济原则下的语用的语法化的结果。

时间名词比较特殊,除了能做主语、宾语和定语外,还经常做状语,表示事情发生的时间③,“原来”作为时间名词也不例外,通常在句中做状语表示过去的某种情况,例如:

(10)建筑队里养了一只猫,原来老往我身上爬,现在也不爬了,(王小波《未来世界》)

(11)这个东西原来又小又老实,还不算太丑,被人用刀子扎了一下,就变得又大又不老实,而且丑极了。(王小波《白银时代》)

(12)日本人原来是支持其父张作霖的,但在1928年却谋杀了他。(程广、叶思《宋氏家族全传》)

(13)她原来是一个天真烂慢的十五岁的少女,后来竟变成一个三十三岁的‘老女’。(李文澄《努尔哈赤》)

上述四例中,“原来”在句中均充当状语,表示“过去某一时期、未改变之前”的客观义,我们认为,具有反预期表达功能的语气副词“原来”是由时间名词作状语演变而来,这与语气副词“原来”的句法功能基本一致,两者具有一定程度的承继关系。此外,新旧语法现象的产生不是一个简单替代的过程,对于词汇的语法化而言,其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之间是逐渐过渡的,通常要经历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即词汇在由A义转化为B义的过程中总是存在一个A义和B义共存的阶段,即A>AB>B的演变过程,例如:

(14)原来这里是化工场。

(15)原来在农庄成立之前,这里是个贫乏的山区,农民们都散居在山沟里。(陈作卿《农业集体化的幸福道路》)

(16)原来他家穷,写字本都是用废纸订的,写上去看不清楚。(孙淑芝《教育低年级学生的点滴经验》)

上述三例中,“原来”既可以理解为时间名词,也可以理解为语气副词,在汉语史上表现为时间名词向语气副词演变的过渡阶段,如例(14),解读为时间名词时可明确为“原来这里是化工厂,后来被改建成学校”;解读为语气副词时可明确为“我本以为这是学校,原来这里是化工厂”,余者类推。可见,作为时间名词时,“原来”的语义特征是说话人对过去客观情况的陈述,是一个由真实到真实的过程;而作为语气副词,其语义特征是说话人对自己原先预期情况的推翻,具有反预期表达的功能,是一个由假到真的过程。由于语言使用者高频率重复使用,这种语义便附会到“原来”上,表达反预期功能的语气副词“原来”就逐渐固化,成为话语形式的固有意义,从而广泛使用,“原来”所属小句的位置也会趋于灵活化,例如:

(17)原来并不是豆腐事件,小林有些放心。(刘震云《一地鸡毛》)

(18)看到大屏幕播放的周迅早期影视作品片断时,观众们这才大吃一惊,原来周迅也有妖艳、泼辣的一面。(凤凰书品《豫约幸福》)

(19)经过女儿这样的解释,大家知道原来这个小女孩儿卖书不是为了个人牟利,而是为了建设社区。(士一族《从普通女孩到银行家》)

(20)此刻与《圣经》再相对照,宋耀如发现,原来《圣经》竟是那样的生活化和大众化。(程广、叶思《宋氏家族全传》)

对于词汇的语法化而言,共时的演变结果体现了历时的演变过程,因而以上基于“原来”的共时用法窥探了其历时的语义演变过程,那么,促使“原来”一词发生语义演变的原因是什么呢?

在对大量语料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试图揭示“原来”由时间名词演变为语气副词的动因与机制。

3 “原来”发生语义演变的动因与机制

对于“原来”发生语义演变的动因与机制,本文主要从“原来”句法位置的改变、时间域向思维域的激活以及语境导致的重新释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不过,这几个方面的因素往往不是单独在起作用,通常是交织、综合作用于“原来”的语义演变。下面对“原来”发生语义演变的原因做深入分析。

3.1 句法位置的变化

我们认为,“原来”一词发生语义演变首先是由“原来”句法位置改变而诱发的[4]。名词的句法位置通常是在“主—谓—宾”格式中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状语。如前文所述,具有反预期表达功能的语气副词“原来”是由时间名词“原来”在句中作状语演变而来。时间名词作状语时的句法位置通常是放在主语之后,而具有反预期表达功能的语气副词“原来”一般位于分句句首,经过进一步的发展演变,语气副词“原来”可以从句中分离出来,用逗号隔开,此时“原来”发展成为话语标记,仍然具有反预期表达的功能,请看下例:

(21)希腊人原来是很个人主义的,但是他们现在已经越来越相信团队的力量。(北大语料库)

(22)林黛玉看见,便道:“啐!我道是谁,原来是这个狠心短命的…”(曹雪芹《红楼梦》)

(23)忽然发现满山灯火,以为是天兵降下的“神灯”,给吓跑了。原来,有“天下幽”美誉的青城山蕴藏着磷矿。(《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例(21)中“原来”是时间名词,在句中充当状语并且具有客观实在义,表示过去某一时期,此例中“原来”的位置放在主语之后;例(22)中“原来”是语气副词,具有反预期表达的功能,即焦点信息与林黛玉的预期情况不符,事实与预期形成对比,此时“原来”位于判断句句首;而例(23)中,“原来”已经发展成为话语标记。

那么,在“原来”发生语义演变的过程中,其位置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我们认为这是受到“主观性”的制约,“原来”由时间名词演变为语气副词的过程中,不仅伴随着词类范畴的降类特征,而且其命题意义不断弱化,主观意义不断凸显,如例(21)中“原来”在句中充当状语,强调的是句子主语“希腊人”在过去某一时期的情况,其客观真值义较大;而例(22)和例(23)中表达反预期语气的并不是句子的主语而是说话人,这种演变趋向表明说话人与句子主语的心理距离逐渐拉大,所以,“原来”逐渐从句子中分离出来,不断获得主观性表达的功能,并逐步发展成为话语标记语。这与Traugot t将三种语用功能排成一个语法化程度由低到高的等级相符,即概念功能>语篇功能>人际功能[5]。

3.2 时间域向思维域的激活

隐喻发生在词义虚化的起始阶段④。“原来”由时间名词演变为语气副词,也是基于相似性的隐喻机制在起作用。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是指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的投射。而本文认为,在人的认知域里,一个认知域可以激活另一个认知域,在起始阶段一个认知域没有理由直接向另一个认知域投射,但可以激活另一个认知⑤。“原来”作为时间名词时其词汇意义明确,属时间域,所在小句通常是先行句,而后续句通常描述后来或者现在的某种情况,先行句和后续句所述过去与现在的情况形成对比,如上述例(10)-例(13);作为语气副词时,“原来”表达结果出乎意料的语气,“原来”所在小句通常为后续句,即描述与言者预期不符的事实情况,而先行句通常表达言者的预料或期望,此时先行句的主观臆测与后续句的客观事实形成对比,基于前后对比的相似性,在话语理解过程中时间域会激活思维域。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语法结构的固有性质是象似性,表现为语言的结构方式临摹现实的事态[6]。比如,按时间先后发生的事情在句子里按相应的线性顺序来描述。这意味着语言结构的安排是受人们对现实的感知和概念制约的。因此,作为时间名词,“原来”所在小句通常为先行句,而后续句描述现在的情况;而作为语气副词,“原来”所在小句通常为后续句表达言者发现的事实,先行句承载的是言者的预期信息,这是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的。

“原来”作为语气副词时,先行句表达言者的主观臆测,后续句陈述与主观臆测不符的事实信息,当话语输出者发现事实与预期不符时便会表达结果出乎意料的语气,而这种语气需要一定的语言结构承载,由于联系项居中,“原来”会居于先行句和后续句中间对语境意义进行吸收,从而获得反预期表达的功能。

3.3 语境导致的重新释义

在“原来”的语义演变过程中,语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语境的变化会导致语言使用者对同一语言结构的不同理解,从而产生不同的语用意义。“原来”作为语气副词并不是完全代替时间名词,由于二者分别占有不同的语义空间,往往表现为时间名词与语气副词共存,并且迄今为止仍然是两义并存,对“原来”作为时间名词和语气副词的使用依然是平分秋色,例如:

(24)小艾原来是个流莺,靠和男人睡觉来生活。(朱文《我爱美元》)

