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诗经》和《论语》中“孝”思想的异同

2016-04-13 23:48威,丁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诗经论语思想

卞 威,丁 燕

(1.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2.山东警察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

浅析《诗经》和《论语》中“孝”思想的异同

卞威1,丁燕2

(1.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南 新乡453007;2.山东警察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 )

摘要:“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国伦理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以儒家经典《诗经》和《论语》为考察对象,从文本入手分析“孝”思想在强调“敬”的态度上的相同之处,以及在内涵、社会功用和表达上的差异,同时探究其变化的原因,从而对西周到春秋时期的“孝”思想有一个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诗经》;《论语》;“孝”思想;异同点;演变原因

一、“孝”思想在《诗经》和《论语》中的体现

在《诗经》中,“孝”字共出现了17次,分布在以下12篇诗歌中:《天保》《六月》《楚茨》《泮水》《閟宫》《下武》《既醉》《卷阿》《雍》《载见》《文王有声》《闵予小子》。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诗篇从主题上反映了“孝”,如《凯风》《陟岵》《蓼莪》《鸨羽》《四牡》《小宛》《小弁》。不仅如此,还有一些间接谈到“孝”的诗,如《南山》《斯干》《采蘋》《文王》《执竞》《思文》《丰年》《酌》。以上这些关于孝的诗篇涉及了孝的诸多方面,其中不少抒发了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及不能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忧愁苦恼。如《蓼莪》中的“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和《凯风》中的“有子七人,母氏劳苦”“有子七人,莫慰母心”,就充分体现了这一情感主题。《诗序》曰:“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由此可见,结合作品来对《诗经》中的“孝”进行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凯风》这首诗的主题,历来说法不一。《毛诗序》曰:“《凯风》,美孝子也。” 清代魏源等人则认为这是七子孝事继母的诗,近人闻一多认为是父亲虐待母亲,儿子作诗表现母亲的辛劳以婉谏父亲。笔者觉得这首诗表达了子女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和不能孝敬母亲的自责,尤其是诗的后两章,以寒泉、黄鸟比兴,深切地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愧疚。朱熹《诗集传》写道:“言寒泉在浚之下,犹能有所滋益于浚,而有子七人,反不能事母,而使母至于劳苦。”“言黄鸟犹能好其音以悦人,而我七子独不能慰悦母心,其自责也深矣。”而被方玉润称为“千古孝思绝作”的《蓼莪》更是诉说了父母含辛茹苦抚育子女长大成人,而子女却不得终养父母的巨大悲痛。《毛诗序》曰:“《蓼莪》,刺幽王也。民不劳苦,孝子不得终养尔。”《诗集传》也说:“人民劳苦,孝子不得终养,而作此诗。”在诗中,一位长期在外行役的士兵回到家,看到的却是早已逝去的父母之坟,不禁悲从中来。除了表达感激之情,有的诗篇还讲述了孝敬祖先,继承先王美德的益处,如《下武》,讲到只有恪守祖训,“永言孝思”,才能使家族永昌。不过这里的“孝”代指所有的美德,王引之《经义述闻》:“孝者,美德之通称,非谓孝弟之孝。”

根据杨伯峻先生的统计,“孝”字在《论语》中共出现了19次。它集中体现在《学而》《为政》《里仁》等篇目中。如《学而》篇云:“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强调一个人要学会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做到“孝悌”,这样的人才算是有德行的人,才可以去施行仁政。接着,《学而》篇中又写道,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孔子看来,学习孝悌之道,就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根基。而在《为政》篇中,针对不同弟子对孝的提问,孔子也做了具体的阐述。例如: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孔子对弟子们的不同回答不仅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还反映了孔子对“孝”思想的丰富深刻的见解。

二、《诗经》和《论语》中“孝”思想的相同之处

《诗经》和《论语》中“孝”思想都强调一个人要有“孝敬”之心,即不仅要在物质上奉养父母,还要在精神上关爱父母。《小宛》中写道:“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指出兄弟间要相互勉励,常怀孝敬之心,不能辱没父母亲。又如《小弁》一诗,其中写道:“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是说看到故乡的桑树和梓树,一定要生恭敬之心,因为桑树和梓树是父母栽种的。诗中的主人公被父母抛弃了,却不生怨恨,反而保持着“敬”的态度。《诗三家义集疏》中记述:“鲁说曰:‘ 《小弁》,《小雅》之篇,伯奇之诗也,伯奇仁人,而父虐之,故作《小弁》之诗。’又曰《履霜操》者,尹吉甫之子伯奇之所作也。吉甫娶后妻,生子曰伯邦,乃谮伯奇于吉甫,放之于野。”由此可见,“敬”的态度是“孝”思想不可或缺的成分。

