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东省工会服务职工工作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2016-04-13 16:06赵立群刁维强孙海涛王安伟张艳丽
山东工会论坛 2016年5期
关键词:职工群众服务中心工会

赵立群,刁维强,孙海涛,王安伟,张艳丽

(山东省总工会,山东 济南250001)

【职工问题研究】

关于山东省工会服务职工工作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赵立群,刁维强,孙海涛,王安伟,张艳丽

(山东省总工会,山东 济南250001)

职工服务中心是新形势下工会做好服务职工群众工作的重要平台。为了贯彻落实中华全国总工会要着眼于更好地满足职工群众多层次需求、努力构建服务职工工作体系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山东省总工会组织专门力量进行调查研究,单独或与党政有关部门联合制定一系列政策,采取多项措施,努力推进全省服务职工工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本报告认为,中国工会十四大闭幕以来,全省服务职工工作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同时也存在以下主要困难和问题:一是各地职工服务中心建设发展不平衡;二是职工服务中心工作基础不够牢固;三是资金严重不足制约了服务水平的提高;四是服务职工工作网络建设有待进一步健全;五是服务中心领导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有待完善。为了加强全省服务职工工作体系建设,并进一步完善这一工作体系,我们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一要加强服务网络建设,延伸链条,统筹推进;二要积极开展普惠服务,全员覆盖,培植亮点;三要建立工作保障机制,增强实力,强化服务;四要理顺内部工作机制,合力推进,高效运转;五要深化服务品牌打造,服务升级,创新发展。

中国工会十四大;服务职工工作体系;山东省总工会;完善服务职工工作体系对策

为加快推进我省工会四级服务职工工作网络建设,健全完善服务职工工作体系,推动全省工会服务职工工作的创新与发展,2015年5-9月份,我们组织专门力量,结合全省市县级职工服务中心检查验收工作,深入全省12个市、95个区县职工服务中心,以及部分乡镇(街道)、社区、基层企业,通过听取工作汇报、查阅相关资料、召开各类座谈会、实地走访调查等形式,就我省工会服务职工工作体系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形成调查报告如下:

一、构建服务职工工作体系的必然性与紧迫性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扎扎实实为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让职工群众正真感受到工会是“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是最可信赖的“娘家人”。中国工会十六大明确提出,要着眼于更好地满足职工群众多层次需求,努力构建服务职工工作体系。省工会十四大要求,要树立“大服务”理念,推动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加快向职工服务中心转型升级,全力打造职工维权、困难救助、就业帮扶、法律援助、信访热线、争议调解、心理疏导一体化、一站式服务平台,并与政府公共服务平台有效对接,为广大职工提供更贴心、更到位的服务。

(一)构建服务职工体系,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政府职能转换和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团体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作用更加明显。中央群团工作会议指出,群团组织要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挖掘服务资源,坚持从群众需要出发开展工作,更多把注意力放在困难群众身上,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成为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知心人、贴心人。最近,省委召开党的群团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群团组织要坚持服务群众,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把群众关注、利益攸关的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妇女权益等问题解决好,努力提升工作水平。构建服务职工工作体系,不断提升工会服务职工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是新形势下对工会工作的必然要求,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客观需要。

(二)构建服务职工体系,是体现工会本质属性的必然要求

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是党的群团工作的主线,也是群团组织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职工群众利益的代表者、维护者。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职工服务工作体系,就是坚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的理念,并将之贯穿工会工作全过程,是工会创新服务职工载体、主动承担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功能、拓展和履行维护职能的积极作为,是更好地服务职工群众的必然要求。加快建立和完善各级工会服务职工的网络体系,推动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向职工服务中心转型升级,不断扩大服务对象、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手段,竭诚为职工群众提供多元化维权服务,既是对新形势下工会帮扶工作的创新发展,也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回应党政要求、职工关切、满足职工期待的必然选择,是体现工会本质属性的必然要求。