(25)原来他住在这里。

在不提供上下文的前提下,以上两例中的“原来”既可以理解为时间名词也可以理解为语气副词。如例(24)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理解是小艾过去是靠做流莺来生活的,而现在她已经改变了职业,靠别的方式来谋生;另一种理解是表达结果出乎意料的语气,言者本以为小艾是靠别的手段来生活,而事实与言者预期不符,从而表达反预期的语气。对于例(25),我们不妨提供一个完整的上下文:

(25a)原来他住在这里,现在搬走了。

(25b)我本以为他住在学校,原来他住在这里。

那么这种两可解读的动因是什么呢?我们认为,语用推理机制在“原来”从时间名词虚化为语气副词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话语理解的过程中,认知语境与语用推理的关系密不可分。如果说话人提供的信息不足量,不能提供听话人一个理解会话含义的完整语境时,那么听话人为了试图完全理解说话人的意图,便会根据话语提供的信息或假设去寻找话语的最佳关联,从而产生语境效果。从本质上说,话语理解涉及听话人对语境假设的不断选择、调整与适应⑥。因此在语用推理的过程中听话人可能会对“原来”产生多种理解。对于上述语用推理过程,我们可以将其概括如下:

说话人(S)和听话人(H)之间总有一种紧张关系:S不想说的太详细,而H又想要S尽量说的详细。双方都意识到这种紧张关系的存在,解决的办法就是H依靠语境从S有限的话语中推导出没有说出而实际要表达的意思⑦。

综上所述,“原来”一词具有反预期表达功能,其反预期表达功能的形成源于“原来”一词的语义演变。本文基于“原来”一词的共时用法探讨了“原来”从时间名词向语气副词的演变,前者到后者的演变在汉语史上是典型的语法化现象;此外,我们还从“原来”句法位置的改变、时间域向思维域的激活以及语境导致的重新释义三个方面对“原来”一词发生语义演变的动因与机制做出了解释,值得注意的是,语用因素在“原来”反预期表达功能形成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某一语言变化的发生总是由特定的语境所触发的,从一定意义上说,语境是“原来”发生语义演变的触发点,隐喻是“原来”一词发生语义演变的主要途径,语用因素在“原来”发生语义演变的过程中起到了固化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将伴随“原来”发生语义演变过程的动因用公式表达为“语境—隐喻—语境”。这也体现了语境和语义具有互动关系,即是双向的,语境创造了新的语义,新的语义也创造出新的语境;并且,词语句法位置的变化是诱发其语义变化的内在机制,而句法位置的改变又往往体现为语义演变的结果,二者也具有互动关系,可见,语境、语义和句法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原来”发生语义演变的动因和机制是有广泛的语言基础的。⑧

注释:

①唐为群:《副词“原来”的多角度考察》,载《长江学术》,2006(4).

②邢福义:《从“原来”的词性看词的归类问题》,载《汉语学习》,1985(6).

③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第10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④周树江,王洪强:《论话语标记语的语法化机制》,载《外语教学》,第33卷,第5期,2012.

⑤陆俭明:《隐喻、转喻散议》,载《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1).

⑥冉永平:《语用过程中的认知语境及其语用制约》,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8).

⑦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第46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⑧本文所用语料一部分来自前贤对“原来”一词的研究成果,一部分来自CCL语料库,少部分语料为笔者自拟.最后,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导师杜文霞教授的悉心指导并提出宝贵意见,谨此致谢!

[1]吴福祥.试说“X不比Y.Z”的语用功能[J].中国语文,2004,(4):222-230.

[2]陆方喆.反预期标记的性质、特征及分类[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4,(6):53-58.

[3]邢福义.从“原来”的词性看词的归类问题[J].汉语学习,1985,(6).

[4]刘坚,曹广顺,吴福祥.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J].中国语文,1995,(3).

[5]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4):17-23.

[6]吴为善.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周哲良

H03

A

1672-2094(2016)05-0095-04

2016-06-25

本文系“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编号:PP Z Y2015A008)成果;江苏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跨语(方)言视角下语气副词的语法化研究”(编号:12YY C016)的阶段性成果。

刘 通(1993-),男,江苏徐州人,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

猜你喜欢
语气副词预期
明知故问,加强语气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韩国语副词“더”与汉语副词“更”“再”的对应
语气不对
注意说话的语气
分析师一致预期
分析师一致预期
分析师一致预期
析师一致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