《论语》中也强调了对父母要养而能“敬”,即诚心诚意,恭恭敬敬地侍奉父母。如《为政》篇中,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指出行孝的关键在于“色难”,即以孝敬之心及和悦的神态来侍奉父母,这是不易做到的。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认为不能只重视“养”而忽视“敬”,只有将两者相结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孝”。《孟子·尽心上》曰:“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不仅如此,要想做到敬,还应顺应父母意志,即使发现父母的想法及行为有什么不妥之处,也要恭敬委婉地劝说,如《里仁》篇中,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以上这些都强调了“敬”在孝行中的重要性。

三、《诗经》与《论语》中“孝”思想的差异

首先,两者孝的内涵有所不同,具体体现在“孝”的对象上。《诗经》中“孝”的含义更丰富,对象更广,不少是对祖先的祭祀。而《论语》中“孝”的对象较集中,更多地指向健在的父母。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孝”字作了如下解释:“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而辞书《尔雅》也表达了相同的意思:“善事父母为孝。”可见,在当时人心中,孝的对象主要指父母,这一认识和《论语》中对“孝”的对象的理解是相同的。然而,在西周金文中,我们发现孝的对象超出了父母的范围,例如:址遣簋:“用追孝于其父母。”曼垄父须:“用享孝于宗室。”殳季良父壶:“用享孝于兄弟婚媾诸老。”(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可见当时享孝的对象不限于父母,还包括了宗室、祖妣等等。舒大刚先生认为:“‘追孝’即追祭。‘孝享’一词,浑言之都是祭祀;析言之,则‘孝’乃向神行礼,‘享’乃向神献物。”这种“孝”的内涵是对先祖的尊敬和祭祀。而《诗经》中的“孝”也是这样,不仅表现为对在世长辈的顺从孝敬,还体现为对先祖的祭奠,祈求他们保佑后代家族兴盛。从纵向看,包含了敬事祖先及族内长辈;从横向看,是要团结所有平辈家族成员。

《诗经》中有不少反映要继承祖先美好品德及遗业的诗篇。如《下武》一篇,《毛诗序》曰:“《下武》,继文也。武王有圣德,复受天命,能昭先人之功焉。”诗的第三章写道:“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永言孝思,孝思维则。”强调了对“孝思”的继承。《诗集传》曰:“君子既孝而嗣子又孝,其孝可谓源源不竭也。”同类主题的诗篇还有《雍》《闵予小子》等。而对于团结同辈家族成员这一方面,我们可以在《斯干》这首诗中找到相关内容。如《斯干》第一章中:“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似续妣祖。”是说兄弟间要和谐相处,这样才能更好地继承先妣先祖的美好品德。

相比之下,《论语》中孝的对象主要是父母。在个别篇章中也有继承先人遗志的,如《学而》篇中,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句话强调了对父母遗志的继承。但总的来说,这种对先人所行的“孝”在《论语》中出现不多,并且仍以父母为主体。

其次,《诗经》和《论语》中“孝”的社会功用有所变化。在《诗经》中,虽然“孝”的内涵比较广,包括了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对祖先的追思祭祀,以及对同辈家族成员的友善团结等,但总的来说,行“孝”是为了表达对家族成员的一种单纯质朴的情感及对宗族关系的维系。如我们上文分析过的《凯风》《蓼莪》等诗,以情感人,真切自然,而《下武》等诗也真挚地表达了对祖先美好品德的赞美。不难看出,这些诗篇个人感发的内容偏多,而政治教化的作用并不那么明显。《诗经》中“孝”的内容表达也比较独立,很少与其他伦理道德并行出现。

然而,《论语》中的“孝”所表达的不仅仅是感恩之心,还强调了家庭伦理和道德教化,且与政治生活紧密相连。书中的“孝”也多与“礼”、“悌”“仁”等结合。如《为政》篇中,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强调无论在父母生前还是死后,都应该按照礼的规定来行孝。又如《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这里的“悌”是指尊敬兄长,与“孝”并行出现,实质上是希望人们将家庭血亲中的等级推广到社会关系中。孔子认为“孝悌”为仁之本,一个人只有先做到孝敬自己的父母,才可能进一步去爱别人。此外,他还强调了“孝”的政治功用,将“孝”与“忠”相统一。如《阳货》篇:“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为政》篇:“孝乎唯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学而》篇:“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可见,孔子把“事父”和“事君”看得同等重要,认为孝是忠的基础,只有把家庭伦理中的“孝悌”之道推及国家政治,才是真正的“为政”。

总体上讲,《诗经》中的“孝”是一种自觉或自然的意识,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了宗族关系。而《论语》中的“孝”已经转化为家庭伦理,并且经过孔子的整理与提升,更加理论化、系统化,上升到了“仁”的哲学高度。不仅如此,《论语》中“孝”和“忠”的统一还进一步提升了“孝”的社会政治功用。