(三)构建服务职工体系,是充分发挥工会作用的现实选择

习近平强调,工会工作要顺应时代要求、适应社会变化,善于创造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把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广大职工群众服务。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变化,我国职工队伍呈现出职工队伍成分多元化、职工就业方式多样化、职工队伍知识结构层次化、职工利益诉求明晰化等特征。构建服务职工工作体系,是适应职工群众对工会工作的新要求,是创新组织体制和工作方式,认真履行服务职工群众这一基本职责,突出群众的主体地位,推动工会工作下沉、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实现工会服务职工工作更加具体化、有形化,广泛地把职工群众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团结起来,进一步增强工会组织的团结力、凝聚力、影响力,不断焕发工会组织生机活力,更好地服务职工群众的现实选择。

二、我省服务职工工作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

构建服务职工工作体系,健全完善以市级职工服务中心为龙头,以县级职工服务中心为支撑,以乡镇(街道)服务站点为枢纽,以社区(规模以上企业)服务站点为基础的四级服务职工网络,大力实施“惠员工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会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转型升级及作用发挥情况

职工服务中心是工会维护和发展职工权益、提供综合性服务的公益性机构;是工会以职工需求为导向,以救助、维权、服务为主要内容,面向全体职工提供一站式、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服务的综合性载体,是新形势下工会做好职工群众工作的重要平台。省总工会提出,到2015年底,全省17市、137个县(市、区)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全部实现向职工服务中心转型升级,打造救助、维权、服务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工会服务平台。按照省总工作安排,结合各市、县工会对照自查的情况,5月下旬至7月上旬,保障部组织开展了全省市县级职工服务中心检查验收工作。目前,第一批12个地级市、95个区县级职工服务中心检查验收工作已经完成;第二批其余市、县职工服务中心检查验收工作正在按计划进行中,将于11月底完成。

1、场所设施建设情况。从检查验收情况看,各地工会对职工服务中心建设工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抓,普遍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着力打造高标准的职工服务新平台。市级工会对县(市、区)职工服务中心建设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各地按照省总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有的对原帮扶中心改造升级;有的采取租赁、购买等方式,在沿街便民地段规划建设新的职工服务中心;有的利用政府政务大厅设立服务窗口;有的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搬迁进驻由政府出资建设、工会管理使用的职工群众综合服务场所。总体看,职工服务中心普遍有相对独立、固定的办公场所,办公设施配套齐全;设有专项服务窗口、调解咨询服务场所、职工文体活动阵地;保留原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牌匾及服务职能,拓展了工作内容,加挂职工服务中心牌匾。

2、组织机构建设情况。目前,全省17市的职工服务中心,设立为公益类事业单位的14个,枣庄、德州、聊城等3市为工会内设机构;县(市、区)职工服务中心,设立为事业单位81个,占比59.12%,其余为工会内设机构。市级职工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较多的有12人,少的仅2人;县(市、区)平均为4人(包括兼职)。各级工会普遍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和相关业务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职工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各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形成了全会参与、分工协作的工作格局。各地还结合自身实际,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落实,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注重建章立制,狠抓制度机制建设;普遍建立了协调协作机制和绩效评估机制,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职工服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度不

断提高。

3、服务平台建设情况。各级工会积极争取和有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强化服务中心功能,提高服务职工水平,更好地发挥工会组织在协助党委政府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中的作用。市、县级职工服务中心普遍设立六个工作平台:信访接待平台,负责12351热线电话和职工来信来访的受理、交办、转办等事项;帮扶救助平台,开展“四季服务”活动和困难职工经常化的帮扶救助;权益维护平台,开展政策法规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工友创业平台,开展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和自主创业服务等;劳动争议调处平台,开展劳动争议调解和劳动争议仲裁代理等;综合服务平台,开展工会法人登记、心理咨询和职工文化体育服务等。各地还结合当地特点和自身优势,不断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将组织建设、劳模服务、会员服务等工作职能随同业务部室一同“下沉”,为职工提供面对面的多元化服务。

