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展学 自主建构

2016-04-14 07:48李步良
江苏教育 2016年41期
关键词:预学学时圆柱

李步良

板块展学自主建构

李步良

展学的过程,也是一个对话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展示预学的成果,表述或呈现对学习问题的思考。展学的形式可以是个人展示、小组代表展示、小组全员展示,展学范围可在组内也可面向全班。指导学生有效展学需要教师合理地分配小组角色,精选展学内容,鼓励组际质疑,引导学生的展学从范式化走向个性化。

板块展学;自主建构;“学导课堂”

一、厘清:展学的含义

展学过程也是对话的过程。在生生、师生进行民主对话的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不是对象性的主客体关系,而是精神自由、平等的对话关系。

二、梳理:展学的内容和方式

1.展学的内容。

学生课堂展学的内容,主要来自学生课前完成的预学单或课堂研究的素材。展学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概念性内容。小学数学中有很多概念,比如数的概念、运算的概念、量与计量的概念、几何形体的概念等,这些概念是构成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预学之后进行展示的内容之一。

(2)探究性内容。学生对探究性知识的展学可能基于预学作业中的研究任务,也可能基于课堂上的研究内容。一般来说,探究性内容具有几个鲜明的特征:一是直观性强,如几何图形、年月日等,对于这些内容,学生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展学时可以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等方式外化探究的过程,便于与同伴分享。二是迁移性强,如计算方法、数的读写法、几何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等,这些知识前后联系紧密,学生展学时,可以由旧知的方法迁移至新知的学习,易于理解。三是规律性明显,如加减乘除的运算定律、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性质等,这些知识规律较为明显,学生展学时,可以通过观察分析、操作验证等探究活动逐步概括、归纳出一般的结论,全面呈现自己研究的过程,以达到交流分享的效果。

(3)疑难性内容。课前预学时,学生通过完成预学作业、研读教材文本,能对学习内容获得一定程度的认知,也会衍生出不同层次的疑惑。对于预学中产生的问题,学生个体的智慧无法解决时,就可以在班级展学中予以呈现,并提出自己的理解与疑惑,引发大家的思考和探究。

(4)拓展性内容。拓展性内容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内容为基础,从意义理解、生活应用、历史演变等方面去延伸,展示搜集的拓展性材料。如学习“年、月、日”时,学生可能会展示课前收集的恺撒、奥古斯特修改历法的故事,让大家了解二月份天数的由来,既增加了趣味性又令人印象深刻。

当然,在展学过程中,学生展示的内容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可能是一般性的素材,也可能是优化后的典型材料;可能是质疑性的,也可能是独特的见解。教师可以在课堂巡视中注意观察,然后有针对性地选择个别学生进行展示,也可以分组交流后,由小组推选人员或小组全员进行展示。

本实验采用力竭离心运动模型,利用mATPase 酶染色检测骨骼肌中快、慢肌纤维百分比。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力竭运动组(E0、E24、E48组)I型肌纤维相同视角下百分比明显降低,而Ⅱ型肌纤维相同视角下百分比明显增加。

2.展学的方式。

展学的方式是丰富多样的:可以是个人展示,也可以是小组交流之后的代表展示,还可以是多人小组的合作展示;可以是图表演示、演算讲解,也可以是学具制作展示、操作演示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展示。

在课堂中实施展学可以分两个层面进行。第一个层面是组内展示,也就是学生把自己在预学中的收获、疑惑、独特见解以及一些思维过程在小组中展示出来。教师巡视时,适当地参与并有意识地根据知识的重难点设置认知冲突,让学生去讨论、去争辩,在学生的讨论、争辩中,问题一般会自然而然地得到解决。如果问题在小组中解决不了,就把它移至第二个层面——班级展示中解决。班级展示的人选可以是小组选派,也可以是教师根据巡视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学生或小组展示。在展示过程中,教师引导生生互动,以“我同意你的看法,不过我还有补充”“你是怎么想的”等语言激发学生的展示热情和表达欲望,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及时予以肯定、纠正或补充。教师根据学生展示时的表现给予鼓励和肯定,形成课堂展学的激励机制。

相信学生学习的潜能,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展学效果。例如:教学苏教版六下《圆柱的侧面积》一课时,学生的小组展学精彩、到位。

小组1:把实物圆柱的侧面沿一条线段斜着剪开,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高就是圆柱的高。因此,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小组2:将圆柱侧面涂上红墨水,然后让它在白纸上滚动一周,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侧面积公式等于底面周长乘高。

小组3:沿着圆柱侧面的一条高剪开,得到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是圆柱的高,可以推导出圆柱的侧面积公式。

小组4:将圆柱的侧面随意撕开,是一个不规则图形。我们可以沿底边的一条垂线把它剪开,平移之后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圆柱的侧面积等于长方形的长×宽,也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高。

在展学过程中,学生展示了圆柱侧面积公式的多种推导方法。学生的学习从传统教学中的被动听讲变成了小组合作、主动获取和展示分享,学生能更为主动地发挥自己的潜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三、探寻:展学的指导策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生的展学能力并非与生俱来,需要教师的科学指导。

1.建立学习共同体,注意合理分工。

教师可以根据学情,引导学生组建学习共同体,4~6人为一个小组,由组员推选组长。学习共同体分工协作,主讲员、演示员、板演员和小结员各司其职,组长定期变更,角色时常互换,每一个组员都能得到全方位的锻炼。

2.模拟展学形式,精选展学内容。

展学不仅是学生将自己学习的成果用简洁、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更是他们深入学习重难点知识的机会。展学的形式可以是口头展示、书面展示、肢体模拟展示、实物模型展示等,小组成员根据需要选择展学形式。教师要提供和模拟展学的场景,用于训练学生初始阶段的展学。同时,展学也应选取重难点知识、探究性和拓展性较强的内容进行展示,那些一看就懂、有口难辩或收获甚小的内容则无须进行展示。

3.鼓励组际质疑,促进展学技能。

在展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其他学习小组对展学组进行质疑,提出建议和意见,展学组也不可盲从,应当积极审视自己的观点,与质疑组形成思维碰撞,通过进一步思考、讨论和交流,达成共识。在这样的展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收获知识、锻炼技能,还能得到交流、分享、尊重和自信等积极的情感体验。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展学技能将逐步得到增强。

4.注重循序渐进,成熟展学方式。

教师对学生展学的训练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范式化阶段,即对学生展学时的具体角色进行固定展示内容的训练,完成“规定动作”。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先“有范”,教师应规范学生的肢体、口语表达,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发现、纠正他们的不良习惯,明确规范的话语系统,甚至先由教师拟定开场白和展学的逻辑层次。虽然这种展学方式显得模式化,却是学生必须经历的过程。第二个阶段是个性化阶段,即在前一阶段训练的基础上,把展学的决定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决定展示的内容和方式。个性化的展学更能体现课堂生成的真实性,更能激发学生智慧碰撞的火花,应成为“学导课堂”坚持和追求的方向!

G623.5

A

1005-6009(2016)36-0012-02

李步良,江苏省宝应县实验小学集团东校区(江苏宝应,225800),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预学学时圆柱
明确预学起点 构建教学基点
圆柱的体积计算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学时压缩下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讨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预学——在中低段语文课堂绽放别样美丽
小学数学有效预学策略探索
目标导向的高中英语课前预学