最后,从文体方面,我们来比较一下《论语》和《诗经》中“孝”思想表达上的差异。《论语》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语录体散文集,偏重于对只言片语的记录,短小简约且不重文采。它不讲求篇章结构以及段落、内容间的联系,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所以更适合表达个人的观点,论述性更强。比如孔子面对弟子问“孝”,做出了言简意赅的不同的回答,如“不违”,“色难”。相比之下,《诗经》中“孝”思想的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因为诗的文体更利于情感的抒发,并且《诗经》重视赋比兴手法的运用,如《凯风》中以寒泉、黄鸟比兴,深切地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愧疚。

四、《诗经》和《论语》中“孝”思想演变的原因

我们从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儒家思想三方面来分析“孝”思想的演变。春秋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推广,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开始盛行。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工商业的发展,传统的“工商食官”制度被冲破。到了春秋后期,出现一批拥有庞大资产的私营工商业者,如孔子的学生子贡经商致富,“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经济制度的变化也带来了社会阶级的变化,人们对社会阶层的概括已由贵贱之别转向职业的区分,即分为士、农、工、商“四民”。奴隶贵族阶级逐渐没落,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这使得维护奴隶等级制度的分封制得到破坏,而分封制的破坏引起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的破坏。 因而,以宗法制为重要背景的西周“孝”思想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政治制度方面,宗法制和礼乐制的破坏也对“孝”思想的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西周是我国宗族社会的典型形态,实行的是宗法制和礼乐制,其社会阶级的划分也是以宗族为单位。如果一个宗族力量衰落了,那么该宗族的地位和权力就容易丧失。为了保持宗族的稳定和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提倡孝道,要求孝敬父母,团结兄弟,尊敬长辈,祭祀祖先。而在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宗法制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为了争权夺利,宗族之间相互兼并,国家权力渐渐集中于新兴贵族手中,“孝”对维系宗族关系的作用越来越弱。

在此背景下,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试图恢复人心,将“孝”理论化、系统化,增强其约束力。他们把“孝”思想转化为家庭伦理,作为“仁”的基础进行广泛推广。同时,为了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孔子将“孝”与“礼”、“忠”相结合,强调等级秩序的维护。如《为政》:“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又如《孝经·开宗明义章》:“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讲的是行孝要从侍奉父母做起,进而效忠君王,最后建功立业。儒家学派认为正是无数的“小家”,组成了国家这个“大家”,所以尽孝和尽忠是紧密相连的。子对父的孝,从而被推衍成臣对君的忠,政治也被伦理化。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而“孝”又是“仁”之本,孔子通过对古代孝意识及孝行的反思,将“孝”纳入了仁学体系。

结语

至此,我们分析了《诗经》和《论语》中“孝”思想的表现、异同以及演变的原因。两部经典中的“孝”思想都强调“敬”的态度,即要重视“孝”的精神层次。但两部作品在“孝”的内涵、社会功用和表达上又有所不同。《诗经》中的“孝”含义更丰富,有“祭祀” 之义,对象也更广;而《论语》中的“孝”社会功用更强,与国家政治紧密相关,且从《诗经》中的宗族伦理转向了家庭伦理,更加系统化、理论化,上升到“仁”的哲学高度。接着,我们进一步分析了孝思想变化的原因,发现西周井田制、宗法制、礼乐制的破坏和儒家思想的影响是其转变的重要因素。

《诗经》、《论语》中的“孝”思想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乃至国民品格的塑造和伦理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比较分析两部作品中的“孝”思想,对研究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发银. 论《诗经》中的孝思想[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

[2]韩高良. 析《论语》中的“孝”[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8).

[3]师爽. 《论语》中“孝”思想探析[J].船山学刊,2009(11).

[4]舒大刚. 《周易》、金文“孝享”释义[J].周易研究,2002(8).

[5]王长坤. 先秦儒家孝道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5.

[6]骆扬. 原“孝”——从“孝”看西周的时代背景[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1).

[7]朱熹.诗集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1.

[8]周振甫. 诗经译注(修订本) [M].北京:中华书局,2015.

[9]杨伯峻. 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0]臧知非.《孝经》与中国文化 [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付元红)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Filial Piety Concept between The Book of Songs and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BIAN Wei1,DING Yan2

(1.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Henan 453007, China;2.Shandong Police College, Jinan, Shandong 250014, China )

Abstract:Filial piety,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valued traditional virtues of the Chinese nation, enjoys a prominent position in their social ethics. Based on text analysis of The Book of Songs and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similarities concerning the spirit of worship, as well as the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the connotation, social function and expression, and attempt to trace the corresponding causes, so as to offer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of filial piety from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to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Key words:The Book of Songs;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the filial piety concept;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reasons of evolvement

收稿日期:2016-04-05

作者简介:卞威(1993-),男,河南平顶山人,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读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385(2016)03-0091-04

猜你喜欢
诗经论语思想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如何读懂《论语》?
诗经
现代诗经
现代诗经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论语·为政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