(二)服务职工工作网络建设情况

按照省总部署要求,到2015年底,全省市、县级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将全部转型升级为职工服务中心,打造救助、维权、服务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工会服务平台,两级服务网络将全部建成。乡镇(街道)、社区和基层企业工会职工服务站点建设得到不断加强,有的依托现有各类行政服务平台和党员群众活动中心等,整合和设计服务项目,设立职工服务窗口、服务信箱、服务热线电话,为职工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泰安、威海、滨州等市工会在推进市县职工服务中心建设的同时,逐步将服务触角向下延伸,着力推进乡镇(街道)、社区和基层企业职工服务站点建设,积极构建组织体系完整、职能定位清晰、方式方法科学、资源高效利用、服务职工便捷的服务职工工作体系,切实打通服务职工“最后一公里”,基本实现了服务站点的全覆盖;其他市地也有部分县(市、区),如滕州市、寿光市等推行了该做法。威海市环翠区辖区积极打造当地特色的职工服务点,如孙家疃街道海翔居委会,整合渔乡资源,打造全区第一家“渔船工会职工服务点”。

(三)实施“惠员工程”情况

各市、县(市、区)工会依托职工服务中心这一平台,深入实施工会“惠员工程”,着力推进“一卡、一计划”实施。目前,青岛、淄博、泰安、枣庄、潍坊、临沂、聊城、滨州、菏泽等9个市,在全市范围内普遍推行“工会会员服务卡”,共发放会员服务卡181.33万张,建立会员服务基地1039家,协议服务优惠服务网点 5849个。其中,淄博市发放会员服务卡40.2万张,建立服务基地365家,覆盖优惠服务网点1295个;泰安市发放“泰山情·职工服务卡”22.8万张,建立服务基地92家,覆盖优惠服务网点412个。

济南、青岛、淄博、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滨州等8个市和胜利油田、莱钢等4家大企业工会,普遍开展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工作,其余市的部分县级、企业工会也采取不同方式开展了职工医疗互助活动。2015年,全省有265万名职工参加了职工医疗互助活动。其中,青岛、滨州等市依托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开展医疗互助保障50.16万人;威海市工会与专业保险机构合办,建立工会会员爱心互助补充医疗保险工程,参保职工27.6万人;济南、济宁、滕州等市工会和大企业工会,自主开展公益性职工医疗互助工作,参保职工50.5万人。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已开展职工医疗互助活动151次,参加职工累计达887.7万人次。

(四)开展特色服务情况

在服务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和服务工作实现常态化运作的基础上,各级工会立足实际,突出多样性、特殊性和差异性,谋划打造深受职工欢迎、普惠职工的服务项目,逐步寻求将服务网络向基层企业延伸,让服务内容向满足职工群众多元化需求拓展,为职工提供更多的物质性、精神性和发展性服务。如,青岛市总工会投入专项资金430万元,开展 “千名一线职工免费疗休养和万名职工免费健康体检活动”;淄博市总工会设立300万元专项保障基金,为持有淄博工会会员服务卡的会员免费提供人身意外伤害和家庭财产损失保障;烟台市总工会成立“两团、一联盟”,即“职工法律服务律师团”、“职工劳动争议和解顾问团”、“职工心理咨询师联盟”等,为职工提供免费服务,深受职工欢迎。

三、构建服务职工工作体系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目前,全省帮扶中心向职工服务中心转型升级工作和服务职工工作体系构建及作用发挥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困难和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各地职工服务中心建设发展不平衡

在市、县级职工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各地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实际和工作需要,从加强软硬件等建设入手,积极发挥服务工作效能,建设了一批高质量的职工服务中心;但是,从全省层面上看,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从地域看,青岛、威海等东部沿海地区职工服务中心场地等硬件建设标准好于德州、菏泽等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从推进建设进度看,泰

安、威海、滨州等市已基本完成四级网络建设,济南、济宁等市推进较慢,所属县区多数正在加紧建设。从作用发挥来看,有的地方尽管换上了“职工服务中心”的牌子,但认识不到位、服务观念不强、工作内容不实、服务能力不强的问题依然存在。

(二)职工服务中心工作基础不够牢固

一是部分工会建设和工作经费严重不足。部分县级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建设经费困难,工作经费不足,制约了职工服务中心建设水平和服务效能的实现。如栖霞县工会年经费收缴仅130万元,今年职工服务中心建设投入80万元,用于购买办公场所、装修和硬件建设,至今仍欠账40万元无力支付。二是部分工会受机构编制缺失困扰。在区县职工服务中心中,行政事业单位仅占59.12%,其余为工会内设机构,长期受机构编制缺失等问题困扰。同时,近半数县级工会人员为5-8人(包括兼职),无机构编制的职工服务中心恰恰集中在编制人数较少的工会,如烟台市芝罘区、莱山区总工会等,全会包括主要领导在内编制仅有5人,职工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只能靠内部招聘或借用人员解决;乡镇(街道)工会主席身兼数职,分管事务较多,很难有时间从事工会工作;有的乡镇有招聘的社会化工会工作者,也因工作收入偏低、无职业发展前途等原因留不住。

(三)资金严重不足制约了服务水平的提高

全省普遍存在帮扶资金尤其是开展普惠服务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从2014年帮扶资金构成看,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工会经费和社会捐款分别占39.9%、30.5%、16%和1.7%,由此可见,地方财政按1∶4(其中,省、市各1∶1,县1∶2)比例配套中央财政资金还有很大差距;而在地方财政拨款中,有相当一部分地方是年底以送温暖资金的名义整体下拨,主要用于元旦、春节两节送温暖集中慰问,不应属于帮扶专项资金,有的也未列入财政预算。2014年,中央财政拨付我省专项资金5641万元,而省财政配套资金只有1000万元,按同比例远没有达到要求。然而,随着服务领域的拓宽,服务内容的丰富,服务方式的改进,为职工提供更多更高水平的服务,更需要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增加工会经费投入、拓宽社会资金筹集渠道,稳步提升工会服务实力。

(四)服务职工工作网络建设有待进一步健全

目前,市、县两级职工服务中心的架构基本形成,有的地区统筹发展较早,在推进市县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建设的同时,已建立了包含乡镇(街道)、社区和基层工会在内的四级网络服务体系,并根据职工的实际需求,不断拓展服务内容和范围,效果较好;大部分市地因全力转型升级市县级职工服务中心,帮扶站点建成率还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我省已建工会的各级开发区(园区)有234个,覆盖职工350余万人,目前,仅菏泽等少数市地建设了职工服务中心。过去,由于各市开发区(园区)职工普遍存在年龄结构偏小、收入较高等特点,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矛盾不突出,所以,没有单独成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但随着全省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转型升级,工会普惠制服务的实施,建立与完善工业园区(开发区、高新区)职工服务中心(站、点),服务全体职工,已经成为必然。

(五)服务中心领导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有待完善

过去,部分地市存在保障、法工等业务部门与帮扶中心职责不清,相互争、让、扯的现象,造成内耗,极不利于帮扶工作健康开展。帮扶中心转型升级后,涉及到工会内部更多业务部门与职工服务中心的工作协调配合,仍存在业务交叉、职责不清的现象。从我们掌握的情况看,有的市地矛盾更加凸显。尽快健全完善工会内部横向和纵向的工作联动机制,合理协调解决市级工会各部门与职工服务中心的领导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不断更新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能力,改进服务手段,优化服务项目,进一步提升职工服务中心的作用发挥和服务效能,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

四、加强服务职工工作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职工服务中心是新形势下工会做好服务职工群众工作的重要平台。建设职工服务中心,要坚持以人为本,以职工需求为导向,以救助、维权、服务为主要内容,坚持全覆盖、普惠制的服务理念,不断创新项目制、专业化的服务手段,完善网格化、扁平化的服务网络,按照“会、站、家”一体化的思路,把组建工会、创办职工服务中心、建设“职工之家”统一起来,形成组织体系完整、职能定位清晰、方式方法科学、资源高效利用、服务职工便捷的服务职工工作体系,为职工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一)加强服务网络建设,延伸链条、统筹推进

要积极推动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向职工服务中心转型升级,逐步建立工会服务职工、保障权益的长效工作平台。要在推动市县职工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同时,着力加强对开发区(园区)、乡镇(街道)、社区和基层企业工会职工服务中心(站、点)建设的分类指导,在体制机制、职能定位、活动开展、帮扶资金来源等方面给予引导、支持,有序有效推进四级服务网络建设。要注重强化服务基础配套,做到有场地,暂不具备条件的开发区(园区)、乡镇(街道)、社区和基层企业也可依托或结合现有各类行政服务平台

和党员群众活动中心等,增设职工服务窗口,悬挂醒目标识,促进服务平台的有效拓展;有专兼职工作人员,采取内部调剂、对外聘用社会化工会工作者,以及建立志愿者队伍等多种形式配齐配强职工服务中心(站、点)工作人员,加强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高整体素质,提升服务质量;有制度机制建设,落实工作责任制,建立首问责任追究制度,明确职责权限,规范工作秩序,明确服务项目的对象、内容、标准以及服务流程,建立健全与党政有关部门的工作协调协作机制。要注重强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市县职工服务中心坚持重心下移,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开发区(园区)、乡镇(街道)、社区和基层企业工会职工服务中心(站、点),实现重大服务项目统筹管理,同时通过基层工会直接接触、直接面对职工群众,及时掌握反映职工诉求,有针对性地设计工作内容、组织实施服务项目,及时快捷地解决职工群众的实际困难。

(二)积极开展普惠服务,全员覆盖、培植亮点

职工服务中心工作要面向广大职工,根据困难职工、农民工、青年职工、知识分子等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需求,把经常性服务与项目式、订单式服务结合起来,通过和社会机构合作,积极为职工在生活、学习、成长、成才等方面提供多样化、立体化服务,努力使服务工作覆盖到全体职工群众。要深入实施“惠员工程”,统筹规划制定《山东省工会“惠员工程”实施意见》,积极稳妥推进“一卡一计划”实施。要加快推进“工会会员服务卡”发放工作,整合优化资源、规范高效运作、确保会员受益,使“工会会员服务卡”真正成为工会与会员的“连心卡”、普惠全体会员的“爱心卡”。要稳步推进“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计划”,鼓励和引导各地工会结合当地实际,坚持职工自愿原则,采取依托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与专业保险机构合办、自主开展、建立爱心互助基金等多种形式开展这项工作,确保这项工作规范健康发展,真正让参保职工得到实惠,推动解决和缓解职工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三)建立工作保障机制,增强实力、强化服务

要积极主动争取党委领导,将工会职工服务工作列入地方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争取政府支持,把工会职工服务工作纳入当地社会事业发展规划,融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运作、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职工服务工作格局。要加强工会与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充分运用工会与政府的联席会议制度、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等,定期就职工服务工作沟通协调,推动相关问题解决。要建立职工服务中心运行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可靠稳定的资金来源。要积极推动将职工服务中心专项帮扶资金纳入各地政府财政预算,通过多种形式筹集社会资金;要加大工会经费投入,将职工服务中心专项资金和工作经费列入工会年度经费预算,每年从工会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基层工会开展职工服务活动,切实保障职工服务中心(站、点)有效运行;要积极拓展用人渠道,不断充实基层职工服务队伍。

(四)理顺内部工作机制,合力推进、高效运转

构建服务职工工作体系,搭建与创新工会困难职工帮扶、劳动就业培训、法律援助维权、文化精神服务等各项工作载体,尊重职工群众的合理诉求,致力于让职工群众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获得更加公平合理的收入,享有更加充分的社会保障及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利,平等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和改革红利。各级工会要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明确责任分工,相互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建立健全横向和纵向的工作联动机制,组织、保障、法律、宣教、生产保护、女工等各部门分工负责、合力推进。各市、县级职工服务中心作为工会业务工作的综合性工作平台,要明确一名同级副职领导负责日常综合协调工作;职工服务中心平台所涉及工会职能部门的业务工作,应由相对应的职能部门承担,职工服务中心督办;县级以下工会领导机关或相关职能部门要逐步“下沉”到职工服务中心,实现服务职工群众“零距离”。

(五)深化服务品牌打造,服务升级、创新发展

多年来,各级工会广泛开展的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等四季服务活动,形成了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服务职工品牌活动,实现了常态化。随着职工服务中心建立,工会服务工作逐步实现了从较为单一的困难帮扶向综合性全方位服务延伸和转型。各地要因地制宜,从职工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着手,以职工群众期待改善的地方为切入点,量力而行,进一步扩大服务对象、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手段、完善服务网络、夯实服务基础,突出针对性和有效性,突出亮点和特色品牌打造,实现工会工作载体和服务的不断创新发展。一是继续做好困难职工的帮扶救助工作。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困难职工帮扶救助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不能割裂困难帮扶与普惠服务之间的关系。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帮扶网络,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手段,最大限度地筹集帮扶资金,不断丰富帮扶内容,拓展帮扶领域,改进帮扶方式,让更多的困难职工得到实惠。二是为职工提供更多的精神性、发展性服务。要按照职工多元需求,立足实

际,突出多样性、特殊性,结合基本需求,积极开展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心理关怀、法律援助、婚姻介绍、疗养康复、文化娱乐等多项服务活动,打造深受职工欢迎、普惠广大职工的服务项目,促进职工全面发展。比如,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职工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日益增加,各级工会要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职工群众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看待社会问题,引导职工以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面对挫折,帮助他们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职工成长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三是创新项目制、专业化的服务手段。中国工会十六大提出要充分挖掘工会自身潜力,积极争取和有效运用各种资源,实现工会服务手段的创新。服务职工不仅可以直接提供各种无偿的普惠性公益服务,更要创新服务理念,鼓励通过项目招聘、服务外包等方式,引进社会力量,为职工提供专业化、高水平服务。要积极探索服务活动与项目化运作相结合、普惠服务与订单式服务相结合,面对面的传统式服务和信息化的现代服务相结合等方式方法,实现工会服务与职工需求的无缝对接。

综上所述,构建服务职工工作体系,做好职工维权服务工作,是一个长期、复杂、渐进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地丰富、完善、创新与发展,它不仅需要长期的理论探索,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总结和提升。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应结合自身实际,努力实践,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坚持党政所谋、职工所需、工会所能的工作思路,不断满足和服务职工群众的多元需求,助力职工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责任编辑:张希宇)

An Investigation Report on Working System Construction of Shandong Trade Unions’ Serving Staff

Zhao Liqun, etc

Staff service center is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trade unions to serve staff under the “New Normal”.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general requirements and work arrangement of ACFTU (All China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which is to satisfy staff’s multi-level demands better and work hard to build working system of serving staff,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in Shandong province organized a specialized team to investigate, make a series of policies and take lots of measures independently or cooperated with Party and relevant departments to work hard on building and perfecting the working system of serving staff in the province. According to the report, the working system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since the conclusion of the 14th National Congress of ACFTU.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in this system: firstly, there are gaps among the developments of staff service centers in different areas; secondly, the working foundation of staff service center is not stable enough; thirdly, a serious shortage of fund restricts the increase of service level; fourthly, the internet construction of serving staff needs to be improved further; fifthly, leadership system and working operation system of service center need to be perfected. So, to strengthen its work system construction in Shandong province and to further improve this system, we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policies: firstly, consolidate the construction of service network, extend its chains and achieve integrating development; secondly, carry out inclusive service actively and make sure full coverage as well as highlights cultivation; thirdly, set up job security mechanism, increase the strength and improve the service; fourthly, straighten out internal working mechanism, make joint efforts to put forward the progress and run it efficiently; fifthly, deepen the building of service brand, update the service and innovate the development.

The 14th National Congress of ACFTU; working system of serving staff;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in Shandong province; countermeasures of perfecting the working system of serving staff

D412.6

A

2095—7416(2016)05—0021—06

2016-03-26

赵立群(1962-),男,山东寿光人,大学学历,山东省总工会副主席。刁维强(1967-),男,山东东阿人,大学学历,山东省总工会保障工作部部长。孙海涛(1969-),男,山东泗水人,大学学历,山东省总工会保障工作部副部长。王安伟(1972-),男,山东新泰人,大学学历,山东省总工会保障工作部干部。张艳丽(1980-),女,山东荣成人,大学学历,山东省总工会保障工作部干部。

[课题来源]本文获评山东省总工会、山东工人运动研究会2015年全省工会理论政策调研课题成果二等奖。

猜你喜欢
职工群众服务中心工会
数读·工会
数读·工会
数读·工会
队旗在党群服务中心飘扬
中证法律服务中心调解程序知多少
上海看见爱志愿者服务中心
工会
把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会的使命担当
浅析做好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的能力
如何提高做好职工群众工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